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南省漯河市源汇区小升初数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河南省漯河市源汇区小升初数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河南省漯河市源汇区小升初数学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2分)中国国家图书馆是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国家图书馆之一,馆藏文献共计三千七百六十八万六千一百八十七册。横线上的数写作     ;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     万册。
2.(5分)0.3:    =    %=    折=    成.
3.(2分)一根绳长米,将它对折3次,每一段是绳长的,每段长     米。
4.(1分)已知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是最小的合数,一个内项是,另一个内项是     .
5.(2分)已知A=2×3×a,B=3×5×a( a是非0自然数),如果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12,那么a=     ,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     。
6.(1分)小南在比例尺是1:100的房屋设计图上,量得自家房屋平面图长15cm、宽9cm。若把房屋的底面铺上边长为0.6m的正方形地砖,一共需要     块地砖。
7.(2分)将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袜子各4只放入盒子中,每次取出一只,要保证取出一双同色的袜子,至少要取     次;要保证取出两只不同色的袜子,至少要取     次。
8.(2分)一批零件160个,经检测有8个不合格,合格率是    %,为了使合格率尽快达到98%,至少还要生产    个合格的零件.
9.(2分)一个装有水的圆柱形容器,底面直径是20cm,水面高是5cm。把一个长10cm、宽8cm、高3.14cm的长方体铁块浸没在水中(水未溢出),此时水面高度是     cm。已知这个长方体铁块的体积是圆柱形容器容积的,圆柱形容器的容积是     mL。
10.(1分)如图所示,长方形的面积和圆的面积相等,已知圆的半径是2cm,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二、选择题。(每空1分,共20分)
11.(2分)数轴上有四个点分别是,﹣1,+3,其中(  )更接近0。
A. B. C.﹣1 D.+3
12.(2分)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它可能是下面的(  )
A. B. C.
13.(2分)六(1)班40名同学推荐优秀毕业生时,王虹、李丹、张亮、赵明四位同学的得票情况如下面的扇形统计图。如果改成条形统计图,能反映实际情况的是(  )
A. B.
C. D.
14.(2分)一次数学考试,5名同学的分数从高到低排列分别是92分,86分,a分,82分,76分,他们的平均分可能是(  )
A.75分 B.84分 C.93分 D.96分
15.(2分)甲、乙两个粮仓各有若干袋大米,若乙拿出它的给甲,则两仓大米袋数相等。原来甲、乙两个粮仓大米袋数的比是(  )
A.4:5 B.3:5 C.5:3 D.5:4
16.(2分)甲、乙、丙、丁在比较他们的身高,甲说:“我最高.”乙说:“我不最矮.”丙说:“我没有甲高,但还有人比我矮.”丁说:“我最矮.”实际测量表明,只有一人说错了,那么,身高从高到低排第三位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7.(2分)灯具公司设计了圆柱形和圆锥形两款智能调光吊灯,圆柱形吊灯和圆锥形吊灯的体积之比是4:5,底面积之比是8:25,那么它们的高之比是(  )
A.2:5 B.5:2 C.5:6 D.6:5
18.(2分)如图分割下去,第(8)号图形中一共有(  )个三角形。
A.24 B.48 C.60 D.无法确定
三、计算题。(24分)
19.(4分)直接写出得数。
1.6×0.4=
19.19÷19=
20.(8分)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52×3.7﹣37%×260+0.74×370
18.75﹣0.23×2﹣4.54
999
21.(6分)解方程或解比例。
198
7
6:x
22.(6分)图形与几何。
(1)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2)求陀螺的体积。
四、动手操作。(10分)
23.(6分)在下面的方格中按要求画一画,标一标(每个小方格的边长均为1cm)。
(1)画出三角形ABC绕点B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2)画出正方形按3:1的比放大后的图形。
(3)点D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16,1),点E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12,1),点F在点D的北偏西45度方向,且点F与点E相距4cm,请在图中标出点E和点F的位置。
24.(4分)如图是铝城公园附近的平面图,且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100米。
(1)小明家在铝城公园的东偏北40°方向距离200米,请你标出小明家的位置。
(2)超市在小明家的正西100米处,请你标出超市的位置。
五、解决问题。(30分)
25.(5分)修路队要修一条公路,第一周修了全长的,第二周修了全长的,还剩440千米没有修,这条公路全长有多少千米?
