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美版(2024)一年级上册3.3《幸福大花园》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冀美版(2024)一年级上册3.3《幸福大花园》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幸福大花园》教案
学科 美术 年级册别 一年级上册 共1课时
教材 冀教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幸福大花园》是冀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内容。教材以花园为主题,有花园图片欣赏、创作方法介绍及文化拓展。能激发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用美术形式展现心中花园,为学生提供丰富学习资源和创作灵感。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有一定观察能力,但对美术知识和技能掌握有限。他们天真好奇,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想象力丰富。不过在表现花园时,可能存在造型不准确、色彩搭配不合理等问题。教学中需通过直观教学、趣味活动,引导学生观察、体验,降低学习难度,激发创作热情。
课时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
1. 引导学生观察花园中的各种景物,提高对花园美的感知能力。
2. 让学生感受不同风格花园的特色,培养对美的敏锐洞察力。
艺术表现
1. 学生能用绘画、手工等形式表现幸福大花园,掌握基本美术技能。
2. 学会运用色彩和线条,生动展现花园的生机与活力。
创意实践
1.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以独特视角表现心中的幸福大花园。
2.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尝试不同创作方法。
文化理解
1. 了解花园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拓宽文化视野。
2. 尊重多元文化,增强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和包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掌握表现花园的绘画和手工方法,如画花草、建房屋等。
2. 学会运用色彩表现花园的鲜艳和生机,合理搭配颜色。
3. 理解花园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丰富文化内涵。
难点
1. 激发学生创造力,用独特方式表现幸福大花园,避免千篇一律。
2. 引导学生在作品中准确表达对幸福的理解和感受,赋予作品情感。
3. 让学生在创作中把握花园的整体布局和比例关系,使画面协调。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法、直观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花园图片、视频、绘画工具、手工材料、教学课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营造情境
(1) 教师提前打开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轻柔优美的花园音乐,如《安妮的仙境》,同时调整教室灯光,营造温馨舒适氛围。
(2) 待音乐播放一会儿后,教师轻声说:“同学们,请闭上眼睛,用心聆听音乐,想象自己正漫步在一个美丽的花园中。”给学生留出3 - 5分钟想象时间。
(3) 音乐结束后,教师轻轻拍手,唤醒学生,微笑着问:“同学们,睁开眼睛,谁能和大家分享一下,你在音乐中感受到了什么?”
(4) 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如“你想象得真丰富”“你的感受很独特”等。
(5) 接着提问:“那你们想象中的幸福大花园是什么样子的呢?可以用简单的词语描述一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6) 邀请几位学生回答,将他们提到的关键词写在黑板一侧,如“鲜花”“蝴蝶”“阳光”等。
(7)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补充,说:“大家心中的幸福大花园都非常美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幸福大花园,用画笔把它画出来。”
(8) 在黑板上写下课题《幸福大花园》,字体要大且醒目。 1. 闭上眼睛,沉浸在音乐中,展开想象。
2. 分享在音乐中的感受。
3. 描述想象中幸福大花园的样子。
4. 倾听同学的回答和老师的总结。
评价任务 想象丰富:☆☆☆
表达清晰:☆☆☆
参与积极:☆☆☆
设计意图 通过播放花园音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引导学生分享感受和想象,为后续创作奠定基础。
欣赏花园的美 展示图片
(1) 教师打开教学课件,展示各种花园的精美图片,如法国凡尔赛宫花园、中国苏州园林、日本枯山水庭院等,每张图片停留3 - 5秒。
(2) 一边展示图片,一边用生动的语言介绍花园的特点,如“看,这是法国的凡尔赛宫花园,它规模宏大,布局规整,充满了皇家的气派”。
(3) 展示完一组图片后,提问学生:“同学们,这些花园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引导学生观察和表达。
(4) 鼓励学生从花园的景物、色彩、布局等方面进行描述,如“花园里有很多五颜六色的花”“花园的布局很整齐”等。
(5)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补充,加深学生对花园特点的理解。
(6) 再次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花园中的花草树木、水景、建筑等景物,提问:“你们能在图片中找到哪些景物?它们分别是什么样子的?”
