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评估
八年级语文试题(部编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答案须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书写,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1-6题 12分)
学校开展“中国水文化研学活动”,请你参与以下任务。
水育华夏
黄河、长江,从雪域高原wān yán而下,历经千万年的风云变换,你们依旧前行。面对压迫,你们怒不可遏,力挽狂澜;长路漫漫,你们穿越崇山竣岭,奋勇向前。你们从远古走来,滚滚洪流是英雄的气概,滔滔波浪是最美的情怀。黄河浊浪páng bó,如巨龙奔涌,润泽着广袤的中原大地,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甲】长江清波浩渺,似玉带绵延,造就了诗意的水墨江南,滋养着烟雨朦胧的水乡泽国。如今的你们横贯东西,支流辐辏,沃野千里。这些河流不仅是文化的根脉,更是地理的屏障。啊,黄河、长江【乙】你们以生生不息的姿态和兼收并蓄的胸怀,孕育了五千年的华夏文明,铸就了华夏民族坚韧的品格。
1. 结合语境,根据拼音正确书写汉字。
wān yán( ) páng bó( )
2. 找出文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___________修改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_修改为___________
3. 给文中加点字加拼音。
怒不可遏( ) 哺( )育
4. 一位同学对文段中【甲】【乙】两处标点符号的使用产生了疑问,请你帮他选出使用恰当的一项( )
A. 【甲】句号【乙】叹号 B. 【甲】分号【乙】句号
C. 【甲】句号【乙】句号 D. 【甲】分号【乙】叹号
5. 有同学想弄明白“辐辏”的意思。查《现代汉语词典》,“辐”的意思是“辐条”,“辏(còu)”的意思是“车轮的辐条集中在毂上”。根据文段内容和词典释义,你认为“辐辏”在这里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画横线的句子有一处语病,写出修改意见。
修改意见:___________
第二部分(7-22题 58分)
一、古诗文阅读
(一)古诗文默写
7. 水沁诗文,请你运用所学,联结古典诗词,完成填空。
在浩瀚诗文中,山水因其多姿多彩,与人的丰富的感情相契合,成为人们寄情的意象。《诗经·蒹葭》中写逆流追寻伊人“溯洄从之,___________”以水映照求而不得的哀愁。山水之美,古来共赏。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洞庭湖宏阔壮观的景象,澎湃动荡。柳宗元《小石潭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写出了溪水的蜿蜒曲折,时隐时现。常建的“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在山光水色中让人感到心情愉悦和内心平静。从李白的《送友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可以体味山水动静相宜之美。
(二)(6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
暮春即事
[宋]叶采
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
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乙]
暮春归故山草堂
[唐]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8. 甲诗中的“闲坐小窗”之“闲”蕴含了诗人___________之情;乙诗中诗人以“___________”一词点题,用“黄鸟”“辛夷花”“杏花”等意象渲染了___________的氛围。
9. 从“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人砚池”或“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任选一句赏析。
(三)(15分)
阅读苏轼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甲]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①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①定慧院:一作“定惠院”。苏轼元丰三年(1080)初到黄州寓居定慧院。
[乙]
记游定惠院
黄州定惠院东小山上,有海棠一株,特繁茂。每岁盛开,必携客置酒,已五醉①其下矣。今年复与参寥禅师②及二三子访焉,则园已易主。主虽市井人③,然以予故,稍加培治。山上多老枳木性瘦韧筋脉呈露如老人头颈。花白而圆,如大珠累累,香色皆不凡。既饮,往憩于尚氏之第。尚氏亦市井人也,而居处修洁,竹林花圃皆可喜。醉卧小板阁上,稍醒,闻坐客崔成老④弹雷氏琴,意非人间也。坐客徐君得之⑤将适闽中,以后会未可期,请予记之。
(节选自《苏轼文集》,有删改)
[注]①五醉:苏轼此游在元丰七年(1084),在黄州已经五次见海棠花开,醉饮其下。②参寥禅师:僧人,苏轼友人。③市井人:商人。④崔成老:庐山道士,精古琴,苏轼的挚交琴友。⑤徐君得之:徐大正,字得之,苏轼友人。
