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牡丹江二中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学年期末试题
地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 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世界四个大洲不同海拔的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推断,亚洲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
A.趋向于水源丰富的地区 B.趋向于高原地区
C.趋向于地势低平地区 D.趋向于内陆地区
2.导致欧洲与非洲最大人口密度分布高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矿产资源 D.交通条件
水环境容量特指在满足水环境质量的要求下,水体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下表为北海市部分要素的环境承载力统计表。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类别 现有人口规模 土地资源 水资源 水环境容量(不排海) 水环境容量(排海)
人口规模(万人) 170.00 238.53 362.25 56.12 133.05
3.根据“木桶效应理论”,目前北海市人口数量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关系是( )
A.人口数量与环境人口容量基本相当 B.人口数量已明显超过了环境人口容量
C.人口数量还远未超过环境人口容量 D.材料中信息无法得出结论
4.限制北海市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土地资源 B.森林资源 C.水资源 D.水环境
印度铝产能位居世界前列,不仅能满足国内需求,还有一定数量出口,近几年该国铝回收产业也得到了大力发展。图示意印度部分矿产资源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最适宜布局电解铝厂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6.印度铝产能持续提升将可能使( )
①能源对外依存度上升②单位产品能耗增大③汽车制造业从中受益④就业率大幅度提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印度大力发展铝回收产业可以( )
①增加产品种类②提升产品质量③降低生产成本④减少碳排放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昆明至万象)全线开通运营,设计时速为160~200km/h,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的战略对接项目。中老铁路沿线以高原山地为主,穿越了生性胆小的亚洲象必经之地——野象谷。完成下面小题。
8.中老铁路设计时速相对较低的原因是( )
A.地形复杂 B.线路较长 C.运载量较大 D.站点密集
9.穿越野象谷时,对亚洲象迁徙干扰最小的设计方案是( )
A.以桥代路 B.设置迁徙涵洞 C.设置隔离栅栏 D.开通长隧道
20世纪80年代末,辽阳市小北河镇某村少数村民办起个体袜厂。目前,该镇集聚大量中小型袜业企业,成为袜业名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与个体袜厂相比,袜业企业集聚后的优势是( )
A.人力成本低 B.竞争力增强 C.用地成本低 D.公共服务多
11.目前,该镇袜业企业规模为中小型的原因是( )
A.市场需求小 B.劳动力不足 C.产业链条短 D.厂房用地少
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这类人,被媒体称为“城归”。据统计,近年来“城归”人数累计达到450万。随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这将给家乡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现实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城归”返乡创业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环境污染严重 B.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
C.乡村土地无人耕种,大面积的撂荒 D.城市产业已达饱和,经济效益不断下降
13.“城归”现象给乡村最先带来的社会效益是( )
A.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环境质量 B.有效缓解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
C.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 D.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
人口净迁移率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迁入人口数与迁出人口数的差额与总人口数的百分比,下图为安徽省2009~2018年常住人口净迁移率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安徽省常住人口从净迁出转变为净迁入的年份是( )
A.2011年 B.2013年
C.2015年 D.2018年
15.近年来,安徽省常住人口净迁移率变化反映了该省( )
A.外出务工人数增加 B.投资环境有所改善
C.常住人口不断减少 D.老年人口数的减少
下表为三地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地区 种植业比重 畜牧业比重 商品率 投入劳动力数量
① 8% 92% 89% 小
② 45% 55% 90% 小
③ 86% 14% 20% 大
16.①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主要有( )
①气候较为干旱,不适宜发展种植业②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③市场需求大④劳动力充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7.下列关于③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商品率高 B.机械化水平高 C.技术含量高 D.作物单产高
人参喜阴凉湿润气候和排水良好、肥沃的土壤,忌强光和高温。中国野生人参只生长于黑吉辽三省东部的长白山区,通化市是吉林人参的优势主产区。目前,当地采用林下种植方式,将人参的种子埋入落叶阔叶林下,三年后出芽长苗,十五年后才能收获上市。人参的肉质根为名贵药材,一棵可卖到2000~3000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下列关于参农选择在山区落叶阔叶林下种植人参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A.山区海拔比较高,阴凉湿润 B.林下保温效果好,气温高
C.林下荫蔽条件好,光照适宜 D.坡地排水条件好,涝灾少
19.下列关于为通化市林下参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的建议中合理的是( )
①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人参品质②对人参进行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
③通过网络直播,进行品牌推广④扩大林区种植面积,提高产量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下图为“沿海国家海洋权益空间范畴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甲图中能正确表示一个沿海国家毗连区范围的是( )
A.a B.b C.a+b D.a+b+c
21.如图乙,中间阴影表示一岛国,图中数字所示区域为该国的( )
A.领水 B.领海 C.专属经济区 D.内海
下图为某酒精厂清洁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与该厂废弃物有关的大气环境问题是( )
A.酸雨 B.扬尘 C.全球变暖 D.臭氧空洞
23.实施清洁生产后,该厂( )
A.生产过程每个环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B.实现了废弃物零排放
C.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D.阻断了与其他工厂的工业联系
山西大院是中国民居建筑的典范,向有“北在山西,南在安徽”之说。皖南民居以朴实清新而闻名,晋中大院则以深邃富丽著称,但在庭院天井设计上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下图分别为我国山西大院和安徽传统居民(徽派建筑)景观。完成下面小题。
24.相较于徽派建筑,山西大院屋顶多为单坡顶并朝向院内,其主要原因是当地( )
A.风沙天气多 B.降水较少
C.光照较强 D.寒潮频发
25.山西大院和徽派建筑都设有天井,其表达的共同寓意主要是( )
A.四水归堂,聚财聚气 B.四方平安,颗粒归仓
C.对称分布,如意吉祥 D.山环水绕,曲径通幽
读“某城市地租水平与距离城市中心距离关系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6.图中甲地最有可能形成的功能区是( )
A.住宅区 B.行政区 C.商业区 D.文教区
27.图中乙、丙、丁三地形成地租小高峰,其共同原因可能是( )
A.地势平坦开阔,建设成本较低 B.靠近旅游区,环境优美
C.距市中心较近,交通通达度高 D.公路交汇处,交通便利
H公司成立于2022年,致力于打造“家门口的零食乐园”。该公司通过加盟模式快速扩张,加盟店(指加盟商在支付一定的加盟费用后,获得品牌使用权和经营模式的授权,按照总部的要求进行店铺的装修、设备采购、人员培训等,并在经营过程中接受总部的指导和监督的店铺)数量不断增加,截至2024年7月,该公司门店已覆盖全国27个省级行政区,门店数量及增速均为行业领先。在快速开店的同时,H公司在供应链、品牌建设、组织精细化管理、数字化等方面持续投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H公司门店大部分聚集在大城市和人口规模较大的县城以上城市,主要是由于( )
A.产品供应充足 B.运输方式多样 C.劳动力素质高 D.市场需求量大
29.H公司零食加盟门店数量迅速增加可能会导致( )
A.零食行业市场竞争加剧 B.零食市场需求量增加
C.总店资金投入更加频繁 D.门店服务能力增强
30.H公司近几年一路“领跑”,得益于( )
①品牌化和规模化②产品难以复制③经营效率高④市场竞争压力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含3小题,共40分。)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2分)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城镇化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图为1800—2050年英国、美国和中国三国城镇化进程示意图(含预测)。

