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细胞的结构(预习衔接.含解析)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必修1沪科版(2020)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3章 细胞的结构(预习衔接.含解析)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必修1沪科版(2020)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课预习衔接 细胞的结构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如图是细胞核模式图,①~④表示细胞核的各种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与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B.②是核仁,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C.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可以通过④自由进出细胞核
D.③与细胞膜、细胞器膜、口腔黏膜等生物体内所有膜构成生物膜系统
2.胰腺腺泡细胞分泌胰蛋白酶(一种分泌蛋白)过程如图甲所示。向细胞内注射用放射性同位素3H标记的氨基酸,一段时间后,在细胞外检测到含有放射性的胰蛋白酶。图乙中a、b、c分别表示三种细胞器,图丙中的d、e、f分别代表三种具膜结构。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中分泌蛋白最初合成的场所是②,其中所形成的化学键叫肽键,所需原料为氨基酸
B.结合图甲、乙可知,胰蛋白酶合成、运输的过程中,依次经过的细胞器是②﹣a﹣核糖体、③﹣b﹣内质网、④﹣c﹣高尔基体
C.图甲、图丙中表示同一种结构的是③与f、④与d、⑤与e,其面积的变化过程体现出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经②③④获得的蛋白质有一部分可以进入溶酶体
3.如图所示,移位子是一种位于内质网膜上的蛋白质复合体,其中心有一个直径大约2纳米的通道,能与信号肽结合并引导新合成的多肽链进入内质网。若多肽链在内质网中未正确折叠,则会通过移位子运回细胞质基质。GTP 与GDP的转化同ATP与ADP的转化相类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新合成的多肽链进入内质网时未直接穿过磷脂双分子层
B.经内质网加工后的蛋白质也是通过移位子运送到高尔基体
C.SRP能重复性地与DP(内质网膜上SRP受体)结合,发挥相应功能
D.细胞一边翻译多肽链,一边通过移位子将多肽链送入内质网
4.图甲表示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其中a、b、c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器,图乙表示该过程中部分结构的膜面积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的a、b、c共同参与构成生物膜系统
B.图乙中三种膜结构都只通过囊泡建立联系
C.神经细胞合成并分泌神经递质也需要经过图甲所示过程
D.图甲中的分泌蛋白可能需要体液运输才能到达作用部位
5.某科学家将磷脂和水混合后,施加超声波处理,获得了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封闭型囊泡状结构——脂质体(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脂质体中两层磷脂分子的排布是随机的
B.图中的药物是指脂溶性的药物
C.脂质体与细胞接触后,药物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
D.脂质体表面的导向分子具有靶向运输的作用
6.如图为细胞中某些结构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结构甲、乙、丙都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B.结构乙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C.结构丙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D.结构丁中②③都具有流动性
7.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对细胞的深入研究是揭开生命奥秘的关键。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有(  )
①性腺细胞的内质网较肌肉细胞的内质网发达
②细胞膜上附着有ATP水解酶,有利于胞吞某些营养物质
③有高尔基体的细胞不一定有分泌功能
④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的细胞骨架,它与细胞的运动有关
⑤细胞中需要能量的活动不都是有ATP直接供能
⑥没有液泡的细胞也能通过渗透作用吸水
A.零项 B.一项 C.两项 D.三项
8.如图表示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三种方式,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精子和卵细胞受精时要发生图B所示的信息交流方式
B.图C中植物细胞依靠胞间连丝交流信息,但不能交换物质
C.图A、图B中靶细胞表面上的受体与信号分子结合,从而接受信息
D.激素调节过程中,信息交流方式与图A所示相同
9.下表中真核细胞结构、主要成分及功能对应关系正确的选项是(  )
选项 细胞结构 主要成分 功能
A 细胞膜 磷脂、糖类 控制物质进出
B 核糖体 蛋白质、核糖核苷酸 合成蛋白质
C 染色体 脱氧核糖核酸、蛋白质 遗传信息的载体
D 细胞骨架 蛋白质、纤维素 锚定各种细胞器
A.A B.B C.C D.D
10.如图为胰腺细胞内囊泡运输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中的蛋白质首先在游离的核糖体上开始合成
B.①来自内质网膜,内含初步加工后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C.图示细胞器为高尔基体,其在囊泡运输中起着交通枢纽作用
D.①②③的运输过程及分泌蛋白排出细胞的过程不消耗能量