26.(5分)在学校举行的“悦读新时代,智慧创未来”读书月活动中,明华和丽杰同时借阅了《中华上下五千年》丛书,相同的时间内明华已读页数与丽杰已读页数的比是3:2。如果每人再各自读120页,两人所读页数的比就会变为5:4。原来两人各读了多少页?(用比例知识解答)
27.(6分)居民用电实行阶梯式收费,计费标准如下表。
月用电量(千瓦时/户) 价格(元/千瓦时)
第一阶梯 210以下(含210) 0.50
第二阶梯 210~410(含410) 0.55
第三阶梯 410以上 0.80
(1)抄表员9月1日看到李芬家电表上的读数是1088,10月1日再次抄表时,电表上的读数是1458。她家9月份用电多少?应缴电费多少钱?
(2)黄明家3月份缴电费247元,3月份他家用电多少?
28.(6分)元旦期间星光商场举办促销活动。李阿姨先后两次到该商场购物,第一次买了一个行李箱花费360元,第二次买了一件大衣花费460元。
①一次性购物不超过500元,享受九折优惠;
②一次性购物超过500元,但不超过800元,享受八折优惠;
③一次性购物超过800元,一律六折。
在促销活动期间,如果李阿姨同时购买这两样物品,应付多少元?
29.(8分)某长途汽车从A地开往B地,到达后立即返回。下面的图象表示它往返A、B两地行驶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关系。
(1)这辆汽车往返A、B两地的速度比是     :    。
(2)汽车往返两地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C地在A、B两地之间。汽车从去时经过C地,到从B地返回时再次经过C地,共用2时。A、C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025年河南省漯河市源汇区小升初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B A B B B C C B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2分)中国国家图书馆是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国家图书馆之一,馆藏文献共计三千七百六十八万六千一百八十七册。横线上的数写作  37686187  ;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  3769  万册。
【解答】解:三千七百六十八万六千一百八十七写作37686187
37686187≈3769万
故答案为:37686187;3769。
2.(5分)0.3: 0.5  = 60  %= 六  折= 六  成.
【解答】解:0.3:0.5=60%=六折=六成;
故答案为:15,0.5,60,六,六.
3.(2分)一根绳长米,将它对折3次,每一段是绳长的,每段长  0.1  米。
【解答】解:2×2×2=8(段)
1÷8
8=0.1(米)
答:每一段是绳长的,每段长0.1米。
故答案为:,0.1。
4.(1分)已知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是最小的合数,一个内项是,另一个内项是    .
【解答】解:最小的合数是4,
因为两个外项的积是4,
所以两内项的积等于两外项的积等于4,一个内项是,
则另一个内项是:4;
故答案为:.
5.(2分)已知A=2×3×a,B=3×5×a( a是非0自然数),如果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12,那么a=  4  ,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  120  。
【解答】解:因为A=2×3×a,B=3×5×a( a是非0自然数),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12,所以3a=12,a=12÷3=4;
因为a=4,所以A=2×3×4,B=3×5×4,所以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2×3×4×5=120。
故答案为:4;120。
6.(1分)小南在比例尺是1:100的房屋设计图上,量得自家房屋平面图长15cm、宽9cm。若把房屋的底面铺上边长为0.6m的正方形地砖,一共需要  375  块地砖。
【解答】解:151500(厘米)
1500厘米=15米
9900(厘米)
900厘米=9米
15×9÷(0.6×0.6)
=135÷0.36
=375(块)
答:一共需要375块地砖。
故答案为:375。
7.(2分)将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袜子各4只放入盒子中,每次取出一只,要保证取出一双同色的袜子,至少要取  4  次;要保证取出两只不同色的袜子,至少要取  5  次。
【解答】解:(1)3+1=4(次)
答:要保证取出一双同色的袜子,至少要取4次。
(2)4+1=5(次)
答:要保证取出两只不同色的袜子,至少要取5次。
故答案为:4;5。
8.(2分)一批零件160个,经检测有8个不合格,合格率是 95  %,为了使合格率尽快达到98%,至少还要生产 240  个合格的零件.
【解答】解:160﹣8=152(个);
152÷160×100%=95%;
设要使合格率达到98%,至少还要生产x个合格的零件,那么:
(152+x)÷98%=160+x,
(152+x)×100=(160+x)×98,
15200+100x=15680+98x,
2x=480,
x=240;
答:一批零件160个,经检测有8个不合格,合格率是 95%,为了使合格率尽快达到98%,至少还要生产 240个合格的零件.
故答案为:95,240.
