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期未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1.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注意“涕”的书写)2.本题考查词语的辨析与运用。“震撼”指震动,摇撼;“震悚”侧重于震惊恐惧,此处表达对科技发展的震动之感,用“震撼”更合适。“异想天开”形容想法离奇,不切实际;“奇思妙想”指奇妙的想法,更符合对科学家奇妙想法的描述。“即使”表示假设的让步;“既然”常与“就”搭配,表因果关系,此处是假设情况,用“即使”。“浩瀚无际”形容广大无边;“遥不可及”指非常遥远、难以得到,结合语境,科学星河并非难以触及,用“遥不可及”更合适。故选:B。3.本题考查理解语文基础知识。A.有误,“于”是介词,不是副词;“挺起”是动词,不是形容词。B.有误,“科学家精神”是偏正短语,“祖国和人民”是并列短语;“国家富强”“星河璀璨”是主谓短语。C.有误,“如果”表示假设关系,不是递进关系。D.正确。故选:D。4.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第③句的句式为“科学家的[品质]是[特点]的,像[科学家姓名]那样[具体表现]”。仿写时要符合此句式,且要与前面三组句子构成排比,突出科学家的某种精神品质。答案:科学家的品格是坚毅的,像数学家陈景润那样“为追求数学真理,几十年如一日潜心钻研”。5.C 6.A7.(1)浩荡离愁白日斜(2)不畏浮云遮望眼(3)隔江犹唱后庭花(注意“庭”的书写)(4)荡胸生曾云(5)政入万山围子里(6)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8.(1)①环境描写②保尔战胜伤寒后喜悦、对生命充满希望③坚韧不拔、顽强不屈(2)①奥斯特洛夫斯基②这句话让我深受触动。在生活中,我们应珍惜时光,像保尔一样,坚定信念,努力拼搏,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比如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不退缩,为理想不懈奋斗。(3)①在社会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②与冬妮娅产生纯真感情,后因阶级观念差异分开③参加革命,在战场上英勇作战,多次负伤,后从事艰苦的筑路工作等④为理想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9.C10.D11.①苔藓的痕迹爬上台阶,呈现绿色;草色映入帘内,一片青翠。②我每次看到前贤的作品,就放在座位旁边警示自己。12.夫人人生在世/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13.甲文表达了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情操。①能下人者,其志必高;能容人者,其量必大。②能谦逊待人者,志向必定高远;能宽容他人者,胸怀必定宽广。③这种思维模式有助于培养包容心,避免因细节偏差导致关系破裂。提醒人们珍惜长期积累的情感价值。14.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井冈山的竹子被砍伐后滑下山,沿着滑道、溪水、大河、赣江,通过火车运往全国各地,支援工厂、矿山、城市和农村建设,传承井冈山人的革命精神与干劲。15.①青翠挺拔、坚韧不屈;②历经磨难仍顽强生长;③无私奉献,服务人民。象征意义:井冈翠竹象征革命者不畏艰险、坚守信念、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以及亿万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奋斗精神。16.“穿云钻雾”“滑下”“挤上”等动词生动描绘竹子奔涌向前的动态,赋予其生命力;修辞手法:拟人化描写突出竹子的主动与活力,排比句式增强节奏感,展现竹子投身建设的磅礴气势。17.井冈山革命传统是坚定理想信念、艰苦奋斗、依靠群众的红色基因。新时代应传承这一精神,保持革命初心,凝聚人民力量,勇于创新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18.①心灵手巧、勤劳善良;②用灰汤粽为“我”治疗过饱的肠胃;③富有同情心、懂得惜福、教育有方19.通过神态和语言描写,表现母亲对底层苦难的同情与无奈。20.母亲的话对“我”产生了强烈的冲击,让“我”开始理解乞丐的处境,改变了对他们的看法,体现出母亲的话对“我”的教育意义,也为后文“我”对小乞丐的同情和帮助作了铺垫。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21.对童年与故乡的怀念、对母亲的思念、对底层人民的同情。