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娄底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娄底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上学期期末文化素质检测试卷
七年级语文(下册)
(时量: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某学校开展“文以载道,行稳致远”主题阅读实践活动,下面是小明在阅读中写下的文字,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文以化人】
中国星空,群星璀璨: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深潜”报国30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与同事筑成护卫国土的“水下移动长城”;中国核武器研制开拓者邓稼先,身先士卒,至死不xiè(甲),领导团队成功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驻守孤岛32载的王继才夫妇,坚持每天都让祖国小岛上的国旗准时升起;白芨滩上的王有德,锲而不舍地与风沙“拉锯”四十余年,风沙吹不老心中炽(乙)热的情怀……这些英雄的事迹激励着多少中华儿女砥砺前行。
凡人微光,也温暖人心。一个个在生活中扮演着“小人物”角色的普通人,却心怀偌大的善意,用自己的付出给身边人以温暖。你是否也曾遇到过像长妈妈一样的长者,__________;你是否也曾遇到过像黄文秀一样的工作者,__________;你是否也曾遇到过像卖油翁一样的手艺人,__________。由于他们用微光穿透阴霾(丙),使人们感受到温暖,让你我一想起就心潮澎湃。
1. 请阅读以上文段,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甲:不xiè( ) 乙:炽( )热 丙:阴霾( )
2. 下列填入文段中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记下你的喜好给予你惊喜②沉稳谦虚地阐述人生哲理③用柔弱之躯传递巨大的能量
A ①③② B. ①②③ C. ②①③ D. ③②①
3. 从以上文段中选出下列句子,属于病句的一项是( )
A. 驻守孤岛32载的王继才夫妇,坚持每个晴天都让祖国小岛上的国旗猎猎飘扬。
B. 这些英雄的事迹激励着多少中华儿女砥砺前行。
C. 一个个在生活中扮演着“小人物”角色的普通人,却心怀偌大的善意,用自己的付出给身边人以温暖。
D. 由于他们用微光穿透阴霾,使人们感到了温暖,让你我一想起就心潮澎湃。
【孝以养德】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做人子女,要孝,应先从爱护自己开始,不要让父母为我们身体的伤患而担忧;更要记得“德有伤,贻亲羞”的警言,严于律己,不做不仁不义,无信无礼的事情让父母蒙羞受辱,这是孝顺的第一步。
材料二
“百善孝为先”,中国传统节日中多有推崇孝、实践孝的内容。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孝不仅仅是对父母的尽心奉养。“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才是完整的孝。“祭之以礼”主要在传统节日进行,清明节、中元节等均以祭祖悼亡为核心,春节、冬至、重阳节也不乏祭祖的内容。
材料三
李叔叔的母亲在农村,年事已高且无经济来源,李叔叔虽给了他母亲生活费,但对老人总没有好脸色,还常常出言不逊。
4. 阅读材料三,对李叔叔做法,班级展开了讨论。你认为李叔叔有失孝道,请从下列关于“孝”的名言中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则作为你的发言依据。( )
A.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B.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
C.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
D.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子·梁惠王上》)
5. 根据以上材料,说说中学生该用什么样的具体行动来践行孝道。
【诗以抒怀】
6. 根据情境,默写古诗文。
韩愈《晚春》“草树知春不久归,①_______________。”表达对美好春天的留恋;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是王维置身竹林抚琴弹唱的写照;杜甫在《望岳》中用“会当凌绝顶,④_______________。”表达不畏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爱莲说》中的“出淤泥而不染,⑤_______________。”是周敦颐借莲出于污浊之中却傲然挺立的形象,表达自己的人生志趣。
