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南雅双语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南雅双语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上学期八年级期末检测答案(语文)
-5 B C D C D (共10分,每小题2分)
6.(共6分,每空1分)(1)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3)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7.(共6分,每小题2分)(1)示例:和为贵,善为本,诚为先。/有容乃大,心境宽;以和为贵,万事顺。/各美其美,方有个性;美人之美,自能和谐。/一言一行显和气,一字一句见真情。/和合共生,声动人心。(主题鲜明,文字简洁,有宣传鼓动性即可)
(2)C
(3)示例:一个人,只有把他自己和集体的事情融合在一起时才最有力量(结构与画线句相似,与前文内容相关,能构成排比即可)
8.C (2分)
9.(4分)答:海棠花本为他乡名品,却沦落“在空谷”,“土人不知贵”,而自己本是天下名士,朝中官员,如今遭贬沦落此地。作者以花喻己,把自己遭贬的寂寞和愤懑情感含蓄地表达了出来。但海棠不因无人赏而抱怨、不为争艳邀宠而动心,作者借此表达自己被贬之后的旷达与乐观。
10--11 A C (共4分,每小题2分)
12.(3分)(我)乘小船驶过长满莲花的泾水,到积善庵访问双林上人。(补充主语1分,“于积善庵”状语后置语序调整1分,句意1分)
13.(4分)答:(1)作者多年后与灯上人重逢,见其所画竹卷“新枝古干,披展森然”,有如真竹,作者的笑是对友人画技精进的佩服和赞许;(2)作者于六年后终于再见友人,两人对坐重温品茗谈画的时光,作者的笑是对清雅生活的满足;(3)作者见友人画竹如真,调侃是灯上人吸收了后院竹子的精华,作者的笑流露出人生有知音的喜悦。 (答对1点计2分,答对2点计3分,答对3点计4分)
【参考译文】
往年己酉北上,小船驶过长满莲花的泾水,到积善庵访问灯上人,他拿出所画的竹子卷轴让我题字。以后每当经过苏州,几次想到庵中去都没实现。和灯上人有六年没见面了。窗明几净,环境清幽,熏香袅袅,香茗缭绕,相对而坐,今天像梦中重温过去欢聚的情形。
灯上人屋后有许多美丽竹子,叶子干净碧绿像擦过一样,如今却变得什么都没有了。但灯上人的画技却一天比一天进步,老旧的竹干,刚长出的枝条,枝叶繁茂,就像真竹子一样,难道这些竹子的神气都被灯上人摄取,不再有生机了吗?微微一笑,于是在画上题字。甲寅年农历四月。
-15 D B(共4分,每小题2分)
16.(4分)答案:是小文。(1分)
对策:给自己设定固定的时间段,例如20分钟,来思考考试错题的问题,时间到了,就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如听会音乐读会书等。
(2)对策:写下解决方案。让小文把“错题反思”转化为行动,可以将模拟考试错题分类整理,并制定针对下次考试的复习计划。
(3)对策:可以睡前花10-15分钟进行正念冥想。
(从材料四提取任意两种方法计3分。)
17.A C(4分)
18.(4分)运用了肖像(外貌)描写和动作描写(1分),”衣着褴楼”“满身尘土”“大颗汗珠”的肖像(外貌)描写,生动写出了六爷沉醉于雕刻,卖力雕刻,不在乎外在形象的状态;同时通过“凿”“琢”磨"等动词写出六爷没有因赶工期而敷衍,依旧精心细致雕刻的场景(1分)。塑造了六爷面对石刻艺术认真细心专注的形象(1分),体现了作者对六爷雕刻精神的敬佩赞美之情(1分)。
19.(7分)①六爷用他神奇的手把普通的石头雕刻成艺术品,可见他对石器的珍视,对雕刻石器的喜爱。他赋予了这些石器灵魂。(1分)
②六爷赶走不专心的徒弟,且再不收徒弟。体现了他对石匠艺术的绝对纯粹,不容异心。石魂指六爷对石刻艺术的执着、专注与认真。(2分)
③当村里人忽视石器,随意丢弃石器,甚至被古董贩子所觊觎,六爷的魂怅然若失,他忧心石雕手艺的前景,悍然站出来保护石器。石魂指他保护石刻技艺坚定的决心,渴望它能继续传承延续。(2分)
④石魂也表现了作者对民族传统工艺无人传承的痛心,表达对传承民族传统工艺的呼唤的主题。(2分)
D(2分)