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期未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0分)1.(2分)古人曾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请欣赏下面这幅现代著名画家刘旦宅的画作,并从唐诗中选出最能抒发画中人心境的两句诗,用楷体将诗句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含标点符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7分)①也许并不是人人都能成为科学家,但人人都可以心怀科学家精神。②我们时常_____于科技的发展,折服于科学家的_____。③科学家的风范是崇高的,像“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那样“以奉献祖国和人民为目标,一辈子躬耕田野”;科学家的情操是淡泊的,像物理学家郑哲敏那样“如果国家需要,_____去做一个管道工也可以”;科学家的情怀是壮志的,像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那样心怀“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的信念,默默将国家富强、民族兴旺的脊梁挺起……④我们致敬赞美科学家精神,更应将这种精神化为奋进。⑤科学星河璀璨,但并非耸入云霄、_____,只要我们心向往之、行渐趋之,“手可摘星辰”“日月入胸怀”就不是梦想。2.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震撼 异想尽开 即使 浩瀚无际B.震撼 奇思妙想 即使 遥不可及C.震悚 奇思妙想 既然 浩瀚无际D.震悚 异想天开 既然 遥不可及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A.“时常”和“于”都是副词,“崇高”和“挺起”都是形容词。B.“科学家精神”和“祖国和人民”都是并列短语,“国家富强”和“星河璀璨”都是主谓短语。C.“如果”和“只要”都是起连接作用的连词,分别用来表示递进和条件关系。D.句④是病句,修改方法是在句子末尾“化为奋进”后面加上“的动力”。4.读了这段文字,相信你对科学家精神的内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仿照第③句的句式,在省略号处再补写一组句子,使之与前面三组句子构成排比句。(3分)5.(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笼统(lóng) 元勋(xūn) 熟洛(luò) 直言不讳(huì)B.粗拙(zhuō) 憎恶(zèng) 修茸(qì) 心有灵犀(xī)C.矗立(chù) 贰臣(èr) 迸溅(bèng) 五脏六腑(fǔ)D.瞬息(shùn) 无虞(yǘ) 遨游(áo) 万众嘱目(zhǔ)6.(2分)学以致用,知识才有生命力。下列小文在学习、生活中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五一”假期,小文想对南宋的经典诗作进行鉴赏,于是他利用网络,搜集了杨万里、周敦颐、龚自珍、赵师秀等几位诗人的诗。B.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小文在参观林则徐纪念馆时,从“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副对联中,感受到了林则徐的人生准则。C.小文在阅读《骆驼祥子》时,绘制了“祥子命运三起三落图”,并为“一起一落”拟定了小标题,分别是“攒钱三载,终买新车”“贸然出城,人车被抢”。D.在好书推荐会上,小文说:“我最喜欢作家孙犁,我推荐他的小说与散文集《白洋淀纪事》、长篇小说《风云初记》和中篇小说《铁木前传》。”7.(7分)诗文填空。(1) ,吟鞭东指即天涯。(2) ,自缘身在最高层。(3)商女不知亡国恨, 。(4) ,决眦入归鸟。(5) ,一山放出一山拦。(6)花有德,人有品。我们应该如出水之莲,保持高洁质朴的品性,正如《爱莲说》所说:“ , 。”二、名著阅读(10分)8.(10分)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学校开展了“读名著 学榜样 树理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著阅读读书笔记交流活动,具体安排如下。(1)任务一:精读,做批注笔记。(3分) 青春胜利了。伤寒没有能夺走保尔的生命。保尔已经是第四次跨过死亡的门槛,又回到了人间。卧床一个月之后,苍白瘦削的保尔终于站起来,迈着颤巍巍的双腿,扶着墙壁,在房间里试着走动。母亲搀着他走到窗口,他向路上望了很久。