二、阅读与理解(50分)
(一)现代文阅读I(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接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昆曲、珠耳、剪纸、端午节、古琴等都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博大精深、包罗万象、特色鲜明,开放包容的完整系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提高系统性保护认知,构建系统性保护格局,提升系统性保护效益,有利于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定将为文化强国建设注入坚实底气和强大动力。
(摘编自《让非遗在系统性保护中绽放光彩》)
材料二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识,外部为圆形,内部为方形,图形中心造型为鱼纹鱼;纹外是一双抽象的手,上下围合。外部的圆形象征着循环往复;内部的方形与外部圆形对应,象征天圆地方,表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空间的广阔性;图形中心造型的鱼纹,“纹”通“文”。“文”隐喻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鱼生于水,寓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鱼纹外的手上下围合,寓意着同心协力,共同继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中国的精神家园。
(摘编自《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识管理办法的通知》)
材料三
大型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通过还原绝技、创新秀演等方式,展示了非遗发展的新格局、新气象,成为以非遗话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创新实践典范。节目用每集90分钟的体量对各地的非遗精粹进行集中展示,在内容设置上或个案深描,或群像扫描,让观众见识了琳琅满目的非遗珍宝,并对非遗文化的地域特色有了更全面的认知。编导高度重视时光流转中的古今对话、在传承的基础上突显创新的品质。该节目以叙事内容、形态、风格和手法等多层面的创新。讲述新时代各地非遗项目赓续文脉、锐意创新的故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节目创作到共同描绘的非遗传承图景,都呈现出传统与现代辉映、有序与灵动结合、底蕴与活力并蓄的东方美学和中国气派。
(摘编自《非遗里的中国·用非遗文化点亮现代生活》)
7.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保护非遗,有助于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B. 中国非遗标识传递出同心协力,共同继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中国的精神家园的讯息。
C. 《非遗里的中国》通过还原绝技、创新秀演等方式,展示了非遗发展的新格局、新气象。
D. 《非遗里的中国》对各地所有非遗项目进行展示,呈现出传统与现代辉映的东方美学和中国气派。
8. 请你写出你喜欢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9. 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请结合以上材料简要说明。
(二)现代文阅读Ⅱ(14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英雄的勋章
安小花
①“嗨,小鬼,把枪放下。扛着它你走不了一公里,一准儿倒下。”刚刚排队领到枪的景鳔金,枪杆还没捂热,就被排长一把夺下。景鳔金内心无比失落,嘴里嘟囔着,作为一个兵,没有枪,那还能叫兵吗?见他一脸不服气,战友们打趣,小鬼,你忘了过黄河时,缩着脚不肯上船了,现在胆子倒是大了。大家一阵哄笑。河堤上那条窄小破旧的船,似乎一个微浪就能掀翻。这样一条弱不禁风的船,要在波涛滚滚的黄河里行走,他这个旱鸭子怎能不怕。人高马大的排长喊了声,小鬼,闭上眼。伸出胳膊将他夹在腋下上了船。等他再睁开眼,人已上了岸。
②那是1943年,景鳔金刚入伍的事。15岁的他因长期营养不良,身材与10岁孩童没任何两样。因此,排长跟战友对他格外关照。我问他,过河你怕,那打仗你怕吗?他说那时候满脑子都是杀敌,杀敌,根本没有时间考虑怕不怕。