11.细胞内有种微小的分子机器叫马达蛋白,能够与运输的“货物”(囊泡或细胞器)结合后沿细胞骨架“行走”,精准地将各种结构运输到相应位置,具体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骨架是由多糖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内的物质运输密切相关
B.马达蛋白沿细胞骨架“行走”水解ATP,是一种放能反应
C.马达蛋白可精准地将囊泡从核糖体运输到内质网
D.马达蛋白功能异常会影响下丘脑细胞的激素分泌
12.1970年,科学家马古利斯在分析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内共生学说。该学说认为真核细胞中的线粒体是由侵入细胞或被细胞吞入的某种原核细胞经过漫长的岁月演变而来,其形成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马古利斯提出内共生学说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完全归纳法
B.图乙所示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功能特性
C.真核细胞中的溶酶体也可以用内共生学说来解释其起源
D.线粒体内外膜功能不同的原因可从演化来源角度分析
二.解答题(共3小题)
13.人体甲状腺激素是一种含碘的酪氨酸衍生物。甲状腺内的滤泡细胞会利用从血液中吸收的氨基酸和I,经如图所示的一系列过程(①~③代表细胞结构)合成并释放甲状腺激素。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以3H标记的酪氨酸培养甲状腺滤泡细胞,3H﹣酪氨酸首先在细胞的[   ]   上被利用,然后在内质网加工后通过    转移至结构③,形成的甲状腺球蛋白最终通过    方式分泌到滤泡腔中。
(2)甲状腺滤泡细胞从血液中吸收I﹣,图中I﹣进入滤泡细胞的运输方式是    ,你的判断依据为    (写出两点)。I﹣离开滤泡细胞后会与甲状腺球蛋白结合,形成碘化甲状腺球蛋白后储存在滤泡腔。
(3)当机体需要甲状腺激素时,滤泡细胞会回收碘化甲状腺球蛋白,该过程需要细胞膜上    (填“载体蛋白”或“受体蛋白”)参与。形成的囊泡与溶酶体融合后,碘化甲状腺球蛋白被水解形成甲状腺激素,该过程体现的生物膜特性是    ,过程中消耗的ATP来自于细胞的    (场所)。
(4)甲状腺激素以碘化甲状腺球蛋白形式储存在滤泡腔内,可供人体利用50~120天之久。临床上治疗甲亢(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病人时,常用丙硫氧嘧啶以抑制碘化过程,但发现药物起效较慢,试解释可能的原因    。
14.如图图1表示某细胞在电子显微镜视野下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1﹣7表示细胞结构;图2表示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分泌的过程,a、b、c、d代表参与该过程的细胞器;图3为囊泡分泌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用台盼蓝对图1所示细胞进行染色,发现死细胞被染成蓝色,而活细胞不着色,这一现象说明细胞膜具有    的功能。分离图1中的各种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    ,其中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是    (填序号),不含磷脂的细胞器是    (填序号)。
(2)图2中物质Q是参与合成分泌蛋白的单体,物质Q的结构通式是    。在细胞中合成蛋白质时,肽键是在    (填字母)这一细胞器中形成的。在分泌合成的过程中    (填字母)细胞器膜面积几乎不变。为了研究图2所示生理过程,一般采用    法。
(3)图2中分泌蛋白在分泌过程中,形成的囊泡能定向、精确地转移到细胞膜上的特定部位,其原因是囊泡膜上的    (填图3中的名称)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
(4)某50肽中有丙氨酸(R基为﹣CH3)4个,现脱掉其中的丙氨酸(相应位置如图4),得到4条多肽链和5个氨基酸。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50肽水解得到的全部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比原50肽多了144
B.如果得到的某条多肽链有2个氨基,则有一个氨基在R基上
C.如果将得到的5个氨基酸合成一条肽链,则有4种不同的氨基酸序列
D.如果将得到的4条肽链重新连接成一条多肽链,则会脱去3个水分子
15.动物体和植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但细胞结构上存在很多差异。下面为某同学绘制的动物细胞与高等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请找出图1和图2的错误之处是    (找出两处,用序号说明)。
(2)若图1为浆细胞,抗体在合成与分泌的过程中依次经过的细胞器是    (填名称),在整个过程中消耗的能量由    (填名称)结构来提供。
(3)若将图1、图2的细胞放在清水中,两细胞各自发生的变化是    。若把图2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细胞先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与此过程相关的细胞器是    (填序号)。
(4)若图2是菠菜叶肉细胞,提取光合色素时,为防止色素被破坏需加入    。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原理是    。
新课预习衔接 细胞的结构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如图是细胞核模式图,①~④表示细胞核的各种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与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B.②是核仁,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C.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可以通过④自由进出细胞核
D.③与细胞膜、细胞器膜、口腔黏膜等生物体内所有膜构成生物膜系统
【考点】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专题】模式图;生物膜系统;细胞核.
