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我爱冬天》教案学科 小学美术 年级册别 一年级上册 共1课时教材 冀教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我爱冬天》是冀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的内容,以冬天为主题编排。教材包含冬天景色图片、活动场景及相关美术作品,在教材体系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美术素养。它能引导学生观察冬天,激发对冬天的热爱,为后续美术学习奠定基础。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生活经验,对冬天有直观感受,但观察不够细致。他们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喜欢新鲜事物,不过注意力易分散。在美术学习上,处于涂鸦向有意表现过渡阶段,绘画技能有限。教学中可能在表现冬天特点和发挥创意上有困难,可通过直观教学、小组合作等方式突破。课时教学目标审美感知1. 能敏锐感知冬天自然景观与人们活动之美,如雪景的纯净、冰雕的晶莹。2. 提高对表现冬天美术作品的审美鉴赏力,体会不同作品风格。艺术表现1. 熟练运用绘画、手工等形式准确表现冬天,掌握相关技巧。2. 运用美术语言和技能,清晰传达对冬天的独特感受。创意实践1. 发挥丰富创意,以独特视角和方式表现冬天,创作有个性的作品。2. 运用不同材料和方法进行实践,解决创作中的问题。文化理解1. 了解冬天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和习俗,拓宽文化视野。2. 尊重多元文化,在作品中体现文化内涵。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深入认识冬天的自然景观和人们活动特点,如雪景的色彩、形状,滑雪的姿态等。2. 熟练掌握用绘画、手工等美术形式表现冬天的具体方法和技巧,如画雪的笔触、制作雪人的步骤。3. 真切感受冬天的美,培养对冬天的深厚热爱之情,从内心激发创作欲望。难点1. 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意,使作品摆脱常规,具有独特个性和强烈表现力。2. 引导学生在作品中精准、深刻地表达对冬天的复杂感受,如寒冷中的温暖。3. 提升学生运用美术语言和技能的能力,使作品达到较高的艺术水平。教学方法与准备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法、直观教学法、小组合作法教具准备冬天图片、视频、音乐,绘画工具,手工材料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导入新课 营造氛围(1) 教师播放一段轻柔舒缓的冬天音乐,如班得瑞的《初雪》,并调暗教室灯光,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聆听音乐,用心感受冬天的宁静与寒冷氛围。(2) 音乐播放过程中,教师轻声描述冬天的景象,如“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大地一片洁白,整个世界都变得安静了”,引导学生在脑海中构建冬天的画面。(3) 音乐结束后,缓缓打开灯光,让学生慢慢睁开眼睛,分享自己在聆听音乐时的感受。(4) 教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积极回应和肯定,鼓励他们更深入地表达自己的想法。(5) 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冬天图片,如漫天飞雪的街道、银装素裹的树木、孩子们在雪地里玩耍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冬天的视觉特征。(6)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提问他们从图片中看到了什么,这些景象给他们什么样的感觉。(7)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分享自己对图片的看法和感受,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8) 请小组代表发言,总结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对其进行点评和补充。引出主题(1) 教师提问:“同学们,通过刚才的音乐和图片,你们喜欢冬天吗?能说说为什么喜欢冬天吗?”引导学生积极发言。(2)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认真倾听和记录,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想法被重视。(3) 结合学生的回答,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冬天的独特之处,如冬天的节日、冬天的美食等。(4) 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我爱冬天》,并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5) 在黑板上写下课题《我爱冬天》,用彩色粉笔进行装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6) 再次强调冬天的美好和有趣,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7) 鼓励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积极参与,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意。(8) 检查学生的学习用品是否准备齐全,为后续的学习做好准备。 1. 闭眼聆听音乐,感受冬天氛围。2. 观察冬天图片,分享感受。3. 参与小组交流,表达对冬天的喜爱。4. 明确本节课学习主题。评价任务 氛围感受:☆☆☆表达清晰:☆☆☆兴趣激发:☆☆☆设计意图 通过音乐和图片营造冬天氛围,引发学生情感共鸣,激发学习兴趣,自然引出课题。认识冬天的特点 展示图片(1) 教师通过精心制作的课件,展示一系列冬天的自然景观图片,包括白雪皑皑的山脉、结冰的湖面、挂满冰凌的树枝等,让学生全面观察冬天自然景观的特点。(2)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中景物的颜色,如白色的雪、灰色的树干、蓝色的天空,提问他们这些颜色给人什么样的感觉。(3) 让学生描述图片中景物的形状,如雪花的六边形、冰凌的锥形,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4) 分析不同景物之间的比例关系,如大树与雪地的大小对比,引导学生感受画面的空间感。(5) 展示不同地区冬天的自然景观图片,如北方的冰天雪地和南方的湿冷冬季,让学生了解冬天的多样性。(6)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比较不同地区冬天的特点,拓宽学生的视野。(7) 请小组代表发言,总结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加深学生对冬天自然景观特点的理解。(8) 再次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冬天自然景观图片,让学生用词语形容这些景象,强化他们的感知。