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我爱冬天》教案学科 小学美术 年级册别 一年级上册 共1课时教材 冀教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我爱冬天》是冀教版一年级上册的内容。教材通过展示艺术家笔下冬天的作品,引导学生感受冬天独特的美,还提供了制作冰挂等表现冬天的方法。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学会用艺术形式表达对冬天的喜爱。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冬天的景象有直观认识,但观察不够细致。他们身心发展处于快速阶段,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学习困难在于准确表现冬天的特征和用合适方式创作。教师可通过生动展示和实践指导帮助学生突破障碍。课时教学目标审美感知1. 能够感受艺术家作品中冬天的独特之美,如色彩、景物特征等。2. 敏锐发现生活中冬天景物的独特之处。艺术表现1. 尝试用制作冰挂、绘画等方法表现冬天的美。2. 能用实物或彩纸等材料进行装饰创作。创意实践1. 发挥想象,创作独特又美丽的冬天作品。2. 探索不同材料和方法,表达自己对冬天的感受。文化理解1. 了解不同艺术家表现冬天的文化内涵。2. 增强对冬天文化的喜爱和认同感。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感受冬天独特的美,观察冬天景物特征。2. 掌握制作冰挂等表现冬天的方法。3.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冬天的美。难点1. 理解艺术家作品中表现冬天的手法和意图。2. 创作有创意、能体现冬天特色的作品。3. 准确运用材料和方法进行表现与创作。教学方法与准备教学方法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教具准备课件、实物材料、彩纸、容器等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导入新课 展示冬天的景象(1)播放一段冬天雪景的视频,视频中雪花纷纷扬扬飘落,大地被白雪覆盖,树木、房屋都披上了银装,引导学生观看并感受冬天的氛围。(2)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同学们,从视频里你们看到了冬天的哪些景象呀?”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看到的内容。(3)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补充,强调冬天的一些典型特征,如寒冷、有雪、树木落叶等。(4)接着展示一些冬天人们活动的图片,如孩子们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人们穿着厚厚的棉衣等,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冬天的生活场景。(5)再次提问学生:“在冬天里,你们最喜欢做什么呢?”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冬天的有趣经历。(6)倾听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回应,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想法被重视。(7)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我爱冬天》,看看艺术家眼里的冬天是怎样的。”(8)在黑板上写下课题,用彩色粉笔进行适当装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1. 认真观看视频和图片。2.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3.分享自己在冬天的经历。4.对课题产生兴趣。评价任务 观看专注度:☆☆☆回答积极性:☆☆☆分享完整性:☆☆☆设计意图 通过播放视频和展示图片,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对冬天的兴趣,自然地引出课题,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欣赏与交流 活动一:欣赏《雪中猎人》 展示作品并介绍(1)在大屏幕上展示《雪中猎人》的高清图片,向学生介绍这幅作品的名称、作者、创作时间和收藏地点。(2)详细描述作品的画面内容,如画面中有被白雪覆盖的山峦、树林,结冰的湖面,远处有猎人带着猎犬在雪地里打猎等。(3)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提问:“同学们,从这幅画中,你们能看到冬天哪些景物的特征呢?”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并回答。(4)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总结,指出作品中冬天景物的特征,如白色的雪、干枯的树枝、结冰的湖面等。(5)继续提问:“画中的人物在做什么呀?他们的表情和动作是怎样的?”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活动。(6)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画面中人物的感受和想法。(7)每组选派代表发言,教师倾听并给予肯定和补充,引导学生理解作品中人物与冬天环境的关系。(8)总结这幅作品是如何通过景物和人物表现冬天的氛围和特点的。 活动二:欣赏《我的冬天》 引导欣赏与思考(1)展示《我的冬天》的图片,向学生介绍这幅作品。(2)提问学生:“这幅画给你们什么样的感觉?和《雪中猎人》有什么不同呢?”让学生对比两幅作品。(3)鼓励学生从色彩、构图、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比较。(4)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受。(5)每组推选一名同学进行全班汇报,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点评和总结。(6)引导学生思考艺术家是如何通过不同的方式表现冬天的,培养学生的审美和思考能力。(7)再次强调不同艺术家对冬天的理解和表现方式各有特色。(8)鼓励学生在自己的创作中也可以尝试不同的表现手法。 1. 观察作品,积极回答问题。2.分组讨论并分享想法。3.对比两幅作品,发表自己的见解。4.思考艺术家的表现方式。评价任务 观察细致度:☆☆☆讨论参与度:☆☆☆分析准确性:☆☆☆设计意图 通过欣赏艺术家的作品,让学生感受不同艺术家眼中冬天的样子和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思考能力,为学生的创作提供灵感。表现与创意 活动三:介绍表现方法 讲解制作冰挂的方法(1)向学生介绍可以用制作冰挂、绘画等方法表现冬天。(2)详细讲解制作冰挂的步骤:首先,准备好实物或彩纸,在容器内做好装饰,比如可以用彩色的纸条、小珠子等进行装饰。(3)接着,向容器内注入水,提醒学生不要注得太满,以免水溢出。(4)告诉学生可以把容器放到户外或冰箱里冷冻,强调如果放到户外要选择合适的位置,避免被碰倒。(5)待冰冻实后,小心地去掉外边的容器,一个冰挂就做好了。(6)展示一些制作好的冰挂样品,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成品效果。