10. 下列对甲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词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时,描写了诗人夜深人静独自漫步时的所见所感。
B. 这首词写景和叙事均简约凝练,语言显得空灵飞动、含蓄深远、生动传神。
C. 苏轼的诗词兼具精炼的语言与深厚的情感,这源自于他的性格和跌宕的人生。
D. 下阕“惊”“恨”直接抒写词人离开故乡的惊恐愤恨和依依不舍之情。
11. 解释加点字。
文言词句 方法提示 解释(填写文字)
复与参寥禅师 课内迁移法:复投之 (1)______
则园已易主 成语借鉴法:移风易俗 (2)______
意非人间也 语境推断法:联系上下文推断 (3)______
坐客徐君得之将适闽中 查阅词典法:①到……去;②适应;③舒适。 (4)______
1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山上多老枳/木性瘦韧筋/脉呈露/如老人头颈
B 山上多老枳木/性瘦韧/筋脉呈露/如老人头颈
C. 山上多老枳/木性瘦/韧筋脉呈/露如老人头颈
D. 山上多老/枳木性瘦韧/筋脉呈/露如老人头颈
13. 请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尚氏亦市井人也,而居处修洁,竹林花圃皆可喜。
14. 再游定慧院,虽仍陷于贬谪黄州的困境,但苏轼的心境却有所不同。请结合甲乙两文谈谈他被贬黄州后心境的变化。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演讲词,完成下面小题。
①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做有理想、敢担当的新时代好青年》。
②青春是多么靓丽的一个词汇,它象征着初生的太阳,象征着未来和希望。青春的我们在最美的年华邂逅了最好的时代。
③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从风雨如晦的革命年代到筚路蓝缕的建设时期,从开拓奋进的改革开放到全面小康的决胜进军,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历史洪流中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青春乐章。“千秋家国血未冷”,新时代的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承载对党和人民的责任与使命。
④新时代的我们,就是要点燃“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之火。回望党的百年奋斗史,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历经挫折不断奋起,历经苦难百炼成钢,归根结底在于坚持革命理想高于天。正是因为如此,万里长征、雪山草地、绵延五岭、高高乌蒙,在毛泽东同志笔下不过是“泥丸”“细浪”;正因如此,“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新时代的我们,就是要在深学笃行中坚定理想信念,争做“两个确立”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坚决捍卫者。
⑤新时代的我们,就是要永葆“只留清气满乾坤”的廉洁之气。回望党的百年奋斗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胜利走向胜利,千千万万共产党人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顶得住诱惑,不贪高官厚禄,不慕荣华富贵,才能使党的旗帜永不变色,永不变质。新时代青年朝气蓬勃,风华正茂,更需要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在党和人民需要我们的时候真正顶得上,靠得住,信得过!
⑥新时代的我们,就是要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之举。回望党的百年奋斗史,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这得益于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新时代的我们就是要挺起脊梁,昂首阔步,用担当的“铁肩膀”,挑起更重的“千钧担”。在石油大会战中,凭着“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冲天干劲,石油工人埋头苦干,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在脱贫攻坚斗争中,广大党员、干部以热血赴使命,以行动践诺言,鲜红的党旗始终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高高飘扬。正是这昂扬的斗志,不断激励着我们用智慧和汗水,甚至鲜血和生命,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书写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
⑦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不是用来荒废的。“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当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不负韶华,勇毅前行。青春正逢盛世,奋斗恰当其时!
