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情考查八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1)本题考查汉字字音、字形。①“磅礴”中的“礴”读作“bó”。②“蕴藉”中的“藉”读作“jiè”。③“jiān默”写作“缄默”。④“追sù”写作“追溯”。(2)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解答此题,要注意词语的词性、含义和搭配习惯。ABC.正确;D.有误,“川流不息”形容行人、车辆等接连不断,不能用来形容思想光芒。故选:D。(3)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示例一:可以走进清幽雅致的小石潭 体会作者的孤寂凄凉的心境示例二:可以去人丁稀零的石壕村 感受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2.C3.A.有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出自散文集《朝花夕拾》,《社戏》出自小说集《呐喊》。BCD.正确。故选:A。4.B5.(1)D(2)示例:经历了四次死里逃生和多次伤病的折磨,保尔的身体越来越差,他想到了自杀。他掏出手枪,对准自己。可他最终放弃了,他想到“任何一个笨蛋都会随时冲着自己开一枪”这句话,纵然生活到了实在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能够活下去。要竭尽全力,让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他用钢铁般的意志诠释了生命的意义。6.①蒙络摇缀②白露未晞 (注意“晞”的书写)③鸡犬相闻④天涯若比邻⑤娇儿恶卧踏里裂⑥满面尘灰烟火色7.(1)校园因和谐而美丽,师生因和睦而进步。(2)从“和而不同”这个成语中,我了解到“和”是在保持自我观点的同时尊重他人。8.D9.①“扫地”“焚香”“煮茶”三个动作自然寻常,展现了安适惬意的生活状态;②“自”与“卧”“笑”梦”照应,更体现出随心所欲的自在形象;③与上片游子居无定所、颠沛流离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表达闲适自得之情。 译文: 游子漂泊天涯,刚离开蛮荒之地又进入塞外飞沙。 寒食节时仍无归处,漂泊中倍感凄凉。 面对凋零的落花,更添对自身漂泊的感慨。 闲适的隐士在烟霞中安卧,应当笑世人劳碌一生致使鬓发早白。 啼鸦声惊扰了隐士的石泉槐火之梦。 清扫庭院焚香静心,独自烹茶。 10.B11.B12.CEFG13.回头看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照到日光,有的没照到,或红或白,颜色错杂。14.示例:渲染环境艰苦:通过“大风扬积雪击面”“迷雾冰滑”等描写,突出登山过程的艰难险阻,为后文登顶后所见壮阔景象作铺垫。烘托泰山高峻:恶劣的环境侧面体现泰山之高与险,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反衬心境:以苦寒之景反衬作者坚持登顶的意志,以及最终观赏到日出奇景的欣喜。15.A16.从以下地方可看出饺子言行一致:在艺术上,《哪吒 2》将永定土楼、敦煌壁画融入场景设计,让混天绫飘动轨迹暗合书法笔意,把《山海经》中的神话元素与赛博朋克美学结合,重构东海龙宫视觉体系,以“新国风”美学创造文化“第三空间”,保留古典意境又充满未来感;在技术上,自主研发“动态水墨渲染引擎”,4000 人团队耗时五年完成从剧本打磨到特效合成全流程闭环,实现从“技术输入”到“标准输出”的转身。17.人形机器人胸前的“东方红”代表中国特色元素。材料一中,机器人 H1 虽是科技产物,但在春晚舞台身着花棉袄跳舞,将中国传统文化与高科技融合。它身上的 AI 驱动全身运动控制等高科技,是中国科技创新成果的体现。在全球科技竞争的大变局中,中国科技创新如这抹“东方红”,打破西方技术垄断,以独特优势破云穿雾,开辟出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18.这是一个科技的春天!看,春晚舞台上机器人 H1 大秀舞姿,科技为传统秧歌注入活力;《哪吒 2》用自主研发技术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我国创新指数升至第 11 位,热点论文数世界第一。科技正赋能文化创新,让我们拥抱这蓬勃的科技之春!19.C20.表层指生姜,因其产量高、收益可观;深层象征财富与希望,是姜农勤劳致富结晶,承载好日子期盼。21.