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天空的颜色》教案学科 美术 年级册别 一年级上册 共1课时教材 岭南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教材分析教材分析《天空的颜色》是岭南版一年级上册的内容,此课聚焦天空颜色,引导学生观察其色彩变化。教材通过欣赏不同艺术家笔下天空的画作,为学生提供多样创作灵感,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与运用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生活经验,对天空有直观认识,但对天空颜色的细腻变化观察不足。他们身心发展处于快速阶段,好奇心强,但注意力易分散。在学习中,可能难以准确表达天空颜色变化,绘画技巧也较欠缺。教学中需通过生动方式引导观察,多鼓励以增强信心。课时教学目标审美感知1. 能够敏锐观察天空颜色的色彩变化,感受不同时段天空色彩的独特之美。2. 体会艺术家作品中天空颜色的表现手法,提高对色彩的审美感知能力。艺术表现1. 学会运用点、线、色块等元素,大胆表现天空的颜色。2. 掌握勾勒轮廓和涂色的基本绘画技巧,创作出富有个性的天空作品。创意实践1. 积极思考,探索用其他方法表现天空的颜色,培养创新思维。2. 在创作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将自己对天空的独特感受融入作品。文化理解1. 了解不同艺术家眼中天空的表现方式,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艺术作品的差异。2. 尊重和欣赏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增强对艺术文化的理解。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准确说出天空颜色的色彩变化特点。2. 欣赏艺术家作品中天空颜色的表现手法。3. 运用点、线、色块等元素创作天空作品。难点1. 深入理解艺术家通过天空颜色表达的情感和意境。2. 灵活运用不同方法表现天空颜色的独特效果。3. 在创作中展现自己对天空颜色的独特理解和感受。教学方法与准备教学方法讲授法、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绘画工具(彩笔、油画棒、画纸)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1) 教师播放一段天空在不同时段变化的视频,如清晨、中午、傍晚、夜晚的天空,吸引学生注意力。(2) 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提问:“同学们,刚刚我们看到的天空都有哪些颜色呀?”引导学生回忆视频中的天空颜色。(3) 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印象深刻的天空颜色。(4)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简单总结和肯定,如“你观察得很仔细,说得非常棒”。(5) 展示一些天空的美丽图片,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天空颜色的兴趣。(6) 提出问题:“大家想一想,为什么天空在不同时间会有不同的颜色呢?”引发学生思考。(7)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8) 请小组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给予点评和引导。 1. 观看视频,认真观察天空颜色的变化。2. 积极回答教师的问题,分享自己看到的天空颜色。3. 参与小组讨论,与同学交流自己对天空颜色变化原因的想法。4. 倾听小组代表发言,学习他人的观点。评价任务 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参与度:☆☆☆设计意图 通过播放视频和展示图片,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讲授新课 活动一:说一说天空颜色的色彩变化 引导交流(1) 教师再次展示不同时段天空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2) 提问:“谁能说一说这些天空颜色是怎么变化的?比如从早到晚,天空颜色是怎样慢慢改变的?”(3)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天空颜色的变化过程,如“早上天空是浅蓝色的,慢慢变成深蓝色,傍晚又变成橙红色”。(4) 对于学生的描述,教师给予具体的反馈和指导,如“你描述得很有条理,如果能再加上一些形容词就更棒了”。(5) 组织学生进行同桌交流,互相分享自己观察到的天空颜色变化。(6) 请几位学生在全班分享同桌交流的内容,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7) 展示一些天空颜色渐变的图片,让学生感受颜色过渡的美妙。(8) 提问:“这种颜色渐变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引导学生体会天空颜色变化带来的情感体验。活动二:赏一赏艺术家眼中的天空 作品欣赏(1) 教师展示凡·高的《播种者》,介绍画家和作品背景。(2) 引导学生观察作品中天空的颜色,提问:“这幅画里的天空是什么颜色为主?这些颜色给你什么感觉?”(3) 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对作品中天空颜色的感受,如“我觉得天空的黄色很明亮,让我感觉很温暖”。(4) 教师讲解凡·高在作品中运用色彩表达情感的方式,如通过强烈的色彩对比来表现内心的激情。(5) 依次展示颜文樑的《南湖》、盖哈德·里希特的《胡贝尔拉特附近的埃费尔风光》,采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6)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比较不同艺术家作品中天空颜色表现的异同。(7) 请小组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8) 总结艺术家们通过天空颜色表现的不同主题和情感,让学生了解艺术作品中色彩的重要性。 1. 仔细观察图片,描述天空颜色的变化。2. 与同桌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倾听同桌的想法。3. 欣赏艺术家的作品,表达自己对作品中天空颜色的感受。4. 参与小组讨论,比较不同作品中天空颜色表现的异同。评价任务 描述准确性:☆☆☆感受表达:☆☆☆讨论参与度:☆☆☆设计意图 通过让学生说一说天空颜色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欣赏艺术家的作品,引导学生体会艺术家通过色彩表达情感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小组讨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实践创作 活动三:画一画天空的颜色 创作指导(1) 教师讲解用点、线、色块等元素画天空的方法,如用点表现星星,用线表现云彩,用色块表现天空的颜色。(2) 示范勾勒天空轮廓的技巧,如用流畅的线条画出天空的边界。