9.(2分)一个装有水的圆柱形容器,底面直径是20cm,水面高是5cm。把一个长10cm、宽8cm、高3.14cm的长方体铁块浸没在水中(水未溢出),此时水面高度是  5.8  cm。已知这个长方体铁块的体积是圆柱形容器容积的,圆柱形容器的容积是  2009.6  mL。
【解答】解:底面半径:20÷2=10(厘米)
10×8×3.14÷(3.14×10×10)
=10×8×3.14÷314
=0.8(厘米)
5+0.8=5.8(厘米)
10×8×3.142009.6(立方厘米)
2009.6立方厘米即2009.6mL
答:水面高度是5.8厘米,圆柱形容器的容积是2009.6mL。
故答案为:5.8;2009.6。
10.(1分)如图所示,长方形的面积和圆的面积相等,已知圆的半径是2cm,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9.42  平方厘米。
【解答】解:3.14×22÷4×3
=12.56÷4×3
=9.42(平方厘米)
答:阴影部分的面积是9.42平方厘米。
二、选择题。(每空1分,共20分)
11.(2分)数轴上有四个点分别是,﹣1,+3,其中(  )更接近0。
A. B. C.﹣1 D.+3
【解答】解:数轴上有四个点分别是,﹣1,+3,其中更接近0。
故选:B。
12.(2分)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它可能是下面的(  )
A. B. C.
【解答】解: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它可能是下面的。
故选:A。
13.(2分)六(1)班40名同学推荐优秀毕业生时,王虹、李丹、张亮、赵明四位同学的得票情况如下面的扇形统计图。如果改成条形统计图,能反映实际情况的是(  )
A. B.
C. D.
【解答】解:由分析可知,只有备选答案B符合题意。
故选:B。
14.(2分)一次数学考试,5名同学的分数从高到低排列分别是92分,86分,a分,82分,76分,他们的平均分可能是(  )
A.75分 B.84分 C.93分 D.96分
【解答】解:(92+86+85+82+76)÷5
=421÷5
=84.2(分)
(92+86+84+82+76)÷5
=420÷5
=84(分)
(92+86+83+82+76)÷5
=419÷5
=83.8(分)
答:他们的平均分可能是8(4分)。
故选:B。
15.(2分)甲、乙两个粮仓各有若干袋大米,若乙拿出它的给甲,则两仓大米袋数相等。原来甲、乙两个粮仓大米袋数的比是(  )
A.4:5 B.3:5 C.5:3 D.5:4
【解答】解:(12):1
=(1):1
:1
=3:5
答:原来甲、乙两个粮仓大米袋数的比是3:5。
故选:B。
16.(2分)甲、乙、丙、丁在比较他们的身高,甲说:“我最高.”乙说:“我不最矮.”丙说:“我没有甲高,但还有人比我矮.”丁说:“我最矮.”实际测量表明,只有一人说错了,那么,身高从高到低排第三位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答】解:根据题干分析可得:丁没有说错,则乙也没有说错,那么甲和丙比有一个人说错了;
假设甲说对了“我最高”,那么丙也说对了“我没有甲高,但还有人比我矮”;所以此假设不成立,即:甲说错了,那么丙就说对了,
由上述推理可得:这四个人的身高按从高到矮排列为:乙、甲、丙、丁.
所以排在第三位的是丙.
故选:C.
17.(2分)灯具公司设计了圆柱形和圆锥形两款智能调光吊灯,圆柱形吊灯和圆锥形吊灯的体积之比是4:5,底面积之比是8:25,那么它们的高之比是(  )
A.2:5 B.5:2 C.5:6 D.6:5
【解答】解:设圆柱的体积为4V,底面为8S,则圆锥的体积为5V,底面积为25S。
h柱=4V÷8S
h锥=3×5V÷25S
h柱:h锥


=5:6
答:它们高之比是5:6。
故选:C。
18.(2分)如图分割下去,第(8)号图形中一共有(  )个三角形。
A.24 B.48 C.60 D.无法确定
【解答】解:8×6=48(个)
答:如图分割下去,第(8)号图形中一共有48个三角形。
故选:B。
三、计算题。(24分)
19.(4分)直接写出得数。
1.6×0.4=
19.19÷19=
【解答】解:
0.7 0.1 1.6×0.4=0.64
19.19÷19=1.01 25
20.(8分)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52×3.7﹣37%×260+0.74×370
18.75﹣0.23×2﹣4.54
999
【解答】解:(1)
=[81.4]÷1.6
=[80.8]÷1.6
=8÷1.6
=5
(2)52×3.7﹣37%×260+0.74×370
=52×3.7﹣3.7×26+74×3.7
=(52﹣26+74)×3.7
=100×3.7
=370
(3)18.75﹣0.23×2﹣4.54
=18.75﹣0.46﹣4.54
=18.75﹣(0.46+4.54)
=18.75﹣5
=13.75
(4)
=999999
=999999()
=(999)+(99)+(9)
=1000+100+10
=1110
21.(6分)解方程或解比例。
198
7
6:x
【解答】解:
54x=198
x+54=198
x=144
x=540
7×12
3(x﹣7)+4x=84
3x﹣21+4x=84
7x﹣21=84
7x=105
x=15
x=6
x=2
x=10
22.(6分)图形与几何。
