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独特的自己》教案学科 小学美术 年级册别 一年级上册 共1课时教材 岭南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教材分析教材分析《独特的自己》是岭南版一年级上册的内容。教材以一场旅行引入,引导学生通过认识外貌特征来学会画自画像,包括脸形、发型、五官和表情等知识,为学生提供了绘画自画像的方法和思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技巧。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简单的绘画基础。在生活中,他们对自己的外貌有初步认识,但不够细致。这个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迅速,好奇心强,但注意力易分散。学习时可能难以准确把握自己的外貌特征,教师可通过生动的教学方法,如游戏、实例展示等,帮助学生突破困难。课时教学目标审美感知1. 能够敏锐感知不同脸形、发型和五官组合所呈现的独特美感。2. 体会不同面部表情所传达的情感美。艺术表现1. 运用流畅的线条准确描绘自己的外貌特征。2. 大胆运用色彩为自画像增添生动感。创意实践1. 发挥想象,为自画像设计独特的背景和动作。2. 尝试用不同绘画材料和方法表现自己。文化理解1. 了解不同文化中对自我表达的绘画方式。2. 认识到自画像在记录个人成长中的文化意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准确认识自己的外貌特征,包括脸形、发型和五官。2. 掌握用线条描绘自己外貌的基本方法。3. 能够在自画像中体现自己的独特之处。难点1. 精准把握自己外貌的细节特征并生动表现。2. 运用绘画技巧突出自己的个性特点。3. 为自画像赋予独特的创意和情感。教学方法与准备教学方法情境探究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教具准备绘画工具、多媒体课件、自画像范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1) 老师热情地对学生说:“小朋友们喜欢旅行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2) 展示一辆巴士的图片,接着说:“欢迎小朋友乘坐我的巴士,不过想要登上我的车必须要有‘车票’。”引起学生的兴趣。(3) 神秘地揭晓:“而这张特殊的车票就是小朋友们的——自画像!”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任务。(4) 强调:“我们要去秋游啦~想要学会画《自画像》,首先得了解自己的外貌特征哦~”引导学生关注外貌特征。(5) 用亲切的语气说:“大家想一想自己长什么样子呢?”激发学生思考。(6) 鼓励学生小声和同桌交流自己的外貌,活跃课堂气氛。(7) 请几位学生大胆分享自己想象中的外貌,给予肯定和鼓励。(8) 自然过渡到外貌特征的讲解:“那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不同的外貌特征吧。” 1. 积极回应老师关于旅行的话题。2. 好奇地聆听老师关于车票的要求。3. 思考自己的外貌样子。4. 与同桌交流并分享自己的想法。评价任务 参与度:☆☆☆思考度:☆☆☆分享度:☆☆☆设计意图 通过创设旅行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明确学习任务,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知识讲解 认识脸形(1) 展示椭圆形、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等不同脸形的图片,清晰地说:“小朋友们,我们先来认一认不同的脸形。”(2) 指着圆形脸形的图片介绍:“圆形脸看起来可爱、甜美,很有亲和力。”让学生有直观感受。(3) 讲解椭圆形脸:“椭圆形脸比较适合老人,给人一种温和的感觉。”加深学生对不同脸形特点的认识。(4) 针对正方形和长方形脸形:“这两种脸形适合男生,显得正直、硬朗,适合年龄稍长的人。”(5) 展示三角形脸形图片:“三角形脸看起来可能会有点瘦小、弱。”使学生全面了解不同脸形。(6) 补充说明:“不同脸型的人可以通过适当的发型来调整和改善自己的脸型,以达到更好的外观效果。”拓宽学生的知识面。(7) 让学生观察自己和同学的脸形,互相交流判断。(8) 请几位学生说一说自己是什么脸形,老师进行点评和纠正。认识发型(1) 展示多种不同发型的图片,如短发、长发、卷发等,说:“人的不同发型涵盖了从短到长、从简单到复杂的多种风格。”(2) 分析不同发型的特点:“短发显得干练,长发更加温柔,卷发很有个性。”让学生感受发型的多样性。(3) 鼓励学生:“大家用线条试着画出自己的发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4) 巡视学生的绘画情况,给予个别指导和建议。(5) 挑选一些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表扬画得好的地方,提出改进意见。(6) 再次强调发型对个人特点和风格的突出作用:“不同的发型能够突出个人的特点和风格。”