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物理试题(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物理试题(含解析)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
1.下列图片中,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组不同的是( )
A. 垒球被接住 B. 拉力器被拉开
C. 足球被顶回去 D. 篮球被投出
2.如图所示,将小球由A点静止释放后,经O点运动到另一侧的最高点B点,若小球运动到B点时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小球将( )
A. 静止不动
B. 继续返回到O点
C. 做圆周运动
D. 做匀速直线运动
3.如图所示,一小闹钟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则( )
A. 闹钟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闹钟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 闹钟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闹钟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 桌面对闹钟的支持力和闹钟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 桌面受到的重力和闹钟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4.下列实例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 )
A. 轴承中装滚珠
B. 用力捏车闸刹车
C. 给车加润滑油
D. 气垫船船底有空气层
5.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A. 吸管一端削尖 B. 盲道上有凸起
C. 书包带做得宽 D. 破窗锤的锤头很尖
6.下列设备中,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
A. 盆景自动浇水装置
B. 活塞式抽水机
C. 地漏
D. 液体压强计
7.小明拧瓶盖时,怎么用力也拧不动,于是他用勺子在瓶盖边缘撬了几下,如图所示,瓶盖一拧就打开了。瓶盖轻松被拧开主要是利用了勺子撬瓶盖时改变了( )
A. 瓶内外气体的压力差 B. 瓶盖与瓶口的接触面积
C. 瓶盖上方受到的压强 D. 瓶盖与瓶口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8.如图所示的四种飞行器中,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获得升力的是( )
A. 飞机 B. 热气球
C. 飞艇 D. 火箭
9.如图甲所示,取一个塑料瓶,去掉其底部,把一只乒乓球放到瓶口处,然后向瓶里注水,会发现水从瓶口流出,乒乓球不上浮;若用手堵住瓶口,很快就可观察到乒乓球浮了起来,如图乙所示。此实验说明了( )
A. 大气压强的存在 B. 连通器的原理
C.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D. 浮力产生的原因
10.将一重5N的小球竖直上抛,小球上升到最高点后落回原位置。若整个过程中所受的阻力恒为2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上升过程中,小球速度越来越慢,惯性越来越小
B. 上升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此时小球处于平衡状态
C. 上升时,小球所受合力为7N,方向竖直向下
D. 下降时,小球所受合力为3N,方向竖直向上
11.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制作的过山车模型。他把金属球放在A点,然后让其沿轨道滚下,金属球经过B、C、D点后,最高上升到E点,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金属球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 金属球在B点的速度最小
C. 金属球从B点到C点的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D. 金属球在D点的动能小于在C点的动能
12.下列工具在正常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核桃夹 B. 压蒜器
C. 钳子 D. 碗夹器
13.如图甲为施工时常见独轮车,可抽象成如图乙所示的杠杆模型,支点在O点,车身和砖头的重心在A点,手对车的力F作用在B点。为了抬起车时更省力,有时会将车上的砖头往前堆放,下列对其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 减小了阻力 B. 改变了阻力的方向 C. 减小了阻力臂 D. 增大了动力臂
14.某同学把吸管的一端封口并缠绕细铁丝,制作成一支简易密度计。将密度计竖直漂浮在水面上,在水面平齐处做一个标记A。两个相同的烧杯中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密度计分别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静止时如图所示,此时两液面相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液体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B. 密度计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C. 密度计排开甲液体的质量大于排开乙液体的质量
D. 甲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强等于乙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强
15.如图所示甲、乙两套装置所用滑轮质量均相等,用它们分别将所挂重物在相等时间内竖直向上匀速提升相同高度。若,所用竖直向上的拉力分别为和,拉力做功的功率分别为和,两装置的机械效率分别为和忽略绳重和摩擦。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分。
16.如图所示,这是小明利用玻璃瓶、玻璃管等制作的气压计:
玻璃瓶内气体的压强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瓶外气体压强;
保持其他条件相同,将该气压计从教学楼的1楼带到5楼,玻璃管中水柱__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
为了使气压计更加灵敏,应选用内径较______选填“大”或“小”的玻璃管。