【答案】A
【分析】图示为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其中①为染色质(DNA和蛋白质),②为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③为核膜(将细胞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④为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解答】解:A、①染色质与染色体是同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A正确;
B、②是核仁,其与某种RNA的合成和核糖体的形成有关,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B错误;
C、④核孔是蛋白质和RNA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核孔也具有选择性,如DNA不能通过核孔,C错误;
D、③核膜、细胞膜、细胞器膜所有膜共同构成生物膜系统,口腔黏膜不属于生物膜,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核的结构组成,掌握各组成结构的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2.胰腺腺泡细胞分泌胰蛋白酶(一种分泌蛋白)过程如图甲所示。向细胞内注射用放射性同位素3H标记的氨基酸,一段时间后,在细胞外检测到含有放射性的胰蛋白酶。图乙中a、b、c分别表示三种细胞器,图丙中的d、e、f分别代表三种具膜结构。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中分泌蛋白最初合成的场所是②,其中所形成的化学键叫肽键,所需原料为氨基酸
B.结合图甲、乙可知,胰蛋白酶合成、运输的过程中,依次经过的细胞器是②﹣a﹣核糖体、③﹣b﹣内质网、④﹣c﹣高尔基体
C.图甲、图丙中表示同一种结构的是③与f、④与d、⑤与e,其面积的变化过程体现出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经②③④获得的蛋白质有一部分可以进入溶酶体
【考点】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专题】正推法;细胞器.
【答案】C
【分析】甲图中①上具有核孔,为核膜,②为内质网上的核糖体,③为内质网,④为高尔基体,⑤为细胞膜;图乙中a、b、c分别表示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图丙中膜面积减少的d是内质网,先增加后减少的是高尔基体,增加的e是细胞膜。
【解答】解:A、图甲中分泌蛋白最初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②),此过程中发生脱水缩合反应,形成的化学键叫肽键,以氨基酸为原料,A正确;
B、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胰蛋白酶合成、运输的过程中,依次经过的细胞器是②﹣a﹣核糖体、③﹣b﹣内质网、④﹣c﹣高尔基体,B正确;
C、分析题图,甲图中①上具有核孔,为核膜,②为内质网上的核糖体,③为内质网,④为高尔基体,⑤为细胞膜;图丙中膜面积减少的d是内质网,先增加后减少的是高尔基体,增加的e是细胞膜。故图甲、图丙中③与d是内质网、④与f是高尔基体、⑤与e是细胞膜,其面积的变化过程体现出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错误;
D、经②③④获得的蛋白质可以进入溶酶体或成为膜蛋白或分泌蛋白,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以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为例,考查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要求学生识记细胞中各细胞器的功能,明确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和内质网、细胞膜面积变化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3.如图所示,移位子是一种位于内质网膜上的蛋白质复合体,其中心有一个直径大约2纳米的通道,能与信号肽结合并引导新合成的多肽链进入内质网。若多肽链在内质网中未正确折叠,则会通过移位子运回细胞质基质。GTP 与GDP的转化同ATP与ADP的转化相类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新合成的多肽链进入内质网时未直接穿过磷脂双分子层
B.经内质网加工后的蛋白质也是通过移位子运送到高尔基体
C.SRP能重复性地与DP(内质网膜上SRP受体)结合,发挥相应功能
D.细胞一边翻译多肽链,一边通过移位子将多肽链送入内质网
【考点】各类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专题】模式图;细胞器.
【答案】B
【分析】内质网对核糖体所合成的肽链进行加工,肽链经盘曲、折叠等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通过一定的机制保证肽链正确折叠或对错误折叠的进行修正。
【解答】解:A、新合成的多肽链进入内质网时是通过通道进入的,没有通过膜结构,因而未直接穿过磷脂双分子层,A正确;
B、经内质网加工后的蛋白质是通过囊泡运送到高尔基体的,只有加工失败才通过移位子运回细胞质基质,B错误;
C、据图可知,SRP与内质网膜上SRP受体(DP)结合,之后一起与内质网膜的移位子结合,SRP脱离了信号序列和核糖体,返回细胞质基质中重复使用,肽链又开始延伸,因此SRP能重复性地与DP(内质网膜上SRP受体)结合,发挥相应功能,C正确;
D、据图可知,当核糖体合成一小段肽链后,通过SRP与内质网膜上受体结合,使肽链通过移位子转移至内质网中,在内质网中继续翻译,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器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4.图甲表示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其中a、b、c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器,图乙表示该过程中部分结构的膜面积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的a、b、c共同参与构成生物膜系统
B.图乙中三种膜结构都只通过囊泡建立联系
C.神经细胞合成并分泌神经递质也需要经过图甲所示过程
D.图甲中的分泌蛋白可能需要体液运输才能到达作用部位
【考点】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细胞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专题】模式图;细胞器.