(1)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2)求陀螺的体积。
【解答】解:(1)12÷2=6(厘米)
12×6﹣3.14×(6÷2)2×2
=72﹣3.14×9×2
=72﹣56.52
=15.48(平方厘米)
答:阴影部分的面积是15.48平方厘米。
(2)3.14×(10÷2)2×83.14×(10÷2)2×(11﹣8)
=3.14×25×83.14×25×3
=628+78.5
=706.5(立方厘米)
答:陀螺的体积是706.5立方厘米。
四、动手操作。(10分)
23.(6分)在下面的方格中按要求画一画,标一标(每个小方格的边长均为1cm)。
(1)画出三角形ABC绕点B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2)画出正方形按3:1的比放大后的图形。
(3)点D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16,1),点E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12,1),点F在点D的北偏西45度方向,且点F与点E相距4cm,请在图中标出点E和点F的位置。
【解答】解:(1)(2)(3)如图:
24.(4分)如图是铝城公园附近的平面图,且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100米。
(1)小明家在铝城公园的东偏北40°方向距离200米,请你标出小明家的位置。
(2)超市在小明家的正西100米处,请你标出超市的位置。
【解答】解:(1)200÷100=2(厘米),如图:
(2)如图:
五、解决问题。(30分)
25.(5分)修路队要修一条公路,第一周修了全长的,第二周修了全长的,还剩440千米没有修,这条公路全长有多少千米?
【解答】解:440÷(1)
=440
=800(千米)
答:这条路全长有800千米.
26.(5分)在学校举行的“悦读新时代,智慧创未来”读书月活动中,明华和丽杰同时借阅了《中华上下五千年》丛书,相同的时间内明华已读页数与丽杰已读页数的比是3:2。如果每人再各自读120页,两人所读页数的比就会变为5:4。原来两人各读了多少页?(用比例知识解答)
【解答】解:设原来明华已读页数为3x页,则丽杰已读页数为2x页,由题意得:
(3x+120):(2x+120)=5:4
12x+480=10x+600
2x=120
x=60
60×3=180(页)
60×120(页)
答:原来明华已读页数为180页,则丽杰已读页数为120页。
27.(6分)居民用电实行阶梯式收费,计费标准如下表。
月用电量(千瓦时/户) 价格(元/千瓦时)
第一阶梯 210以下(含210) 0.50
第二阶梯 210~410(含410) 0.55
第三阶梯 410以上 0.80
(1)抄表员9月1日看到李芬家电表上的读数是1088,10月1日再次抄表时,电表上的读数是1458。她家9月份用电多少?应缴电费多少钱?
(2)黄明家3月份缴电费247元,3月份他家用电多少?
【解答】解:(1)1458﹣1088=370(千瓦时)
210千瓦时<370千瓦时<410千瓦时
0.5×210+0.55×(370﹣210)
=105+0.55×160
=105+88
=193(元)
答:她家9月份用电370千瓦时,应缴电费193元钱。
(2)第一阶梯的电费:0.5×210=105(元)
第二阶梯的电费:
0.55×(410﹣210)
=0.55×200
=110(元)
第一、二阶梯的电费之和:105+110=215(元)
247>215
第三阶段用电量:
(247﹣215)÷0.8
=32÷0.8
=40(千瓦时)
一共:410+40=450(千瓦时)
答:3月份他家用电450千瓦时。
28.(6分)元旦期间星光商场举办促销活动。李阿姨先后两次到该商场购物,第一次买了一个行李箱花费360元,第二次买了一件大衣花费460元。
①一次性购物不超过500元,享受九折优惠;
②一次性购物超过500元,但不超过800元,享受八折优惠;
③一次性购物超过800元,一律六折。
在促销活动期间,如果李阿姨同时购买这两样物品,应付多少元?
【解答】解:行李箱的原价:360÷0.9=400(元);大衣原价为:460÷0.8=575(元);
同时购买两样物品的原价总和:400+575=975(元);975>800,按照促销规则,一律六折,
应付金额:975×0.6=585(元)
答:应付585元。
29.(8分)某长途汽车从A地开往B地,到达后立即返回。下面的图象表示它往返A、B两地行驶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关系。
(1)这辆汽车往返A、B两地的速度比是  5  : 4  。
(2)汽车往返两地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C地在A、B两地之间。汽车从去时经过C地,到从B地返回时再次经过C地,共用2时。A、C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答】解:(1)360÷4=90(千米/时)
360÷(9﹣4)=72(千米/时)
90:72=5:4
(2)360×2÷9=80(千米)
答:汽车往返两地平均每小时行80千米。
(3)80×290(千米)
360﹣90=270(千米)
答:A、C两地相距270千米。
故答案为:5,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