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末调研试卷三年级语文弯题号二三四总分得分得分评卷人一、词语与句子(34分)1.我能把字写漂亮。(5分)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2.给句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V”。(4分)(1)播撒(sāsǎ)种子后还要精心培育,不能撒(sāsǎ)手不管。(2)奶奶生病了,一会儿咳嗽(cou sou),一会儿呕吐(tǔ),真让人担心。3.根据音节写出相应的词语。(6分)夏日的荷塘弥漫着荷花的(fen fang),溪水从石缝间潺潺(liútng),惊得几尾红鲤(pu teng)着跃出水面。孩子们用荷叶卷成喇叭,笑着喊(huan ying)来到萤火晚会”,直到月光为这场聚会画上(yuan man)的句号。老槐树下,祖母轻摇蒲扇,将最后一丝喧闹织入夏夜的(ning jing)。4.给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3分)厉害:①严厉②了不起③难以对付或忍受;剧烈:凶猛(1)天热得厉害,许多城市多次发布高温预警。((2)这位老师虽然厉害,但同学们都很喜欢他。((3)小小年纪就能背诵这么多古诗词,太厉害了!(5.日积月累。(6分)(1),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2分)(2)“近朱者赤,。”我们要和品行端正的人做朋友。我们也要敢于正视缺点,要知错就改,正如《左传》中所说:“人谁无过?善莫大焉。”《论语》中则是用”警示世人。(4分)6.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10分)6月18日上午9点,在读书分享活动中,三(1)班的王帆把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夏洛的网》落在了报告厅。(1)王帆对同桌说:“我的书《夏洛的网》落在报告厅了,我们一起去找找吧!”请你把他的话转述给李老师。(3分)三年级语文第1页(共4页)(2)为尽快找回这本书,请你帮王帆写一则寻物启事。(4分)》寻物启事(3)有了同学和老师的帮助,王帆的书终于找到了,听到这个好消息,王帆很高兴,请你以“王帆高兴极了”为开头,写一写他的具体表现。(3分)王帆高兴极了,得分评卷人二、梳理与探究(9分)》三(1)班开展了以“中华传统节日”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下面是雯雯整理的资料。清明节传统习俗一吃青团相传,古人为了祭拜火神,每年都会在春季禁火几日,人们称之为由来“寒食节”。因为不能烧饭,老百姓只能提前准备冷食。青团,就是这样一种易于保存的食物。后来,由于寒食节和清明节日期相近,寒食节与清明节逐渐合二为一,青团也就变成了清明节的传统小吃。1.将洗净的艾叶放入锅中煮一下。2.用搅拌机打碎艾叶。3.把艾制作步骤叶汁加入糯米粉中搅拌。4.揉搓面团直至表面光滑。5.把面团分成小剂子。6.包入馅料并搓成小团。7.表面刷油,上锅蒸20分钟。食用时注意以下几,点:1.控制量。老人、小孩以及消化功能不佳的食用人尽量少吃。2.搭配吃。可与蔬莱、山楂等一起食用,帮助消化。3.宜新鲜。食用冷藏的青团会对身体造成伤害。7.古代“寒食节”因,老百姓需要提前人们发明了青团。后来,由于寒食节与日期相近,二者逐渐合二为一,青团就成了清明节的传统小吃。(3分)》8.依据资料,补充制作青团的步骤。(3分)煮艾叶→→将艾叶汁与糯米粉搅拌→→分成小剂子→包馅料、搓小团→9.你的爷爷很喜欢吃青团,请根据材料给他一些合理的建议吧。(3分)得分评卷人三、阅读与鉴赏(27分)》(一)快乐读书吧。(4分)三年级语文第2页(共4页)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末调研试卷三年级语文参考答案一、词语与句子(34分)1.评分要求:书写正确规范整洁2分,字体平稳端正1分,标点规范1分,笔画比例协调1分。2.(1)sǎsa(2)s0utm3.芬芳流淌扑腾欢迎圆满宁静4.(1)③(2)①(3)②5.(1)挽弓当挽强擒贼先擒王(2)近墨者黑过而能改过而不改是谓过矣6.(1)李老师,王帆对他的同桌说,他的书《夏洛的网》落在报告厅了,他们一起去找找。(2)》寻物启事6月18日上午9点,我不小心把一本书《夏洛的网》落在报告厅了。如有捡到者,请你联系我,非常感谢!三(1)班王帆6月18日(3)示例:他的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激动得跳了起来,双手紧握成拳,在空中轻轻挥舞,嘴里不停地重复着:“找到了!找到了!”声音里满是难以置信和由衷的喜悦。二、梳理与探究(9分)7.不能烧饭准备冷食清明节8.打碎艾叶揉搓面团刷油蒸熟9.示例:爷爷,您年纪大了,消化功能不好,一次不要吃太多,吃的时候可与蔬菜、山楂等一起食用,记得一定要吃新鲜的青团。三、阅读与鉴赏(27分)10.略故事名字2分,不能出现错别字;推荐理由2分。11.示例:半红半紫玫瑰红12.形状变化多绚丽多彩(答案不唯一)一会儿忽然13.示例:忽然,天空中跑来一只兔子,长着一只长长的耳朵,后来耳朵越长越大,兔子也变不见了。14.山羊想都没想就跳了下去15.示例:愤怒说好了拉我上去的,你怎么能说话不算话呢?16.诱骗山羊;跳出井口;得意离开17.示例:狡猾的狐狸和憨厚的山羊18.我明白了做事前要考虑清楚结果,不要听信别人的花言巧语。(意思对即可)》四、表达与交流(30分)阅卷教师可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作文的实际水平,商定统一标准。建议文分五等:28—30分:25—27分;22—24分;19—21分;18分以下。错别字可商定统一扣分标准执行。若发现证据确凿的抄袭作文,18分以下评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X3YW.pdf X3YWDA.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