21.(6分)示例:①保尔与他人的冲突:如材料一,保尔把烟末撒在神父家的面团上,被赶出了学校,这次与神父的冲突是为了报复神父对自己的侮辱,是自发的反抗。②保尔与自然的冲突,如选段二,保尔在修筑铁路时,自然条件极其艰苦,天气恶劣;物质条件也非常糟糕,食物和枕木的供应都不足,且没有运输工具。但保尔没有放弃,而是顽强抵抗、奋力抗争。保尔在与自然冲突中磨炼了意志,是一种自觉行为。③保尔与自我的冲突,如材料三,保尔因病失去了战斗能力不得不离开工作岗位,住进疗养院,内心绝望,对未来失去了信心。但是保尔超越了普通人的意志,在普通人不能忍的地方,战胜了内心的消极情感,保尔在与自我的冲突中更突显了他钢铁般的意志。(4分)
这三次冲突,可以看出保尔这个革命英雄的成长过程,从自发到自觉,从敢于反抗他人,反抗极端自然条件,到反抗自己内心的怯懦,不断战胜,才成长为一个革命信念更坚定、革命意志更坚韧、拥有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的革命英雄。(2分)
22.大作文评分标准
本次作文起评分39
1.写作范围符合写作材料的要求,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内容充实,中心明确,详略得当,能写清楚自己完成作业的具体过程和提炼出自己的感受或体会,表达自己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有较强的感染力或者说服力,语言生动形象,逻辑性强,富有文采;书写工整,卷面整洁,可以评45分以上直至满分。
2. 写作范围符合写作材料的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中心明确,能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详略得当,语言流畅,条理清楚,书写工整,卷面整洁,可以评40分至44分。
3. 写作范围基本符合写作材料的要求,文章有中心,叙事比较具体,语言基本通顺,条理基本清楚,书写比较工整,卷面比较整洁,可以评35分至39分。
4.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以评30分至34分:①语句不通,明显的语病在五句以上;②内容空泛,中心不明确;③层次不分明,条理不清楚;④不足500字。
5.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评29分以下:①写作范围不符合要求,文不对题;②有明显的观点错误;③文理不通;④结构杂乱。残篇——严重影响到文章的完整,视为“结构杂乱”。
说明:①两个错别字扣1分,重现不计,扣至3分为止。
②虽有文采,但内容空洞,没有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真情实感的,不能在第一等计分。
③未写标题扣1分。
④400字以下没有写完的,计分为25分以下,不能及格。刚刚起头,起因都没讲清楚(5—10分)
⑤抄袭,计0---5分。2025年上学期八年级期末检测试卷
语文科目
考生注意:本试卷共三道大题,22道小题,满分120分,时量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临近期末,小语同学在复习语文学科时,对以下知识进行了分类整理。
1.小语在复习字词时做了如下整理,请帮他找出正确的一项( )(2分)
A.要注意生活中容易读错的音,比如:“拙劣”中的“拙”应该读成zhuó;“蛮横”中的“横”要读成hèng。
B.要读准后鼻音,如“萦绕”中的“萦”要读成yíng,“驰骋”中的“骋”要读成chěng。
C.要注意同音字的书写,比如“污蔑”应写成“污篾”,“抉择”不要写成“决择”。
D.要注意成语的书写,如“目炫神迷”不要写成“目眩神迷”,“穿流不息”要写成“川流不息”。
2.请你帮小语辨别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班级演讲比赛,精彩纷呈,我饶有兴趣地袖手旁观。
B.青少年要有不迷信权威的意识,只要是正确的,就要敢于坚持,就要强词夺理。
C.时光荏苒,初二这一学年就要画上句号了,而同学们初一时军训的场景还历历在目。
D.暑假里,我和同学去海边玩,妈妈反复提醒我们要注意安全,不要站在风口浪尖上。
