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融入生活的面花》教案学科 小学美术 年级册别 一年级上册 共1课时教材 冀教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教材分析教材分析《融入生活的面花》是冀教版一年级上册的内容,教材通过展示不同地区、不同样式的面花作品,让学生了解面花这一民间艺术形式。面花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在北方小麦产区尤为流行,与当地的民俗文化紧密相连。这部分内容能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但认知水平有限。他们在美术方面已有简单的绘画和手工基础,但对于民间艺术面花了解甚少。由于年龄小,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对抽象的文化内涵理解困难。教学中可通过直观的图片、视频和有趣的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课时教学目标审美感知1. 能够敏锐观察面花的样式、色彩和造型特点,感受面花的艺术美。2. 体会面花所蕴含的文化寓意,提升对民间艺术的审美鉴赏能力。艺术表现1. 尝试运用简单的方法制作面花造型,锻炼手部精细动作和造型能力。2. 能够大胆表达自己的创意,用面花作品展现自己的想法。创意实践1. 发挥想象力,对传统面花造型进行创新设计。2. 与同学合作完成一个面花主题作品,培养团队协作和创新实践能力。文化理解1. 了解面花在不同场合的用途和文化背景,增强对民间文化的认知。2. 尊重和传承民间艺术,激发对本土文化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认识面花的样式、色彩和造型特点。2. 了解面花在不同场合的用途和文化寓意。3. 掌握简单的面花制作方法。难点1. 体会面花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2. 运用创意对传统面花造型进行创新设计。3. 制作出具有一定艺术水准的面花作品。教学方法与准备教学方法情境探究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教具准备面花实物、图片、视频、彩泥、制作工具等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导入新课 展示实物,引发好奇(1) 教师提前准备一些精美的面花实物,如插花虎馍、双猴等,将它们摆放在讲台上。上课时,教师面带微笑,神秘地对学生说:“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特别的礼物,大家猜猜看是什么?”引导学生观察讲台上的面花。(2) 当学生表现出好奇和兴奋时,教师拿起一个面花,向学生展示并提问:“有没有同学见过这个呀?它看起来像什么呢?”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和发言。(3) 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然后介绍说:“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面花,它们就像一个个小艺术品,有着独特的魅力。”(4) 接着,教师播放一段热闹的民俗活动视频,视频中展示面花在各种场合的使用,如走亲戚、盖新房上梁等场景,让学生感受面花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5) 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提问:“在视频里,你们看到面花出现在哪些地方啦?”引导学生回忆视频内容。(6) 请几位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强调面花与生活的紧密联系。(7) 教师进一步提问:“那你们想不想知道面花为什么会在这些场合出现呢?”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8) 教师顺势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融入生活的面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观察讲台上的面花实物,充满好奇地猜测是什么。2. 积极回答老师关于面花样子和像什么的问题。3. 认真观看民俗活动视频,留意面花出现的场合。4. 主动参与回答老师关于视频内容的问题。评价任务 观察能力:☆☆☆参与度:☆☆☆表达能力:☆☆☆设计意图 通过展示实物和播放视频,能直观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让学生带着好奇和疑问进入本节课的学习。知识讲解 介绍面花特点(1) 教师展示不同样式的面花图片,如插花虎馍、双猴、娃女子、面羊等,一边展示一边详细介绍每种面花的样式特点。比如,对于插花虎馍,教师说:“大家看这个插花虎馍,它的造型像一只威风的老虎,头上还插着鲜艳的花朵,造型非常独特。”(2) 引导学生观察面花的颜色,提问:“同学们,看看这些面花都有哪些颜色呀?”鼓励学生积极发言。(3) 总结学生的回答,教师讲解面花颜色的特点,如色彩鲜艳、对比强烈等,让学生感受面花色彩的魅力。(4) 接着,教师拿出一个面花模型,现场拆解,向学生展示面花的制作结构,边拆边说:“大家看,面花是由不同的部分组合而成的,就像搭积木一样。”(5) 引导学生思考面花的制作材料,提问:“你们觉得制作面花可能会用到哪些材料呢?”让学生发挥想象力。(6) 教师揭晓答案,介绍面花主要用面粉制作,还会用到一些工具来塑形和装饰。(7) 展示面花在不同场合的图片,如走亲戚时送给对方的面花、盖新房上梁时摆放的面花等,讲解面花在这些场合的用途。(8) 深入讲解面花所蕴含的文化寓意,如面羊象征着吉祥、美好等,让学生了解面花背后的文化内涵。 1. 仔细观察面花图片,倾听老师对面花样式特点的介绍。2. 积极回答老师关于面花颜色的问题。3. 认真观看老师拆解面花模型,了解制作结构。4. 思考并回答老师关于面花制作材料的问题。评价任务 观察能力:☆☆☆知识理解:☆☆☆思维活跃度:☆☆☆设计意图 通过图片展示、实物拆解和详细讲解,让学生全面了解面花的样式、颜色、制作结构、材料、用途和文化寓意等知识,为学生后续的制作和创作奠定基础。实践操作 活动一:小组讨论创意 组织小组讨论(1)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 - 5人,对学生说:“同学们,接下来我们要分组合作啦,大家要团结协作哦。”(2) 给每个小组发放一些面花图片和彩泥,布置任务:“请大家一起讨论,发挥你们的想象力,想想如果让你们制作面花,你们想做什么造型呢?可以参考这些图片,也可以大胆创新。”(3)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巡视各小组,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适时参与到一些小组的讨论中,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4) 当发现有的小组讨论陷入僵局时,教师给予引导,如提问:“我们可以从生活中找灵感,想想你们喜欢的动物、水果,能不能做成面花造型呢?”(5) 提醒小组内的学生要互相倾听,尊重他人的意见,共同确定一个小组的创意方案。(6) 大约10分钟后,教师提醒各小组停止讨论,准备分享创意。(7) 说:“现在请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们小组的创意。”鼓励代表大胆发言。(8) 对各小组的创意进行点评和肯定,表扬一些有独特想法的小组,为后续的制作活动做好铺垫。 活动二:制作面花作品 示范制作过程(1) 教师回到讲台,拿出彩泥和制作工具,对学生说:“同学们,接下来老师给大家示范一下如何制作简单的面花造型。”