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天空的颜色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5课 天空的颜色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天空的颜色》教案
学科 美术 年级册别 一年级上册 共1课时
教材 岭南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天空的颜色》是岭南版一年级上册的内容,此课聚焦天空颜色,引导学生观察其色彩变化。教材通过欣赏不同艺术家笔下天空的画作,为学生提供多样创作灵感,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与运用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生活经验,对天空有直观认识,但对天空颜色的细腻变化观察不足。他们身心发展处于快速阶段,好奇心强,但注意力易分散。在学习中,可能难以准确表达天空颜色变化,绘画技巧也较欠缺。教学中需通过生动方式引导观察,多鼓励以增强信心。
课时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
1. 能够敏锐观察天空颜色的色彩变化,感受不同时段天空色彩的独特之美。
2. 体会艺术家作品中天空颜色的表现手法,提高对色彩的审美感知能力。
艺术表现
1. 学会运用点、线、色块等元素,大胆表现天空的颜色。
2. 掌握勾勒轮廓和涂色的基本绘画技巧,创作出富有个性的天空作品。
创意实践
1. 积极思考,探索用其他方法表现天空的颜色,培养创新思维。
2. 在创作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将自己对天空的独特感受融入作品。
文化理解
1. 了解不同艺术家眼中天空的表现方式,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艺术作品的差异。
2. 尊重和欣赏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增强对艺术文化的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准确说出天空颜色的色彩变化特点。
2. 欣赏艺术家作品中天空颜色的表现手法。
3. 运用点、线、色块等元素创作天空作品。
难点
1. 深入理解艺术家通过天空颜色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2. 灵活运用不同方法表现天空颜色的独特效果。
3. 在创作中展现自己对天空颜色的独特理解和感受。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讲授法、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绘画工具(彩笔、油画棒、画纸)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
(1) 教师播放一段天空在不同时段变化的视频,如清晨、中午、傍晚、夜晚的天空,吸引学生注意力。
(2) 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提问:“同学们,刚刚我们看到的天空都有哪些颜色呀?”引导学生回忆视频中的天空颜色。
(3) 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印象深刻的天空颜色。
(4)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简单总结和肯定,如“你观察得很仔细,说得非常棒”。
(5) 展示一些天空的美丽图片,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天空颜色的兴趣。
(6) 提出问题:“大家想一想,为什么天空在不同时间会有不同的颜色呢?”引发学生思考。
(7)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
(8) 请小组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给予点评和引导。 1. 观看视频,认真观察天空颜色的变化。
2. 积极回答教师的问题,分享自己看到的天空颜色。
3. 参与小组讨论,与同学交流自己对天空颜色变化原因的想法。
4. 倾听小组代表发言,学习他人的观点。
评价任务 观察能力:☆☆☆
表达能力:☆☆☆
参与度:☆☆☆
设计意图 通过播放视频和展示图片,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讲授新课 活动一:说一说天空颜色的色彩变化 引导交流
(1) 教师再次展示不同时段天空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
(2) 提问:“谁能说一说这些天空颜色是怎么变化的?比如从早到晚,天空颜色是怎样慢慢改变的?”
(3)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天空颜色的变化过程,如“早上天空是浅蓝色的,慢慢变成深蓝色,傍晚又变成橙红色”。
(4) 对于学生的描述,教师给予具体的反馈和指导,如“你描述得很有条理,如果能再加上一些形容词就更棒了”。
(5) 组织学生进行同桌交流,互相分享自己观察到的天空颜色变化。
(6) 请几位学生在全班分享同桌交流的内容,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
(7) 展示一些天空颜色渐变的图片,让学生感受颜色过渡的美妙。
(8) 提问:“这种颜色渐变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引导学生体会天空颜色变化带来的情感体验。
活动二:赏一赏艺术家眼中的天空 作品欣赏
(1) 教师展示凡·高的《播种者》,介绍画家和作品背景。
(2) 引导学生观察作品中天空的颜色,提问:“这幅画里的天空是什么颜色为主?这些颜色给你什么感觉?”
