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吉林省长春市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吉林省第二实验教育集团
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20分)
1. 小秦建构的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概念图如图所示,空格①、②应依次填写(  )
A. 淀粉、叶绿素 B. 叶绿素、淀粉
C. 有机物(如淀粉)、叶绿体 D. 叶绿体、有机物(如淀粉)
2. 有人说“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是‘攀附’着植物的茎蔓才站在这个星球上的。”这句话道出了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意义。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意义说法错误的是( )
A. 为动物和人类提供食物
B. 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
C. 为生物提供水蒸气
D. 为动物和人类提供能量
3. 下列与绿色植物呼吸作用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呼吸作用主要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
B. 农作物的种子晒干后再储存,是为了抑制种子的呼吸作用
C. 栽花或种庄稼都要适时松土,是为了保证植物根部呼吸作用的正常进行
D. 贮藏水果、蔬菜时,应提高温度或氧浓度,促进呼吸作用
4. 人的生殖发育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①表示睾丸,②表示卵细胞
B. ④表示受精作用,场所是子宫
C. 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是子宫
D. 胎儿通过胎盘与母亲进行物质交换
5. 处于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身体发生了明显变化,其特征不包括(  )
A. 大脑开始发育
B. 神经系统功能明显增强
C. 性器官迅速发育,性激素分泌增多
D. 身高突增,心脏和肺等器官功能也明显增强
6. 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测定不同食物中的能量,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食物名称 花生仁 黄豆 大米
质量(克) 20 20 20
水(毫升) 50 ① 50
温度上升(℃) 22 1.4 1.3
A ①处应添加水50毫升
B. 三种食物中花生仁贮存能量最多
C. 设置重复组可减少实验误差
D. 可计算得出食物所含的实际能量
7. 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可以证明唾液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B. 水浴保温前分别在两支试管中进行搅拌,可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C. 滴加碘液后,两试管中的颜色变化是1变蓝,2不变蓝
D. 该实验无法得出37℃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较强的结论
8. 下列关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行为习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痰液中含有大量的病毒病菌,因此不要随地吐痰
B. 青少年在变声期应尽量避免大声喊叫以保护声带
C. 长跑时氧气需求量大,尽量用嘴吸气,用嘴呼气
D. 重污染天气时可减少户外活动,外出时佩戴口罩
9. 高原海拔较高,空气相对稀薄,含氧量低。小明随研学团来到昆明,来到初期,他的血液中明显增加的成分是(  )
A. 红细胞 B. 白细胞 C. 血小板 D. 血浆
10. 小明追赶时心跳加快,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的起点是(  )
A. 右心房 B. 左心房 C. 右心室 D. 左心室
11. 在肠炎患者右上臂上进行静脉注射,该药物最先到达心脏的(  )
A. 左心室 B. 右心室 C. 左心房 D. 右心房
12. 某地区发生了7.3级地震,血型为A型的小雅在此次地震中严重受伤,需要大量输血。最适合为她输入的血型是( )
A. A型 B. B型 C. O型 D. AB型
13. 如图为肾单位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肾单位由1、2、3、4组成
B. 5处排出的是尿液
C. 2中液体是原尿,原尿中无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D. 3是肾小管,它具有重吸收作用
14. 下列关于人体泌尿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都是间歇的 B. 膀胱是形成和储存尿液的器官
C. 左右两侧的输尿管直通体外 D. 肾脏的肾小球具有滤过功能
15. 你的眼睛近视吗?如果经常不科学用眼,就会使眼球的某一结构曲度过大且不易恢复原大小进而患上近视,这一结构是下图中的(  )
A. 4 B. 3 C. 2 D. 1
16. 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开口,以防止哪一结构受到伤害( )
A. 听小骨 B. 半规管 C. 耳蜗 D. 鼓膜
17. 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B. 脊髓既有反射功能,又有传导功能
C. 人能控制排尿,说明大脑可以控制排尿反射中枢
D. 激素通过导管进入循环系统,参与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
18. 下列疾病与其对应的原因错误的是(  )
A. 呆小症—幼年时期甲状腺素分泌不足
B. 糖尿病—胰岛素分泌过多
C. 侏儒症—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D. 巨人症——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19. 下列①~④表示人体做一个动作包括的几个步骤,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
①相应的骨受到牵拉;②骨绕关节活动;③骨骼肌收缩;④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刺激
A. ①②③④ B. ④②①③ C. ④③①② D. ③②①④
20. 如图所示是人体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循环系统的关系图,下列各项对应正确的是 ( )
A. ①——呼吸系统 B. ②——泌尿系统
C. ③——消化系统 D. ④——循环系统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30分)
21. 番茄果实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番茄红素,营养价值高,是常见的食用蔬菜。图1为番茄叶片的三大生理作用示意图,图2为番茄24小时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图。