(2) 边操作边讲解制作步骤,如先将彩泥揉成圆形,再用工具塑形等,动作要缓慢、清晰,让学生能看清每一个细节。(3) 强调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使用工具时要小心安全,彩泥的颜色搭配要协调等。(4) 示范完成一个简单的面花造型后,对学生说:“大家可以按照老师的方法,也可以发挥自己的创意,开始制作吧。”(5) 学生开始制作时,教师再次巡视各小组,观察学生的制作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6) 当发现学生遇到困难时,如塑形不出来,教师耐心地手把手教学生,帮助他们克服困难。(7) 鼓励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分享制作技巧。(8) 提醒学生注意保持桌面和地面的整洁,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1. 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大胆表达自己的创意想法。2. 推选代表,向全班分享小组创意。3. 认真观看老师的制作示范,学习制作步骤。4. 动手制作面花作品,遇到困难主动向老师和同学请教。评价任务 创意表现:☆☆☆团队协作:☆☆☆制作技巧:☆☆☆设计意图 通过小组讨论和创意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教师的示范制作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制作方法,在学生制作过程中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能顺利完成作品,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展示评价 组织作品展示(1) 当大部分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说:“同学们,现在让我们把大家的作品都展示出来,看看谁的面花最有创意。”(2) 帮助学生将作品摆放在展示台上,按照小组顺序排列,营造一个美观的展示环境。(3) 对学生说:“接下来,请每个小组的代表再次上台,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小组的作品,说说你们的创意和制作过程。”(4) 鼓励代表充满自信地介绍作品,其他学生认真倾听。(5) 介绍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评价,说:“现在请大家互相评价一下这些作品,说说你喜欢哪一个,为什么喜欢。”引导学生从造型、色彩、创意等方面进行评价。(6) 对于学生的评价,教师给予引导和补充,让评价更加全面和客观。(7) 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评价,肯定每个小组的努力和成果,表扬一些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8) 颁发小奖品,如小贴纸、小徽章等,激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 推选代表上台介绍小组作品。2. 认真倾听其他小组的作品介绍。3. 积极参与作品评价,发表自己的看法。4. 接受老师和同学的评价,感受成功的喜悦。评价任务 表达能力:☆☆☆评价能力:☆☆☆团队荣誉感:☆☆☆设计意图 通过作品展示和评价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成果,锻炼表达能力。同时,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能促进他们的交流和学习,教师的总结评价能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激励学生不断进步。课堂总结 回顾课堂内容(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关于面花的知识呢?”(2) 请几位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进行补充和总结,强调面花的样式、用途、文化寓意以及制作方法等重点知识。(3) 说:“面花是我们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希望大家以后能更加关注和热爱民间艺术。”(4) 对学生在本节课中的表现进行总结,表扬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出色表现,如小组讨论时的团结协作、制作作品时的认真专注等。(5)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面花艺术,可以和家人一起制作面花,将民间艺术传承下去。(6) 提醒学生将制作工具和材料整理好,保持教室整洁。(7) 最后,微笑着对学生说:“今天大家都学得很棒,希望下节课我们能有更多的收获。”(8) 宣布下课。 1. 回忆并回答老师关于课堂内容的问题。2. 倾听老师的总结和表扬,感受自己的进步。3. 接受老师的鼓励,有兴趣在课后继续探索面花艺术。4. 整理制作工具和材料,保持教室整洁。评价任务 知识回顾:☆☆☆学习态度:☆☆☆习惯养成:☆☆☆设计意图 通过课堂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强化对民间艺术的认识和热爱。表扬学生的表现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鼓励课后探索能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业设计基础作业1. 回家后,用彩泥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面花造型,并拍照记录下来。2. 向家人介绍面花的文化寓意和制作方法。3. 收集一张面花的图片,贴在美术作业本上,并简单描述其特点。拓展作业1. 和家人一起用面粉制作一个真正的面花作品,体验传统的制作工艺。2. 了解其他地区的民间面花艺术,下节课和同学分享。3. 尝试根据一个故事或传说,创作一个有主题的面花作品。板书设计融入生活的面花样式:插花虎馍、双猴、娃女子、面羊等颜色:鲜艳、对比强烈用途:走亲戚、盖新房上梁等文化寓意:吉祥、美好制作方法:揉、捏、塑形等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 教学方法多样,通过展示实物、播放视频、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等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参与度高。2. 在讲解面花的文化内涵时,结合具体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较好地理解了面花背后的民俗文化,达到了文化理解的教学目标。3. 学生在实践操作环节表现出了丰富的创意和较强的动手能力,小组协作也很默契,说明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不足之处1. 在时间把控上不够精准,导致展示评价环节有些仓促,部分学生没有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2. 对于一些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指导还不够细致,导致个别学生的作品质量不太理想。3. 教学资源的利用还可以更加充分,如可以让学生欣赏更多不同风格的面花作品,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