15. 你认为这篇演讲中作者的主要观点是______。
16. 根据演讲词全文内容,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第③段引用习总书记的话,有力的论述了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对于国家、民族的重要性。
B. 第④段中列举毛泽东笔下“泥丸”“细浪”,是告诉青年人要有艰定理想信念。
C. 第⑥段画线句子概述在脱贫攻坚中艰苦奋斗的群体来激励我们要信念坚定。
D. 作者在④⑤⑥段从点燃信念之火、永葆廉洁之气、要有奋斗之举三方面论述自己的观点。
17. 演讲词特别着力语言锤炼,以增强演讲的感染力。为此常用短句,善于修辞,锤炼“金句”。请你任选一点举例说明这篇文章体现了演讲词语言的什么特点。
(二)(14分)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闲敲棋子落灯花
①一直喜欢一句诗: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有道是“最难风雨故人来”,朋友的失约让诗人略显沮丧,但这沮丧随即便被他的闲情逸致所冲散。聚会下棋本是消磨时光,没什么功利与目的,来与不来本就无碍。于是,他开始闲敲棋子,自己玩味起来。看似漫不经心,实则自在怡然。这种“闲”字当头的处世态度与生活方式,实在令人敬佩。
②其实,宋朝诗词里有很多关于“闲”的诗句,表现出宋人对生活纤细入微的体验与开掘,愈简愈美,愈淡愈真。内心里生出喜乐与趣味,才会“画屏闲展吴山翠”;内心通透圆润,才会“宝帘闲挂小银钩”。这样看来,闲敲棋子,敲出的是一份超然与平和。
③想来现实生活中的“闲”,多是忙里偷闲。是否能化为澄澈或隽永,只在一念之间。
④北京小暑过后异常炎热,对于我这个在海边小城长大的人来说,简直是种折磨。“那周末去郊区山里吧,看山看水看星星。”他说。就这样,周六他真的带我开了一天车到山脚下。傍晚坐在小凳上吹着凉风吃着烧烤,别提多惬意舒心了。
⑤第二天一早,我们就进山,一路上层峦叠嶂,鸟语花香。傍晚时分,山里的景色更美了。正应了那句“ , ”。幽幽树林,山鸟时鸣深涧,清泉石上流。让人不禁感叹,不出来走走,真的体会不到大自然的乐趣。
⑥回想留学那几年,整个美东都遭遇了暴雪。有一次,我抱着一堆资料到图书馆后,突然收到了学校群发的一封邮件,大意如下:今天下雪,封校一天,临时举行堆雪人大赛,在保证个人安全的情况下,请出门享受下雪的乐趣吧!
⑦那一刻,我才想到学校“Study Hard,Play Hard(努力学习,尽情嬉戏)”的校训是多么动人。同学们几乎是同时放下手中的书本,回家穿好衣服出门玩雪。短短几个小时内,一群工科生居然在草坪上还原出了城堡式的活动中心,那精致又宏大的雪中城堡,在冬日阳光的照耀下晶莹剔透,闪闪发光,成为当之无愧的第一名。我们游园赏雪拍照,虽然天气寒冷,心中却兴奋异常。
⑧有时候,恶劣的天气带来的并不全是负面消息,以一颗玩味的心去对待,往往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还有一次,下午本来和几个朋友约好去山上野餐。清新的桌布已铺好,正准备摆放食物时,突降大雨,我们赶忙收拾,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进了最近的一座教学楼里避雨。大约过了半小时,雨停了。不过草地太湿,继续回去野餐已不太现实。这时,一个朋友提议:“天快黑了,山上刚下完雨,空气也湿润,说不定会有萤火虫!”一听到萤火虫,我一下子开心起来,完全忘了刚才的一场狼狈。
⑨就这样,我们约好先下山各自拿相机和设备,再一起上山拍萤火虫。那个傍晚,我们看到了绚丽的晚霞和火烧云,萤火虫易发现但不易捕捉,我们两两一组,边打着手电筒吸引萤火虫边用相机拍照。本是一次没有实现的野餐,却转化成了一场流萤飞舞的精彩。那天,偶然听到一首很好听的歌,歌里有句短诗,听一遍就记住了:庭前花木满,院外小径芳。四时常相往,晴日共剪窗。
⑩第一感觉,这就是爷爷奶奶生活的写照。奶奶前不久在门前的小院子里栽了两棵紫薇,一棵是她,一棵是爷爷。现在爷爷树上的花骨朵多些,但她的树型耐看,听着听着,我突然很感动。头发花白之时,至少依然有人陪你看门前亭亭如盖与满树花开。
这样看来,闲敲棋子落灯花,并不是明月清风在前,鲜花美酒在侧时你懂得利用与欣赏,而是,当现实看上去不那么完美的时候,你是否依然有颗玩味与欣赏的心,化劣势为优势,尽情活出自己的生趣。就像《记承天寺夜游》中所说:“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至于到底有没有趣味,多为外人的评价,不足为据。只要对自己而言,深得其趣足矣。
(选自《哲思》,有删改)
18. 文中第⑤段空白横线处需填入一句诗,作者对下列备选古诗把握不定,请你帮他选择一句,并说明理由。
A.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B.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C.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D.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我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本文写了哪几件事?请填写完善下面表格。
事件概括 周末去北京郊区山里游玩 (2)____ 山上野餐突降大雨拍萤火虫 (4)______
“我”的感受 (1)______ 兴奋异常 (3)______ 让人感动
20. 请根据提示对文中画线句加以品析。
(1)有时候,恶劣的天气带来的并不全是负面消息,以一颗玩味的心去对待,往往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说说这句话在结构上的作用)
(2)一听到萤火虫,我一下子开心起来,完全忘了刚才的一场狼狈。(说说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21. “闲敲棋子落灯花”颇得韵味,说说这个题目有什么妙处?