积雪融化了,小水洼闪闪发光,外面已经是乍暖还寒的早春天气了。紧靠窗户的樱桃树枝上神气十足地站着一只灰胸脯的麻雀,它不时用狡猾的小眼睛偷看保尔。 这是① 描写,烘托了② 的心情,体现保尔③ 的精神。(2)任务二:积累,做摘抄笔记。(3分)书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①出版社及发行年份: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章节页码:第二部第三章245页精彩章节: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终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感想体会(结合生活实际,不少于50字):②(3)任务三:回顾,做提纲笔记。(4分)三、古诗文阅读(14分)(一)(3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甲】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乙】游修觉寺杜甫野寺江天豁,山扉花竹幽。诗应有神助,吾得及春游。径石相萦带,川云自去留。禅枝宿众鸟,漂转暮归愁。9.对两首诗歌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甲】诗首联以劝说的口吻写农家殷勤待客的情谊,间接抒写了自己在山西村农家做客时的感受。B.【乙】诗颈联写修觉寺景象,着意描写“径石”和“川云”的形态,一静一动,耐人咀嚼。C.两首诗的颔联都是很工整的对仗,都从虚处着笔,都在写景中寓含哲理。D.两首诗都是记游抒情诗,甲诗后两联抒发诗人悠闲惬意之情,以及对古风犹存的吾土吾民的热爱,乙诗尾联诗人在暮色中归去,乡愁顿起。(二)(11分)阅读选文,完成问题。[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乙]余每览前贤之所作,铭座右以自警。或取诸道德,或求诸事业,皆言约而意深,词简而理备。然余有未尽之意,欲续之以为戒。夫人生在世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富贵贫贱,亦何足道①?但求心之所安,身之所适,斯已矣。故余续座右铭曰:能下人者,其志必高;能容人者,其量必大。勿以小恶而忘人大美,勿以小怨而失人大恩。富贵不足骄,贫贱不足羞。行己恭,责躬厚②,接众和,立心正,进③道勇。此则余之座右铭也。(节选自唐代白居易《续座右铭(并序)》有删改)[注释]①足道:值得谈起。②责躬厚:要求自己要严格。③进:追求。10.下面句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有仙则名 卷卷有爷名B.欲续之以为戒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C.亦何足道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D.但求心之所安 但当涉猎11.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分)②余每览前贤之所作,铭座右以自警。(2分)12.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夫人生在世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13.两篇文章的文体都是“铭”,甲文刘禹锡借“陋室”表达了一种。乙文中白居易以格言警句阐述为人处世之道,如果从中挑选一句话作为你的座右铭,你会选择哪一句呢?请完成下面的座右铭卡片。(3分)座右铭卡片 文句 ①出处 白居易《续座右铭(并序)》文中的含义 ②作为座右铭的理由 ③四、现代文阅读(26分)(一)(13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竹”字的演变过程:《说文解字》记载:“竹,冬生艸(草)也。象形。下垂者,箁箬(póu ruò)也。”具体解析如下:1.字形溯源:甲骨文与金文字形似下垂竹叶,篆书规整化后仍保留叶片下垂特征。2.释义:本义指禾本科多年生常绿植物,中空有节,可制器、造纸,竹笋可食。后衍生出竹制乐器、竹简等多重含义,并成为汉字部首之一。3.“冬生艸”的涵义:段玉裁(清代著名文字学家)解释:“冬生谓竹胎生于冬,枝叶不凋也”,强调其顽强的生命力与耐寒特性。【材料二】①毛竹年年长,为的是向敌人示威:井冈山是压不倒、烧不光的。毛竹年年绿,为的是等待亲人,等待当年用竹筒盛水蒸饭、用竹钉竹枪打白匪的红军,等待自己的英雄子弟。朝也等,暮也等,等了漫长的二十年。二十年过去了,毛竹依旧是那么青翠,那么稠密,井冈山终于换了人间!②为了叫井冈山变得更快,党派来了两千好儿女,同井冈山人民一起来开发这座万宝山。他们上得山来,头一件事就是来到竹林里,依靠这青青毛竹盖房落脚。