3.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在学习《虽有佳肴》时,老师介绍这篇文章出自儒家经典著作《五经》之一的《礼记》。②通过学习文章,小语对古人提倡的学习方法有了更多研究、了解。③这样经典的文章,即便是现今十三、四岁的孩子学习,依然感觉说理非常生动。④读这样的经典文章会让孩子爱上阅读,形成人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①句书名号使用有误,应把书名号都改为双引号。
第②句有语病,应删掉介词“通过”。
第③句中,“十三、四岁”中的顿号,使用正确。
第④句成分残缺,句子“文化”后面要加上“的局面”。
4.在学完演讲单元后,小语班上进行演讲比赛,有同学针对班级现象进行演讲,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2分)
A.小伟爱给别人取绰号,小明演讲时说道:“取侮辱性的绰号,既是对他人的不尊重,也是个人素养低的表现,真是不文明。”
B.小明劝同桌不要抄袭作业,演讲时说:“抄袭作业,你快速把作业‘写’完了,你会越来越傻。”
C.针对班级中有同学爱玩电子产品导致成绩下降了的现象,小海演讲说:“我们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多将精力放在学习上,不要沉迷于电子产品。”
D.小静对班上喜欢吃零食的同学,演讲说道:“零食中有很多添加剂,不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我要是你,就不会这么做。”
5.小语期末复习整理的文学常识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北冥有鱼》选自儒家经典作品《庄子》,《庄子》一书是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
B.《马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说明文,韩愈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C.《一滴水经过丽江》是阿来写的一篇游记,用第三人称的独特视角介绍了水的巧妙旅程。
D.演讲词是在各种较为隆重的场合或大型的群众集会发表演讲的文稿,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具有宣传、鼓动和教育作用。
6.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6分)
(1)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中,我们读出了杜甫心系苍生的济世情怀。
(2)心系百姓的白居易,能体察卖炭翁“ , ”(《卖炭翁》)的矛盾心境。
(3)陆游以“ , ”来寄托自己坚守高洁品格的志向。(陆游《卜算子·咏梅》)
八年级准备举办一场以“以和为贵”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共6分)
请为这次演讲比赛撰写一条宣传标语。(2分)
(2)在撰写演讲稿时,小语同学收集了下列名句,与主题不符的一项是( )(2分)
A.化干戈为玉帛。
B.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C.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D.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3)下面是小语同学演讲稿的最后一段,请你参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再仿写一个句子。(2分)
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会永不干涸;一根筷子,只有捆在一起才会坚不可摧; 。
同学们,让我们融入班级这个大家庭,为创建以“和”为基础,以“美”为最高追求的“和美班集体”而共同努力吧!
二、阅读与鉴赏(共48分)
(一)古诗文阅读(共17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8—9题(6分)