三、整本书阅读
22. 班级开展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经典名著分享会,请你一起参加。
(1)小语同学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这本书时,对保尔四次死里逃生的经历进行了梳理概括;请你帮他完成任务。
第一次:在与波兰白军战斗中,______________
第二次:在骑兵部队的战斗中,______________
第三次:是繁重紧张的肃反工作击倒了有着伤寒的保尔,他不得不离开岗位;
第四次:在铁路快修完时,______________
(2)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主人公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请谈谈主人公身上吸引你的英雄品质有哪些,并结合相关情节简要分析。(至少答出两点)
第三部分(23题50分)
23. 踏青赏景,我们可以跟随脚步,探寻风景之韵,记录所见所感;阅读经典,我们可以触摸文字,探寻文化内涵,汲取精神力量;神游太空,我们可以展开想象,探寻宇宙之秘,书写传奇故事……
请将“探寻 ”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可写实,可想象。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2)作文内容积极向上。(3)字数不少于600字。(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评估
八年级语文试题(部编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答案须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书写,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1-6题 12分)
【1~6题答案】
【答案】1. ①. 蜿蜒 ②. 磅礴
2. ①. 换 ②. 幻 ③. 竣 ④. 峻
3. ①. è ②. bǔ 4. D
5. 黄河、长江的各条支流如同车辐条集中于车毂一样,紧密聚集在干流的两侧。
6. 把“文化的根脉”和“地理的屏障”互换位置。
第二部分(7-22题 58分)
一、古诗文阅读
(一)古诗文默写
【7题答案】
【答案】 ①. 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 ②. 气蒸云梦泽 ③. 波撼岳阳城 ④. 斗折蛇行 ⑤. 明灭可见 ⑥. 潭影空人心 ⑦. 青山横北郭 ⑧. 白水绕东城
(二)(6分)
【8~9题答案】
【答案】8. ①. 悠闲喜悦 ②. 春残 ③. 悲凉、空寂
9. 赏析“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巧用叠词,描绘了几只麻雀悠闲自在地漫步在书桌,柳絮飘飘洒洒地落入砚池的情景,多么宁静,多有韵味。
赏析“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由人及物,由物及人,生动地抒发了诗人怜竹之意、幽竹待我之情。寄寓了诗人对幽竹赞美,对那种不畏春残、不畏秋寒、不为俗屈的高尚节操的礼赞。
(三)(15分)
【10~14题答案】
【答案】10. D 11. ①. 又,再 ②. 改变 ③. 意味,意境 ④. 到……去 12. B
13. 尚氏也是个平凡的人,但居住的地方干净整洁,他家的竹林和花圃都很讨人喜欢。
14. 甲文中作者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乙文中写作者与志趣相投者寻访郊游,饮酒聚乐的情景,可以感受到作者不仅十分熟悉当地风物,而且与当地居民的关系极为融洽,字里行间充满了浓郁的人情味与乡土气息。作者乐在其中,洒脱自由。
二、现代文阅读
【15~17题答案】
【答案】15. 示例:我们要做有理想、敢担当的新时代好青年。 16. C