他们踩着当年老红军的脚印,攀山过岭,用竹筒盛水蒸饭。可是,看着那一眼望不到边的毛竹,成年累月地藏在深坳里,不能赶快送到那些需要它们的地方去,怎不叫人心焦!一阵风过,毛竹呼啦啦地响,好像也在焦急地叫喊:“快些送我们下山去吧,莫要让我们等老了,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多么需要我们啊!”井冈山上的毛竹据说有一千多万根,轮流砍伐,是永远也砍不完的。可是,怎样叫这一千多万根毛竹顺顺当当地下山去,是井冈山建设者们曾经绞尽脑汁的大事。③如今,你若是在井冈山许多山坳走过,便能看到一条条修长的竹滑道。它们几乎是笔直地从山顶上穿过竹林挂下山来。这便是英雄的井冈山人的业绩。他们在竹林里送走了几百个白天和黑夜,用竹滑道,用水滑道,送出了一百多万根毛竹。这一百多万根毛竹,流去了井冈山人多少汗水,是无法计算的。为了搭起滑道,他们翻越了多少陡峭的悬岩绝壁;为了找寻水路,他们踏遍了多少曲折的幽谷荒滩。冒着大风雪,二百多青年男女来到离茨坪六十多里的深山,要在那周围二十多里没有人烟的林海深处,完成砍伐三十万根毛竹的任务。漫天风雪,封住山,阻住路,却摇撼不了人们的意志,扑灭不了人们心头的熊熊烈火。风雪一天比一天大,人们的干劲一天比一天猛,砍下的毛竹一天比一天堆得高,为竹滑道修的架在两座高山之间的竹桥,也在一天比一天往上长。杜鹃花开满山头的时节,英雄们终于唱着凯歌,欢送着亲手砍下的那三十万根毛竹,让它们沿着满山旋绕的滑道,一路欢唱着飞下山去了。④你看,你看,这不是又一批新砍的毛竹滑下山来了吗?这些青翠的竹子沿着细长的滑道,穿云钻雾,呼啸而来。它们滑下溪水,转入大河,流进赣江,挤上火车,走上迢迢的征途。井冈山的翠竹啊!去吧,去吧,快快地去吧!多少工地,多少工厂矿山,多少高楼大厦,多少城市和农村,都在殷切地等待着你们!快快地去吧,带去井冈山人民的心愿,带去井冈山人民的干劲,也带去井冈山人民的风格吧!⑤井冈山的翠竹啊,你是革命的竹子!你不仅曾经为革命建立功勋,而且现在和将来仍然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大厦继续献出一切。你永远那么青翠,永远那么挺拔,风吹雨打,从不改色;刀砍火烧,永不低头——这正是英雄的井冈山人,也是亿万中国人民的革命气节和革命精神!【材料三】西江月 井冈山①毛泽东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②。[注释]①西江月:词牌名。本词记录的是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②宵遁:乘夜逃跑。14.内容概括。阅读材料二第②——④段,梳理文章围绕竹子写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哪些人和事?(3分)15.赏析写法。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内容,分析竹、井冈翠竹和井冈山人有哪些相似点?并说说你对井冈翠竹象征意义的理解。(4分)16.品味语言。从词语的选择和修辞手法的运用角度,体会材料二第④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这些青翠的竹子沿着细长的滑道,穿云钻雾,呼啸而来。它们滑下溪水,转入大河,流进赣江,挤上火车,走上迢迢的征途。17.拓展阅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结合材料三内容,谈谈你对井冈山革命传统的认识。(3分)(二)(13分)阅读选文,完成问题。粽子里的乡愁琦君①异乡客地,愈是没有年节的气氛,愈是怀念旧时代的年节情景。②端阳是个大节,也是母亲大忙特忙、大显身手的好时光。想起她灵活的双手,裹着边四角玲珑的粽子,就好像马上闻到那股子粽香了。③母亲包的粽子,种类很多。莲子红枣粽只包少许几个,是专为供佛的素粽。荤的豆沙粽、猪肉粽、火腿粽可以供祖先,供过以后称之为“子孙粽”。吃了将会保佑后代儿孙绵延。包得最多的是红豆粽、白米粽和灰汤粽。一家人享受以外,还要布施乞丐。母亲总是为乞丐大量准备一些,美其名曰“富贵粽”。④我最最喜欢吃的是灰汤粽。是用早稻草烧成灰,铺在白布上,拿开水一冲,滴下的热汤呈深褐色,内含大量的碱。把包好的白米粽浸泡灰汤中一段时间(大约一夜晚吧),提出来煮熟,就是浅咖啡色带碱味的灰汤粽。那股子特别的清香,是其他粽子所不及的。我一口气可以吃两个,因为灰汤粽不但不碍胃,反而有帮助消化之功。过节时若吃得过饱,母亲就用灰汤粽焙成灰,叫我用开水送服,胃就舒服了。完全是自然食物的自然治疗法。母亲常说我是从灰汤粽里长大的。几十年来,一想起灰汤粽的香味,就神往童年与故乡的快乐时光。但在今天到哪里去找早稻草烧出灰来冲灰汤呢?⑤端午节那天,乞丐一早就来讨粽子。真个是门庭若市。我帮着长工阿荣提着富贵粽,一个个分。忙得不亦乐乎。乞丐常高声地喊:“太太,高升点(意谓多给点)。明里去了暗里来,积福积德,保佑你大富大贵啊!”母亲总是从厨房里出来,连声说:“大家有福,大家有福。”