(7) 邀请学生上台,指着图片进行讲解,锻炼他们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8) 总结学生的回答,强调花园中不同景物的特点和作用,为学生的创作提供参考。 1. 观看花园图片,感受花园的美。
2. 回答老师的问题,描述花园的印象。
3. 观察图片中的景物,上台讲解。
4. 倾听老师的总结。
评价任务 观察细致:☆☆☆
描述准确:☆☆☆
表达积极:☆☆☆
设计意图 通过展示不同风格的花园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花园的美,拓宽视野。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花园的特点,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为创作积累素材。
了解花园的文化意义 讲述故事 介绍象征意义
(1) 教师说:“同学们,花园不仅美丽,在不同文化中还有着独特的象征意义。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然后生动地讲述伊甸园的故事,强调在西方文化中,伊甸园象征着幸福和美好。
(2) 讲完故事后,提问学生:“从这个故事中,你们能理解伊甸园为什么象征着幸福和美好吗?”引导学生思考。
(3) 邀请学生回答,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引导,帮助他们理解故事背后的文化含义。
(4) 接着介绍中国园林,说:“在中国,园林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比如苏州园林,它巧妙地将山水、建筑、植物融为一体。”
(5) 展示苏州园林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园林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体现,如亭台楼阁与山水的搭配、花草树木的自然生长等。
(6) 提问学生:“你们从苏州园林中感受到了怎样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文化与园林的联系。
(7)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让他们分享自己对花园象征意义的理解和对幸福的认识,每个小组讨论时间为5 - 8分钟。
(8) 巡视各小组,倾听学生的讨论,适时给予指导和启发,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1. 倾听老师讲述故事,理解花园的象征意义。
2. 回答老师的问题,表达自己的理解。
3. 观察苏州园林图片,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4. 参与小组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
评价任务 理解深刻:☆☆☆
交流积极:☆☆☆
观点独特:☆☆☆
设计意图 通过故事和实例,让学生了解花园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组织小组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交流能力。
学习表现花园的方法 展示作品 讲解创作方法
(1)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一些用绘画、手工等形式表现花园的优秀作品,如用彩笔绘制的色彩鲜艳的花园、用彩纸剪贴制作的立体花园模型等。
(2) 展示每一幅作品时,详细介绍作品的创作思路和表现手法,如“这幅画运用了暖色调,让我们感受到花园的温暖和生机”“这个花园模型是用彩纸剪贴而成的,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形状的拼接和色彩的搭配”。
(3) 讲解运用色彩表现花园鲜艳的方法,说:“我们可以选择明亮的颜色,如红色、黄色、粉色等,来表现花朵的鲜艳;用绿色表现树叶和草地。”同时在黑板上进行简单的色彩示范。
(4) 介绍用线条表现花园轮廓的技巧,如用流畅的曲线表现花朵的花瓣、用直线表现花园的围栏等,并在黑板上进行线条示范。
(5) 展示用手工材料制作花园中景物的方法,如用彩泥制作花朵、用吸管制作栅栏等,边展示边讲解制作步骤。
(6) 进行示范,选择一种简单的绘画方法,如画一朵花,边画边讲解绘画过程,如“先画一个圆形作为花朵的花心,再用曲线画出花瓣”。
(7) 邀请一位学生上台,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画一朵花,给予鼓励和指导。
(8) 总结表现花园的方法和技巧,强调在创作中要大胆运用色彩和线条,发挥自己的创意。 1. 观看优秀作品,学习创作思路和表现手法。
2. 倾听老师讲解色彩和线条的运用方法。
3. 观察老师的示范绘画过程。
4. 上台尝试绘画,体验创作过程。
评价任务 学习专注:☆☆☆
理解方法:☆☆☆
尝试积极:☆☆☆
设计意图 通过展示优秀作品和讲解创作方法,让学生掌握用绘画、手工等形式表现花园的技巧。教师的示范和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创作方法,提高美术技能。
创意启发 激发创意 拓展思维
(1) 教师展示一些创意十足的花园作品,如用废旧材料制作的环保花园、用手指画表现的童趣花园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介绍这些作品的创意点,如“这个花园是用废旧易拉罐和塑料瓶制作的,既环保又有创意”“手指画让花园充满了童趣和天真”。
(3) 提问学生:“同学们,看了这些作品,你们受到了什么启发?你们觉得还可以用哪些独特的方法表现幸福大花园?”引导学生思考。
(4) 组织学生进行头脑风暴,让他们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创意想法,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
(5) 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突破传统思维,说:“不要害怕失败,大胆地把你们的创意表现出来。”
(6) 对学生的创意想法进行点评和肯定,给予学生信心,如“你的想法很新颖,很有创意”“这个创意很独特,值得尝试”。
(7) 展示一些不同风格的花园图片,再次启发学生的创意,如现代简约风格、童话风格等。
(8) 总结学生的创意想法,鼓励他们在创作中融入自己的特色,展现独特的幸福大花园。 1. 观看创意作品,受到启发。
2. 参与头脑风暴,分享创意想法。
3. 倾听同学的创意,拓展思维。
4. 接受老师的鼓励,增强创作信心。
评价任务 创意新颖:☆☆☆
分享积极:☆☆☆
思维活跃:☆☆☆
设计意图 通过展示创意作品和组织头脑风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拓宽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创作实践 布置创作任务
(1) 教师说:“同学们,现在你们可以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创作一幅幸福大花园的作品。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
(2) 强调创作要求,如画面要饱满、色彩要丰富、要体现出幸福的感觉等。
(3) 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绘画工具和手工材料,如彩笔、彩纸、剪刀、胶水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创作需要选择。
(4)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大胆表现自己对幸福的理解和感受,说:“这是你们心中的幸福大花园,尽情地把它画出来吧。”
(5) 学生开始创作后,巡视教室,观察学生的创作情况,及时给予帮助和建议,如“你可以再添加一些细节,让画面更丰富”“这个颜色搭配得很漂亮,继续保持”。
