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漂亮的教室》教案学科 小学美术 年级册别 一年级上册 共1课时教材 岭南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漂亮的教室》是岭南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的内容。教材围绕教室展开,通过欣赏不同教室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教室的美,进而激发学生设计和装扮教室的兴趣。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趣味性,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好动、想象力丰富的特点。他们在生活中对教室有一定的认知,但缺乏对教室环境美的深入感受。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在设计和动手操作方面遇到困难。教师可通过直观的图片、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课时教学目标审美感知1. 能够感受不同教室环境与物品呈现出的温馨、干净、舒适等美感。2. 学会观察教室中的细节之美,如黑板报、图书角等的独特之处。艺术表现1. 掌握撕贴、剪画等方法,对教室用品进行简单的美化。2. 能用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对教室装扮的想法。创意实践1. 针对教室存在的问题,提出有创意的解决办法和设计方案。2. 与同学合作,共同完成教室的装扮任务。文化理解1. 理解教室是大家共同的家,增强集体归属感。2. 体会通过大家的努力让教室变得更美好的意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感受教室环境与物品的美,培养审美能力。2. 掌握撕贴、剪画等美化教室用品的方法。3. 能够提出有创意的教室装扮设计方案。难点1. 深入理解教室美的内涵,并能用语言准确表达感受。2. 设计出独特且可行的教室装扮方案。3. 在合作中协调分工,共同完成教室装扮任务。教学方法与准备教学方法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绘画工具、手工材料、废旧盒子等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1) 教师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然后说:“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特别的地方,闭上眼睛,想象我们正走进一个神秘的空间。”(2) 展示一些美丽教室的图片,包括温馨的图书角、干净整洁的课桌椅、漂亮的黑板报等,同时说道:“看,我们来到了一间间充满魅力的教室。”(3) 提问学生:“这些教室给你们什么样的感受呀?”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4)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肯定和补充,如“你说得很对,这个教室让人感觉特别温馨,就像家一样。”(5) 引出课题:“教室是我们学习和生活的地方,就像我们的家一样,我们都爱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把教室变得更漂亮。”(6) 再次强调教室的重要性:“我们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教室,一个漂亮的教室能让我们心情更愉快,学习更有动力。”(7)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接下来的活动:“大家有没有信心把我们的教室打扮得超级棒?”(8) 简单介绍本节课的大致内容:“我们会先欣赏更多美丽的教室,然后当小小设计师,最后一起装扮我们的教室。” 1. 闭上眼睛,跟着音乐想象。2. 观看美丽教室的图片。3. 思考并回答老师的问题。4. 对装扮教室充满期待。评价任务 回答积极:☆☆☆感受表达:☆☆☆参与热情:☆☆☆设计意图 通过创设情境,用音乐和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教室的热爱之情,自然地引出课题。活动一:欣赏美丽的教室 引导欣赏(1) 展示更多不同风格教室的图片,详细介绍每个教室的特点,如“看,这个教室有一个大大的图书角,里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同学们可以在课余时间尽情阅读。”(2)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的各个角落,提问:“大家看看,这个教室的植物角有什么特别之处?”(3) 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喜欢的教室及原因,教师巡视并倾听学生的讨论内容。(4) 请小组代表发言,对发言的学生进行鼓励和点评,如“你观察得很仔细,说得也很有条理,这个教室的荣誉角确实展示了班集体的荣耀,让人很有自豪感。”(5) 总结教室美的元素,如温馨的布置、干净的环境、丰富的展示等,并在黑板上简要记录。(6) 再次展示一些教室的细节图片,如精美的黑板报、可爱的姓名牌等,让学生感受细节之美。(7) 提问学生:“在我们自己的教室中,哪些地方也能体现出这些美呢?”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教室。(8) 鼓励学生发现教室中的美,并思考如何让教室变得更美。 1. 认真观看图片,观察教室特点。2. 分组讨论并分享喜欢的教室及原因。3. 小组代表发言。4. 思考自己教室的美和改进之处。评价任务 观察细致:☆☆☆讨论积极:☆☆☆表达清晰:☆☆☆设计意图 通过欣赏不同的教室图片,让学生感受教室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教室,为后续的设计和装扮活动奠定基础。活动二:我做小小设计师 提出问题(1) 展示一些同学在教室中遇到的小烦恼的图片,如“新的班集体,好多同学名字还不认识”“讲台上的粉笔容易弄脏桌面”等,然后说:“同学们,在我们的教室生活中,也会遇到这样的小问题,我们该怎么解决呢?”(2) 让学生独立思考几分钟,鼓励他们大胆想象解决办法。(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要求每个小组至少提出两个解决方案,并记录下来。