根据材料判断曲线 (A/B)为英国城市化进程。并根据图文材料说出A国家城镇化进程的特点。 (4分)
根据图文材料指出B国目前可能出现的城镇化问题。(8分)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黑龙江省全省常住人口为3 185万人,比2010年减少了646万人;60岁及以上人口739.59万人;占23.22%;比重较2010年上升了10.19个百分点。黑龙江省流动人口占总人口数36.3%,跨省流出人口主要流向北京、辽宁、天津等地区;流动人口中外出务工经商占56.7%,随家庭流动占30.8%,在现居住地出生占6.7%,其他原因占5.8%。下图为黑龙江省流动人口年龄结构分布及流动方向统计图。
据材料分析黑龙江省人口流动情况的特点。(6分)
指出黑龙江省人口流动的主要影响因素。(4分)
简述人口流出对黑龙江省的不利影响。(6分)
33.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水果之王”蓝莓对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的要求苛刻,只有在适宜的气候和酸性土壤中才能较好地生长,土壤要求疏松,通气良好,湿润且不能有积水,有机质含量丰富。
材料二:贵州省麻江县地处云贵高原向湘桂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是全国蓝莓种植面积最大的县,周边铁路、高速公路分布较多,2020年蓝莓种植面积6.23万亩(1亩≈666.67平方米)。目前,全县从事蓝莓产业开发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企业较多。麻江蓝莓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为保证果品质量,该地区农户坚持使用农家肥,成规模的企业均进行了有机体系认证,所产蓝莓在每年6—8月集中上市销售。下图为麻江县地理位置。
说明麻江县生产蓝莓的有利自然条件。(6分)
(2)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麻江县蓝莓产业发展的优势。(6分)牡丹江二中2024一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学年期末试题
地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〡卷(选择题)和第川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
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
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
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
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世界四个大洲不同海拔的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O一北美洲。一欧洲
●一非洲·-。·亚洲
70-
(7N-72N)
(36N-71N)(35S-37N)
(10S-80N)
60
O
(/Y)
-。
40
30
20
10


