内蒙古通辽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内蒙古通辽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赤道日晷的原理是利用指针(晷针)在晷面上投影的影子来测定时间。赤道日晷的
指针垂直于晷面,晷面与地球赤道面平行。当阳光照射时,指针的影子会在晷面上移动,
指向不同的刻度,从而显示出当前的时刻。家住于洪(42N,123E)的宋老师在自家楼
上自建了一个赤道日晷装置。由于受到南侧高层楼房的遮挡,该装置每年有一定的时间
不能使用。读图完成14-16题。
晷针
琴面S
底座


429
30
15米

5米
南楼
北楼
14.推测该装置一年中从什么时候开始不能使用()
A.5月11日
B.8月22日
C.10月5日
D.2月9日
15.该装置晷面与楼板底座的夹角是()
A.42度
B.48度
C.45度
D.60度
16.夏至日当天住在南楼的王女士观察日晷并进行了记录,她观察到晷针影子所在的晷
面朝向和移动方向分别是()
A.朝南顺时针
B.朝南逆时针
C.朝北逆时针
D.朝北顺时针
第I卷
(综合题共52分)
二、综合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下图所示半球为西半球,AB为地轴,CD为赤道,箭头指示太阳直射点位置,角
为18°。
B
高一地理第4页(共6页)
(1)在图中画出晨昏线和夜半球,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4分)
(2)此时120°E的地方时是,极夜现象出现的纬度范围是。(4分)
(3)若此后一段时间α逐渐增大,短时间内沈阳日出时间会一,极昼夜的范围
会,地球的公转速度会。(6分)
(4)此时,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范围比是。(2分)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海南岛有两千多年的移民历史,移民迁入初期,往往根据语言与来源地聚族而居。
明代,苗族人迁入聚居,形成了蕃话区(图左)。蕃话区聚落中房屋多背山面田,其内
多以旱作种植为主,兼有山林放牧,聚落中基本不设水塘,形成了独特的聚落景观。图
右示意蕃话区聚落布局。






签闽方言区口黎语区
圃临高话区 蕃话区
蹈多方言区回辉话区
(1)描述蕃话区的分布特点。(4分)
(2)蕃话区聚落中农田间局部有小面积椰林,外围则常为环形布局的椰林。说明椰
林的主要作用。(6分)
(3)概括历史上人口大规模迁入海南岛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6分)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蔓越莓树原产自北美,为多年生低矮灌木,喜冷凉,喜湿,酸性泥炭型土壤最适宜
其生长。春季开花,秋季收获,冬季休眠(需在日均温低于72℃的环境下持续休眠
650-1200小时,才能在次年正常开花、结果)。蔓越莓经济效益好,其果实体积小,皮
薄,成熟好果为中空结构,可浮于水面。采收时只有5%左右的蔓越莓会以“千收”的方
式手工旱地采摘。更多的会使用“水收”法,先引水灌田,利用机械抖动使果实散落在
水中,果实浮在水面,再用机械集中打捞。
高一地理第5页(共6页)答案
1 2 3 4 5 6 7 8
D C D A B C D C
9 10 11 12 13 14 15 16
D A A D D C B D
17.(1) (2分)(18°N,20°W)(2分)
(2) 21时20分(2分) 72°S及其以南地区(2分)
(3)提前(2分);变大(2分);变慢(2分)
(4)1:17(2分)
18.
(1)主要分布与海南岛中部山区(2分);呈零散状分布(2分)。
(2)农田间局部小面积椰林可用作农耕休憩之地(3分);外围环形布局的椰林可遮挡视线、提高聚落防御性(3分)。
(3)过度开垦,水土流失严重(2分);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2分);旱涝等自然灾害增多(2分)。
19.
(1)纬度高,气温低,满足蔓越莓喜冷凉的气候要求;该地夏季降水较多,气候湿润,利于蔓越莓生长;沼泽泥炭地多,黑土有机质含量高,满足蔓越莓生长的土壤条件;临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答任意三点给6分)
(2)抚远市地势低平,水源充足,利于实施“水收法”;成熟好果可浮于水面,淘汰劣果,利于果实筛选,保障品质;蔓越莓果实皮薄,“水收”法可以减轻果实磕碰,降低损耗,保障果实品相;蔓越莓植株低矮,果实较小,常规采摘方法效率较低,“水收”法利于提高采摘效率;机械采摘可节省劳动力,降低采摘成本。(答任意四点给8分)
(3)利于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增强产业的自主性与安全性(2分);可形成品牌效应,提升知名度(2分);优质种子会提升抚远市蔓越莓的产量与品质(2分)。
试卷第4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