17.中国海监50为目前中国最先进的海监船,该船自身质量为3000t,排水量达4000t。中国海监50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为______ t,在河水中空载时受到的浮力为______ N,入海后船身会上浮一些,此时船受到的浮力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8.如图为某火星探测器在轨运动的轨迹图,火星探测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在从远火点向近火点运动的过程中,火星探测器的重力势能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动能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所以近火点的速度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远火点的速度。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分。
19.如图甲所示为《天工开物》记载中的舂米装置——踏碓,踏碓是用柱子架起的一根木杠,杠的前端装有锥形石头,使用时用脚踩木杠后端A,木杠绕着O点转动就可以舂米。图乙为其工作简化图,忽略木杠自重,请在图乙中画出:
木杠所受的阻力;
作用在A点的最小的力及其力臂。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20.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相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小车在三种不同水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分别停留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实验中,水平面选用三种不同表面的目的是______;
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水平面越光滑,木块受到的阻力越______选填“大”或“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__选填“远”或“近”,速度减小的越______选填“快”或“慢”;
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出: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将______;
在此实验基础上通过推理可知观点______填字母是正确的。
A.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1.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进行的“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实验过程。
实验的四个步骤如图所示,为使操作简便且能减小误差,合理的顺序是______。
由实验B可知物体的重力为______ N,再结合步骤______可以测出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______N。
由步骤______和______可得出该物块排开水所受的重力,比较与,可得: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浮力的大小等于物块排开水所受的重力。
若要探究当物体未完全浸没时,浮力大小是否也等于物块排开水所受的重力,上面实验中需将实验步骤______选填序号进行改变,具体做法是______。
22.某同学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提出了2个猜想。
猜想1: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猜想2: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速度有关。
然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进行探究,其中A、B、C小球的质量,小球开始时在斜面的高度;
______选填“甲”、“乙”或“丙”图实验反映的小球动能最大,理由是______。
比较______两图进行的实验,可以探究小球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
实验乙、丙中让小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目的是______。
该同学由此实验联想到某段道路对小轿车和大客车的速度进行了限制,限速牌上标明“100”和“80”字样,______选填“大客车”或“小轿车”的限速应该是。
进一步比较甲、乙两图的实验,该同学得出结论:“物体的动能与高度有关,物体高度越高,具有的动能越大。”对此结论你的观点是:______选填“赞同”或“不赞同”,理由是______。
23.斜面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结果记录如下表:
实验次数 斜面倾斜程度 物体重力 斜面高度 沿斜面拉力 斜面长度 有用功 总功 斜面的机械效率
1 较缓 5 1
2 较陡 5 2 1 1 2
3 较陡 10 4 1 2 4
4 最陡 5 1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沿斜面向上______拉动木块;
根据表格中数据,第四次最陡实验的有用功是______ J,总功是______ J,机械效率是______;
分析数据可知,使用斜面可以省______选填“力”、“距离”或“功”且斜面的机械效率与______有关选填序号;
A.斜面倾斜程度
B.物体重力
C.沿斜面拉力
D.斜面长度
第一次实验中,物体沿着斜面匀速上升时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 N。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5分。
24.将一个边长为10cm的实心均匀正方体金属块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甲所示,此时它对地面的压强为。若在金属块上面用轻质弹簧连接一个重20N的物块A、当用10N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在物块A上时,如图乙所示,求:
金属块的重力;
乙图中金属块对地面的压强。
25.某工地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要用到如图甲所示的塔吊搬运建筑材料,塔吊上的滑轮部分如图乙所示。某次将质量为3t的重物匀速提高4m,用时20s,滑轮组钢索自由端的拉力F为,,求:
提升重物所做的有用功;
滑轮组钢索自由端的功率;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保留一位小数。