(3) 展示不同的涂色方法,如平涂、渐变涂、点涂等,让学生了解不同涂色效果。(4) 提出创作要求:“同学们,现在请你们用点、线、色块等元素,画出自己心中天空的颜色。可以是你看到过的天空,也可以是你想象中的天空。”(5) 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绘画时间,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学生的创作过程。(6) 对于遇到困难的学生,教师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指导,如“你可以先从简单的线条开始画起”。(7)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大胆创新,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表现天空的颜色。(8) 提醒学生注意画面的整洁和色彩的搭配。 1. 认真听讲,学习用点、线、色块等元素画天空的方法。2. 开始创作,勾勒天空轮廓并涂色。3. 遇到困难时向教师或同学请教。4. 发挥想象力,大胆创新,完成自己的天空作品。评价任务 技巧运用:☆☆☆创意表现:☆☆☆画面整洁:☆☆☆设计意图 通过教师的示范和指导,让学生掌握用点、线、色块等元素画天空的基本技巧。给予学生充足的创作时间,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践创作能力。作品展示与评价 展示评价(1) 组织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黑板或展示台上。(2) 邀请学生自愿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如“我画的是傍晚的天空,用了橙红色和紫色,因为我觉得傍晚的天空很美”。(3) 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给予掌声鼓励。(4) 引导学生进行互相评价,提问:“你觉得他的作品哪里画得好?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5) 鼓励学生客观、公正地评价他人作品,如“他的天空颜色很鲜艳,但是云彩的线条可以再流畅一些”。(6)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进行总结和引导,肯定学生的优点,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7) 教师对每一幅作品进行简要评价,强调作品中的亮点和进步之处。(8) 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如小贴纸、小奖品等。 1. 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2. 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3. 倾听他人作品介绍,参与互相评价。4. 接受教师和同学的评价,虚心学习。评价任务 表达能力:☆☆☆评价客观性:☆☆☆学习态度:☆☆☆设计意图 通过作品展示和评价,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组织学生互相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和审美水平。教师的评价和奖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课堂总结 总结拓展(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天空颜色的色彩变化、艺术家作品的欣赏以及学生的创作过程。(2) 强调学生在创作中展现出的优点和进步,如“大家今天都画得非常棒,很多同学都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用独特的颜色表现了天空”。(3) 提出问题:“除了我们今天用的方法,还有其他表现天空颜色的方法吗?”引导学生课后继续思考。(4) 布置课后作业:“同学们,下节课记得把你们的作品带来和大家分享。回家后,你们可以继续探索用其他方法表现天空的颜色。”(5)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天空,发现更多天空颜色的美。(6) 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如“希望大家以后继续保持对美术的热爱,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7) 宣布本节课结束。(8) 整理教学用具和学生作品。 1. 倾听教师总结,回顾本节课内容。2. 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3. 记住课后作业。4. 收拾好自己的绘画工具。评价任务 知识掌握:☆☆☆思考能力:☆☆☆学习态度:☆☆☆设计意图 通过课堂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强化学生的学习成果。提出拓展问题和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进行课后探索和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天空,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作业设计基础作业1. 完成一幅用其他方法表现天空颜色的绘画作品。2. 给作品配上一段简短的文字说明,介绍自己的创作思路。3. 整理自己本节课的绘画工具,保持整洁。拓展作业1. 收集一些不同风格的天空艺术作品,下节课与同学分享。2. 观察不同季节天空颜色的变化,记录下来。3. 尝试用手工制作的方式表现天空的颜色。板书设计天空的颜色色彩变化:早 - 浅蓝,晚 - 橙红等表现元素:点、线、色块绘画步骤:勾勒轮廓 - 涂色艺术家作品:凡·高、颜文樑等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 教学方法多样,通过播放视频、展示图片、组织讨论、示范创作等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学生们积极投入到课堂活动中。2. 在实践创作环节,学生们能够大胆发挥想象力,运用所学的点、线、色块等元素,创作出富有个性的天空作品,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3. 作品展示与评价环节,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评价能力,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不足之处1. 在引导学生描述天空颜色的变化时,部分学生表达不够准确和完整,教师的引导还可以更加深入和细致。2. 创作时间略显紧张,一些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自己的作品,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合理安排时间。3. 对个别学生的关注还不够,在巡回指导时,没有及时发现一些学生的独特创意和问题,需要加强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