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长葛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道德与法治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长葛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道德与法治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
温馨提示:
1.本次考试是闭卷考试。请在答题卡上答题,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2.本试卷共分单选题和非选择题两道大题,试卷满分为70分,测试时间为60分钟,
请准确把握。
一、比较与选择(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
符合题意的)
1.青春期的心理矛盾有时让我们烦恼。积极面对和正确处理这些心理矛盾,我们才能健
康成长。下列排解心理矛盾的做法可取的是()
A.摆脱对父母的依赖,什么事情都自己解决
B.学会自我调节,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
C.在网络上和陌生人祖露心扉
D.写日记,尽量封闭自己,以免暴露自己的弱点
2.儿童性侵害是许多国家普遍面临的问题,其在中国儿童中的发生率约为10%。超过
70%的儿童性侵害的施害者是受害者认识或熟悉的人。预防和应对性侵害,加强自我
保护,我们可以()
①制定法律法规,依法打击实施性侵害的行为
②对侵害行为严厉拒绝,态度坚定,明确说“不”
③提高辨别是非能力,树立不能相信熟人的意识
④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学会自重自爱,言谈举止不越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近来,“公园20分钟效应”在各大社交媒体走红。大批青年人走进公园,通过简单的自然
接触,聆听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嗅闻泥土和花草的清新,体验五感的自然疗愈…随
之,与快乐感有关的血清素也得到了快速分泌。这说明()
A.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
B.恰当表达情绪有助于身心健康
C.情感会影响人们的判断和选择
D.美好事物能激发正面情绪感受
4.下列对生活中“微行为”的“微点评”,正确的是()
序号
微行为
微点评

小海认为“男女有别”,从不与女生交往
自尊自爱

小瑜在家长的监督下,才能认真写作业
自主自立

小梅在男生面前特别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
青春萌动

小奇每天都会对镜子里的自己说“我能行”
自信乐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1页(共6页)》
5.2025年3月7日,外交部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强
调,中国人民有着自强不息的光荣传统…。下列人物的做法与这一光荣传统相吻合
的是()
①黄旭华克服困难,带领团队攻克一个个技术难关,最终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艘核潜艇
②在青岛,很多市民在捐款后留下“微尘”“小小微尘”的名字,“微尘”已经成为诠释爱心
的精神符号和青岛公益事业的品牌
③小雪在地铁上给老人让座,周围人赞许的目光让小雪觉得自己很棒
④小铭家境贫寒,却通过不懈奋斗,考入重点大学并获得多项奖学金,还积极参加志愿
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彰显当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024年11月5日,《人民就是江山》一大型公益原创歌曲交响音乐会在中央歌剧院剧
场举行。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这体现了党和政府()
①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核心思想理念
②重民本,重视人民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③与时俱进,不断创造与创新
④求大同,让所有的人享受同样的生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中华文明历经千年积淀,孕育出深邃的哲学智慧。许多典籍箴言融入民族血脉,深刻塑
造着中国人的精神品格。下列典籍名句与思想启示对应正确的是()
①“君子义以为上”,“义然后取”一讲仁爱,守诚信
②政之所兴,在顺民心一重民本,以人民为中心
③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促进革故鼎新
④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一道法自然,尊重自然规律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8.“文以载道、以文化人”强调了文化在塑造人的精神生活和提升精神境界中的重要作用。
以下事例最能体现这一作用的是()
A.阅读关于科学探索的书籍,学习科学原理和实验方法
B.观看讲述历史英雄的电影,从中感悟坚毅勇敢和奉献牺牲精神
C.多次参加数学竞赛,提高解题技巧和逻辑思维能力
D.玩一款电子游戏,体验虚拟世界的刺激和乐趣
9.以传统神话故事为背景制作的游戏《黑神话·悟空》一经上线就收获众多好评。该游戏
制作组以在游戏中还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夜以继日地推进游戏研发进程,特别
注重游戏的画面效果和动作设计,用尖端的渲染技术再现悟空的七十二变,游戏中几乎
所有元素都流淌着中国文化的血脉。你从上述材料中,体会到的是()
①游戏制作组努力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②游戏的成功上线离不开制作组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2页(共6页)2024-2025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期末试题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5: B C D D B 6—10: A C B C A
11—15: C C D A D 16—17: B C
评分说明:以下各题,考生答案若与本参考答案不一致时,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二、非选择题:
18.(8分) (1)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人文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对现实生活意义的探索和道德情操的涵养。②历史上的中华人文精神,渗透在诗书礼乐等精神文明的创造中,发挥了强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
(2)①弘扬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正确运用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方法,为促进和谐社会贡献力量。②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积极进取,向更高的目的奋进,爱人利人,择善而行,向榜样学习,勇担使命等。
19.(8分)不认同该同学的观点(1)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立足国情和实际,加快推进各领域立法工作,形成并不断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社会生活的发展无止境,法律体系的完善也无止境。进入新时代以来,新事物、新业态不断涌现,国家积极推进比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的立法和修订工作,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法律制度。(3)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如果有了法律而不实施、或实施不力,那制定再多法律也无济于事。(4)我们不仅要关注法律体系建设,更要做到崇尚法律、遵守法律、捍卫法律,让法律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为推动全面依法治国进程贡献力量。
20.(11分)(1)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扶危济困、见义勇为、爱岗敬业、孝老爱亲等。(答出其中三点)
(2)①身边榜样身上的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②这些“好人力量”有助于提升社会道德水平,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③这些“好人”身上的中华传统美德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等。(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3)示例:①尊敬师长,勤奋学习,珍惜友情,与同学和谐共处;②关心公益事业,用感恩之心做力所能及的事回报社会;等等。(开放式答案,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21.(9分)(1)国家安全、科技创新、公共卫生、生物安全、生态文明、防范风险等领域。
(2) 保护了我们的合法财产的所有权;知识产权;继承权。
(3) ①珍惜美好生活,认清违法犯罪的危害,依法自律,做自觉遵纪守法的人。②认清危害,增强法治观念。③明辨是非,杜绝不良行为。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自控力,严于律己,积极抵制不良心理和行为,防患于未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