26.如图甲所示,质地均匀的物体不吸水,其形状可认为由两个大小不同的正方体组成。用细绳把物体吊在一个柱形容器上方,容器高度,现在往容器中加水,容器中加入水的高度h和物体受到细绳的拉力F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求:
物体的质量;
加水到A点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加水到B点时,物体受到的浮力;
物体的密度。
六、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分。
27.如图所示,一重8N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A漂浮于烧杯中,其重心为O,此时柱体A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力为______ N,并请画出柱体A所受力的示意图。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分析】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
本题考查了力的作用效果,力的这两个作用效果有明显的不同,比较容易辨别。
【解答】
A、在垒球被接住的过程中,垒球由运动变为静止,速度发生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拉力器在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在足球顶回去的过程中,足球运动的方向发生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篮球被投出,篮球由静止变为运动,速度发生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综上所述,B的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组不同。
故选:B。
2.【答案】A
【解析】解:由题意知,当小球运动到B点时,处于瞬间静止状态,此时受到的力全部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小球将保持静止。
故选:A。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本题考查了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与应用,属基础题。
3.【答案】A
【解析】解:AB、闹钟受到的重力作用在闹钟上,方向竖直向下;桌面对闹钟的支持力作用在闹钟上,方向竖直向上,是一对平衡力,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正确,B错误。
C、桌面对闹钟的支持力和闹钟对桌面的压力,是两个受力物体,二者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桌面受到的重力作用在桌面上,方向竖直向下,大小等于桌面的重力;闹钟对桌面的压力作用在桌面上,方向竖直向下,大小等于闹钟的重力,大小和方向上不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A。
二力平衡的条件:同一个受力物体,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相互作用力的特点:两个受力物体相互的,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平衡力的关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力反作用力的关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不同一物体上。具体题目中,找出受力物体和力的方向,做出正确判断。
4.【答案】B
【解析】解:A、轴承中装有滚珠,是变滑动为滚动,可减小摩擦,故A不合题意;
B、刹车时用力捏车闸,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可增大摩擦,故B符合题意;
C、给车加润滑油,在接触面形成一层油膜,可减小摩擦,故C不合题意;
D、气垫船船底有空气层,是使接触面脱离,可减小摩擦,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减小摩擦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减小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代替滑动。增大摩擦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用滑动代替滚动。
本题考查了减小和增大摩擦的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属基础题,难度不大。
5.【答案】C
【解析】解:ABD、吸管一端削尖、盲道上有凸起、破窗锤的锤头很尖都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ABD不符合题意。
C、书包带做得宽,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压强大小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
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
这是一道与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的物理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增大或减小压强,要学会学以致用,活学活用,这才是学习物理的真正意义。
6.【答案】C
【解析】解:盆景的自动给水装置,瓶子上端没有开口,底部虽然相互连通,不是连通器,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故A错误;
B.活塞式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的原理来工作的,不属于连通器,故B错误;
C.防臭地漏,进水口和下水管上端都是开口的、底部是连通的,是连通器,故C正确;
D.液体压强计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不是连通器,故D错误。
故选:C。
连通器是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连通器里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连通器各容器中液面的高度总是相平的。
本题考查的是连通器在生活中的应用。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多观察、多思考。本题的易错点是盆景的自动给水装置结构特点的分析。
7.【答案】A