讨论活动(1) 教师展示冬天人们的活动图片,如孩子们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大人们在冰面上滑冰、滑雪等,让学生说一说冬天人们有哪些活动。(2)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冬天参加过的活动,分享其中的乐趣和感受。(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冬天的活动与其他季节活动的不同之处,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4) 请小组代表发言,总结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对其进行点评和引导,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冬天活动的特点。(5) 提问学生在冬天活动时需要注意什么,如保暖、安全等,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6) 展示一些冬天户外活动的安全小贴士图片,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7) 鼓励学生在冬天积极参加户外活动,感受冬天的乐趣。(8) 引导学生思考冬天的活动与自然景观之间的关系,如滑雪需要有雪的山坡,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1. 观察图片,描述冬天自然景观特点。2. 回忆并分享自己冬天的活动。3. 参与小组讨论,比较不同地区冬天特点。4. 思考冬天活动与自然景观的关系。评价任务 观察细致:☆☆☆表达准确:☆☆☆讨论积极:☆☆☆设计意图 通过图片展示和小组讨论,让学生全面了解冬天的特点,为创作积累素材。欣赏冬天的美术作品 活动一:展示作品 作品展示(1) 教师通过精心挑选的课件,展示一系列用绘画、手工等形式表现冬天的美术作品,包括油画、水彩画、剪纸、手工雪人等,让学生观察这些作品的创意和表现手法。(2) 详细介绍每一幅作品的作者、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让学生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3) 引导学生观察作品中运用的色彩,如蓝色、白色、灰色等,分析这些色彩如何表现冬天的寒冷和宁静。(4) 让学生注意作品中物体的形状和线条,如雪花的曲线、冰柱的直线,感受不同线条和形状带来的视觉效果。(5) 展示不同风格的作品,如写实风格、抽象风格、卡通风格,让学生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6)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比较不同风格作品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7) 请小组代表发言,总结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不同风格作品的魅力。(8) 再次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作品的特点和感受,强化他们的审美感知。分析作品(1) 教师对展示的作品进行详细分析,指出作品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如构图是否合理、色彩搭配是否协调、创意是否独特等。(2) 结合作品,讲解一些美术创作的技巧和方法,如画雪景时如何表现雪的质感、制作手工雪人时如何塑造形状。(3)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作品,如从情感表达、文化内涵、艺术技巧等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审美能力。(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作品中哪些地方值得学习和借鉴,哪些地方可以改进,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5) 请小组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让学生从作品中学习创作技巧。(6) 鼓励学生在自己的创作中尝试运用所学的技巧和方法,发挥自己的创意。(7) 展示一些学生的优秀作品,让学生感受同龄人在表现冬天方面的创意和能力,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8)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自己的作品中体现个性和特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 观察作品,感受创意和表现手法。2. 参与小组讨论,分析作品优缺点。3. 学习创作技巧,思考如何运用。4. 受优秀作品启发,激发创作欲望。评价任务 观察敏锐:☆☆☆分析准确:☆☆☆创意启发:☆☆☆设计意图 通过欣赏优秀作品,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创作灵感,学习创作技巧。学习表现冬天的方法 活动二:示范讲解 展示步骤(1) 教师通过课件详细展示用绘画、手工等形式表现冬天的步骤和技巧,如画雪景时,先勾勒出山脉、树木的轮廓,再用白色颜料表现雪的覆盖。(2) 展示制作雪人的步骤,如用大小不同的圆形制作雪人的身体和头部,用胡萝卜、纽扣等装饰雪人。(3) 讲解如何运用色彩表现冬天的特点,如用蓝色和白色表现寒冷,用红色表现温暖的元素。(4) 强调画面构图的重要性,如主体物的位置、画面的平衡等,让学生了解如何使作品更美观。(5) 展示不同材料的使用方法,如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让学生了解材料的特性和用途。(6)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表现冬天方法的理解和疑问,教师进行解答和指导。(7) 请小组代表发言,总结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加深学生对表现方法的掌握。(8) 再次展示表现冬天的步骤和技巧,让学生进行模仿练习,教师巡视指导。示范操作(1) 教师在黑板上进行现场示范,边示范边详细讲解注意事项,如色彩的搭配要协调,避免过于鲜艳或暗淡;画面的构图要合理,突出主体。(2) 示范画雪景时,运用不同的笔触表现雪的质感,如点彩法表现飘落的雪花,排线法表现积雪。(3) 制作手工雪人时,讲解如何使雪人更立体、更可爱,如调整身体和头部的比例,添加表情和装饰。(4) 强调在创作过程中要发挥自己的创意,不要局限于示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同的表现方法。(5) 展示一些创意作品,如用废旧材料制作的冬天场景,启发学生的思维。(6)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如何在自己的作品中体现创意和个性,教师进行引导和启发。(7) 请小组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鼓励,让学生更有信心进行创作。(8) 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模仿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给予学生帮助和建议,纠正他们的错误。 