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和林民中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考试高一生物试卷考生注意 :1 .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 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 。2 . 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 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 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列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 老鼠的白毛与黑毛 B. 人的黄皮肤和白皮肤C. 豌豆子叶黄色与豆荚绿色 D. 豌豆花腋生与花顶生2. 孟德尔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 , 他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离定律及自由组合定律 。下列关于材料选取及杂交实验的说法中 , 错误的是A. 自然繁殖的豌豆都是纯种、两性花B. 杂交时 , 父本在花成熟后除去全部雄蕊C. 人工传粉的顺序:去雄→套袋→授粉→套袋D. 与山柳菊相比 , 豌豆花大 , 易于做人工杂交实验3.对某植株进行测交,得到的后代的基因型为RrBb和Rrbb,则该植株的基因型是A.RRBb B.RrBb C.rrbb D.Rrbb4. 豌豆植株花的位置腋生对顶生为显性 , 为判断某腋生花植株的基因型 , 最好采用A. 杂交 B. 自交 C. 测交 D. 异花传粉5. 下列关于教材中科学家进行研究的叙述 , 错误 的是A.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得出运用了假说-演绎法B. 萨顿的研究运用了类比推理法C. 摩尔根的研究运用了类比推理法D. 萨顿和摩尔根的研究都以孟德尔的结论为基础6. 下列关于白化病和红绿色盲的叙述 , 错误的是A. 白化病和红绿色盲均为隐性遗传病B. 白化病在男性 、女性中发病率相等C. 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可能不患该种遗传病D. 红绿色盲男性患者的精细胞中可能无该病的致病基因7. 下列有关DNA分子结构特点的叙述 , 正确的是A. 碱基对位于DNA分子的外侧 , 构成 DNA分子的基本骨架B. DNA分子是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单位连接而成的C. 生物的DNA分子中都至少含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D. DNA分子中A- T碱基对数量越多 , 热稳定性越强8. 下列关于DNA分子复制的叙述 , 正确的是A. DNA分子复制时先全部解旋 , 再进行复制B. DNA分子复制过程中没有氢键的断裂和形成C. DNA分子复制过程需要酶的催化并且消耗 ATPD. DNA分子复制是以一条母链为模板合成两条子链9. 下列关于遗传信息翻译过程的叙述 , 正确的是A. 翻译需要DNA作模板 , tRNA作为转运工具B. 翻译是在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 , 不需要酶的参与C. 原核细胞中转录尚未结束 , 翻译即已开始D. 翻译时所需的氨基酸种类与密码子的数量相等10.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 , 正确的是A. 基因突变形成的基因是显性基因B. 基因突变对生物大多是有利的C. 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发生的频率很低D. 健康的青少年不会发生基因突变11. 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 , 错误 的是A. 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B. 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可以发生重组C. 基因重组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选择中进化D. 控制同一性状的等位基因可以发生重组12. 科学家用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药进行组织培养获得单倍体,再经秋水仙素处理和选育 获得了新品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育种方法能缩短育种年限B.该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C.该品种自交后代会性状分离D.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形成13. 如图为某种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图甲一定为次级精母细胞B. 图乙一定为初级卵母细胞C. 图丙为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D. 图丙中的M、m为一对同源染色体14. 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 , 错误的是A. 变异的利与害是由生物生存的环境决定的B. 共同进化指不同物种间相互影响不断进化C. 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都可以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D. 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物进化的方向15.拉布拉多犬的毛色有黑色、棕色和黄色三种表型,棕色(aaBB)和黄色(AAbb)个体杂交,F1均为黑色。F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F2表现为黑色、棕色、黄色的个体数之比为9:3:4。据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和B为等位基因,a和b为等位基因B. 基因型为aabb的拉布拉多犬表现为黄色C. F2的3种表型对应16种基因D. F2的黑色犬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16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选错得0分。