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炎陵县教学质量监测七年级语文试题(2025.6)
材料二
中小学生知道一些科学家事迹后对科学研究产生兴趣的占比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口中学生口小学生
67.5
.
亲爱的同学们:
60
一张语文试卷展示的是你的语文素养,所以还要特别注意:字迹美观、卷面整洁、文笔优美,
50
别忘了,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8.9
一、
积累与运用(25分)》
153
请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语文课本为我们开启了一段学习的旅程。欣赏《紫藤萝瀑布》,我们凝望那一片瀑布一般
有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
有一些兴趣和好奇心
没有兴趣
a
材料三
辉煌的淡紫色:走进《驿路梨花》,我们聆听瑶族老人和哈尼小姑娘讲述众人默默修q1小屋,
1
孩子天然就对宇宙空间具有好奇心,有好奇心是好事。我国在航天事业方面取得的巨大成
让雷锋精神代代传承的故事;我们跟随航天英雄杨利伟乘“神舟五号”á0游太空,俯瞰祖国大
就会进一步激发孩子们探索浩瀚宇宙的好奇心,播下科学的种子。以往,我们认为科普就像一
0
地:我们感动于志愿军战士坚韧不拔、舍己为人…语文学习的天地非常广阔,我们既可以探
个大水壶往杯子里倒水,也就是科学家把科学知识教给学生。但通常情况下,科普工作是另一

访历史,
一;又可以走进自然,
;还可以感受亲情,;更可以了解社
个场景,科学家需要将知识变成一滴滴水洒给学生,学生就会像小树苗一样自己慢慢吸收水分。
0
会,

一幅幅“美景”呈现在眼前,无时无刻不触动着我们的心灵。
(摘编自《南方日报》)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4.结合材料,选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
)(3分)
g
2.下列四个句子填入语段画横线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孩子们好奇心的降低,完全是他们太注重刷题造成的。

①欣赏世间美景②享受温暖盛宴③感受风云变幻④品味人世百态
B.随着年龄的增长,不管哪个国家的孩子,他们的好奇心都呈现出一种逐渐降低的趋势。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C.④①②③D.②①④③
C.郑永和院长认为,路径依赖思维对于创新而言是非常可怕的:

3.文中标波浪线的句子中,有病句的一项是(
)(3分)
D.航天事业的成就可以进一步激发孩子探索宇宙的好奇心。
A.语文课本为我们开启了一段学习的旅程。
5.如果你作为科技小记者采访郑永和院长,请根据材料,结合语境,补全采访内容。(4分)

B.欣赏《紫藤萝瀑布》,我们凝望那一片瀑布一般辉煌的淡紫色。
记者:①
C.我们感动于志愿军战士坚韧不拔、舍己为人。
专家:关键是要培养观察和质疑的习惯。我们鼓励孩子们对日常现象多问“为什么”,就
D.一幅幅“美景”呈现在眼前,无时无刻不触动着我们的心灵。
像幼时仰望星空时那样保持探索的热情。同时要避免陷入思维定式,敢于突破常规思考问题。
小语以“科学点亮好奇心”为主题选取了三则材料,组织探究学习,请你参与下面的任务
记者:当前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刷题”现象,请问你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并完成小题。(7分)
专家:确实,过度刷题会扼杀创新思维。就像我提到的,这会形成“路径依赖”,使学生
材料一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个天文梦,在仰望星空时会产生无尽的遐想,这是刻在我们
失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提倡“理解性学习”,要像②】
基因里的好奇心。不管在哪个国家,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好奇心都会逐渐降低,因为他们
6.请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
会越来越专注于某个领域,也会对习以为常的东西不再提出问题。但有一部分人例外,他们能
①面对困难,要有王安石《登飞来峰》中所说的“
”不畏艰
在人们习以为常的现象中看到问题,提出来并想办法去解决。所以说,科学家就是长大的孩子。
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院长郑永和指出:“创新最怕的就是形成路径依赖。找到解决问
②杜甫《望岳》中表明作者要登顶泰山,俯视群山,豪情满怀的句子是:
题的新办法可以称作创新,如果下次再遇到相同问题时,我们会按照上一次的路径去解决,慢

③陆游《游山西村》中既写出山西村山环水绕,花团锦簇,春光无限,又表现了人生变化
慢就形成了路径依赖。刷题讲究机械化、熟练,甚至是‘条件反射'’,只要拿到题,马上就能
发展的某种规律性,令人回味无穷的句子是:
搜索到‘印’在脑海里的解题套路。”刷题和创新显然不能同向而行。
④龚自珍《己亥杂诗》中隐喻诗人虽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命运的句子是: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
七年级语文
第1页共4页七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1分一空 共4分)níng 葺 遨 kàn
2.(3分)B
3.(3分)C
4.(3分)A
5.(2分一空 共4分)①在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方面,您认为最重要的关键因素是什么?②给小树苗浇水,让它自己慢慢吸收水分。
6.(1分一空 共8分)
(1)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二、阅读(4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 (10分)
7.(3分)B
8.(3分)C
9.(4分)①打破了人们对创新路径的刻板印象,中国能成为顶尖人才成长的沃土和原创性创新的策源地。②科技创新的源泉是实际生产生活和更广泛的参与投入,中国在这方面有独特优势,能形成技术与应用相互反哺的闭环。③原创性创新离不开对个体兴趣的尊重与激发,兴趣能更好激发创新创造的极致追求和持久热情。④技术创新不必沿着西方国家轨迹,后发者可定义技术框架;中国本土人才在实践中的成长有价值;东方文明迭代衍生的创新文化仍具重要意义。(根据材料内容用自己的话概述答案,答对两点给满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11分)
10.(3分)B 根据父亲对往事的回忆可知,土地里有父亲成长的记忆,有他的爱情,有他的情感寄托,所以这里父亲抽烟厉害,是因为他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不想离开家乡,不想离开土地,而不是害怕适应不了城里的生活。故选B。
11.(4分)(1)①热爱家乡(或:热爱土地)。父亲留恋家乡的土地,不想进城;不想离开耕作的土地。②热爱劳动(或:勤劳能干)。65岁的父亲仍不辍劳作,不想进城;年轻时带着小伙子们一个晌午就割了十几亩麦子,获得“割麦突击手”称号。③固执。父亲坚守乡土,不愿离开;认为住城里就是“等死”,不肯进城。(答对“父亲”形象有对应的内容分析给两分,答对两点给满分)
12.(4分)①父亲对“麦香”(麦子)浓浓的喜爱之情。②父亲对故土浓浓的眷恋之情。③“浓浓的麦香”里蕴含着丰收的喜悦。④“浓浓的麦香”是父亲精神的慰藉。(一个点两分,答对两点给满分)
(三)古诗文阅读(17分)
13.(3分)A 本诗共四句,每句七字,因此为七言绝句;故选A。
14.(4分)“唯有相思似春色”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相思”比作春色,给人无限遐想,将春色融入相思之中,即景寓情,情与景妙合无间,极其自然。“江南江北送君归”,赋予江南江北以人的情感,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写出诗人对好友的依依惜别之情。(两个句子的赏析,2分一句)
15.(3分)A
16.(2分)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17.(5分)《陋室铭》: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和高洁傲岸的道德节操。《爱莲说》: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相同的写法:托物言志。(分析“陋室”和“莲”的情感2分一点,写法1分)
(四)名著阅读(7分)
18.(4分)虎妞 好逸恶劳、粗俗刁泼 小福子 上吊自杀了
19.(3分)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