③当时景鳔金所属的四团为主攻部队进入备战状态。在接到任务后,四团首先对敌防御阵地进行了全面周密的侦察。
④景鳔金与排长一组,负责侦察山顶地势险要的一座石碉堡。他们一路小心翼翼,潜伏到山脚下,远远望去,山上密密麻麻的沙包,以及铁丝网和鹿砦的阵地,触目惊心。
⑤他们选择了一条更为难行的路,绕道上山。像蜘蛛一样,手脚并用在悬崖峭壁上攀爬。稍有不慎,就会跌入无底深渊,粉身碎骨。风在耳边呼啸,远处还有时断时续的枪炮声。
⑥返程路上,为了不耽误明晚的行动,尽快将消息传达回去,他们绕一条小路返回。风险加剧,稍不留神,山顶上那些黑洞洞的枪眼,就会朝他们扫射而来,顷刻间他们就会被打成马蜂窝。好在他们一路化险为夷,到了山底。排长从兜里掏出一支红铅笔,在手心上认真涂画。大字不识一个的景鳔金问,排长,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有心思画画。排长说,小鬼,回去你就明白了。话音刚落,身后便响起了枪声。此时几个敌人正举着枪朝排长射击。景鳔金来不及多想,立马掏出手榴弹,拉开手环奋力朝敌人扔去。烟雾弥漫中他听到排长大声喊,分头跑,不跑就是违抗命令。景鳔金最后看了一眼排长,他正朝着另一个方向引开敌人。景鳔金咬着牙关向村子的方向狂奔。身后不绝于耳的枪声,令他心惊胆战。说到这里,老人哽咽了。他说我倒不是怕死,是担心我们排长。他对我很好。
⑦景鳔金一直没命地跑,身后枪声一直没命地响。精疲力竭的他,终于在离村庄几公里的地方,发现两块巨石之间有一个缝隙,刚好能容纳他瘦小的身体。他用杂草将缝隙堵住,屏住呼吸听外面的动静。突然间枪声没了,四周安静下来。可他还是不敢轻举妄动,只能在心里默默祈祷,排长也能平安无事。等他抖着仅剩的半条裤腿出现时,天色已近黄昏。劫后余生的他,拖着疲惫不堪、饥肠辘辘的身体往村里走。他有种不祥的预感,那密密麻麻的子弹,极有可能射进了排长的胸膛。想到这里,他就难过得喘不过气。这时候两个中年妇女神情慌张地朝他跑来,她们问他,你就是景鳔金吧。景螵金点点头。她们说,你们排长让我们来找你的。得知排长安然无恙,景鳔金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
⑧回到联络点,天色已完全暗下来,简单填饱肚子后,排长再次拿出那根红铅笔,凭借记忆,在纸上绘制出一张地图。景鳔金此时才明白,排长冒着生命危险,在胳膊上画的东西有多重要。
⑨第二天傍晚,在火力组掩护下,爆破组将炸药包送至碉堡,成功炸掉了景鳔金他们冒死踩点的碉堡,以及碉堡里的所有敌人。
⑩听完老人的讲述,我的心情久久无法平复。老人小心翼翼将他的勋章与奖章收起,放进一个精致的铁皮盒里。
望着他被炮弹炸伤的眼角,握着他被子弹射伤的手臂,我的眼眶湿润了。
战争的硝烟虽已远去,而他们身上这些伤疤,却成为永远的勋章。
临走我问他,大爷,您哪一年生的。他尴尬地笑笑说,记不得了。我又问,您哪一年当的兵,他毫不犹豫回答1943年。他忘记了年龄,忘记了属相,甚至忘记了姓名,可永远不会忘记,自己曾是一个兵。
我的泪水又一次夺眶而出,为他,也为千千万万的无名英雄……
(刊载于2024.2.21,有删改)
10. 本文跌宕起伏,请将文章情节和景鳔金的心理活动补充完整。
情节 景鳔金刚领的枪被排长夺走 绕小路返回时遭遇敌人射击 ②_____ 想到排长有可能已经牺牲 ④_____
心理 无比失落 ①_____ 紧张担忧 ③_____ 踏实放心
11. 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对文中第⑩段画横线的句子进行赏析。
老人小心翼翼将他的勋章与奖章收起,放进一个精致的铁皮盒里。
12.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标题“英雄的勋章”的妙处。
13. 有同学说文中的景鳔金和排长都是“最可爱的人”,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和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阐述理由。
(三)古诗文阅读(18分)
14.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野老歌①
张籍
老农②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注:①野老歌:一作“山农词”。②农:一作“翁”)
简要说说诗中哪些地方采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这种手法在本诗中有什么作用?
阅读三则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节选自沈括《活板》)
【乙】
予幼时有道人见教①,则剧烧片纸纳空瓶,急覆于银盆水中,水皆涌入瓶,铿②然有声,盖火气使之然也。又依法放于壮夫腹上,挈③之不坠。
(选自俞琰《席上腐谈》,有删改)
【丙】
予伯兄④善射,自能为弓。其弓有六善:一者往体少而劲,二者和而有力,三者久不屈,四者寒暑力一,五者弦声清实,六者一张便正。凡弓性体少⑤则易张而寿⑥,但患其不劲⑦。欲其劲者,妙在治筋。凡筋生长⑧一尺,干则减半;以胶⑨汤濡⑩而梳之,复长一尺,然后用。则筋力已尽,无复伸弛。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有删改)