运用比喻,把姜田比作“碧绿的湖面”“起伏的水墨画”,生动描绘姜田繁茂、美如画景致,表达对姜田喜爱赞美。22.①勤劳能干:年轻种姜出色,贷款扩种,将姜田规模扩大。②有志向有担当:放弃打工,立志种好怀姜。③紧跟时代潮流:添置设备搞现代化种植,借助电商提升收入。23.①表层:指姜农劳作的生姜田地,是故事发生场景,围绕姜田景色、劳作展开叙述。②深层:象征希望与富足,是姜农实现财富梦想、过上好日子依托,承载对美好生活向往。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情考查八年级语文试题一、积累运用(共28分)1.(7分)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下面小题。读书的天地非常广阔,身处其中,我们欣赏别开生面的江南社戏,品味朗朗上口的陕北信天游,感受气势磅礴的安塞腰鼓,怀念蕴藉着家国情怀的一盏灯笼;我们听见大雁用喃喃低语打破冬的jiān默,解读大自然的密码,追sù恐龙灭绝的原因;我们观看妙趣横生的时间脚印,点燃科学探究的兴趣。在这片天地里,我们可以领略风格迥异的演讲,照见思想之光;可以走进风情怡人的世外桃源,体悟作者的田园梦想;可以观赏一枚令人叹为观止的小小核舟,感受民间艺人的精湛技艺;_____,_____。读书,就是在享受名副其实的精神盛宴,就是传承川流不息的思想光芒!(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①磅礴 ( ) ②蕴藉 ( ) ③jiān默 ( ) ④追sù ( )(2)文段中画横线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朗朗上口 B.风格迥异 C.叹为观止 D.川流不息(3)请你回顾本学期语文教材的内容,在文段横线处补写一组句子,使之与本段前两个句子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3分)提示:《小石潭记》《卖炭翁》《壶口瀑布》《石壕吏》2.(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活动,使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B.数字技术应用于广泛的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实现文化遗产永久保存和高效管理。C.专家指出,儿童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经常参加户外活动,可以有效预防近视。D.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大多是因为他们有更坚定的恒心和更为顽强的毅力的原因。3.(2分)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被国人誉为“民族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社戏》《藤野先生》均出自他的小说集《呐喊》。B.《回延安》运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C.古人名号有多样称呼,如:以地名称人,柳宗元又称“柳河东”;以官职称人,杜甫又称“杜工部”。D.说明文介绍事物或阐明事理,目的都在于让人获得知识。竺可桢的《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事理说明文。4.(2分)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竹,柔韧清秀,刚健挺拔,最宜入诗入画。②竹如谦谦君子,它有兰的优雅,松的高洁,深受古代文人的青睐。③那成片的竹林,风过如丝弦裂帛,雨来如琴瑟和鸣,那就是一首抒情诗,一幅水墨画。④“虚心有致,高风亮节”是文人雅士对竹的评价:“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则是活脱脱的人格写照了。⑤郑板桥一生爱竹,自有个中缘由: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也不仅仅是情趣使然。A.④⑤②①③ B.①③②⑤④ C.①②③⑤④ D.①③④②⑤5.(5分)名著阅读。(1)下列有关《经典常谈》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A.这本书是朱自清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全书共13篇,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诗经》等经典著作。