(4) 巡视各小组,参与讨论,给予指导和启发,如“大家可以从生活中找灵感,想想有没有什么有趣又实用的方法。”(5) 请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对有创意的方案给予表扬,如“你们小组的想法很新颖,制作有创意的姓名牌既能让大家快速认识,又能增添教室的趣味性。”(6) 引导学生对各个方案进行评价和筛选,选出最可行、最有创意的方案。(7) 让学生根据选定的方案,用绘画的形式设计出具体的样子,教师提醒学生注意画面的布局和色彩搭配。(8)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将自己的设计想法完美地展现出来。 1. 观察图片,思考问题。2. 参与小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3. 小组代表汇报结果。4. 用绘画设计具体方案。评价任务 想法创意:☆☆☆讨论参与:☆☆☆设计表现:☆☆☆设计意图 通过提出教室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用绘画表达设计想法,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活动三:装扮我们的讲台 废物利用(1) 展示一些废旧盒子,说:“同学们,生活中我们会有很多这样的小盒子,扔掉很可惜,我们可以用它们来装扮讲台。”(2) 讲解如何对盒子进行改造,如用撕贴、剪画的方法给盒子穿上“新衣服”,并进行简单的示范。(3) 发给学生废旧盒子和相关的手工材料,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使用工具。(4) 巡视学生的操作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如“你这个图案剪得很精致,如果再搭配一些不同颜色的纸,会更漂亮。”(5) 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随意涂鸦自己喜欢的图案,也可以参考之前的设计方案。(6) 组织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作品,让学生介绍自己的设计思路和制作过程。(7) 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展示,肯定学生的努力和创意,如“你把盒子变成了一个可爱的收纳盒,既实用又美观,真了不起。”(8) 引导学生将装扮好的盒子摆放在讲台上,感受讲台的变化。 1. 观看老师示范,学习改造方法。2. 动手对盒子进行改造。3. 交流和分享作品。4. 将作品摆放在讲台上。评价任务 动手能力:☆☆☆创意表现:☆☆☆分享积极:☆☆☆设计意图 通过废物利用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撕贴、剪画等艺术表现方法,同时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课堂总结 总结回顾(1) 展示本节课学生的优秀作品和教室装扮后的照片,说:“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美丽的教室,当了小小设计师,还装扮了我们的讲台,让教室变得更漂亮了。”(2)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如教室美的元素、设计方案的创意、手工制作的方法等。(3) 表扬学生在本节课中的积极表现和出色成果,如“大家都很有创意,动手能力也很强,把教室装扮得焕然一新。”(4) 强调教室是大家共同的家,需要大家一起爱护和维护,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继续为美化教室贡献自己的力量。(5)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讨论,还有哪些可以让教室变得更美的点子。(6) 感谢学生的参与和配合,宣布下课。(7) 提醒学生整理好自己的工具和材料,保持教室整洁。(8) 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为今后的教学积累经验。 1. 观看作品和照片,回顾课堂内容。2. 倾听老师的表扬和总结。3. 明确课后作业。4. 整理工具和材料。评价任务 知识回顾:☆☆☆态度认真:☆☆☆整理有序:☆☆☆设计意图 通过总结回顾,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和环保意识,同时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的思维和实践空间。作业设计基础作业1. 回家后和家长一起讨论,记录下至少三个让教室变得更美的点子。2. 用绘画的形式画出自己心目中最漂亮的教室。3. 收集一些废旧材料,准备下节课继续装扮教室。拓展作业1. 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一个小装饰品,用于装饰教室。2. 为教室设计一个新的区域,如游戏角、手工坊等,并画出设计图。3. 向其他班级介绍我们教室的装扮经验和成果。板书设计漂亮的教室一、教室美的元素温馨、干净、丰富展示二、设计方案解决问题、创意表现三、手工方法撕贴、剪画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 教学环节设计合理,从欣赏教室到设计方案,再到动手装扮,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学生参与度高。2.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学生提出了很多有创意的设计方案。3. 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掌握了撕贴、剪画等手工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不足之处1. 在小组讨论环节,个别小组的讨论秩序有些混乱,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师的引导和调控还不够到位。2. 由于时间有限,学生的作品展示和交流不够充分,有些学生没有机会详细介绍自己的设计思路和制作过程。3.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不够,部分基础较弱的学生在手工制作时遇到了一些困难,教师的个别指导不够及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