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四年级数学学科期末能力检测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A(2分)
B(2分)
A(2分)
A(2分)
A(2分)
A(2分)
B(2分)
C(2分)
C(2分)
C(2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4960(1分);1.496(1分);1.5(1分)
29.97(1分);19.07(1分)
11(1分)
37(1分);6(1分);9(1分)
15(1分)
2.02(1分);1.98(1分)
24÷(16-8)×5=15(1分)
4.18(1分)
2(1分);4(1分)
=(1分);<(1分);>(1分);<(1分);<(1分);=(1分)
30(1分);3(1分)
三、计算题(共19分)
直接写出结果(每小题0.5分,共4分)
9.4+1.8=11.2
8.6+2=10.6
5.75-1.5=4.25
40+60÷2=70
7.8÷100=0.078
1000×0.23=230
25×40=1000
7×5÷7×5=25
列竖式计算(每小题3分,验算1分,共6分)
36.8+42.7=79.5(竖式略,3分)
☆15-13.2=1.8(竖式2分)
验算:1.8+13.2=15(1分)
简便计算(每小题3分,共9分)
12.18+4.2+4.82+5.8
=(12.18+4.82)+(4.2+5.8)(1分)
=17+10(1分)
=27(1分)
125×32×25
=125×8×4×25(1分)
=(125×8)×(4×25)(1分)
=1000×100=100000(1分)
20-3.5+6.5
=20+(6.5-3.5)(1分)
=20+3(1分)
=23(1分)
四、操作题(12分)
①略(3分);②右(0.5分);2(0.5分);上(0.5分);1(0.5分)(方向和格数合理即可)
(1)略(2分);(2)11(2分);(3)B(1分);B款完成任务的时间逐渐缩短,平均时间更短(1分)
五、解决问题(共25分)
衣架金额:10×7.95=79.5(元)(1分)
应收金额:90+79.5=169.5(元)(1分)
找零:200-169.5=30.5(元)(2分)
答:79.5;169.5;30.5
一套价格:88+112=200(元)(1分)
总费用:30×200=6000(元)(3分)
答:学校购买这些运动装一共需要6000元(1分)
总页数:60×15=900(页)(1分)
需看天数:15-3=12(天)(1分)
每天看的页数:900÷12=75(页)(2分)
答:她应该平均每天看75页(1分)
总人数:5+45=50(人)(1分)
租7艘大船(载42人)和2艘小船(载8人):7×6+2×4=50(人)(1分)
总费用:7×30+2×24=210+48=258(元)(2分)
答:租7艘大船和2艘小船最省钱,最少花258元(1分)
(1)用油:56×1/4=14(升)(1分)
费用:14×7=98(元)(1分)
答:这次行程的汽油费用共计98元(1分)
(2)每升油行驶:126÷42=3(千米)(1分)
满箱油行驶:56×3=168(千米)(1分)
答:加满一箱油可行驶168千米(1分)
附加题(5分)
① 补充数依次为:28;56;45(每空1分,共3分)
② 第n行所有数之和是2(n-1)(1分)
③ 第10行之和:29=512(1分)四年级数学学科期末能力检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附加
得分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面各图的大正方形都表示“1”,涂色部分能用0.4表示的是( )。
2.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 )。
3.用画图的方式说明(3+4)×a=3×a+4×a,下面选项正确的是( )。
4.已知“1□.4+5.□”是一道小数加法算式,算式的结果不可能是( )。
A.26.9 B.22.7 C.18.8 D.15.6
5.点O是线段BC上的一点,OA垂直于BC,点A沿着虚线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三角形ABC是( )。
A.钝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 D.都有可能
四年级数学 第 1 页 (共8 页)
6.某超市进了60箱水果,每箱15千克,第一天卖出210千克,剩下的又卖了5天才卖完, 下面哪个问题能用算式(60×15-210)÷5解答 选择( )。
A.剩下的水果平均每天卖了多少千克 B.剩下多少千克水果
C.一共有多少千克水果 D.平均每天卖了多少千克水果
7.右表是百米赛跑前3名选手的成绩。根据成绩,当时冲刺时最有可能的情况是( )。
8.直线上点M表示的小数可能是( )。
A.1.23 B.1.52 C.1.98 D.1.75
9.将甲、乙、丙、丁四人的数学成绩绘制成条形统计图。如果用一条直线表示四人的平均成绩,下列各图中, ( )画得最为合理。
四年级数学第 2 页 (共 8 页)
10.如图,在数学课上同学们准备把一根长12厘米的吸管剪成三段,首尾相接围成三角形,如果第一次在2厘米处剪了一刀,第二次在 ( )处剪才能围成三角形。
A.① B.② C.③ D.④
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24分)