B.《辞赋第十一》介绍屈原的《楚辞》及辞赋的发展过程,《诗第十二》介绍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脉络,以及楚辞对后代诗歌的影响等。C.《史记》和《汉书》并称良史。《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史记》“文直而事核”,《汉书》“文赡而事详”。D.“四书”中,读《礼记》知道古人做学问的程序,读《论语》学习做学问做人的道理,读《中庸》领会意味深长的人生哲理,读《孟子》养浩然之气。(2)(3分)“钢是在烈火与骤冷中铸造而成的”,烈火的淬炼让钢不断祛除杂质,变得坚硬纯净。保尔也是在不断“祛除杂质”中“淬炼成钢”的。请你结合小说内容,举出一例加以分析。6.(6分)默写。经典,沐千载风雨,灼灼其华;诗文,经百代沧桑,句句含韵。于诗文中观风景,有“青树翠蔓,① ,参差披拂”(《小石潭记》)的清幽葱郁,有“蒹葭萋萋,② ”(《蒹葭》)的朦胧秋意。于诗文中品风情,有桃花源“阡陌交通,③ ”(《桃花源记》)的祥和安宁,有“海内存知己,④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洒脱豁达。于诗文中叹世态,有“布衾多年冷似铁,⑤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困苦窘迫,有“⑥ ,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翁》)的沧桑艰辛。7.(4分)学校要开展“以和为贵”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学校正在开展“和谐校园”活动,为营造气氛,请你围绕活动写一则宣传标语。(2分)(2)古代与“和”有关成语、故事很多,请你仿照示例,谈谈对“和”的理解。(2分)示例:从“六尺巷”的故事中,我了解到“和”是忍让与宽容。二、阅读理解(共42分)(一)(5分)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下列各题。南乡子刘秉忠①游子绕天涯,才离蛮烟又塞沙。岁岁年年寒食里,无家。尚惜飘零看落花。闲客卧烟霞,应笑劳生鬓早华。惊破石泉槐火②梦,啼鸦。扫地焚香自煮茶。【注】①刘秉忠,字仲晦,自号藏春散人。十七岁蒙古国为官,之后一度弃官隐居;元时,拜太保,参领中书省事。②“石泉槐火”,指茶事,古人在寒食清明后,常取石上清泉之水,以槐木生火煮茶。8.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蛮烟”和“塞沙”呼应首句“绕天涯”,以地域跨度之大,表现游子辗转跋涉之苦。B.“尚惜飘零看落花”中“惜”字细腻传神,既怜落花飘零,亦自伤身世,物我相融。C.“闲客卧烟霞,应笑劳生鬓早华”中的“笑”,透露出自嘲之意。D.“惊破”二句写闲客昼梦香甜,却被啼鸦惊醒,含蓄表达诗人功业未竟的遗憾与怅惘。9.请结合全词赏析“扫地焚香自煮茶”的妙处。(3分)(二)(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登泰山记姚鼐①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②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③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④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⑤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⑥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⑦桐城姚鼐记。10.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泰山之阳”中“阳”指山的南面,水的北面。“其阴”中“阴”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B.“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和“以其境过清”中“以”的意思和用法相同。C.“自京师乘风雪”中“乘”是冒着的意思。“至于泰安”中“至于”是到达的意思。D.城郭,古时城墙有内外之分,里面的一道为“城”,外面的一道为“郭”。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本文是一篇山水游记。