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版(2024)一年级上册2.8《独特的自己》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岭南版(2024)一年级上册2.8《独特的自己》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独特的自己》教案
学科 小学美术 年级册别 一年级上册 共1课时
教材 岭南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独特的自己》是岭南版一年级上册的内容。教材以一场旅行引入,引导学生通过认识外貌特征来学会画自画像,包括脸形、发型、五官和表情等知识,为学生提供了绘画自画像的方法和思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技巧。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简单的绘画基础。在生活中,他们对自己的外貌有初步认识,但不够细致。这个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迅速,好奇心强,但注意力易分散。学习时可能难以准确把握自己的外貌特征,教师可通过生动的教学方法,如游戏、实例展示等,帮助学生突破困难。
课时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
1. 能够敏锐感知不同脸形、发型和五官组合所呈现的独特美感。
2. 体会不同面部表情所传达的情感美。
艺术表现
1. 运用流畅的线条准确描绘自己的外貌特征。
2. 大胆运用色彩为自画像增添生动感。
创意实践
1. 发挥想象,为自画像设计独特的背景和动作。
2. 尝试用不同绘画材料和方法表现自己。
文化理解
1. 了解不同文化中对自我表达的绘画方式。
2. 认识到自画像在记录个人成长中的文化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准确认识自己的外貌特征,包括脸形、发型和五官。
2. 掌握用线条描绘自己外貌的基本方法。
3. 能够在自画像中体现自己的独特之处。
难点
1. 精准把握自己外貌的细节特征并生动表现。
2. 运用绘画技巧突出自己的个性特点。
3. 为自画像赋予独特的创意和情感。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情境探究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绘画工具、多媒体课件、自画像范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
(1) 老师热情地对学生说:“小朋友们喜欢旅行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2) 展示一辆巴士的图片,接着说:“欢迎小朋友乘坐我的巴士,不过想要登上我的车必须要有‘车票’。”引起学生的兴趣。
(3) 神秘地揭晓:“而这张特殊的车票就是小朋友们的——自画像!”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任务。
(4) 强调:“我们要去秋游啦~想要学会画《自画像》,首先得了解自己的外貌特征哦~”引导学生关注外貌特征。
(5) 用亲切的语气说:“大家想一想自己长什么样子呢?”激发学生思考。
(6) 鼓励学生小声和同桌交流自己的外貌,活跃课堂气氛。
(7) 请几位学生大胆分享自己想象中的外貌,给予肯定和鼓励。
(8) 自然过渡到外貌特征的讲解:“那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不同的外貌特征吧。” 1. 积极回应老师关于旅行的话题。
2. 好奇地聆听老师关于车票的要求。
3. 思考自己的外貌样子。
4. 与同桌交流并分享自己的想法。
评价任务 参与度:☆☆☆
思考度:☆☆☆
分享度:☆☆☆
设计意图 通过创设旅行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明确学习任务,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知识讲解 认识脸形
(1) 展示椭圆形、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等不同脸形的图片,清晰地说:“小朋友们,我们先来认一认不同的脸形。”
(2) 指着圆形脸形的图片介绍:“圆形脸看起来可爱、甜美,很有亲和力。”让学生有直观感受。
(3) 讲解椭圆形脸:“椭圆形脸比较适合老人,给人一种温和的感觉。”加深学生对不同脸形特点的认识。
(4) 针对正方形和长方形脸形:“这两种脸形适合男生,显得正直、硬朗,适合年龄稍长的人。”
(5) 展示三角形脸形图片:“三角形脸看起来可能会有点瘦小、弱。”使学生全面了解不同脸形。
(6) 补充说明:“不同脸型的人可以通过适当的发型来调整和改善自己的脸型,以达到更好的外观效果。”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7) 让学生观察自己和同学的脸形,互相交流判断。
(8) 请几位学生说一说自己是什么脸形,老师进行点评和纠正。
认识发型
(1) 展示多种不同发型的图片,如短发、长发、卷发等,说:“人的不同发型涵盖了从短到长、从简单到复杂的多种风格。”
(2) 分析不同发型的特点:“短发显得干练,长发更加温柔,卷发很有个性。”让学生感受发型的多样性。