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①(节选)
苏轼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满山总粗俗。
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
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②。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黄州期间。②华屋:代指富贵人家。
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一二句写江南山林草木繁茂,只有海棠这种名贵的花很是少见。
B.三四句海棠花与漫山粗俗的桃李形成对比,突出了海棠花脱俗的外表和气质。
C.五六句写上天特意派遣“佳人”来照顾海棠花,可见海棠花深受喜爱。
D.七八句用简练的语言,写出海棠花不需华丽贵重之物陪衬的天然高贵的风采。
9.借物抒怀是咏物诗的一大特点,诗人借海棠表达了他内心的哪些情感?请结合诗歌具体内容,简要分析。(4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共11分)
题灯上人①竹卷
【明】李流芳②
往岁己酉北上,舟过莲泾,访双林上人于积善庵,出所画竹卷属余题字。以后每经吴门,数欲过庵中而不果。盖不见上人者,六年矣。幽窗净几,薰③茗相对,今日如复理④梦中也。
上人屋后有美竹千竿净绿如拭今遂化为乌有。而上人笔墨乃益进,新枝古干,披展森然,如见真竹,岂此君⑤神气都为上人摄尽,不复生理⑥耶?冁然⑦一笑,遂题其后。甲寅清和月。(选自《明清散文赏奇》)
【注释】①灯上人:即文中双林上人。上人,对和尚的尊称。②李流芳:字长蘅,明代著名画家,擅长题画。黄宗羲评价“长蘅无他大文,其题画册,潇洒数言,便使读之者如身出其间,真是文中有画也”。③薰:指薰香。④复理:重温。⑤此君:指竹。⑥生理:生机。⑦冁(chǎn)然:笑的样子。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属”有“连接”“类似”“写作”“叮嘱”等义项,“出所画竹卷属余题字”中的“属”应为“写作”之意。
B.“数欲过庵中而不果”的“果”和“未果,寻病终”(《桃花源记》陶渊明)的“果”意思相同。
C.“而上人笔墨乃益进”的“益”的含义,可从成语“多多益善”中推断出应是“更加”的意思。
D.“冁然一笑,遂题其后”的“其”与“其此之谓乎”(《虽有佳肴》)的“其”意义和用法不相同。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上人屋后有美竹/千竿净绿/如拭今遂化为乌有
B.上人屋后有美竹千竿/净绿如拭今/遂化为乌有
C.上人屋后有美竹千竿/净绿如拭/今遂化为乌有
D.上人屋后有美竹/千竿净绿如拭/今遂化为乌有
1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语句的意思。(3分)
舟过莲泾,访双林上人于积善庵
13.作者最后“冁然一笑”,意味丰富。结合相关内容加以品析。(4分)
非文学作品阅读(共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
【材料一】
你会经常感觉自己想太多,怎么也停不下来吗?
比如:对别人的评价非常敏感,会因为别人一个动作或者一句话就不停地怀疑对方是不是讨厌自己;犯了一个小错误,反复担忧可能发生的后果,焦虑得无法好好上课;晚上躺在床上不断回想起白天自己干过的“蠢事”,老是想着“要是当时不这么做就好了”……
如果你被说中了,那你可能是一个陷入了过度思考的人。
“思”作为人体的一种情志活动,是正常的,也是必须的。但当你反复思虑过度,时间过长,百思不解仍不休止时,你就容易沉溺于对过去的懊悔以及对未来的焦虑中,以致心理资源过度消耗,产生精神内耗,难以专注做好当下的事情。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过度思考。
(节选自河南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公众号,有删改)
【材料二】
过度思考有以下特点和表现:
持续性。思考过程长时间持续,难以停止。例如,在面对工作中的一个小失误时,普通人可能会简单反思并改正,但过度思考者会在数天甚至数周内,不断在脑海中重现这个失误,反复琢磨每一个细节。
重复性。思维围绕着相同或相似的内容不断循环。比如,过度思考者在人际关系中遇到一点矛盾后,会不断回忆双方的对话和行为,反复分析对方的意图,即使已经得出一些结论,还是会不由自主地重新思考。
消极性。思考内容往往倾向于负面,以准备考试为例,过度思考者可能会不断想象考试失败的后果,如被父母责备、在同学面前丢脸等,而不是专注于如何复习备考。
(节选自“壹心理”公众号,有删改)
【材料三】
过度思考的危害
危害类型 具体表现 相关研究数据
情绪困扰 焦虑、抑郁情绪耗竭等 长期过度思考者患焦虑症风险比普通人高3倍;75%的抑郁症患者存在过度思考。
决策瘫痪 拖延、完美主义、无法行动等 过度分析使决策时间延长40%,但决策质量无显著提升;87%的拖延行为与过度思考相关。
身体亚健康 失眠、免疫力下降、慢性病等 过度思考者失眠概率为普通人的2.5倍;长期压力使免疫力降低50%。
【材料四】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方法来减少过度思考对我们的影响。
接纳自己的情绪。过度思考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承认自己的焦虑和担忧是正常的,不要试图强迫自己停止思考,而是告诉自己:“我现在感到焦虑,这是可以理解的。”接纳情绪是缓解过度思考的第一步。
设定“担忧时间”。给自己设定一个固定的时间段专门用来思考那些让你困扰的问题。在这个时间段之外,尽量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如读书、与家人聊天等。这样“思考——休息”的交替模式,可以建立明确的时间边界,帮助你控制思考的频率,提高问题解决的创造性。
写下解决方案。当你发现自己反复思考某个问题时,尝试将问题的解决方案写下来,将庞大的、令人望而生畏的任务分解为可管理的小目标,“分而治之”。这种将抽象担忧转化为具体行动方案的过程,不仅能够缓解焦虑,还能激活大脑的前额叶皮层,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练习正念冥想。我们需要闭上眼睛静坐,跟随呼吸将注意力转移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在每次呼气时有意识地放松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然后开始在脑海中默念你的呼吸1到5次,如此循环。当杂念出现时,轻轻把注意力拉回到呼吸上。每天花10-15分钟进行正念练习,可以显著减少过度思考的发生。长期坚持练习还能带来更深远的心理转变:培养“觉察而不评判”的态度,帮助我们以更平和的方式应对各种挑战。
(节选自《心理内耗者的自救手册》,有删改)
根据上述材料,下列有关“过度思考”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过度思考是人体的一种情志活动,是正常的,也是必须的。
B.过度思考具有持续性、重复性与积极性的特点。
C.过度思考会让焦虑、抑郁、失眠、暴饮暴食的风险增加。
D.陷入过度思考时,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方法来减少过度思考对我们的影响。
15.根据材料,下列理解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当你发现会因为别人的动作或者所说的话怀疑对方讨厌自己时,需要警醒,你是一个陷入了过度思考的人。
B.过度思考者所思考的内容往往都是围绕着相同或相似的内容不断循环,且基本都不是正面积极的,容易引发担忧、焦虑等不良情绪。
C.很多的负面情绪与过度思考有关,所以我们在生活中想到就要去做,不要有丝毫的犹豫。
D.过度思考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我们可以通过强迫自己停止思考减少它的影响。
16.模拟考试结束后,很多同学思绪万千。请你根据以上材料,判断以下哪个同学最有可能已陷入过度思考的困境,并为其提供两个切实可行的对策。(4分)
小语:可能我真不适合学文科;这些题也太难了;算了,反正怎么努力也追不上那些学霸;明天中午吃点什么呢;今天前桌看我的眼神,不会是喜欢我吧……