文章围绕作者的游踪,叙述了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描写了泰山雪后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奇景象。B.文章第④段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泰山日出时、日出后这两个时间段的景色,突出泰山日出变化迅速的特点。C.本文的侧面描写很巧妙。如写泰山的高峻,先用“其级七千有余”暗暗点出,再借山顶俯视时“半山居雾若带然”和在日观亭时“自足下皆云漫”的图景从侧面加以烘托。D.文章语言简洁生动,全文只有五六百字,却充分表现出雪后登泰山的特殊情趣。1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四处需要断句,请将需断句处相应的字母依次填写在答题卡上。(3分)余A始循B以入C道D少半E越中岭F复循西谷G遂至H其巅。1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14.作者写“大风扬积雪击面”“道中迷雾冰滑”等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三)(10分)阅读下面内容,回答问题。【材料一】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一群穿着花棉袄跳舞的机器人成了整场晚会炫酷的“显眼包”。这群“显眼包”名为H1,年仅一岁半,背后的研发企业杭州宇树科技是一家专门做四足机器人的新创公司。此次春晚表演,H1团队以独特的“机械骨骼”形象示人,刻意营造与真人舞者的“反差萌”。它们自带高精度3D激光SLAM自主定位和导航、多智能体协同规划、先进组网方案以及全身AI运动控制等高科技,宛如超强“外挂”,确保步伐稳健、动作整齐。其中,H1身藏“秘密武器”——AI驱动全身运动控制技术。凭借先进的AI算法,H1不仅能精准跟上音乐节奏,更能体悟舞蹈韵味,实时调整动作,跳出“智能舞蹈”。(选自《中国青年报》2025年2月10日,有删改)【材料二】《哪吒2》用科技为传统文化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掀起了一场视觉革命。影片将永定土楼、敦煌壁画融入场景设计,让混天绫的飘动轨迹暗合书法笔意——这种“新国风”美学,既非简单复刻传统,亦非一味迎合西方审美,而是以科技为媒介创造的文化“第三空间”。影片将《山海经》中的神话元素与赛博朋克美学结合,重构了东海龙宫的视觉体系,传统水墨的晕染效果通过自主研发的“动态水墨渲染引擎”融入3D动画,让“蛟龙入海”的传说既保留古典意境,又充满未来感。这种技术突破并非炫技,而是对中国文化基因的深度解码。《哪吒2》的爆火背后,是中国动画产业链的全面升级,4000人团队耗时五年,以“死磕精神”完成从剧本打磨到特效合成的全流程闭环。影片所用到的渲染技术、动作捕捉技术也让中国动画完成了从“技术输入”到“标准输出”的转身。技术创新使得《哪吒2》能以日均数亿元的票房横扫市场,更让纽约时报广场的巨屏预告成为中国文化出海的实力宣言。当“哪吒”脚踏风火轮冲出国门时,他承载的不仅是角色的命运转折,更是一个古老文明在数字时代的新生。中国正以“科技+文化”的双螺旋基因,深度参与全球文化格局的重构。这不仅是产业的崛起,更是文明对话的启航——在这里,混天绫舞动的是东方美学的韵律,而风火轮燃烧的是人类对创新的永恒渴望。(选自《新华日报》2025年2月18日,有删改)【材料三】这个春天,代码、机械臂与画笔,正以另一种方式勾勒出中国科技创新的时代剪影。当DeepSeek的开源革命如星火般点亮代码开发者的屏幕,当《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特效团队用数字光影重构东方神话,当穿着花棉袄的国产人形机器人在春晚舞台扭起秧歌——我们蓦然发现,这个古老国度最澎湃的动能,正藏在一群年轻人的眼眸之中。而人形机器人胸前的那一抹东方红,恰似中国科技创新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破云穿雾的隐喻。“我们没有别的选择,非走自主创新道路不可”,这句振聋发聩的研判,在2025年有了更为具象的演绎。外部的封锁与围堵,非但没有阻碍我国科技前进的步伐,反而成为新质生产力“觉醒”的催化剂。从实验室里的点点微光,到产业化进程中的燎原之势,一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路径愈发清晰。