【解析】解:如图所示的瓶子是真空包装,瓶盖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很难打开,当用勺子在瓶盖边缘撬了几下后,大气进入瓶子内部,这时瓶内外气体的压力差很小,使得摩擦力减小,所以用手一拧瓶盖就打开了。
故选:A。
如图所示的瓶子是真空包装,瓶子内部是真空的,所以瓶盖是被外界的大气压给压在了瓶口,据此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大气压的综合应用,真空包装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平时学习物理知识时要多联系生活实际、多举例、多解释,提高利用所学物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8.【答案】A
【解析】解:
A、飞机的机翼上面凸起,下面平直,飞机升空时,流过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流过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便形成了向上的升力,符合题意;
B、热气球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气球内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热气球在空气中受到浮力大于或等于其重力,不符合题意;
C、飞艇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飞艇内的氦气密度比空气小,它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所以能在空中飞行,不符合题意;
D、火箭升空靠喷气产生的动力推动,火箭升空时向地面喷出了高温高压的燃气,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高温高压的燃气对火箭施加了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使火箭升空,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通过实验探究得到的,流体包括液体和气体,流速越快的地方压强反而越小。
明确各飞行器飞行的原理,然后从中做出选择。
本题考查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关键是明确各种飞行器飞行的原理,注重了物理联系实际的考查,体现了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9.【答案】D
【解析】解:甲图,乒乓球下方不受水的压强,因而没有向上的压力,此时乒乓球不受浮力;
乙图,当用手堵住瓶口,则乒乓球上面和下面都有水,由于乒乓球上、下两面所处的深度不同,下面所处的深度大于上面的深度,下面受到的压强大于上面受到的压强,因此水对乒乓球产生的向上的压力与向下的压力不相等,实际上,这两个压力的合力就是水对乒乓球施加的向上托的力,这个力习惯上称为浮力,当乒乓球受到的浮力大于其自身重力时,乒乓球上浮起来,所以此实验说明了浮力产生的原因,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液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强大于向下的压强,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物体受到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的作用,这个压力差是物体受到的浮力。
本题考查了浮力产生的原因,属于基础题。
10.【答案】C
【解析】解:A、上升过程中,小球在重力的作用下速度越来越慢,小球的质量不变,小球的惯性不变,故A错误;
B、竖直向上抛出的小球,当小球上升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此时小球只受重力作用,受到的力是非平衡力,所以处于非平衡状态,故B错误;
C、球在竖直向上运动过程中,所受重力竖直向下,空气阻力竖直向下,则小球所受合力,故C正确;
D、球在竖直向下运动过程中,所受重力竖直向下,空气阻力竖直向下,则小球所受合力,故D正确。
故选:C。
惯性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物体的质量不变,惯性不变;
分析物体受力情况判断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球在竖直向上运动过程中所受重力竖直向下,空气阻力竖直向下,重力跟空气阻力属于同一直线上同方向二力的合成,其合力的大小等于两个力的大小之和,即;
球在竖直向下运动过程中所受重力竖直向下,空气阻力竖直向上,重力跟空气阻力属于同一直线上同方向二力的合成,其合力的大小等于两个力的大小之差,即。
本题考查了力的作用效果、平衡状态的判断、同一条直线上的二力合成,分清小球竖直向上运动时和向下运动时阻力的方向是关键。
11.【答案】C
【解析】解:ABC、金属球在A点静止时,只有重力势能,由于轨道光滑,且不计空气阻力,金属球从A点到D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所以金属球在A点、B点、C点和D点的机械能相等,等于在A点的重力势能,故C正确;
B点的位置最低,金属球在B点的重力势能最小,则B点的动能最大,整个过程中,金属球的质量不变,故金属球在B点速度最大,故B错误;
金属球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高度变小,重力势能变小,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A错误。
D、C点和D点的机械能相等,高度相等,金属球在D点的重力势能等于C点的重力势能,故金属球在D点的动能等于在C点的动能,故D错误;
故选:C。
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有: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快,动能越大。
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有:质量和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机械能是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不计空气阻力,轨道是光滑的,小球的机械能守恒,保持不变。
本题考查了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的变化的判断,属于常考题。
12.【答案】D
【解析】解:A、核桃夹在使用时,其设计使得用户施加的力能够有效地集中在核桃上,以较小的力产生较大的压强,从而打开核桃。因此,核桃夹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
B、压蒜器的设计是为了将蒜瓣压成蒜泥,其工作原理是通过较小的力产生较大的压力,因此压蒜器的动力臂也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