(3) 鼓励学生:“大家用线条试着画出自己的发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 巡视学生的绘画情况,给予个别指导和建议。
(5) 挑选一些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表扬画得好的地方,提出改进意见。
(6) 再次强调发型对个人特点和风格的突出作用:“不同的发型能够突出个人的特点和风格。”
(7) 让学生思考自己的发型适合哪种风格。
(8) 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老师总结并引导。 1. 认真观察不同脸形和发型的图片。
2. 积极判断自己和同学的脸形。
3. 尝试用线条画自己的发型。
4. 分享自己对发型风格的想法。
评价任务 观察力:☆☆☆
判断力:☆☆☆
表现力:☆☆☆
设计意图 通过图片展示和详细讲解,让学生系统地认识不同的脸形和发型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动手绘画发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官与表情讲解 活动一:认识五官 五官讲解
(1) 展示人脸五官的特写图片,清晰地说:“我们的五官包括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和眉毛。”
(2) 详细描述眼睛的特点:“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不同的眼睛形状会有不同的感觉,比如大眼睛很明亮,小眼睛很有神。”
(3) 讲解鼻子:“鼻子有高有低,挺直的鼻子显得很精神。”让学生关注五官细节。
(4) 介绍嘴巴:“嘴巴可以表达很多情感,微笑的嘴巴让人感觉很友善。”
(5) 提到耳朵:“耳朵的大小和形状也各有不同。”使学生全面认识五官。
(6) 强调眉毛的作用:“眉毛可以表现人的情绪,生气的时候眉毛会皱起来。”
(7) 让学生互相观察同桌的五官,说一说有什么特点。
(8) 请几位学生描述自己的五官特点,老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表情讲解
(1) 做出高兴、伤心、痛苦、害怕、生气、愤怒等不同表情,生动地说:“人的面部表情可以表达多种情绪。”
(2) 分析高兴的表情:“高兴的时候,眼睛会眯起来,嘴角会上扬。”让学生直观感受。
(3) 讲解伤心的表情:“伤心的时候,眉毛会下垂,眼睛会流泪。”加深学生对表情的理解。
(4) 展示不同表情的图片,让学生判断是什么情绪。
(5) 请学生模仿这些表情,其他同学猜测。
(6) 强调表情通过眼部、颜面和口部肌肉的变化来表现:“大家可以感受一下自己做表情时肌肉的运动。”
(7) 让学生思考自己平时最常出现的表情。
(8) 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老师总结表情对自画像的重要性。 1. 仔细观察五官和表情图片。
2. 互相观察同桌的五官并交流。
3. 模仿表情让同学猜测。
4. 分享自己平时的表情。
评价任务 观察力:☆☆☆
模仿力:☆☆☆
表达力:☆☆☆
设计意图 通过图片展示、老师示范和学生互动,让学生深入了解五官和表情的特点及作用,为画自画像增添生动性和情感表达。
绘画指导 活动二:绘画步骤指导 步骤讲解
(1) 拿起画笔,边画边说:“我们画自画像时,首先要细心观察自己的外貌特征。”
(2) 示范画出脸形:“先确定自己的脸形,比如圆形,用流畅的线条画出来。”
(3) 接着画发型:“再画出自己的发型,注意线条的走向。”
(4) 描绘五官:“然后仔细画出五官,注意它们的位置和比例。”
(5) 提醒学生:“要抓准自己的特征,比如独特的眉毛或者大眼睛。”
(6) 示范画出动作:“可以给自己画一个有趣的动作,让自画像更生动。”
(7) 提到服装点缀:“用简单的线条画出自己的衣服,选择喜欢的颜色涂上。”
(8) 最后说:“还可以添加背景,比如美丽的风景或者喜欢的物品。”
技巧提示
(1) 强调线条的运用:“线条要流畅,不要断断续续。”
(2) 提醒色彩搭配:“颜色可以大胆一些,但要协调。”
(3) 鼓励创新:“大家可以发挥想象,画出独一无二的自己。”
(4) 说:“如果画错了,不要着急,可以用橡皮擦修改。”减轻学生的压力。
(5) 让学生在纸上轻轻画出轮廓,再慢慢完善。
(6) 提醒注意画面的整洁:“保持画面干净,会让自画像更漂亮。”
(7) 巡视学生绘画,及时给予个别指导和鼓励。
(8) 展示一些优秀自画像作品,让学生学习借鉴。 1. 认真观看老师的绘画示范。
2. 按照步骤在纸上轻轻画出轮廓。
3. 尝试运用老师提示的技巧。
4. 参考优秀作品寻找灵感。
评价任务 观察力:☆☆☆
模仿力:☆☆☆
创新力:☆☆☆
设计意图 通过详细的绘画步骤示范和技巧提示,让学生掌握画自画像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创新思维。
学生实践 活动三:自主绘画 自主创作
(1) 鼓励学生:“现在大家拿起画笔,开始画自己的自画像吧,老师相信你们都能画出独特的自己。”
(2) 强调绘画时间:“给大家30分钟的时间,慢慢画,不要着急。”
(3) 巡视学生的绘画过程,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帮助。
(4) 对遇到困难的学生,耐心指导:“不要担心,按照我们学的步骤来。”
(5) 表扬有创意的学生:“你这个想法很独特,继续保持。”
(6) 提醒学生注意画面的布局和整洁。
(7) 鼓励学生大胆运用色彩和线条。
(8) 关注学生的情绪,让他们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
小组交流
