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通辽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扫描版,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内蒙古通辽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扫描版,有答案)

资源简介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9分)果蝇的长翅(B)与短翅(b)、红眼(R)与白眼(r)是两对相对性状。
亲代雌果蝇与雄果蝇杂交,F1表型及数量如下表:(不考虑X和Y同源区段、突
变和染色体互换等情况)
长翅红眼
长翅白眼
短翅红眼
短翅白眼
雌蝇(只)
151
0
52
0
雄蝇(只)
77
75
25
26
请回答:
(1)果蝇眼色性状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其遗传符合
定律,基因B与
b互为
基因。
(2)亲本的基因型为父本、母本
一。F1长翅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有
种,
其中杂合子:纯合子=。
(3)现有1只长翅白眼果蝇与1只长翅红眼果蝇杂交,子代雌果蝇中长翅白眼占
3/8,则子代雌果蝇的表型及比例为
(4)为验证杂合红眼雌果蝇(不考虑翅形)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进行了测交实
验,选择用
(写表型)的果蝇进行实验
22.(10分)核基因P53属于一种功能强大的抑癌基因。当人体细胞DNA受损时,P53
基因被激活,产生的P53蛋白既可以阻止损伤的DNA复制,同时也可以启动修复酶
系统促使DNA的自我修复。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基些因素
导致
=P21
'
基因
激活
DNA损伤
P53基因
oo
启动
P53蛋白
修复
@@P21
蛋白
修复酶系统修复酶基因
阻止DNA的复制
(1)完成①过程所需要的原料有
(2)DNA损伤包括DNA分子中碱基的一(填碱基的变化类型),该类型的可
遗传变异一定能遗传给下一代吗
(答“是”或者“否”)
(3)DNA出现损伤时,P53蛋白启动P21基因的表达,产生的P21蛋白可能通过
抑制
酶与DNA母链结合从而影响DNA子链的延伸,待修复酶系统完
成对损伤DNA的修复后,细胞进入正常的细胞分裂。由此推知P53蛋白会导致
细胞周期中的
期延长。
高一生物学第6页(共8页)
23.(12分)果蝇是研究遗传学的好材料。
(1)如图1是雄果蝇的染色体组成图,据图回答:
非同源区
同源区
图1
①果蝇精原细胞中具有
种染色体形态,其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
条X染
色体。
②若一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则测相关基因型有
种。
(2)果蝇复眼的颜色由多对基因共同决定,下图2表示红色色素合成的部分生化途
径(基因A位于常染色体、Bb位于X染色体上,不考虑互换),据图回答
下列问题:
A基因
t
白色前体物质一
+褐色眼色素、
酶1
野生型眼色
(红色)
酶2
白色前体物质
→朱砂眼色素

B基因
图2
①果蝇眼色性状的决定是基因通过
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②若取纯种褐色眼雌果蝇和纯种朱砂眼雄果蝇杂交,则F1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
是,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的表型及比例是
(不考虑性别)。
24.(12分)普通小麦和水稻都是常见的农作物,现代科学己经证实了普通小麦的起源。
普通小麦的形成包括不同物种杂交和染色体加倍过程,如下图所示(其中A、B、
D分别代表不同物种的一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均含7条染色体)。
一粒小麦×斯氏麦草
(AA)
(BB)
杂种一
拟一粒小麦×滔氏麦草
(AABB)
(DD)
杂种二
普通小麦
(AABBDD)
高一生物学第7页(共8页)高一生物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C C B B D A A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B D B CD ABCD ABD BCD ABC
21.(9分每空1分) X 分离 等位 BbXRY BbXRXr 4 5∶1 长翅红眼∶长翅白眼∶短翅红眼∶短翅白眼=3∶3∶1∶1(只写比例不给分)
白眼雄(不写雄性不给分)
22.(10分每空2分) 核糖核苷酸和氨基酸(全对2分,不全不给分)
增添、缺失或替换 否 DNA聚合 间
23.(12分每空2分)(1) 5 0或1或2(不全不给分) 7
(2) 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不全不给分) AaXBXb和AaXbY(答对一个1分)
红眼∶褐色眼∶朱砂眼∶白眼=3∶3∶1∶1(只写比例不给分)
24.(12分每空2分)(1) 42 无同源染色体,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或者染色体联会紊乱) 染色体(组)自然加倍(只要写出“染色体”或“染色体组加倍”就2分)
(2) 11 11 减数分裂I过程中,初级精(卵)母细胞中某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减数分裂Ⅱ分裂正常;减数分裂I正常,减数分裂Ⅱ过程中,次级精(卵)母细胞中某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意思对,答对一种情况给一分)
25.(12分每空2分)(1)地理隔离
(2) Y1-Y3 种群中(基因A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3) 基因/遗传 协同进化
(4) 8/25(或32%)
答案第2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