C、钳子在使用时,用户施加的力通过钳子的结构放大,以夹紧或剪断物体。因此,钳子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
D、碗夹器在使用时,需要较大的力来夹取碗,但其设计使得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这意味着用户需要施加较大的力才能夹住碗,但可以更精确地控制碗的位置,因此,碗夹器属于费力杠杆;
故选:D。
费力杠杆是指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通过分析每个选项的使用方式,可以判断出哪个工具属于费力杠杆。
本题考查的是杠杆原理的应用,特别是费力杠杆的识别。
13.【答案】C
【解析】解:支点在O点,车身和砖头的重心在A点,重力是阻力,手对车的力F作用在B点,为了抬起车时更省力,有时会将车上的砖头往前堆放,车身和砖头的重力不变,即阻力保持不变,此时动力臂也不变,而阻力臂减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知,阻力和动力臂不变时,阻力臂越小,动力越小。
故选:C。
根据图中明确杠杆的五要素,结合杠杆平衡条件分析。
本题考查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属于中档题。
14.【答案】B
【解析】解:AB、同一支密度计放在甲、乙两种液体中都漂浮,则,即浮力是相同的;由图可知,密度计在乙液体中排开的液体的体积小,乙液体的密度大,故A错误,B正确;
C、由A知同一支密度计放在甲、乙两种液体中的浮力相同,由阿基米德原理知密度计排开甲液体的质量等于排开乙液体的质量,故C错误;
D、深度相同,由于乙液体的密度大,根据可知,乙杯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更大,故D错误。
故选:B。
从图可知,密度计放在甲、乙液体中都漂浮,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密度计受到的重力,从而可以判断受到浮力的大小关系;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分析液体密度的大小和排开液体质量的关系;
根据判定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
密度计是物体的沉浮条件的实际应用,要结合阿基米德原理和沉浮条件分析有关问题。
15.【答案】B
【解析】解:不计绳重及摩擦,
因为拉力,,,
所以绳子受到的拉力分别为:,,故;故C错误;
因为动滑轮重相同,提升的物体重和高度相同,,,所以利用滑轮组做的有用功相同、额外功相同,总功相同;
由可知,机械效率相同,;
又因为所用时间相同,由可知,拉力做功的功率,故AD错误,B正确。
故选:B。
由滑轮组的结构知道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由比较、的大小;
把相同的重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做的有用功相同;不计绳重及摩擦,利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提升相同的高度,做额外功相同;而总功等于有用功加上额外功,可知利用滑轮组做的总功相同,再根据和功率计算公式可比较机械效率和拉力做功的功率大小。
此题考查了定滑轮、动滑轮的工作特点及功的原理的应用,解题关键是知道使用动滑轮要克服动滑轮重力做功,在有用功相同的情况下,使用动滑轮所做的总功多。本题是一道基础性题目,也是容易出错的题目。
16.【答案】大于; 升高; 小
【解析】解:由图丙可知,玻璃管中的液面高于瓶内液面,说明此时瓶内气体压强大于瓶外的压强;
保持其他条件相同,将该气压计从教学楼的1楼带到5楼,瓶内气体的压强不变,而外界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此时在瓶内气压的作用下,会有一部分水被压入玻璃管中,所以管内液柱的高度会升高;
玻璃管越细、液柱变化越明显,为了提高测量的灵敏度,应选内径较细的插管。
故答案为:大于;升高;小。
当内外压强相同时,玻璃管和瓶内的液面相平,当瓶内压强大时,玻璃管中的液面高于瓶内液面,当外界压强大时,瓶内液体压强液面高于玻璃管中的液体;
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玻璃管越细、液柱变化越明显、越容易读数。
本题主要考查了气压与高度的关系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目,难度不大,但解题时一定要细心认真。
17.【答案】4000 不变
【解析】解:已知其排水量达4000t,由排水量的含义可知,中国海监50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为4000t;
因为海监船在河水中空载时处于漂浮状态,
所以,由漂浮条件可知此时它受到的浮力为:;
入海后船身会上浮一些,但海监船仍然处于漂浮状态,船受到的浮力仍等于自身的重力,其重力不变,所以船受到的浮力将不变。
故答案为:4000;;不变。
排水量是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据此分析;
海监船在河水中空载时处于漂浮状态,根据漂浮的条件和重力公式计算此时海监船受到的浮力;
海监船入海前后都处于漂浮状态,浮力始终等于自身的重力,据此分析。
本题考查了排水量的含义与浮沉条件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18.【答案】减小 增大 大于
【解析】解:在远火点运动向近火点的过程中,火星探测器的质量不变,高度降低,速度增加,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所以近火点的速度大于远火点的速度。
故答案为:减小;增大;大于。
影响物体动能的因素:质量、速度。
影响物体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质量、高度。
本题考查了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属于基础题。
19.【答案】
【解析】锥形石头对木杠向下的作用力是阻力,方向沿着锥形石头竖直向下,作用在木杠上;
在阻力、阻力臂一定的情况下,要使动力最小,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臂需要最长,则由图知OA为最长的动力臂,根据力臂的画法作出垂直于力臂OA的作用力即可,如图所示:
阻力是作用在杠杆上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当动力臂最大时,动力最小,即最省力。连接支点和力的作用点A即是最大动力臂,当作用力与之垂直时,作用力最小。
本题考查了杠杆中最小力的问题;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要使杠杆上的动力最小,必须使该力的力臂最大。
20.【答案】使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阻力不同; 小;远;慢; 做匀速直线运动; A