16.下图表示四种生物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情况,其中数字表示基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细胞发生的变异类型为染色体数目变异B.图乙细胞中碱基的增添导致基因突变C.图丙所代表的生物含有四个染色体组D.图丁细胞的变异可能会使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减少17.如图为鼠的毛色(黑色和白色)的遗传图解。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黑色为显性性状 B.4号为杂合子的概率为1/2C.F1的结果表明发生了性状分离 D.7号与4号的基因型相同18.下列关于纯合子和杂合子的描述,正确的是A.纯合子和纯合子杂交的后代都是纯合子B.杂合子和杂合子杂交的后代都是杂合子C.杂合子基因型中可以存在多对基因纯合的现象D.杂合子的每对基因都是杂合的19.如图为基因型AaBb的个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图解,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分离定律发生在①过程,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②过程B.雌雄配子结合方式有16种,子代遗传因子组成有9种C.F 中不同于亲本性状表现的个体占全部子代个体的7/16D.F 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2/320.下列选项对甲、乙、丙三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中共有5种核苷酸B.乙图所示的化合物中含有2个特殊的化学键C.甲、乙、丙中都含有腺嘌呤D.丙图所示物质含有的单糖不一定是核糖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21.(16分)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果蝇的长翅和残翅这一相对性状进行了研究,其结果如表所示,相应遗传因子用A、a表示。回答下列问题。组合 1 2 3亲本性状 残翅×残翅 长翅×残翅 长翅×长翅子一代性状 残翅 长翅、残翅 长翅、残翅(1)根据组合 ,可以判断 是隐性性状。组合2的杂交方式称为 ,可验证分离定律。(2)组合3的子一代长翅果蝇中,杂合个体所占的比例是 。(3)为判断某长翅雌果蝇的遗传因子组成,可将该长翅雌果蝇与 果蝇进行杂交,观察记录杂交后代的表现类型,预期结果得出相应结论:①若杂交后代出现残翅,则其遗传因子组成为 。②若杂交后代全为长翅,则其遗传因子组成为 ;(4)若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雄果蝇产生的配子没有受精能力,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雌雄果蝇交配产生子一代,子一代雌雄果蝇相互交配产生的F2果蝇中长翅与残翅的比为 。22.(14分)屠呦呦及其团队是抗疟新药——青蒿素的发现者。早期青蒿素主要从野生青蒿中提取, 野生青蒿为二倍体(2n=18),随着对青蒿素的需求日益增加,为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要,科学家们利用野生青蒿人工培育出四倍体青蒿。回答下列问题:(1)四倍体青蒿体细胞中具有 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含有 条染色体。(2)采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青蒿的 _可以获得四倍体青蒿,秋水仙素的作用原理是 ,导致分裂后期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使染色体数目加倍。(3)科学家在培育过程中发现了一些三倍体青蒿植株,其高度不育的原因是 ,不能产生可育配子,这说明二倍体青蒿和四倍体青蒿存在 ,不属于同一物种。(4)近年来青蒿素在使用中出现了“抗药性”难题,疟原虫抗药性基因的产生是(填变异类型)的结果。23.(25分)如图为某生物体内与基因表达过程有关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甲中原DNA分子有a和d两条链,A、B代表物质,Ⅰ和Ⅱ均是DNA复制过程中所需要的酶,将图甲中某一片段放大后如图甲中右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图甲中,Ⅰ和Ⅱ均是DNA复制过程中所需要的酶,其中Ⅱ能催化磷酸二酯键形成,则Ⅱ是__________酶。在绿色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中进行图乙过程的场所有________。(2)图甲的右图所示结构中,其基本骨架由________(用图中序号表示)交替连接构成,④的名称是_______。它复制的方式是__________ ,两条链 __________ ,盘旋成双螺旋结构。(3)图乙中B可作为翻译的模板,其代表的物质为________,基本单位是________,B中决定一个氨基酸的相邻的3个碱基称为________。(4)若一分子的A中含有300个碱基对,则转录形成的B中最多含有________个碱基。由B翻译成的蛋白质最多含有________种氨基酸(不考虑终止密码子)。(5)图丙中核糖体移动方向是________(用图中字母及箭头表示),图中的三个核糖体合成的肽链是否相同?________(填“是”或“否”)。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B A B C C B C C C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C B B B AD BD C AD BCD21.【答案】(1) 3 残翅 测交(2)2/3(3)残翅雄 Aa AA(4)5:122.(1)4 9(2)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写出一个即给分)抑制(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3)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 生殖隔离(4)基因突变(写“突变”不给分)23.(1) ①. DNA聚合酶 ②. 线粒体和细胞核(2) ①. ②和③ ②. 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 半保留复制 反向平行(3) ①. mRNA ②. 核糖核苷酸 ③. 一个密码子(4) ①. 300 ②. 21(5) ①. .a→b ②. 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