1. 观看课件,学习表现冬天的步骤和技巧。2. 观察教师示范,记录注意事项。3. 参与小组讨论,分享想法和疑问。4. 进行模仿练习,尝试表现冬天。评价任务 步骤掌握:☆☆☆模仿准确:☆☆☆疑问解答:☆☆☆设计意图 通过步骤展示和示范操作,让学生掌握表现冬天的方法和技巧。创意启发 活动三:拓展思路 展示创意作品(1) 教师展示一些创意十足的冬天作品,如用废旧物品制作的冰雕、用手指画表现的雪花纷飞场景,让学生开拓视野。(2) 详细介绍这些作品的创意来源和制作方法,如用塑料瓶制作冰灯,用彩色纸制作雪花。(3) 引导学生观察作品中独特的表现手法,如不同材料的组合、夸张的造型等,启发学生的创作思路。(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这些创意作品的感受和想法,鼓励学生大胆表达。(5) 请小组代表发言,总结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激发学生的创意灵感。(6) 展示更多不同类型的创意作品,如动画风格的冬天插画、立体的冬天贺卡,让学生感受创意的多样性。(7) 让学生思考自己可以用哪些独特的方法表现冬天,如结合科技元素、传统文化元素等。(8)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创意想法,互相启发,完善自己的创意。头脑风暴(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头脑风暴,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如果冬天有魔法,会是什么样的?”“除了常见的雪人和冰雕,还可以用什么表现冬天?”(2)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分享自己的奇思妙想,不要受到传统思维的限制。(3) 对学生的创意想法进行及时的肯定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创意被重视。(4) 引导学生将创意想法与实际创作相结合,思考如何将想法转化为具体的作品。(5)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如何实现自己的创意想法,遇到问题如何解决。(6) 请小组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完善创意方案。(7) 再次强调创意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创作中发挥自己的个性和特长。(8) 让学生在纸上简单记录自己的创意想法,为创作实践做好准备。 1. 观看创意作品,开拓视野。2. 参与小组讨论,分享创意想法。3. 参加头脑风暴,大胆表达奇思妙想。4. 记录创意想法,准备创作。评价任务 创意新颖:☆☆☆表达积极:☆☆☆方案可行:☆☆☆设计意图 通过展示创意作品和头脑风暴,激发学生创意,为创作实践奠定基础。创作实践 提出要求(1) 教师明确提出创作要求,如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美术形式,绘画或手工,表现冬天的主题。(2) 要求学生在作品中体现冬天的特点,如寒冷、雪景、人们的活动等。(3)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用独特的方式表现冬天,使作品具有个性。(4) 强调作品的完整性和美观性,如画面的整洁、色彩的搭配等。(5) 说明可以独立完成作品,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6)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确定自己的创作主题和方案,教师进行巡视指导。(7) 请小组代表发言,分享小组的创作计划,教师进行点评和建议,帮助学生完善方案。(8) 再次强调创作的时间限制,让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巡视指导(1) 学生开始进行创作实践,教师在教室里巡视,观察学生的创作进度和遇到的问题。(2) 对于遇到困难的学生,教师及时给予帮助和建议,如指导色彩搭配、解决构图问题等。(3) 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同的表现方法和材料,发挥自己的创意。(4) 对学生的创意和努力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5) 提醒学生注意创作的安全,如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时要小心。(6)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分享自己的创作进展和遇到的问题,互相学习和帮助。(7) 请小组代表发言,总结小组的创作情况,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促进学生的创作。(8) 关注学生的创作情绪,及时调整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创作。 1. 明确创作要求,确定创作主题和方案。2. 独立或小组合作进行创作。3. 遇到问题向教师和同学请教。4. 交流创作进展,互相学习。评价任务 主题明确:☆☆☆创意体现:☆☆☆合作良好:☆☆☆设计意图 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创作,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业设计基础作业1. 完成一幅表现冬天的绘画作品,要求色彩鲜艳,主题明确。2. 用手工材料制作一个冬天的小摆件,如小雪人、小冰屋。3. 为自己的作品配上一段简短的文字说明,表达对冬天的感受。拓展作业1. 收集不同文化中关于冬天的传说或故事,与同学分享。2. 尝试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冬天,如诗歌、舞蹈。3. 与家长一起进行一次冬天的户外活动,并用照片记录下来,制作成小相册。板书设计《我爱冬天》1. 冬天特点:自然景观、人们活动2. 表现方法:绘画、手工3. 创意启发:独特视角、材料运用4. 学生作品展示区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 教学方法运用得当,通过情境创设、直观教学等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2.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在欣赏作品、讨论交流和创作实践中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意和个性,学生的作品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和表现力。不足之处1. 部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过于依赖教师的示范,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需要在今后加强引导。2. 课堂时间把控不够精准,导致拓展延伸环节有些仓促,学生没有充分展开讨论。3. 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还可以更加多样化,除了语言评价,还可以尝试使用其他评价工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