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钢铁洪流进行曲》教案学科 音乐 年级册别 七年级上册 共1课时教材 人音版 授课类型 欣赏课 第1课时教材分析教材分析《钢铁洪流进行曲》是该教材第三单元《行进之歌》第5课的欣赏曲目。此曲激昂旋律、磅礴管乐与有力鼓点,如洪流涌动。它在教材中能让学生感受行进音乐魅力,培养音乐鉴赏力。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刚入中学,内心丰富、好奇心强,保留小学天真。他们不仅关注事物外表,还注重分析与主观体会,能对问题有自己见解。多数学生学习态度端正,但对音乐知识和欣赏方法掌握不足。老师应培养其兴趣,引导正确欣赏音乐。课时教学目标审美感知1. 感受《钢铁洪流进行曲》激昂起伏、气势磅礴的情绪以及所表达的意境。2. 体会乐曲中不同乐器音色组合带来的独特听觉感受。艺术表现1. 能够准确鉴赏歌曲的曲式结构,并分析作品中音乐要素如节奏、旋律、和声的变化。2. 运用声势动作、哼唱、打节奏等方式表现音乐。创意实践1. 能用肢体语言或者道具表现音乐的情绪和旋律。2. 尝试为乐曲进行简单的节奏创编。文化理解1. 通过欣赏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的情感。2. 了解进行曲的特点,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准确感受《钢铁洪流进行曲》激昂的情绪和磅礴的气势。2. 清晰鉴赏歌曲的曲式结构,分析音乐要素的变化。3. 理解进行曲的特点。难点1. 用恰当的肢体语言或道具表现音乐的情绪和旋律。2. 对乐曲中音乐要素变化进行细致分析。3. 进行简单的节奏创编并与原曲融合。教学方法与准备教学方法讲授法、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钢琴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提问导入 引导学生思考(1) 教师微笑着面对学生,亲切地问:“同学们,10月1日是什么节日呀?”用温和的语气引导学生回忆重要节日。(2) 当学生回答出国庆节后,教师接着问:“国庆节我们国家会举行什么活动呢?”通过追问,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3) 再进一步提问:“阅兵的场面是怎样的?”鼓励学生用语言描述阅兵时壮观的场景,如整齐的方阵、先进的武器等。(4) 教师在学生回答后,对学生的描述进行点评和总结,肯定学生的想法,同时补充一些阅兵的细节,让学生更了解阅兵。(5) 然后教师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今天我们要欣赏的这首作品的名字叫作《钢铁洪流进行曲》。”并在黑板上工整地写下歌名。(6) 介绍《钢铁洪流进行曲》首演于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强调其重要意义。(7) 简单描述乐曲的大致风格,如激昂起伏的旋律、气势磅礴的乐器声音等,让学生对乐曲有初步的印象。(8) 鼓励学生带着对阅兵的印象和对乐曲的初步了解,期待接下来的欣赏。 1. 积极思考并回答教师关于节日的问题。2. 描述阅兵的场面。3. 倾听教师对《钢铁洪流进行曲》的介绍。4. 对即将欣赏的乐曲产生期待。评价任务 回答准确性:☆☆☆参与积极性:☆☆☆描述生动性:☆☆☆设计意图 以提问的方式导入,通过与学生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渲染课堂气氛,激起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自然巧妙地导入新课。师生互动,感受音乐 活动一:初步聆听,感受情绪 引导学生聆听与思考(1) 播放《钢铁洪流进行曲》,让学生安静地聆听,同时提出问题:“聆听音乐你想到了什么画面?情绪是怎样的?速度是怎样的?”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感受音乐。(2) 音乐播放结束后,给学生一些时间思考和组织语言,然后鼓励学生举手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3)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认真倾听和点评,肯定学生独特的见解,同时引导其他学生尊重不同的感受。(4) 再次强调该曲首演于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详细描述乐曲激昂起伏的旋律、气势磅礴的钢管乐器和强有力的鼓点声,犹如源源不断的洪流涌动,充满了对强大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自豪,向全世界展示出生机勃发、自信从容的新时代中国形象,加深学生对乐曲内涵的理解。(5) 再次播放音乐,提问:“通过聆听我们知道这首作品由几个部分组成?”引导学生关注乐曲的结构。(6) 学生回答后,教师给出正确答案,指出乐曲为C大调,复三部曲式,并简单解释复三部曲式的概念。(7) 表示接下来要分段欣赏,让学生做好准备,带着对整体的认识去感受各部分的特点。(8) 鼓励学生在分段欣赏时,更加细致地观察音乐的变化。 活动二:分析作品,分段欣赏 欣赏引子部分(1) 播放引子部分的音乐,让学生专注聆听,然后问:“大家听听这部分音乐情绪是怎样的?表现了怎样的画面?”引导学生感受引子的独特之处。(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乐曲的开始表现了激荡的洪流场面,音乐庄重震撼。”并举例说明哪些乐器的声音营造出了这种氛围。(3) 再次播放引子部分,让学生闭上眼睛,用心感受那种庄重震撼的感觉。(4) 鼓励学生用简单的词语或动作来表达自己对引子的感受。(5) 对学生的表达进行肯定和鼓励,同时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引子在全曲中的作用。(6) 讲解引子部分在节奏、旋律等方面的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7) 让学生交流自己对引子部分的新认识。(8) 过渡到第一部分的欣赏。 欣赏第一部分(1) 播放第一部分音乐,问:“大家听听这部分音乐情绪是怎样的?旋律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关注第一部分的音乐特征。(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第一部分音乐庄重,旋律多使用附点节奏,富有跳跃性,铿锵有力,表现了坚定信念。”并通过钢琴弹奏,展示附点节奏的特点。(3) 再次播放音乐,让学生边听边感受附点节奏带来的跳跃感。(4) 教学生做声势动作,如拍手、跺脚等,与音乐的节奏相配合。(5) 带领学生一起边听音乐边做声势动作,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参与感。(6) 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对声势动作进行一些变化。(7) 组织学生分组展示自己的声势动作,互相学习和评价。(8)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表扬,肯定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欣赏第二部分(1) 播放第二部分音乐,与第一部分对比,问:“这个主题情绪上有何变化?旋律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第二部分这段音乐变得稍微舒展,利用了空拍的节奏,使旋律富有流动性,表现了在钢铁洪流中坚强的行进。”并通过钢琴弹奏,展示空拍节奏的效果。(3) 再次播放音乐,让学生边听边感受旋律的流动性。