【解析】本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水平面选用三种不同表面的目的是使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阻力不同;
木板表面最光滑,小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最小,小车在木板表面上通过的距离最长,速度减小得最慢,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水平面越光滑,木块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速度减小的越慢;
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出: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的速度不会变小,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由知,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故选:A。
故答案为:使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阻力不同;小;远;慢;做匀速直线运动;。
根据本实验的目的回答;
根据实验现象回答;
根据推理回答;
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本题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考查控制变量法和推理法的运用。
21.【答案】;D;; C;A; D;将物体部分浸入水中,记下测力计示数
【解析】为了使小桶在接水之后可直接计算水的重力,应先测量空桶的重。然后再测出物体的重力,将溢水杯装满水,并直接浸入水中观察测力计的示数,最后测排出的水和小桶的总重,求排出的水的重力。所以,合理的顺序应为:A、B、D、C。
测力计分度值为,由实验B可知物体的重力为,再结合步骤 测力计示数为,由称重法,可以测出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由步骤 C和 A可得出该物块排开水所受的重力,比较与,可得: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浮力的大小等于物块排开水所受的重力。
若要探究当物体未完全浸没时,浮力大小是否也等于物块排开水所受的重力,上面实验中需将实验步骤 D进行改变,具体做法是:将物体部分浸入水中,记下测力计示数。
故答案为:A、B、D、C;;D;;;A;;将物体部分浸入水中,记下测力计示数。
从测量操作的方便性和减小测量误差确定合理的顺序;
确定测力计分度值,由实验B可知物体的重力,再结合步骤 测力计示数为,由称重法得出测出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由步骤 C和 A可得出该物块排开水所受的重力;
若要探究当物体未完全浸没时,浮力大小是否也等于物块排开水所受的重力,要将物体部分浸入水中,记下测力计示数。
本题“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实验,考查对操作过程的理解和实验方案的设计。
22.【答案】丙;丙中木块被撞击的距离最大; 甲、乙; 使小球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小轿车; 不赞成;没有控制小球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同
【解析】甲、乙、丙图中,丙中木块被撞击的距离最大,丙球的动能最大,理由是丙中木块被撞击的距离最大;
探究小球的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时,需要控制小球的质量相同,速度不同,即让质量相同的小球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滑下,故需要对乙、丙两次实验;
实验中让小球从同一个斜面上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运动,目的是使小球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质量和速度有关,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所以从安全的角度考虑,大客车质量大,则需速度小,小轿车质量小,则速度大;则某段道路限速牌上标明“100”和“80”字样,大客车的限速应该是;
探究动能与高度的关系时,应控制物体质量和速度相同,只改变小车滑落高度,所以不赞成该同学的观点。
故答案为:丙;丙中木块被撞击的距离最大;甲、乙;使小球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速度;小轿车;不赞成;没有控制小球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同。
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且做功越多,具有的能量越大;
动能大小跟质量和速度有关。在探究动能大小跟质量关系时,控制速度大小不变;在探究动能大小跟速度关系时,控制质量不变;
实验中让小球从同一个斜面上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运动,目的是使小球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质量和速度有关,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动能大小与速度、质量有关,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
本题探究动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实验,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
23.【答案】匀速直线; ;;; 力;A; 1
【解析】在实验中,应该匀速直线拉动木块,木块处于平衡态,拉力此时是一个定值,才可以计算拉力做的有用功,计算机械效率;
由第四次实验数据可知,有用功,
总功,
斜面效率;
由表中数据可知,沿斜面的拉力小于物块的重力,说明使用斜面可以省力;
由表格数据知斜斜面长度s大于斜面的高,所以使用斜面费距离;
由表格数据知有用功总是小于总功,所以使用斜面不省功;
由表中实验序号为1、2、4的数据可知,在物重、斜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情况下,斜面倾斜程度越大斜面机械效率越高,说明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故A正确;
额外功等于物体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即 。则第一次实验中,物体沿着斜面匀速上升时受到的摩擦力为:

故答案为:匀速直线;;;;力;A;。
拉力方向必须与摩擦力方向保持在同一条直线上,且匀速拉动物体;