(7)同时,展示一些绘画表现冬天的作品,如冬天的雪景画、雪人画等,鼓励学生也可以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心中的冬天。(8)鼓励学生发挥想象,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创作。 活动四:学生创作指导 巡回指导与鼓励(1)给学生发放制作冰挂所需的材料或绘画工具,如容器、彩纸、画笔等。(2)让学生开始创作,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使用工具时要小心。(3)在学生创作过程中,巡回观察,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对于遇到困难的学生,耐心地引导他们解决问题。(4)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不要局限于已有的表现方式,可以加入自己的想法和创意。(5)当发现学生有好的创意或表现时,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6)提醒学生注意作品的整体效果和细节处理,如色彩搭配、装饰的均匀性等。(7)对于速度较快的学生,引导他们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增加一些细节。(8)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学习,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 1. 认真听取制作方法和步骤。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开始创作。3.遇到问题向老师和同学请教。4.与同学交流创作思路。评价任务 方法掌握度:☆☆☆创作创新性:☆☆☆交流积极性:☆☆☆设计意图 通过详细讲解表现方法和提供创作指导,让学生掌握表现冬天的技巧,发挥创造力,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作品展示与评价 组织展示与评价(1)当大部分学生完成作品后,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放到展示台上或贴在黑板上。(2)邀请学生依次介绍自己的作品,说明自己创作的主题、采用的方法和想要表达的想法。(3)鼓励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在介绍结束后给予评价。评价可以从作品的创意、表现手法、色彩搭配等方面进行。(4)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进行引导和总结,肯定学生的优点和创意,同时也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5)对于表现特别优秀的作品,给予表扬和奖励,如小贴纸、小奖品等,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6)对所有学生的作品都给予鼓励和肯定,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7)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这次创作,自己对冬天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和感受。(8)总结本次活动,强调每个学生的作品都有独特之处,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继续用艺术的方式记录美好。 1. 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介绍。2.倾听其他同学的介绍和评价。3.对其他同学的作品进行评价。4.思考自己对冬天的新认识。评价任务 展示表达力:☆☆☆评价客观性:☆☆☆思考深度:☆☆☆设计意图 通过作品展示和评价,让学生有机会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提高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同时也能从他人的作品中学习和借鉴。课堂总结 总结与拓展(1)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艺术家笔下冬天的特点和表现手法,以及学生自己创作的过程和成果。(2)再次强调冬天的美和独特之处,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发现。(3)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可以继续完善自己的作品,或者用其他方式表现冬天。(4)提醒学生下节课要把自己的作品带来与大家分享。(5)对学生在本节课中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表扬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创新精神。(6)引导学生思考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明白可以用艺术的方式记录生活中的美好。(7)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探索艺术的奥秘,发挥自己的创造力。(8)宣布下课。 1. 认真倾听总结内容。2.明确课后作业。3.期待下节课的分享。4.对艺术创作有更浓厚的兴趣。评价任务 总结关注度:☆☆☆作业明确度:☆☆☆兴趣激发度:☆☆☆设计意图 通过课堂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激发学生对艺术创作的持续兴趣,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作业设计基础作业1. 回家后继续完善自己在课堂上创作的作品。2. 用绘画的方式画一幅冬天的夜景,注意色彩的运用。3. 收集一些冬天的图片,制作一个小的手抄报。拓展作业1. 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一个冬天的小雕塑。2. 与家人一起用彩纸制作一些冬天的装饰品,装饰自己的房间。3. 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心中冬天的样子和感受。板书设计我爱冬天艺术家作品:《雪中猎人》 《我的冬天》表现方法:制作冰挂 绘画学生作品展示区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 通过展示视频、图片和艺术家作品,激发了学生对冬天的兴趣和创作热情,学生参与度较高。2. 在教学过程中,详细讲解制作冰挂等表现方法,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并进行创作,作品呈现出一定的创意。3. 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和评价,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评价并从他人作品中学习。不足之处1. 在学生创作过程中,对个别学生的指导还不够深入,导致部分学生的作品存在一些不足之处。2. 时间把控不够精准,在作品展示和评价环节有些仓促,部分学生没有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3. 对于一些材料的使用和安全注意事项,强调得还不够细致,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