(4) 带领学生边听音乐边哼唱,感受旋律的起伏。(5)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这种舒展和流动的感觉,如用手势、身体摆动等。(6) 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表现方式,互相学习和启发。(7)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表现音乐。(8) 过渡到第三部分的欣赏。 欣赏第三部分(1) 播放第三部分音乐,问:“听听这段音乐大家熟悉吗?”引导学生回忆前面的部分。(2)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这段旋律是对第一部分的再现。”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呼应和统一。(3) 教学生用节奏型“X. X X X X| X. X X X X|”为这段音乐伴奏,通过拍手、敲击桌面等方式。(4) 带领学生边听音乐边打节奏,为音乐增添活力。(5) 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力度和速度打节奏,表现出不同的效果。(6) 组织学生分组展示自己的节奏伴奏,互相评价和学习。(7)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肯定,强调音乐中再现部分的重要性。(8) 最后进行整体欣赏,让学生完整地感受全曲的魅力。 1. 聆听音乐,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2. 参与声势动作、哼唱、打节奏等活动。3. 与同学交流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4. 分组展示自己的表现,互相学习和评价。评价任务 感受准确性:☆☆☆表现积极性:☆☆☆分析合理性:☆☆☆设计意图 通过分段欣赏和互动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乐曲的结构和音乐要素的变化,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拓展认识,情感升华 引导学生了解进行曲(1) 教师微笑着问学生:“同学们,什么是‘进行曲’呢?”引发学生的思考。(2) 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不管回答是否准确,都给予肯定和鼓励。(3)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补充,给出准确的定义:“进行曲是一种结构工整、节奏鲜明、旋律铿锵有力,并富有强烈号召性,使队列行进时步伐一致的声乐曲或器乐曲。”(4) 结合《钢铁洪流进行曲》,分析它是如何体现进行曲特点的,如节奏的规律性、旋律的有力感等。(5) 播放一些其他类型的进行曲片段,让学生对比感受不同进行曲的特点。(6) 组织学生讨论不同进行曲在风格、用途等方面的差异。(7) 引导学生思考进行曲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运动会、庆典等。(8) 总结进行曲的重要意义,升华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更加热爱音乐和生活。 1. 思考并回答教师关于进行曲的问题。2. 聆听其他进行曲片段,对比感受。3. 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4. 体会进行曲的意义和价值。评价任务 回答主动性:☆☆☆对比分析力:☆☆☆情感体验度:☆☆☆设计意图 通过拓展认识,让学生了解进行曲的特点和意义,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进一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之情。课堂总结 总结本节课内容(1) 教师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包括《钢铁洪流进行曲》的情绪、曲式结构、音乐要素变化等。(2) 强调进行曲的特点和重要意义,再次加深学生的印象。(3) 对学生在本节课中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表扬,肯定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努力。(4)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欣赏《钢铁洪流进行曲》和其他进行曲,进一步感受音乐的魅力。(5) 布置课后作业,如让学生用文字描述自己对《钢铁洪流进行曲》的感受。(6) 感谢学生的配合和参与,宣布本节课结束。(7) 整理教学用具,为下节课做好准备。(8) 思考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和不足之处,为今后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1. 倾听教师的总结。2. 接受教师的表扬和鼓励。3. 明确课后作业的要求。4. 期待下一次的音乐课。评价任务 知识掌握度:☆☆☆态度积极性:☆☆☆作业完成度:☆☆☆设计意图 通过课堂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强化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同时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好铺垫。作业设计基础作业1. 用文字描述《钢铁洪流进行曲》给自己带来的感受。2. 复习课堂上学到的节奏型,并用这些节奏型为一首简单的歌曲伴奏。3. 查找资料,了解一首其他的进行曲,并简单介绍其特点。拓展作业1. 尝试用绘画的方式表现《钢铁洪流进行曲》的意境。2. 与同学合作,为《钢铁洪流进行曲》设计一段舞蹈动作。3. 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敬意。板书设计《钢铁洪流进行曲》引子 A B A'C大调 复三部曲式特点:激昂、磅礴、庄重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 以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成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参与互动。2. 在分段欣赏环节,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对比和表现,学生对乐曲的结构和音乐要素变化有了较深入的理解,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3. 拓展认识部分让学生了解了进行曲的特点和意义,拓宽了学生的音乐视野,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不足之处1. 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有时给予的反馈不够具体和深入,对学生的引导还可以更加细致。2. 节奏创编环节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学生没有充分展示自己的创意,以后应更好地把握教学时间。3. 对个别学习困难的学生关注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因材施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