(注:①见教:指对方指点教导自己。②铿:形容声音响亮。③挈:提,拎。④伯兄:长兄,大哥。⑤少:轻巧。⑥寿:指使用寿命长。⑦劲:强劲。⑧长:长度。⑨胶:造弓的重要原料之一,古代多用鱼胶,系从鱼鳔中提取。⑩濡:沾湿。)
1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中的第一个“帖”字用作动词,是“用标签标记”的意思。
B. “素”有“白色”“质朴”“平时”等义项,“有奇字素无备者”中的“素”意思是“质朴”。
C. “水皆涌入瓶”中的“皆”和成语“皆大欢喜”中的“皆”意思相同。
D. “易张而寿”中的“易”和“易如反掌”的“易”意思相同。
16. 请将短文【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又依法放于壮夫腹上,挈之不坠。
17. 假如你是北宋庆历年间活字印刷坊的工匠,当你遇到下面的印刷任务时你会如何做?请根据任务单中的提示并结合【甲】文来说说。
任务单 印刷《论语》(提示:书中含有大量的“之”“而”“也”等重复的字) 印刷《列子·天瑞》中的《杞人忧天》(提示:“躇”“眦”等为不常见的字)
18. 你认为上面的三篇选文的作者当初记载下来的初心是什么?今天的你阅读到这些资料有何启示?请有条理地说说。
(四)整本书阅读(8分)
19. 比较阅读《骆驼祥子》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把答案填写到横线上。
主要人物 理想 身边的人 对其成长的影响
保尔 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____ 他是个老布尔什维克,在他的指引下,保尔百炼成钢,最终成长为具有钢铁般意志的革命英雄。
祥子 ____ 孙侦探 _____
20. 请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骆驼祥子》两部名著进行比较,从主人公成长历程的角度,提炼出一个共同的关键词,并结合小说的内容阐释理由。
关键词: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与表达(50分)
21. 请按要求作文。
翻开你的家庭相册,总会有一张让你印象深刻的照片(不一定你是主角)。请讲述这张照片背后的故事,以及它对你或你的家庭的意义。
要求:
①立意正确,思想健康,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用规范汉字书写,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
③不得抄袭试卷中的材料及他人作品,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25年上学期期末文化素质检测试卷
七年级语文(下册)
(时量: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3题答案】
【答案】1. ①. 懈 ②. chì ③. mái 2. A 3. D
【孝以养德】
【4~5题答案】
【答案】4. B 5. 具体行动示例:①锻炼身体,好好学习,不做不仁不义的事情,不让父母为我们担心;②参加家族的祭祀活动,了解祭祀文化及家族故事;③力所能及地帮父母干一些家务活;④经常与父母交流,拉拉家常……(合理即可,举出三个即可)
【诗以抒怀】
【6题答案】
【答案】 ①. 百般红紫斗芳菲 ②. 独坐幽篁里 ③. 弹琴复长啸 ④. 一览众山小 ⑤. 濯清涟而不妖
二、阅读与理解(50分)
(一)现代文阅读I(10分)
【7~9题答案】
【答案】7. D 8. 示例:我喜欢端午节。它有着赛龙舟、吃粽子等丰富习俗,作为非遗,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赛龙舟的协作、对屈原的纪念等,不仅是文化的传承,更连接着民族情感,让我感受到文化的厚重与温度。
9. ①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或提高系统性保护认知,构建系统性保护格局,提升系统性保护效益。)②在传承的基础上突显创新的品质。
(二)现代文阅读Ⅱ(14分)
【10~13题答案】
【答案】10. ①. 心惊胆战 ②. 景鳔金藏在巨石缝隙中,排长去引开敌人 ③. 悲伤难过 ④. 得知排长安然无恙
11. 运用动作描写,体现了老人对这些荣誉的重视(珍视)和细心呵护,刻画出一位经历过战争洗礼、对荣誉充满敬畏之心的老兵形象
12. ①“英雄的勋章”概括了文章的具体写作内容,即通过讲述景鳔金老人的战争经历展开。以此为题,有助于突出主人公景鳔金的英雄形象。②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以此为题能使文章结构更加紧凑,条理更加清晰。③一语双关,既指老人获得的勋章和奖章,是对他战斗功绩的肯定,又指老人身上留下的伤疤,象征着他的英雄事迹和崇高精神。④深化了对所有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的英雄们的致敬和赞美这一主题。