小文:怎么会看错题号呢,错了这么多题,有些我明明可以做对的;老师肯定不喜欢我了,我同桌今天那个眼神就是在嘲笑我;下一次还考这么差怎么办;怎么会看错题号呢……
小渝:这次默写居然扣了一分,以前从没出过错的,要继续加强基础知识的复习;做阅读时间太长了,下次要注意把控;明天去找老师指导下作文还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
文学作品阅读(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石 魂
杨建
(1)六爷是村里的能匠,神着哩。山上随意滚下的一块石子,六爷看了,都像遇见宝贝似的,原本无神的眼睛便慢慢放出光来,那张打满皱纹的脸上,就像菊花瓣一样舒展开来。他近摸摸,远瞧瞧,左量量,右敲敲。不几日,那石头就不是石头了,变成了谁家摆放着的器物——石磨、石磙、石臼、石杵、石猪槽。古朴,粗粝,简陋。
(2)六爷人很怪,别家工匠上门,得有酒伺候,他不喝人家一滴,就开工前,用一小盏酒,恭恭敬敬浇在那块要开凿的石头上。我问:“六爷,您自己咋不喝呀 ”六爷不理睬我。别家工匠打家什,巴不得人家少用几年,好再雇他上门,六爷不这样,人家不小心碰坏一个角,六爷会咕哝你半天。我就说:“六爷,人家用坏了,不正好再使您的手艺嘛!"六爷还是不理睬。
(3)人怪,做出的东西就特别。石臼本是方形或圆形的,六爷却打造成树杈筑鸟窝形状,就是那简陋粗重的石磙,六爷也会在两头刻上飞禽走兽。只是这些雕刻的线条太粗糙,造型也粗劣,在我看来有点不伦不类。有一回我看着看着就咕哝了一句:“凿上这些玩意儿有何用,再怎么着,它也只是舂米磨浆呀。”六爷斜瞥了我一眼,嘴上依旧不说什么,不拿正眼瞧我。
(4)六爷因有了这一门手艺,村上无论长幼,见着都会打心眼儿里敬着叫声“六爷”,那时候村里人穷,家用的器物,尽是木匠做的,篾匠打的,石匠凿的。六爷的活儿,一年到头就满满的了。再忙,六爷也不会为赶工把活儿做粗了,我每回看到他,他都是衣着褴褛,满身尘土,石雕般的脸上滚着大颗的汗珠,不紧不慢地凿着,琢着,磨着。那姿势,那神情,曾经让我很是着迷。
(5)村主任看六爷手头活儿多,忙不过来,就劝他收个徒弟,六爷也不想让手艺断在自己手里,就收了一个。那徒弟脑门活络,在入了门道那会儿,东家里来了一个看风水的先生,六爷的徒弟看那风水先生耍耍嘴皮子就来钱,就问风水先生收不收徒弟呀,第二天,六爷就让徒弟收拾东西走人了。
(6)六爷从此再也没有收过徒弟。手上凿出这么多的石具,他已经很知足。村人们一边捣臼一边拉呱儿的场景,会让六爷露出孩子般的笑。六爷从十八岁开始学艺,锤子凿子的跟了他五十年,没停歇过一天。就是到了花锤举不高钢钎拿不住的岁数,也没有歇手的打算。只是,六爷觉得请他的东家越来越少了,他凿的东西越来越没用场了,村里丢弃的石具也越来越多了。“你六爷是不是不中用了?”六爷抬起无神呆滞的双眼,这样问我,有好多次。
(7)那时,我常常看到六爷站在石器旁,那些有的被置于阴暗的旮旯儿,任灰尘飞落,有的被弃于屋檐甚至露天处,凭风吹日晒,他时而深情抚触,时而愣愣发呆。好些年过去,六爷都这个样子。
(8)那一年,村里开始有古董贩子走动,有人竟盯上六爷凿的那些笨家伙,有的人家还真拿它卖了钱。这事很快就在村里传开了,六爷知道有人在卖他凿的石器,跳也似的扛上把锄头,横立村口,怒目圆睁,就是不放古董贩子出村,弄得买卖两家都下不了台。我看了这架势,就劝六爷:“六爷,让他们拉走吧!好歹也有人当宝贝疙瘩藏着,总比让人敲了当墙脚石好呀!”六爷这才极不情愿地挪开身子。
(9)随着最后一件石器被运出村去,六爷就大病一场,躺在床上半月起不了身。六奶奶抹着泪说:“这老头,这关怕是挺不过去了!”
(10)病了多天的六爷,忽一日猛地从床上一弹而起,搬出他那已经锈迹斑斑的钎锤,上了南山石场。六奶奶满脸惊慌:“这老头莫非是石魂附身了 ”村里人也惊奇不解:“六爷这是要干啥去呀 ”
(11)几天后,我上山来到石场里,看到六爷正在夕阳的余晖下,神情肃穆地挥锤凿石。他那躬身举锤凿石的姿势,在余晖里投下个硕大而凝重的身影。我在远处默默地看了好一会儿,我想,如果能把六爷这个造型凝固下来,那也是一件绝好的石艺品啊!
(12)十天以后,大伙儿没见到他下山来,上山寻找时,见到六爷安然地伏倒在他那尊石雕上。
(13)我是在后来才看到六爷那件尚未完成的石雕的。未到跟前,我就被那尊石雕惊住了,六爷雕刻的,正是我那天看到的,他在夕阳余晖下,心无旁骛挥锤雕出的造型!