⑥乞丐去后,我问母亲:“他们讨饭吃,有什么福呢?”母亲正色道:“不要这样讲。谁能保证一生一世享福?谁又能保证下一世有福还是没福。福是要靠自己修的。时时刻刻要存好心,要惜福最要紧。他们做乞丐的,并不是一个个都是好吃懒做的,有的是一时做错了事,败了家业。有的是上一代没积福,害了他们。你看那些孩子,跟着爹娘日晒夜露地讨饭,他们做错了什么,有什么罪过呢?”⑦母亲的话,在我心头重重地敲了一下。因而每回看到乞丐们背上背的婴儿,小脑袋晃来晃去,在太阳里晒着,雨里淋着,心里就有说不出的难过。当我把粽子递给小乞丐时,他们伸出黑漆漆的双手接过去,嘴里说着:“谢谢你啊!”眼睛睁得大大的,看我一身的新衣服。他们有许多都和我差不多年纪,差不多高矮。我就会想,他们为什么当乞丐,我为什么住这样的大房子,有好东西吃,有书读?想想妈妈说的,谁能保证一生一世享福?心里就害怕起来。⑧有一回,一个小女孩悄声对我说。“再给我一个粽子吧。我阿婆有病走不动,我带回去给她吃。”我连忙给她一个大大的灰汤粽。她又说:“灰汤粽是咬食的(帮助消化),我们没什么肉吃呀。”我听了很难过,就去厨房里拿一个肉粽给她,她没有等我,已经走得很远了。我追上去把粽子给她。我说:“你有阿婆,我没有阿婆了。”她看了我半晌说:“我也没有阿婆,是我后娘叫我这么说的。”我吃惊地问:“你后娘?”她说:“是啊!她常常打我,用手指甲掐我,你看我手上脚上都有紫印。”听了她的话,我眼泪马上流出来了,我再也不嫌她脏,拉着她的手说:“你不要讨饭了,我求妈妈收留你,你帮我们做事,我们一同玩,我教你认字。”她静静地看着我,摇摇头说:“我没这个福份。”⑨她甩开我的手,很快地跑了。⑩我回来呆呆地想了好久,告诉母亲,母亲也呆呆地想了好久。叹口气说:“我也不知道要怎样做才周全,世上苦命的人太多了。” 日月飞逝,那个讨粽子的小女孩,她一脸悲苦的神情,她一双吃惊的眼睛,和她坚决地快跑而逝的背影,时常浮现我心头,她小小年纪,是真的认命,还是更喜欢过乞讨的流浪生活?如果她仍在人间的话,也已是年逾七旬的老妪了。人世茫茫,她究竟活得怎样,在哪里活呢? 每年端午节来临时,我很少吃粽子,更无从吃到清香的灰汤粽。母亲细致的手艺,和琐琐屑屑的事,都只能在不尽的怀念中追寻了。18.阅读选文,围绕“粽子”概括与“母亲”有关的事件,仿照示例,完成下面表格。(3分)事件 性格特点包粽子,种类很多 ①② 慈爱体贴,充满智慧施粽子,教诲孩子 ③19.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选文中第⑩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我回来呆呆地想了好久,告诉母亲,母亲也呆呆地想了好久。叹口气说:“我也不知道要怎样做才周全,世上苦命的人太多了。”20.请结合上下文,从内容和结构方面,揣摩选文第⑦段画线句的作用。(3分)母亲的话,在我心头重重地敲了一下。21.文章标题《粽子里的乡愁》蕴含了作者哪些情感?(4分)五、写作(50分)22.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1)有些温暖的话,或许有“时差”,可能你暂时没听到,但入耳的瞬间,你会开心地说:“期待这句话很久了。”请以《_____好温暖》作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①请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自选角度,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500字(诗歌、戏剧除外);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卷面整洁;④文中请不要透露个人信息;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2)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怀人”是古今中外永恒的主题。在某个夜晚,或许你又想起了留守老家的奶奶,或许你又思念起远在他乡的爸爸,或许你又想念儿时一起的玩伴,或许你还会想起萍水相逢的那个人,甚或你又会忆起已经故去的某个人……这时,你与他(她)的点点滴滴,就会从脑海里涌现出来,情感之河不可遏止。请以“今夜我又想起你”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分享你与他(她)之间感人的故事。要求:(1)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2)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3)不少于600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答案.docx 语文.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