13. 景鳔金英勇果敢,谨慎敏锐,永远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战士。排长爱护部下,英勇果敢,舍己为人,作战经验丰富。他们和《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志愿军战士一样拥有纯洁高尚的品质,坚韧刚强的意志,都是最可爱的人。
(三)古诗文阅读(18分)
【14题答案】
【答案】(1)两处对比:“苗疏税多不得食”与“西江贾客珠百斛”对比,老农辛苦耕种,但因“苗疏税多”,收获的粮食还不够交税,自己“不得食”,而西江的商人却拥有“珠百斛”,财富丰厚;“输入官仓化为土”与“船中养犬长食肉”对比,老农辛苦种出的粮食被官府收走,最后“化为土”,被浪费掉;而商人船中的狗却能“长食肉”,享受着比农民更好的生活待遇。
(2)作用:通过以上两组对比,生动地展现了封建社会中农民与商人、官府之间的巨大差距,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平和不合理,使读者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种对比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苦难命运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强烈批判。
【15~18题答案】
【答案】15. B 16. 又按照这种方法放在壮汉的肚子上,瓶子用手提却不掉。
17. ①排版时准备多个“之”“而”“也”等重复字的印模。②印到“躇”“眦”等不常见的字时,随即刻制,用火烧制,随时增补。
18. 初心:沈括(甲、丙):作为科学家,注重对工艺技术的系统性总结(如活板印刷的材质选择、制弓工艺的技术要点),旨在留存经验、推动技术传播;俞琰(乙):记录自然现象与简易实验(如热胀冷缩原理的应用),反映古人对科学规律的观察与探索,兼具科普与文化保存目的。
启示:甲、乙、丙文分别涉及印刷术、物理学、手工业,为科技史、考古学、社会学等领域提供交叉研究素材,启示我们对古代社会生产力与科技生态的多维解读,是追溯文明脉络的“钥匙”;两位作者超越时代局限,为现代科技发展提供历史镜鉴,启示我们在创新中传承智慧,在实践中延续文明。
(四)整本书阅读(8分)
【19题答案】
【答案】 ①. 朱赫来 ②. 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③. 当祥子好不容易攒够了钱准备再次买辆车时,钱被孙侦探敲诈一空。孙侦探这样的“恶人”的出现让祥子的努力化为泡影,只好重新回到人和车厂。
【20题答案】
【答案】抗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与旧社会、旧势力抗争,坚强不屈,后来又与残疾抗争,坚持创作。《骆驼祥子》中祥子通过个人奋斗抗争悲惨命运,但是经历三起三落后,他渐渐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最后沦为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两部作品的主人公都经历了重重磨难,但结局却截然相反。
三、写作与表达(50分)
【21题答案】
【答案】例文:
缝纫机上的时光针脚
相册第三页夹着张褪色的彩照:母亲站在牡丹红缝纫机前,袖口挽到小臂,右手捏着半截蓝布,左手扶着压脚杆,阳光从木格窗斜切进来,在她发梢镀了层金。照片边角卷着毛边,却被透明胶带仔细粘过,这是父亲在我出生那年拍的。
那时母亲在纺织厂上班,下班就扎在缝纫机前。我总趴在旁边的竹筐里看她——踏板吱呀的节奏里,银针带着棉线穿过布料,像春蚕啃食桑叶般利落。有次我抓过她刚裁好的碎花布,在上面印了个黑手印,她没骂我,反倒把那块布改成了我的口水巾,边角还缝了圈荷叶边。
五岁那年冬天,我半夜发烧,父亲出差在外。母亲把我裹进厚棉袄,背着我往卫生院跑。回来时雪积了半尺深,她的布鞋湿透了,却先蹲下来检查我的棉鞋有没有进水。第二天她红着眼圈坐在缝纫机前,把自己的旧棉袄拆了,给我改了件带帽子的小棉服,领口缝了圈软软的绒布。那件棉服我穿了三年,袖口磨破了就接段新布,袖口越接越宽,像朵绽开的喇叭花。
去年整理旧物时,母亲摸着缝纫机的铸铁台面说:“当年攒了半年工资才买下它,给你做过八件棉袄、六条棉裤呢。”我突然发现,她的指关节有些变形,那是常年踩踏板、捏针线留下的印记。现在缝纫机早不常用了,但每次翻开相册看到那张照片,就像看见无数根棉线从过去牵到现在——母亲的爱从不是轰轰烈烈的宣言,而是藏在针脚里的温度,藏在改了又改的布料里,藏在每个被妥帖照顾的日子里。
这张照片早成了家里情感坐标。每当我遇到难处,就会想起母亲踩着缝纫机时的样子:哪怕生活的布料有褶皱,她总能用耐心和温柔,缝缀出平整温暖的模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