克服重力做的功为有用功;拉力做的功为总功;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是机械效率,根据表中实验数据求出第四次实验时的有用功、总功、效率;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回答;
根据有用功和总功计算额外功,根据额外功计算摩擦力。
在探究斜面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常涉及到斜面倾斜程度对省力情况的影响,斜面越陡越费力,机械效率越高;斜面越缓越省力,机械效率越低。
24.【答案】金属块的重力为50N;
乙图中金属块对地面的压强为6000Pa
【解析】金属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因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所以,金属块的重力为:;
若在金属块上面用轻质弹簧连接一个重20N的物块A,当用10N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在物块A上时,
把物块A和金属块看做整体,整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和拉力、竖直向下总重力的作用处于平衡状态,
由整体受到的合力为零可得:,
则此时金属块受到水平地面的支持力为:,
因金属块受到水平地面的支持力和此时金属块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所以,此时金属块对地面的压力:,
此时金属块对地面的压强:。
答:金属块的重力为50N;
乙图中金属块对地面的压强为6000Pa。
实心均匀正方体金属块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时,知道金属块的边长和它对地面的压强,根据求出金属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根据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得出金属块的重力;
若在金属块上面用轻质弹簧连接一个重20N的物块A,当用10N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在物块A上时,把物块A和金属块看做整体,然后受力分析结合整体受到的合力为零得出等式即可求出此时金属块受到水平地面的支持力,金属块受到水平地面的支持力和此时金属块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二力大小相等,据此求出此时金属块对地面的压力,利用求出此时金属块对地面的压强。
本题考查了压强公式和重力公式、密度公式、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关系以及物体平衡条件的应用,最后一问中会对物块A和金属块整体受力分析求出支持力是关键。
25.【答案】提升重物所做的有用功为;
滑轮组钢索自由端的功率为9000W;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解析】提升重物所做的有用功:;
由图可知,动滑轮上绳子段数为,
钢索自由端拉力F做的总功:,
滑轮组钢索自由端的功率:;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答:提升重物所做的有用功为;
滑轮组钢索自由端的功率为9000W;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已知重物的质量,根据求提升重物所做的有用功;
由图可知,动滑轮上绳子段数,根据求钢索自由端拉力F做的总功;根据求滑轮组钢索自由端拉力F的功率;
根据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本题考查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计算,明确n的值是关键之一。
26.【答案】物体的质量为;
加水到A点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加水到B点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10N;
物体的密度为
【解析】由图乙可知,当容器中加入水的高度小于10cm时,细绳的拉力F不变,说明物体没有浸入中,即,故物体的质量为:

由图乙可知,加水到A点时,水的深度,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加水到B点时,图像出现拐点,说明下方正方体完全浸没在水中,由图乙可知,下方正方体的棱长为,下方正方体的体积为,因下方正方体完全浸没在水中,,则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由图乙可知,加水到C点时,图像出现拐点,说明上方正方体完全浸没在水中,上方正方体的棱长为,上方正方体的体积为,物体的总体积为,
则物体的密度为:

答:物体的质量为;
加水到A点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加水到B点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10N;
物体的密度为。
根据图乙确定物体没有浸入中时的拉力,利用求出物体的质量;
根据求出加水到A点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加水到B点时,图像出现拐点,说明下方正方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根据图乙确定下方正方体的棱长,据此求出下方正方体的体积,利用求出物体受到的浮力;
由图乙可知,加水到C点时,图像出现拐点,说明上方正方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根据图乙确定上方正方体的棱长,据此求出上方正方体的体积,利用求出物体的密度。
本题考查了重力公式、液体压强公式、密度公式和浮力公式的应用,是一道综合题。
27.【答案】8
【解析】解:一重8N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A漂浮于烧杯中,根据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浮力为8N,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此时上表面不受液体的压力,故下表面的压力等于浮力,为8N,柱体A所受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8;见解答。
根据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结合浮力产生的原因分析柱体A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力,根据受力平衡画出力的示意图。
本题考查浮沉条件与力的示意图,属于中档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