(6) 对于遇到困难的学生,耐心地指导他们解决问题,如指导学生如何画好一朵花、如何制作一个立体的景物等。
(7) 鼓励小组合作的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帮助,共同完成作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8) 提醒学生注意创作时间,合理安排进度,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品。 1. 选择创作形式,确定创作主题。
2. 领取绘画工具和材料,开始创作。
3. 遇到困难时向老师和同学求助。
4. 与小组同学合作,共同完成作品。
评价任务 创作认真:☆☆☆
创意体现:☆☆☆
合作良好:☆☆☆
设计意图 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创作实践,将自己的创意和想法转化为作品。教师的巡视指导和鼓励,能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作品,培养学生的独立创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作品展示与评价 组织展示
(1) 教师说:“同学们,创作时间到了,让我们一起欣赏大家的作品。”组织学生将作品展示在教室的展示区,如黑板、墙壁等。
(2) 邀请学生先进行自我评价,说:“谁愿意先来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说一说你创作的灵感和想法。”
(3) 认真倾听学生的自我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如“你对自己的作品分析得很到位,很棒”。
(4) 然后邀请其他学生进行互相评价,说:“现在请同学们互相评价一下,你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
(5) 引导学生从作品的创意、色彩、构图等方面进行评价,如“这幅作品的创意很独特,色彩搭配也很协调”。
(6) 对学生的评价进行点评和总结,肯定学生的优点,同时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如“如果这幅作品的构图再调整一下,会更完美”。
(7) 最后,教师进行综合性评价,对所有学生的作品给予充分肯定,强调每个学生的努力和进步,如“大家的作品都很精彩,每个人都发挥了自己的创意和才能”。
(8) 为表现优秀的学生颁发小奖品,如贴纸、小画笔等,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1. 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展示区。
2. 进行自我评价,介绍作品创意。
3. 评价其他同学的作品,表达自己的看法。
4. 倾听老师和同学的评价,接受建议。
评价任务 评价客观:☆☆☆
表达清晰:☆☆☆
态度积极:☆☆☆
设计意图 通过作品展示和评价,让学生分享创作的喜悦,提高审美能力和评价能力。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能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和相互学习,教师的综合性评价能给予学生鼓励和指导,增强学生的创作信心。
拓展延伸 引导思考
(1) 教师说:“同学们,我们今天用画笔描绘了心中的幸福大花园。那在生活中,我们如何创造一个幸福的环境呢?”引导学生思考。
(2) 邀请学生回答,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补充,如“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环境是创造幸福环境的重要方式”。
(3)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用美术的方式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瞬间,说:“大家可以制作一本幸福日记,把生活中的快乐和美好画下来。”
(4)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打造一个小花园,如在阳台种一些花草,或者用绘画的方式表现自己和家人在花园中的幸福时光。
(5) 展示一些学生制作的幸福日记和家庭小花园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6) 强调在打造小花园和记录幸福瞬间的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和环保。
(7) 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和经历与同学分享,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友谊。
(8) 总结本节课内容,再次强调花园的美好和幸福的意义,让学生带着美好的心情结束课程。 1. 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创造幸福环境。
2. 回答老师的问题,分享自己的想法。
3. 了解课后作业内容,产生兴趣。
4. 倾听老师的总结,感受花园的美好。
评价任务 思考深入:☆☆☆
回答积极:☆☆☆
兴趣浓厚:☆☆☆
设计意图 通过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将美术学习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创造幸福环境的意识和能力。课后作业能让学生继续保持对美术的兴趣,增强亲子互动,同时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分享。
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
1. 回家后和家长一起打造一个小花园,可以在阳台种一些花草。
2. 用绘画的方式表现自己和家人在花园中的幸福时光。
3. 制作一本简单的幸福日记,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拓展作业
1. 收集不同风格花园的图片,做成一个小画册。
2. 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再次创作一幅幸福大花园的作品。
3. 向家人和朋友介绍花园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板书设计
幸福大花园
一、花园的美
- 花草树木 色彩鲜艳
- 水景建筑 布局合理
二、文化意义
- 西方:幸福美好
- 中国:人与自然和谐
三、表现方法
- 绘画:色彩 线条
- 手工:材料 造型
四、创意展示
- 独特视角 废旧材料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 教学方法多样,通过情境创设、直观教学、小组合作等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 注重文化内涵的渗透,让学生了解花园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知识。
3. 评价方式多元化,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评价能力。
不足之处
1. 部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过于依赖教师的示范,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小组讨论时,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关注这些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3. 教学时间把控不够精准,导致拓展延伸部分有些仓促,学生的思考和交流不够充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