(1) 当大部分学生完成初稿后,组织学生分组:“大家画得差不多了,现在我们分成小组,互相交流一下。”
(2) 提出交流要求:“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画的自画像,也听听其他同学的想法。”
(3) 巡视各小组,倾听学生的交流内容。
(4)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
(5) 引导学生互相学习和借鉴:“看看其他同学有什么好的地方,我们可以学习一下。”
(6) 提醒学生尊重他人的作品和想法。
(7) 对交流活跃的小组给予表扬。
(8) 总结小组交流的情况,为下一步展示做准备。 1. 专心绘制自画像。
2. 遇到困难向老师请教。
3. 积极参与小组交流。
4. 认真倾听同学的分享。
评价任务 专注度:☆☆☆
交流度:☆☆☆
分享度:☆☆☆
设计意图 让学生通过自主绘画实践,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小组交流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启发,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作品展示与评价 作品展示
(1) 热情地说:“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大家的自画像作品!”
(2) 邀请几位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说:“请勇敢地走上台,向大家介绍你的自画像。”
(3) 为展示的学生鼓掌加油,营造积极的氛围。
(4) 请展示的学生介绍自己画中的独特之处和创作思路。
(5) 认真倾听学生的介绍,给予肯定和鼓励。
(6) 引导其他学生认真观看和倾听。
(7) 展示更多学生的作品,让更多人有展示的机会。
(8) 对每一幅作品都给予关注和尊重。
评价环节
(1) 组织学生进行评价:“大家来评一评这些作品,说说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2) 鼓励学生从外貌特征、表情、创意等方面评价:“可以从我们学的知识来评价。”
(3) 引导学生用积极的语言评价:“我们要多发现别人作品的优点。”
(4) 对学生的评价进行总结和补充:“你说得很有道理,老师再补充一点。”
(5) 老师也发表自己的评价意见:“老师觉得这幅作品在色彩运用上很出色。”
(6) 给每一幅作品颁发小奖品,如贴纸、小徽章等,鼓励学生。
(7) 强调每个学生的作品都是独特的,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
(8) 总结评价结果,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1. 勇敢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
2. 认真介绍自己的创作思路。
3. 积极参与作品评价。
4. 虚心接受他人的评价。
评价任务 展示度:☆☆☆
评价度:☆☆☆
接受度:☆☆☆
设计意图 通过作品展示,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评价环节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同时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
1. 回家后,将自画像进一步完善,涂上漂亮的颜色。
2. 把自画像拿给家人看,并向他们介绍自己的创作思路。
3. 收集一些不同风格的自画像作品,下节课和同学分享。
拓展作业
1. 尝试用不同的绘画材料,如水彩、油画棒等,重新画一幅自画像。
2. 根据自己的自画像,编写一个有趣的小故事。
3. 和好朋友一起合作画一幅自画像组合画。
板书设计
独特的自己
一、外貌特征
1. 脸形:圆形、椭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
2. 发型:多样风格
3. 五官:眼、鼻、嘴、耳、眉
4. 表情:多种情绪
二、绘画步骤
观察 - 画脸形 - 画发型 - 画五官 - 抓特征 - 画动作 - 服装点缀 - 添加背景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 创设旅行的情境导入新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参与度高。
2.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图片展示、老师示范和学生互动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较好地掌握了外貌特征和绘画技巧。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和作品评价,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让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的作品。
不足之处
1. 在学生实践环节,部分学生绘画速度较慢,未能按时完成作品,可能是对绘画技巧掌握不够熟练,老师指导不够及时全面。
2. 在评价环节,学生的评价语言较为单一,缺乏深度和专业性,老师引导不够到位。
3. 教学时间把控不够精准,导致最后总结环节有些仓促,未能充分强调重点知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