2021年祝融号在火星上留下第一行车辙时,“入场”火星探测晚了60年的中国人,十分争气地一次性完成“绕、落、巡”三大任务;3年后,嫦娥六号带回人类首份月球背面样品,这一壮举让美国主动提出数据共享请求;如今,DeepSeek的崛起,更是打破了西方“集成电路制程优势就是人工智能技术霸权”的迷信……从无到有,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部分领跑的跨越,印证了一个真理:关键领域的新质生产力,只能诞生于自主创新的熔炉。这种“破壁”,不仅发生在“硬科技”领域。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中国天眼”FAST捕获世界最大快速射电暴样本,揭示人类基因组暗物质驱动衰老的机制,发现大脑“有形”生物钟的存在及其节律调控机制……这些重大科学成果,正是我国基础研究“长期主义”的最佳注脚。这背后,是对“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的深刻认知,更是对破解“卡脖子”之痛需要“十年磨一剑”的战略坚守。今年,中国科技创新也迎来新坐标: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升至第11位;热点论文数量世界排名保持第一;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到475.6万件,成为世界上首个突破400万件的国家。国家把“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摆在各项规划任务首位,这不仅是政策文本的排序,更是国家意志的宣示。大国意志还体现在实实在在的投入里: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为36130亿元,投入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过去5年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经费投入增加了1倍;也体现在不断升级的政策工具箱里:将制造业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至100%,赋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的更大自主权,将广大科技人员从繁杂的行政事务中解脱出来……历史或许会铭记这个春天。AI与人形机器人正模糊物理与数字的边界,新能源与核聚变重构能源安全的逻辑,量子计算与脑机接口酝酿着下一次科技革命。(选自《中国青年报》2025年3月5日,有删改)15.下列对相关材料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机器人H1之所以能在蛇年春晚舞台大放异彩,主要因为它跳的舞蹈营造了祥和的氛围,表达了欢庆佳节的美好心情。B.《哪吒2》的上映,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次文化自信的生动诠释,它彰显着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创新表达。C.解放思想、守正创新、大国意志,给艺术创作、给科技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理念变革,激发了源头活水,释放了创新活力。D.无论是机器人扭秧歌,还是《哪吒2》爆火,抑或DeepSeek的出圈,都体现了中国“科技+文化”双螺旋基因的硕果。16.《哪吒2》导演饺子说:“能够把生活中领悟到的或看到的东西糅进作品,关键是还能在艺术和技术的关卡面前‘死磕’。”材料二中哪些地方可看出他是言行一致的?(3分)17.材料三中说“而人形机器人胸前的那一抹东方红,恰似中国科技创新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破云穿雾的隐喻。”结合材料一,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18.学校举办“科技赋能文化创新”主题论坛,请你作为学生代表,以“这是一个科技的春天”为开头即兴演讲。要求:①紧扣论坛主题;②能恰当引用上述材料中的事例或数据;③字数100字左右,标点符号不占格。(3分)(四)(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姜田深处崔红玲①初秋的姜田郁郁葱葱,微风拂过,似是碧绿的湖面摇起了波浪,摇成了一幅起伏的水墨画。几只叫不出名字的鸟雀盘旋在姜田上方,水墨画瞬时又多了几分灵动,站在姜田深处,听姜叶摩挲的声音,又感觉每棵姜苗都亮开了嗓子,喊来了风,喊来了鸟儿,喊来了勤劳的姜农……②10年前的这个时节,我也曾来过这个村庄,那时的姜田还是这儿一小块、那儿一小块,中间被玉米、蔬菜等田地分隔开,零散地分布着,远没如今接连成片后这般壮观。