11.太阳和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约是149600000km。把横线上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万;把这个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 )亿,保留一位小数是( )亿。
12. 一个两位小数口9.□7,要使这个小数最接近30,这个小数是( );要使这个小数最接近19,这个小数是( )。
13.在“六一”游园套圈游戏中,悦悦前后5局分别套中8个、12个、12个、14个、9个,用( )个来表示悦悦套圈的水平比较合适。
14.37×415-6×415+9×415=(□- □ +□ ) ×415
15.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长3cm和6cm,则它的周长是( )cm。
16.一个小数由2个一和2个百分之一组成,这个小数是( ),这两个2相差( )。
17.根据算式 16-8=8,24÷8=3,3×5=15,列出综合算式为( )。
18. 一根10米长的绳子,第一次用去1.28米,第二次用去了2.9米,现在这根绳子比原来短了 ()米。
19.停车场里有三轮车和四轮车共6辆,一共有22个轮子,三轮车有 ( )辆,四轮车有( )辆。
四年级数学 第 3 页 (共8 页)
20.在○里填上“>” “<”或“=”。
6元3角 6.30元 8.59 8.7 1.25 125÷1000
7600万 7.6亿 7吨35千克 7.35吨 24×25 25×4×6
21.如图,有一个等腰三角形平放在桌面上, ∠BAC=( )°。将它的三条边紧贴在直尺边沿,从0刻度开始转一圈, 则底边BC长( ) cm。
三、计算题。 (共19分)
22.直接写出结果。(4分)
9.4+1.8= 8.6+2= 5.75-1.5= 40+60÷2=
7.8÷100= 1000×0.23= 25×40= 7×5÷7×5=
23.列竖式计算,带☆要验算。(6分)
36.8+42.7= ☆ 15-13.2=
24.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9分)
12.18+4.2+4.82+5.8 125×32×25 20-3.5+6.5
四年级数学 第 4 页 (共8 页)
四、操作题。 (12分)
25.想一想, 画一画。 (6分)
①画出以直线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②三角形ABC 先向( )平移( )格,再向( )平移( )格会和三角形DEF 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6.李老师家购买了两款智能扫地机器人,他分别记录两款机器人前四次完成相同任务的时间。(6分)
次别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A款机器人完成任务的时间/分钟 12 10 11 11
B款机器人完成任务的时间/分钟 15 13 9 7
(1)把统计图补充完整。
(2)A款智能扫地机器人完成任务的平均时间是( )分钟。
(3)如果让你选择其中的一款智能扫地机器人,你会选择( )款。
因为 。
四年级数学 第 5 页 (共8 页)
五、解决问题。 (共25分)
27.下面是一张超市购物清单,你能读懂吗 请把购物清单补充完整。 (4分)
名称 数量 单价/元 金额/元
食用油 2瓶 45.00 90.00
衣架 10个 7.95 ( )
应收金额 ( )
付现金 200.00
找零 ( )
28.实验学校为参加运动会的学生购买30套运动装(每人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服装价格信息如图所示,算一算学校购买这些运动装一共需要多少元 (5分)
29.佳佳借了一本书,如果每天看60 页,15 天才能看完。为了按时归还,必须提前3天看完,那么她应该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5分)
四年级数学 第 6 页 (共8 页)
30.四年级 (1)班5位老师带领45位同学去划船。怎样租船最省钱 最少花多少元钱 (5分)
31.小张要开车去某地办事,已知路程是126千米,汽车油箱一共可以装56升汽油,单价是7元/升,出发和到达时油箱里的油量分别如图所示。
(1)这次行程的汽油费用共计多少元 (3分)
(2)加满一箱油可行驶多少千米 (3分)
四年级数学 第 7 页 (共8 页)
◎勇敢闯一闯。 (5分)
32.【阅读与解答】
(1)阅读材料:
宋朝数学家杨辉在公元1261 年著书《详解九章算法》,下面这幅图就是其中著名的“杨辉三角”。1654 年,欧洲的帕斯卡也发现这一规律,所以这个图又叫做“帕斯卡三角形”,但是帕斯卡的发现比杨辉晚了393年。
“杨辉三角”最外斜列的数都是1,其它数字都是肩上两个数之和。
(2)尝试研究:
①下面分别取自“杨辉三角”中的一部分,请你根据上面的规律把缺失的数补充完整。(3分)
②观察每一横行所有数之和,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1分)
我发现:
③运用规律,算一算第10行所有数之和是( )。 (1分)
四年级数学 第 8 页 (共8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