1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第二段写六爷“不喝人家一滴,就开工前,用一小盏酒,恭恭敬敬浇在那块要开凿的石头上”,目的是表现六爷很迷信。
B.小说中以别的工匠与六爷进行对比,别的工匠得有酒伺候,且打的家什巴不得人家少用几年,但六爷完全相反,从而衬托了六爷的高尚品质。
C.小说中写“我”多次与六爷进行对话,但他对“我”所说的话总是不予理会,这体现了六爷的个性古怪偏执,令人难以亲近。
D.“我”是小说的线索人物,通过”我”将六爷给人凿石、痛心石器被弃被卖、为自己凿石像等情节串联起来,使情节集中紧凑。
E.文章结尾写”我”看到六爷雕刻的自我形象时的震撼,表现了“我”对六爷毕生追求石刻艺术的敬佩之情。
18.请结合上下文,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他都是衣着褴褛,满身尘土,石雕般的脸上滚着大颗的汗珠,不紧不慢地凿着,琢着,磨着。
19.这篇小说的标题“石魂”含义很丰富,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主旨,分析探究标题“石魂”的含义。(7分)
(四)名著阅读(共8分)
阅读下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片段,完成20—21题。
【文段一】
"不会抽烟,小滑头,那么面团里的烟末是谁撒的?不会抽烟?好,我们现在就来瞧一瞧!把口袋翻出来!快!听见没有?马上把口袋翻出来!"
……
"我没有口袋。"他用双手摸了摸缝合的衣缝。 "呵——,没有口袋!你以为我不知道
糟蹋面团这种坏事是谁干的!你以为你现在还能留在学校里?不,亲爱的,这回可饶不了你。上次是因为你母亲求我,才把你留下的,这次可该了结啦。从教室里滚出去!"他使劲揪住小孩的一只耳朵,把他推到走廊里,然后关上了教室的门。
【文段二】
暴风雪突然袭来了。灰色的阴云布满天空,低低地压着地面缓缓移动。大雪纷纷飘落下来。晚上刮起了狂风,烟囱里发出呜呜的怒吼。狂风追逐着在树林中飞速盘旋、飘忽不定的雪花,凄厉的呼啸声搅得整个森林惊恐不安。
暴风雪咆哮不止,肆虐了一整夜。车站上那所破房子存不住热气,虽然通宵生着火炉,大家依然觉得寒气刺骨。
第二天清早,上工的人双脚都陷在很深的雪里,耀眼的太阳挂在树梢上,天空没有半点云彩。
保尔的一队打扫了他们地段上的积雪。只有现在,保尔才体验到寒冷造成的痛苦是多么难以忍受。奥库涅夫那件旧上衣并不能使他暖和,而那只套鞋也灌进了雪。它好几次掉在深雪里。另一只皮靴也快要掉底了。而且,因为他睡在水泥地上,脖子上已经长了两个大痈疮。托卡列夫把自己的毛巾送给他作围巾。 瘦削憔悴、两眼通红的保尔,疯狂地用一把大木锹铲雪。
【文段三】
他既然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战斗的能力,为什么还要活着呢?在现在和凄凉的将来,他将怎样才能证明自己生活得有价值呢?用什么来充实这生活呢 光是吃喝和呼吸吗?只做一个无用的旁观者,看着同志们在战斗中向前猛进吗?成为队伍的累赘吗?他应不应该毁掉这个背叛了他的肉体呢 朝心口打一枪——一切难题都解决了!以往既然能够生活得不坏,现在就应当在适当的时间结束这个生命。谁能责备一个不愿意作绝望呻吟的战士呢?
20.下列选项正确的一项是( )(2分)
以上文段选自纪实性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作品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保尔从小就生活在社会最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哥哥阿尔焦姆的影响下,走上革命道路。
文段二通过环境描写,表现了修筑铁路的艰辛,最终他们因为天气寒冷,只得放弃修路。
文段三写出了保尔在他第四次死里逃生,身体垮了后产生了自杀的念头,但是他最终战胜了自己的怯懦。
2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经历了和他人、自然、自我的“冲突”。请你结合上述文段和整本书内容,探究保尔经历的不同“冲突”给保尔带来的成长。(6分)
三、表达与写作(共50分)
22.作业是学业精进的重要途径,是能力增长的重要手段。作为初中生的我们几乎每天都会与作业打交道,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体验、思考、享受,亦或徘徊、焦虑甚至懊悔。这些校内校外、大大小小、或长或短的作业过程都会成为我们成长路上值得回忆的经历。
请你叙写你作业上的亲身经历,让那些不爱或不愿写作业的同学读了你的文章后受到启迪。
写作时注意以下要求:
①力求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或体会;
②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但不要写成诗歌或戏剧;
③不少于600字,不要抄袭,不要套作;
④文中不得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等相关信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