③每一块姜田里都有农民在劳作。附近,几位头戴草帽、身着汗衫的姜农,正手扶农机在姜田中穿行,所过之处,新土翻向两侧的姜苗根部,开成一道土沟。他们的汗衫上印着“生姜种植基地”的字样,走得再近些,发现还印着一行字:“撸起袖子加油干,土里刨出金疙瘩”。④趁着姜农们休息,我和他们聊了起来。一位瘦高姜农指着姜田笑呵呵地说:“人勤地不懒,只要伺候好它们,一亩地能刨出万把斤生姜哩。按低价一斤8元钱算,一亩也有8万多元,可不是能创出‘金疙瘩’吗?”⑤一位壮实姜农也加入对话:“人家老吴就靠刨这‘金疙瘩’,盖起了小楼,开上了好车。你看他那喜滋滋的样子!”听了这话,瘦高姜农也亮起了壮实姜农的家底:“你老张也没差啊,这几年两个孩子都在城里买了房,还每年都搞全家游,又是下江南,又是上东北,听说今年准备去趟云南?”⑥说笑间,我得知瘦高姜农姓吴,壮实些的姓张。说起生姜,老张侃侃而谈:“俺们这儿祖祖辈辈都种姜,鼻尖凑近泥土都能闻到姜味儿。这一带古时候叫怀庆府,所以这儿的姜也叫怀姜。怀姜好啊,丝儿细、色儿黄、味辣鲜香、耐煮不烂,古时还作为贡品哩。”⑦正说着,老张的儿子从姜田深处走了过来。老吴向我介绍:“别看小张年轻,种姜可是一把好手,比我们这些种了大半辈子的都强!”我不由得多打量了小张两眼:小伙子三十出头,穿着一身运动服,戴着宽檐遮阳帽,五官精神,给人的第一印象便是精干、踏实。⑧“很多年轻人都不愿和土坷垃打交道,南下北上地去打工,你咋没去?”我笑着问他。⑨“人各有志吧。我就想把家乡的怀姜种好、种出名堂!”小张挠挠头,有些腼腆地回答。⑩小张告诉我,他爷爷那辈,田里种的姜也就亩把,到他父亲那里发展到近4亩。那时种姜不成规模,管理全靠人工,加上姜价低,可以说力气没少使,也赚不了多少。他接手后,一咬牙,贷款承包了20亩地,添置了水肥一体化滴灌设备、喷灌机、开沟机等,搞起现代化种植。如今,贷款早已还清,姜田也发展到了70多亩,来年还准备再扩上几十亩。这几年政策好,当地的产业配套也越来越完善。姜出土后直接就能被加工企业拉走,摇身变成怀姜糖膏、怀姜茶、怀姜酱等产品。村里的年轻人思想活泛,又是开淘宝店,又是搞直播带货,怀姜名气越来越大,姜农的收入也水涨船高。 小张感慨道,“如今,怀姜在我们这儿可是名副其实的致富姜!” 老吴接住话茬:“咱们村集体也种姜,年底给村民们分红。村民们兜里有余钱,闲下来的时候,跳跳舞、旅旅游,过得那叫一个舒坦!”说着,伸手一指,“那儿就是我们村!种姜种出了好日子,村里的姑娘都不想往外头嫁!” 我抬头望去,姜田远处隐约可见的村庄,豆丁次次秋巴中,度田礼憾人心的浓浓烟火气。再将目光收至面前水墨画一般的姜田,姜农们还在田间忙活,年长者脸上镌刻着抚不平的沟壑,记录着过往农事的不易。而他们手中的现代化机械,正耕种着当下的丰饶和幸福……(选自《人民日报》)19.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第②段补充交代了“我”曾来过这片姜田,通过今昔对比,写出“我”的惊讶与赞叹。B.第⑤段通过姜农之间的对话展现了生姜种植给当地村民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C.第⑥段通过老张华丽的语言,传达出当地姜农们对自己所种植的生姜充满自豪之情。D.第 段的景物描写淡雅朦胧,充满着烟火气息,文章读来真切自然,富有生活情趣。20.文中“撸起袖子加油干,土里创出金疙瘩”,“金疙瘩”的含义是什么?(2分)21.请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3分)初秋的姜田郁郁葱葱,微风拂过,似是碧绿的湖面摇起了波浪,摇成了一幅起伏的水墨画。22.“小张”是小说的主要人物,请结合全文分析他的人物形象。(3分)23.文章标题“姜田深处”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3分)三、写作表达(共50分)24.(5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最好的“戏”与最香的“豆”,是“乐土”在少年迅哥儿的心中留下的印记,相信正值少年的你也有某段经历,让你时时回味。 请以《心中最“好”的印记》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先将题目规范书写在下面。②内容充实具体,表达真情实感。③字迹工整,卷面整洁。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和地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答案.docx 语文.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