(1)根据图2中曲线变化,判断出曲线1对应图1中的________(填字母)过程。
(2)夏季晴朗的白天,小军同学在6时和18时各摘取两片大小、形状均相似的叶片,利用酒精脱色:漂洗后滴加碘液,发现18时所取叶片蓝色更深,说明此时积累的________更多
(3)番茄采摘后,为了延长番茄保存时间,应适当降低图1中______(填字母)过程,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4)在日常农业生产中,果农为番茄增产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写出1点即可)
22. 图1是中国居民的“平衡膳食宝塔”图,图2是消化系统结构功能的示意图,图3是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被消化的情况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米饭位于图1中的______(填图中字母)层,其主要成分是淀粉,经人体消化道内一系列消化酶的作用后,最终被分解为_______。
(2)图2中[6] ______是位于消化道外最大消化腺,它分泌的消化液______中不含有消化酶,但可以促进脂肪的消化。图3中表示脂肪消化过程的曲线是_____。
23. 图一为模拟膈肌的运动呼吸过程示意图,图二为肺泡和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一中瓶底的橡皮膜代表的是______。表示呼气过程的是______瓶。
(2)图二所示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________层细胞构成,这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3)图二a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血液从毛细血管的[4]端流到[5]端后,变成_______脉血。
24. 某同学根据所学知识进行了相关实验:图一表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材料处理;图二表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图像;图三表示“人新鲜血液加入抗凝剂后的分层现象”。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实验中应该选择尾鳍色素_______的活小鱼,以利于观察。
(2)图二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你认为血管②是______,判断的主要依据是_____,再根据血管中血流方向做判断,血管①是________。
(3)分析图三,若血液取自上肢静脉,颜色应是暗红色;加入抗凝剂后离心,出现分层现象,其中上层[A]是_____。
25. 世界卫生组织的事故调查显示,大约50%~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在中国,每年由于酒后驾车引发的交通事故达数万起。为了探究酒后驾车是否有危害性,轩轩邀请爸爸一起做了一个“测定反应速度”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微信小程序上选取一款“领红包雨”的小游戏,如图(该游戏可重复操作,且过程相同)。
②爸爸分别在饮酒前和饮酒后集中注意力,玩游戏30秒,记录领取到红包的数量。
③两种状态下分别重复游戏三次,实验结果如下表:
实验状态 测定次数 A组:饮酒前 B组:饮1小杯白酒20分钟后
第一次 40个 21个
第二次 43个 25个
第三次 49个 23个
测量平均值 44个 23个
(1)在测定反应速度的反射弧中,爸爸看到红包的感受器位于眼球的_____(填结构名称)。
(2)轩轩爸爸看到红包雨落下,就以最快的速度点击手机屏幕以击中红包。从反射类型看,该过程属于_____(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
(3)实验结果表明:饮酒会使人的反应速度变______(填“快”或“慢”)。
(4)轩轩发现,爸爸饮酒后还会影响其击中红包的准确性,这主要是因为酒精麻醉了爸爸的大脑和______。
(5)老师认为,轩轩的实验数据还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可以如何改进实验增强可信度 _____。
26. 请根据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2014年西非爆发了历史上最严重的埃博拉疫情,感染人数超过2.6万人,死亡人数1.1万人。西非埃博拉疫情发生后,我国医务工作者迅速出击,对西非实行人道主义救助。据有关专家研究,埃博拉病毒(如图)是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病毒,感染者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体内出血、体外出血、发烧等。接触传播为最主要的途径。为有效控制埃博拉疫情,陈薇研究员团队研发出了埃博拉疫苗。
下面是疫苗在临床试验之前,用小白鼠进行实验的过程:将大小、健康状况相同的20只小白鼠平均分为甲、乙两组,实验步骤见下表:
组别 疫苗注射情况 30天后 病毒注射情况 患病情况
甲组 注射脱毒埃博拉病毒 未患病 注射强毒埃博拉病毒 9只未患病
乙组 不注射脱毒埃博拉病毒 未患病 注射强毒埃博拉病毒 10只均患病
(1)当脱毒埃博拉病毒进入甲组小白鼠的体内后,会刺激小白鼠的______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叫做_________。
(2)通过注射脱毒埃博拉病毒后,使小白鼠获得免疫,这种免疫叫做______,人类也具备这种免疫,它是保卫人体的第____道防线。
(3)接种埃博拉疫苗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_________。
吉林省第二实验教育集团
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20分)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C
【3题答案】
【答案】D
【4题答案】
【答案】B
【5题答案】
【答案】A
【6题答案】
【答案】D
【7题答案】
【答案】A
【8题答案】
【答案】C
【9题答案】
【答案】A
【10题答案】
【答案】D
【11题答案】
【答案】D
【12题答案】
【答案】A
【13题答案】
【答案】A
【14题答案】
【答案】D
【15题答案】
【答案】B
【16题答案】
【答案】D
【17题答案】
【答案】D
【18题答案】
【答案】B
【19题答案】
【答案】C
【20题答案】
【答案】B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30分)
【21题答案】
【答案】(1)C (2)淀粉(有机物)
(3)A (4)合理密植、夜间降温等
【22题答案】
【答案】(1) ①. E ②. 葡萄糖
(2) ①. 肝##肝脏 ②. 胆汁 ③. Y
【23题答案】
【答案】(1) ① 膈肌##膈 ②. 甲
(2)一##1##单 (3) ①. 二氧化碳 ②. 动脉
【24题答案】
【答案】(1)少 (2) ①. 毛细血管 ②. 红细胞单行通过 ③. 动脉
(3)血浆
【25题答案】
【答案】(1)视网膜 (2)条件
(3)慢 (4)小脑
(5)增加实验对象(或增加重复次数等)
【26题答案】
【答案】(1) ①. 淋巴细胞 ②. 抗体
(2) ①. 特异性免疫 ②. 三
(3)保护易感人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