(7) 让学生思考自己的发型适合哪种风格。(8) 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老师总结并引导。 1. 认真观察不同脸形和发型的图片。2. 积极判断自己和同学的脸形。3. 尝试用线条画自己的发型。4. 分享自己对发型风格的想法。评价任务 观察力:☆☆☆判断力:☆☆☆表现力:☆☆☆设计意图 通过图片展示和详细讲解,让学生系统地认识不同的脸形和发型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动手绘画发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五官与表情讲解 活动一:认识五官 五官讲解(1) 展示人脸五官的特写图片,清晰地说:“我们的五官包括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和眉毛。”(2) 详细描述眼睛的特点:“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不同的眼睛形状会有不同的感觉,比如大眼睛很明亮,小眼睛很有神。”(3) 讲解鼻子:“鼻子有高有低,挺直的鼻子显得很精神。”让学生关注五官细节。(4) 介绍嘴巴:“嘴巴可以表达很多情感,微笑的嘴巴让人感觉很友善。”(5) 提到耳朵:“耳朵的大小和形状也各有不同。”使学生全面认识五官。(6) 强调眉毛的作用:“眉毛可以表现人的情绪,生气的时候眉毛会皱起来。”(7) 让学生互相观察同桌的五官,说一说有什么特点。(8) 请几位学生描述自己的五官特点,老师进行点评和补充。表情讲解(1) 做出高兴、伤心、痛苦、害怕、生气、愤怒等不同表情,生动地说:“人的面部表情可以表达多种情绪。”(2) 分析高兴的表情:“高兴的时候,眼睛会眯起来,嘴角会上扬。”让学生直观感受。(3) 讲解伤心的表情:“伤心的时候,眉毛会下垂,眼睛会流泪。”加深学生对表情的理解。(4) 展示不同表情的图片,让学生判断是什么情绪。(5) 请学生模仿这些表情,其他同学猜测。(6) 强调表情通过眼部、颜面和口部肌肉的变化来表现:“大家可以感受一下自己做表情时肌肉的运动。”(7) 让学生思考自己平时最常出现的表情。(8) 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老师总结表情对自画像的重要性。 1. 仔细观察五官和表情图片。2. 互相观察同桌的五官并交流。3. 模仿表情让同学猜测。4. 分享自己平时的表情。评价任务 观察力:☆☆☆模仿力:☆☆☆表达力:☆☆☆设计意图 通过图片展示、老师示范和学生互动,让学生深入了解五官和表情的特点及作用,为画自画像增添生动性和情感表达。绘画指导 活动二:绘画步骤指导 步骤讲解(1) 拿起画笔,边画边说:“我们画自画像时,首先要细心观察自己的外貌特征。”(2) 示范画出脸形:“先确定自己的脸形,比如圆形,用流畅的线条画出来。”(3) 接着画发型:“再画出自己的发型,注意线条的走向。”(4) 描绘五官:“然后仔细画出五官,注意它们的位置和比例。”(5) 提醒学生:“要抓准自己的特征,比如独特的眉毛或者大眼睛。”(6) 示范画出动作:“可以给自己画一个有趣的动作,让自画像更生动。”(7) 提到服装点缀:“用简单的线条画出自己的衣服,选择喜欢的颜色涂上。”(8) 最后说:“还可以添加背景,比如美丽的风景或者喜欢的物品。”技巧提示(1) 强调线条的运用:“线条要流畅,不要断断续续。”(2) 提醒色彩搭配:“颜色可以大胆一些,但要协调。”(3) 鼓励创新:“大家可以发挥想象,画出独一无二的自己。”(4) 说:“如果画错了,不要着急,可以用橡皮擦修改。”减轻学生的压力。(5) 让学生在纸上轻轻画出轮廓,再慢慢完善。(6) 提醒注意画面的整洁:“保持画面干净,会让自画像更漂亮。”(7) 巡视学生绘画,及时给予个别指导和鼓励。(8) 展示一些优秀自画像作品,让学生学习借鉴。 1. 认真观看老师的绘画示范。2. 按照步骤在纸上轻轻画出轮廓。3. 尝试运用老师提示的技巧。4. 参考优秀作品寻找灵感。评价任务 观察力:☆☆☆模仿力:☆☆☆创新力:☆☆☆设计意图 通过详细的绘画步骤示范和技巧提示,让学生掌握画自画像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创新思维。学生实践 活动三:自主绘画 自主创作(1) 鼓励学生:“现在大家拿起画笔,开始画自己的自画像吧,老师相信你们都能画出独特的自己。”(2) 强调绘画时间:“给大家30分钟的时间,慢慢画,不要着急。”(3) 巡视学生的绘画过程,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帮助。(4) 对遇到困难的学生,耐心指导:“不要担心,按照我们学的步骤来。”(5) 表扬有创意的学生:“你这个想法很独特,继续保持。”(6) 提醒学生注意画面的布局和整洁。(7) 鼓励学生大胆运用色彩和线条。(8) 关注学生的情绪,让他们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小组交流(1) 当大部分学生完成初稿后,组织学生分组:“大家画得差不多了,现在我们分成小组,互相交流一下。”(2) 提出交流要求:“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画的自画像,也听听其他同学的想法。”