(3) 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对作品中天空颜色的感受,如“我觉得天空的黄色很明亮,让我感觉很温暖”。
(4) 教师讲解凡·高在作品中运用色彩表达情感的方式,如通过强烈的色彩对比来表现内心的激情。
(5) 依次展示颜文樑的《南湖》、盖哈德·里希特的《胡贝尔拉特附近的埃费尔风光》,采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
(6)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比较不同艺术家作品中天空颜色表现的异同。
(7) 请小组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8) 总结艺术家们通过天空颜色表现的不同主题和情感,让学生了解艺术作品中色彩的重要性。 1. 仔细观察图片,描述天空颜色的变化。
2. 与同桌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倾听同桌的想法。
3. 欣赏艺术家的作品,表达自己对作品中天空颜色的感受。
4. 参与小组讨论,比较不同作品中天空颜色表现的异同。
评价任务 描述准确性:☆☆☆
感受表达:☆☆☆
讨论参与度:☆☆☆
设计意图 通过让学生说一说天空颜色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欣赏艺术家的作品,引导学生体会艺术家通过色彩表达情感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小组讨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
实践创作 活动三:画一画天空的颜色 创作指导
(1) 教师讲解用点、线、色块等元素画天空的方法,如用点表现星星,用线表现云彩,用色块表现天空的颜色。
(2) 示范勾勒天空轮廓的技巧,如用流畅的线条画出天空的边界。
(3) 展示不同的涂色方法,如平涂、渐变涂、点涂等,让学生了解不同涂色效果。
(4) 提出创作要求:“同学们,现在请你们用点、线、色块等元素,画出自己心中天空的颜色。可以是你看到过的天空,也可以是你想象中的天空。”
(5) 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绘画时间,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学生的创作过程。
(6) 对于遇到困难的学生,教师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指导,如“你可以先从简单的线条开始画起”。
(7)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大胆创新,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表现天空的颜色。
(8) 提醒学生注意画面的整洁和色彩的搭配。 1. 认真听讲,学习用点、线、色块等元素画天空的方法。
2. 开始创作,勾勒天空轮廓并涂色。
3. 遇到困难时向教师或同学请教。
4. 发挥想象力,大胆创新,完成自己的天空作品。
评价任务 技巧运用:☆☆☆
创意表现:☆☆☆
画面整洁:☆☆☆
设计意图 通过教师的示范和指导,让学生掌握用点、线、色块等元素画天空的基本技巧。给予学生充足的创作时间,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践创作能力。
作品展示与评价 展示评价
(1) 组织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黑板或展示台上。
(2) 邀请学生自愿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如“我画的是傍晚的天空,用了橙红色和紫色,因为我觉得傍晚的天空很美”。
(3) 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给予掌声鼓励。
(4) 引导学生进行互相评价,提问:“你觉得他的作品哪里画得好?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
(5) 鼓励学生客观、公正地评价他人作品,如“他的天空颜色很鲜艳,但是云彩的线条可以再流畅一些”。
(6)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进行总结和引导,肯定学生的优点,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7) 教师对每一幅作品进行简要评价,强调作品中的亮点和进步之处。
(8) 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如小贴纸、小奖品等。 1. 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
2. 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
3. 倾听他人作品介绍,参与互相评价。
4. 接受教师和同学的评价,虚心学习。
评价任务 表达能力:☆☆☆
评价客观性:☆☆☆
学习态度:☆☆☆
设计意图 通过作品展示和评价,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组织学生互相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和审美水平。教师的评价和奖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
课堂总结 总结拓展
(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天空颜色的色彩变化、艺术家作品的欣赏以及学生的创作过程。
(2) 强调学生在创作中展现出的优点和进步,如“大家今天都画得非常棒,很多同学都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用独特的颜色表现了天空”。
(3) 提出问题:“除了我们今天用的方法,还有其他表现天空颜色的方法吗?”引导学生课后继续思考。
(4) 布置课后作业:“同学们,下节课记得把你们的作品带来和大家分享。回家后,你们可以继续探索用其他方法表现天空的颜色。”
(5)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天空,发现更多天空颜色的美。
(6) 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如“希望大家以后继续保持对美术的热爱,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7) 宣布本节课结束。
(8) 整理教学用具和学生作品。 1. 倾听教师总结,回顾本节课内容。
2. 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3. 记住课后作业。
4. 收拾好自己的绘画工具。
评价任务 知识掌握:☆☆☆
思考能力:☆☆☆
学习态度:☆☆☆
设计意图 通过课堂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强化学生的学习成果。提出拓展问题和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进行课后探索和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天空,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
1. 完成一幅用其他方法表现天空颜色的绘画作品。
2. 给作品配上一段简短的文字说明,介绍自己的创作思路。
3. 整理自己本节课的绘画工具,保持整洁。
拓展作业
1. 收集一些不同风格的天空艺术作品,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2. 观察不同季节天空颜色的变化,记录下来。
3. 尝试用手工制作的方式表现天空的颜色。
板书设计
天空的颜色
色彩变化:早 - 浅蓝,晚 - 橙红等
表现元素:点、线、色块
绘画步骤:勾勒轮廓 - 涂色
艺术家作品:凡·高、颜文樑等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 教学方法多样,通过播放视频、展示图片、组织讨论、示范创作等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学生们积极投入到课堂活动中。
2. 在实践创作环节,学生们能够大胆发挥想象力,运用所学的点、线、色块等元素,创作出富有个性的天空作品,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3. 作品展示与评价环节,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评价能力,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不足之处
1. 在引导学生描述天空颜色的变化时,部分学生表达不够准确和完整,教师的引导还可以更加深入和细致。
2. 创作时间略显紧张,一些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自己的作品,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合理安排时间。
3. 对个别学生的关注还不够,在巡回指导时,没有及时发现一些学生的独特创意和问题,需要加强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