0
01
1-2
23
34
45
海拔高度(km)
1.据图推断,亚洲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A.趋向于水源丰富的地
B.趋向于高原地区
C.趋向于地势低平地区
D.趋向于内陆地区
2.导致欧洲与非洲最大人口密度分布高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矿产资源
D.交通条件
水环境容量特指在满足水环境质量的要求下,水体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下表为
北海市部分要素的环境承载力统计表。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类别
现有人
水环境容量(不
水环境容量(排
土地资源
水资源
口规模
排海)
海)
人口规模(万人)
170.00
238.53
362.25
56.12
133.05
高一年级·地理·试题第1页共8页
3.根据“木桶效应理论”,目前北海市人口数量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关系是()
A.人口数量与环境人口容量基本相当B.人口数量已明显超过了环境人口容量
C.人口数量还远未超过环境人口容量
D.材料中信息无法得出结论
4.限制北海市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土地资源
B.森林资源
C.水资源
D.水环境
印度铝产能位居世界前列,不仅能满足国内需求,还有一定数量出口,近几年该国铝
回收产业也得到了大力发展。图示意印度部分矿产资源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一河流

煤炭
铝土
首都
。城市
5.图中最适宜布局电解铝厂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6.印度铝产能持续提升将可能使()
①能源对外依存度上升②单位产品能耗增大③汽车制造业从中受益④就业率大幅度提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印度大力发展铝回收产业可以()
①增加产品种类②提升产品质量③降低生产成本④减少碳排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昆明至万象)全线开通运营,设计时速为160~200km/h,
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的战略对接项目。中老铁路沿线以高原山
地为主,穿越了生性胆小的亚洲象必经之地一—野象谷。完成下面小题。
100°51E
昆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
北回归线
缅7

西双

图例

20°10N
6琅勃拉趣
O首都

回省会
。万荣
北部湾
。高铁站点
O⌒

万象
一国界线

铁路
高一年级·地理·试题第2页共8页■
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一学年答题卡(地理)
姓名:
条码粘贴处
准考
证号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
缺考标记/违纪标记:
2.请将准考证条码粘贴在右侧的[条码粘贴处]的方框内。
有效填涂
考生禁填!由监考老师
3.
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字体工

负责用黑色字迹的签
意事
整。

字笔填涂。
4.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的答题区内作答,超出范围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

无效填涂
缺考、违纪:Q
上作答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

X四p
第一部分客观题(请用2B铅笔填涂)
I1I1II111I11I1111I111111II
1
A四BD6ABD11AB]D]16ID21A四DD
2 7DD12A B17LBD22 田
■3四81318四23四
■4D
9 AB14 AD19 [ABD 24 ABD
5AB9D10A四MD15AB20A BD9D25AID