(3) 巡视各小组,倾听学生的交流内容。(4)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5) 引导学生互相学习和借鉴:“看看其他同学有什么好的地方,我们可以学习一下。”(6) 提醒学生尊重他人的作品和想法。(7) 对交流活跃的小组给予表扬。(8) 总结小组交流的情况,为下一步展示做准备。 1. 专心绘制自画像。2. 遇到困难向老师请教。3. 积极参与小组交流。4. 认真倾听同学的分享。评价任务 专注度:☆☆☆交流度:☆☆☆分享度:☆☆☆设计意图 让学生通过自主绘画实践,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小组交流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启发,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作品展示与评价 作品展示(1) 热情地说:“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大家的自画像作品!”(2) 邀请几位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说:“请勇敢地走上台,向大家介绍你的自画像。”(3) 为展示的学生鼓掌加油,营造积极的氛围。(4) 请展示的学生介绍自己画中的独特之处和创作思路。(5) 认真倾听学生的介绍,给予肯定和鼓励。(6) 引导其他学生认真观看和倾听。(7) 展示更多学生的作品,让更多人有展示的机会。(8) 对每一幅作品都给予关注和尊重。评价环节(1) 组织学生进行评价:“大家来评一评这些作品,说说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2) 鼓励学生从外貌特征、表情、创意等方面评价:“可以从我们学的知识来评价。”(3) 引导学生用积极的语言评价:“我们要多发现别人作品的优点。”(4) 对学生的评价进行总结和补充:“你说得很有道理,老师再补充一点。”(5) 老师也发表自己的评价意见:“老师觉得这幅作品在色彩运用上很出色。”(6) 给每一幅作品颁发小奖品,如贴纸、小徽章等,鼓励学生。(7) 强调每个学生的作品都是独特的,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8) 总结评价结果,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1. 勇敢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2. 认真介绍自己的创作思路。3. 积极参与作品评价。4. 虚心接受他人的评价。评价任务 展示度:☆☆☆评价度:☆☆☆接受度:☆☆☆设计意图 通过作品展示,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评价环节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同时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促进学生不断进步。作业设计基础作业1. 回家后,将自画像进一步完善,涂上漂亮的颜色。2. 把自画像拿给家人看,并向他们介绍自己的创作思路。3. 收集一些不同风格的自画像作品,下节课和同学分享。拓展作业1. 尝试用不同的绘画材料,如水彩、油画棒等,重新画一幅自画像。2. 根据自己的自画像,编写一个有趣的小故事。3. 和好朋友一起合作画一幅自画像组合画。板书设计独特的自己一、外貌特征1. 脸形:圆形、椭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2. 发型:多样风格3. 五官:眼、鼻、嘴、耳、眉4. 表情:多种情绪二、绘画步骤观察 - 画脸形 - 画发型 - 画五官 - 抓特征 - 画动作 - 服装点缀 - 添加背景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 创设旅行的情境导入新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参与度高。2.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图片展示、老师示范和学生互动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较好地掌握了外貌特征和绘画技巧。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和作品评价,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让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的作品。不足之处1. 在学生实践环节,部分学生绘画速度较慢,未能按时完成作品,可能是对绘画技巧掌握不够熟练,老师指导不够及时全面。2. 在评价环节,学生的评价语言较为单一,缺乏深度和专业性,老师引导不够到位。3. 教学时间把控不够精准,导致最后总结环节有些仓促,未能充分强调重点知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