17. 示例:“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这句话化用梁启超《少年中国说》金句,强调青年人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使演讲者的观点表达更加有力,使人信服,容易产生共鸣。
(二)(14分)
【18~21题答案】
【答案】18. ①. D ②. 因写的是傍晚山里的景色,对应“山气日夕佳”;鸟语花香,山鸟时鸣深涧,对应“飞鸟相与还”。
19. ①. 惬意舒心 ②. 美国留学期间游园赏雪拍照 ③. 开心不已 ④. 偶然听到歌中短诗,想起奶奶栽下两棵紫薇
20. (1)既承上照应前文在美国遭遇暴雪却获得乐趣,又启下引出野餐遇大雨却带来意外的惊喜。
(2)写出了“我”由失望到惊喜的心理变化过程,突出了本文“化劣势为优势,活出生趣”的主旨。
21. “闲”字贯穿全文,是情感的线索;题目本是诗句,富有文学韵味,且告诉读者:当现实看上去不那么完美的时候,要有一颗玩味与欣赏的心,尽情活出自己的生趣。
三、整本书阅读
【22题答案】
【答案】(1) ①. 腿受伤并得了伤寒 ②. 一颗炸弹在他身边爆炸,他的头部受了重伤 ③. 保尔得了伤寒和大叶性肺炎。
(2)示例:①他是一位刚毅坚强的革命战士。如在敌人的严刑拷打面前,他坚贞不屈;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他勇往直前;在于病魔的搏斗中,他多次令死神望而却步,创造了“起死回生”的奇迹;②他具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斗争中越来越放射出夺目的光辉。在经济恢复时期,他回到筑路工地做了一名普通工人。他没有居功自傲要待遇,也不向党伸手要照顾。一次次的伤病弄得他无法工作时,他仍然拒绝接受国家的抚恤和照顾。
第三部分(23题50分)
【23题答案】
【答案】例文:
探寻身边的文学踪迹
身边的文学踪迹何处寻?
身边的文学踪迹,可以在石头城墙上探寻。周末,我和小荷文学社的几个好友同去南京水西门外的“鬼脸城”采风。那里是一处古城墙,遭岁月烽火洗礼,饱经沧桑、千疮百孔、龇牙咧嘴,一如鬼脸,故称鬼脸城。我立在破残不堪的城墙前,夕阳将城墙的倒影拉得很长很长,一直拉到远处的水池里,犹如鬼脸照镜一般。这一切触动了我的心弦,于是我写下了诗歌《鬼脸城怀古》:左氏春秋那只狼毫笔/化作一只秃尾巴狼/在蒿草更深处/舔着血淋淋的伤//面盆里的水……
就在这里,埋下了诗歌的种子,我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身边的文学踪迹,可以在秦淮河里探寻。“细柳夹岸生,桃花渡口红”,秦淮河水光潋滟,默默流淌千年,早已成为一条文学的河流,道不完江南的文采风流,《桃叶歌》《桃花扇》更是唱不尽才子佳人的爱情传说。从东晋的王献之和桃叶,到南明的侯方域和李香君……多少温婉和风骨都在默默流淌,令人感叹。正如南京诗人红烛在《桃花扇》中写的:这把祖传的扇子/注定属于秦淮河的/秦淮河的桃花/开得比别处要鲜艳一些……
在这里,朱自清和俞平伯相邀泛舟河上,留下的同题名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成为文坛佳话;在这里,诸荣会先生写下《秦淮河从我窗前流过》成为我心中的文学之源;在这里,文学的母亲河灌溉我的文学土地,形成我的文学支流。
身边的文学踪迹,可以在六朝烟水气中探寻。我曾在网红打卡地——天空之镜偶遇几位老人。攀谈中,我得知他们年轻时同在夫子庙做过三轮车夫。他们自那时开始,无论为生活奔波多么辛苦,都要抽出时间结伴而游,感受六朝烟水气。他们经常在老城南喝啤酒,吃地道南京菜,喝茶、吃瓜子。岁月悠悠,一晃就是一辈子。这一次,他们几位老兄弟说说笑笑,相约来到这里喝茶聊天,看看落日。
是呀,南京作为六朝古都,纵使跨越千年风雨,也仍然走不出风雅的氛围,就连寻常百姓的言谈举止,不经意间也会流露出六朝人文气息。
原来,文学的踪迹就藏在我们身边,需要一颗敏感的心灵和一双发现的眼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