26A BCD


27A■BD

■28 四四D
29ABD
30四B1D
1111111111111111I11I1111111111
第二部分主观题(请用黑色签字笔作答)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31.(12分)
(1)
(A/B)
(2)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32.(16分)
(1)
(2)
(3)
33.(12分)
(1)
(2)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牡丹江二中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学年期末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B D D A D A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B B B A D B A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C A B A C D D A B
31.(1) A 起步早,目前发展速度慢,发展水平高。(4分)
(2)绿地面积缩小,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用地紧张,耕地减少。(8分)
32.(1)流动人口主要为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为省内流动;跨省人口流动主要流向经济较发达地区。(6分)
(2)经济发展因素;家庭因素;气候环境因素。(4分)
(3)不利影响:人才外流,省内劳动力减少,不利于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加重,社会负担加重;产生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等问题。(6分)
33.(1)有利自然条件: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较充足;云贵高原向湘桂丘陵过渡,海拔适中,气候温凉;多酸性土壤,满足蓝莓土壤需求;斜坡地形,排水良好,避免积水;土壤疏松通气,有机质较丰富。(6分)
(2)社会经济优势:周边铁路、高速公路多,交通便利,利于产品运输;产业经营主体多样,形成规模效应;种植规模大,产业基础好;坚持农家肥、有机认证,品质高,打造有机品牌;6—8月上市,避开蓝莓集中上市期,市场竞争力强。(6分)
答案第1页,共2页()学科()考试命题细目表
题号 题型 分值 主题 内容 核心素养 学业水平 预估难度
一级目标 二级目标 三级目标 水平一 水平二 水平三
(地理)学科(月考)考试命题细目表
题号 题型 分值 主题 内容 核心素养 学业水平 预估难度
一级目标 二级目标 三级目标 区域认知 综合思维 地理实践力 人地协调观 水平一 水平二 水平三 水平四
1 选择题
2 必修二 人口与地理环境 人口分布 亚洲的社会经济状况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0.8
2 2 必修二 人口与地理环境 人口分布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0.8
3 2 必修二 人口与地理环境 人口容量 环境承载力;人口容量 0.7
4 2 必修二 人口与地理环境 人口容量 人口容量及其影响因素 0.7
5 2 必修二 产业区位选择 工业区位选择与工业布局 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0.7
6 2 必修二 产业区位选择 工业区位选择与工业布局 工业发展方向及措施 0.6
7 2 必修二 产业区位选择 工业区位选择与工业布局 工业(区)发展对区域的影响 0.7
8 2 必修二 区域发展战略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战略 交通运输线(网)布局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0.7
9 2 必修二 区域发展战略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战略 交通运输线(网)布局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0.6
10 2 必修二 产业区位选择 工业区位选择与工业布局 工业集聚的意义 0.7
11 2 必修二 产业区位选择 工业区位选择与工业布局 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0.7
12 2 必修二 人口与地理环境 人口迁移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0.7
13 2 必修二 人口与地理环境 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的影响 0.7
14 2 必修二 人口与地理环境 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的概念、特点 0.7
15 2 必修二 人口与地理环境 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的概念、特点 0.7
16 2 必修二 产业区位选择 农业区位选择与农业布局 农业地域类型 0.6
17 2 必修二 产业区位选择 农业区位选择与农业布局 农业地域类型 0.6
18 2 必修二 产业区位选择 农业区位选择与农业布局 农业区位因素的概念及其分类 0.7
19 2 必修二 产业区位选择 农业区位选择与农业布局 农业发展方向与措施 0.7
20 2 必修二 区域发展战略 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 海洋权益 0.9
21 2 必修二 区域发展战略 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 海洋权益 0.9
22 2 必修二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0.8
23 2 必修二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 清洁生产 0.6
24 2 必修二 城镇与乡村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地域文化差异及形成的原因 0.8
25 2 必修二 城镇与乡村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地域文化差异及形成的原因 0.8
26 2 必修二 城镇与乡村 城乡空间结构 城市中各功能区的分布和特征 0.7
27 2 必修二 城镇与乡村 城乡空间结构 城乡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 0.7
28 2 必修二 产业区位选择 服务业的区位选择 服务业的区位因素 0.7
29 2 必修二 产业区位选择 服务业的区位选择 服务业的区位因素;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0.8
30 2 必修二 产业区位选择 服务业的区位选择 服务业的区位因素;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0.8
31 非选择题 10 必修二 城镇与乡村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 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特点;城镇化问题 0.8
32 18 必修二 人口与地理环境 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的影响;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0.6
33 12 必修二 产业区位选择 农业区位选择与农业布局 农业生产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区位因素分析 0.7
教学进度 ≥5个 3-4个 2个 1个
标准工作量 10节/周 12节/周 14节/周 16节/周 教学进度 ≥5个 3-4个 2个 1个
标准系数 1 1 1 1 标准工作量 10节/周 12节/周 14节/周 16节/周
实际系数 实际上课节数 实际上课节数 实际上课节数 实际上课节数 标准系数 1 1 1 1
实际系数 实际上课节数 实际上课节数 实际上课节数 实际上课节数
10 12 14 16
10 12 14 1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