【答案】D
【分析】由图甲分析可知,a是核糖体,b是内质网,c是高尔基体。图乙中三种膜结构从左向右分别为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
【解答】解:A、由图甲分析可知,a是核糖体,b是内质网,c是高尔基体,其中a核糖体不参与构成生物膜系统,A错误;
B、图乙中三种膜结构从左向右分别为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内质网和细胞膜可以直接相连,而不只是通过囊泡建立联系,B错误;
C、神经递质大多为小分子物质,其化学本质不是蛋白质,不一定会经过图甲所示的过程,C错误;
D、图甲中的分泌蛋白可能是蛋白质类的激素,需要体液运输到达作用部位,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各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明确分泌蛋白和分泌过程涉及的结构、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等,结合题图分析解答。
5.某科学家将磷脂和水混合后,施加超声波处理,获得了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封闭型囊泡状结构——脂质体(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脂质体中两层磷脂分子的排布是随机的
B.图中的药物是指脂溶性的药物
C.脂质体与细胞接触后,药物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
D.脂质体表面的导向分子具有靶向运输的作用
【考点】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流动镶嵌模型.
【专题】正推法;生物膜系统.
【答案】D
【分析】流动镶嵌模型:(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磷脂头部亲水,尾部疏水,这个支架是可以流动的。(2)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大多数蛋白质也是可以流动的。(3)在细胞膜的外表,少数糖类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除糖蛋白外,细胞膜表面还有糖类与脂质结合形成糖脂。
【解答】解:A、脂质体中两层磷脂分子的排布不是随机的,A错误;
B、图中药物位于脂质体内部,与磷脂的头部相接触,是水溶性的药物,B错误;
C、脂质体与细胞接触后,药物依赖细胞膜融合或胞吞进入细胞,C错误;
D、脂质体表面的导向分子可识别特定部位,能起到靶向运输作用,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相关知识,学生能结合所学知识正确作答。
6.如图为细胞中某些结构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结构甲、乙、丙都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B.结构乙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C.结构丙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D.结构丁中②③都具有流动性
【考点】各类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流动镶嵌模型.
【专题】模式图;生物膜系统;细胞器.
【答案】A
【分析】该图为细胞中某些结构的示意图,其中甲表示高尔基体,乙表示叶绿体,丙表示线粒体,丁表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其中①表示糖蛋白,②表示蛋白质,③表示磷脂双分子层。
【解答】解:A、甲表示高尔基体,乙表示叶绿体,丙表示线粒体,其中高尔基体是单层膜构成的细胞器,A错误;
B、乙表示叶绿体,叶绿体是真核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B正确;
C、丙表示线粒体,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的场所,因此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C正确;
D、结构丁表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细胞膜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具有流动性,主要表现为构成膜的③磷脂分子可以侧向自由移动,膜中的②蛋白质大多也能运动,因此结构丁中②③都具有流动性,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各类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等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相关内容,再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难度不大。
7.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对细胞的深入研究是揭开生命奥秘的关键。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有(  )
①性腺细胞的内质网较肌肉细胞的内质网发达
②细胞膜上附着有ATP水解酶,有利于胞吞某些营养物质
③有高尔基体的细胞不一定有分泌功能
④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的细胞骨架,它与细胞的运动有关
⑤细胞中需要能量的活动不都是有ATP直接供能
⑥没有液泡的细胞也能通过渗透作用吸水
A.零项 B.一项 C.两项 D.三项
【考点】各类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ATP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
【专题】正推法;细胞器;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答案】A
【分析】1、内质网是脂质合成的场所,对蛋白质可以加工。
2、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由蛋白质聚合而成的三维的纤维状网架体系。细胞骨架包括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细胞骨架在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物质运输、细胞壁合成等许多生命活动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高尔基体是单层膜,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再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动植物细胞中都含有高尔基体,但功能不同,在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高尔基体在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中起着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
【解答】解:①性激素的化学本质为脂质中的固醇,而内质网与脂质的合成有关,因此性腺细胞的内质网较肌肉细胞的内质网发达,①正确;
②胞吞消耗ATP,细胞膜上附着的ATP水解酶有利于胞吞某些营养物质,②正确;
③有高尔基体的细胞不一定有分泌功能,如植物细胞中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③正确;
④细胞骨架具有维持细胞形态的功能,它与细胞的运动有关,④正确;
⑤细胞中需要能量的活动不都是由ATP直接供能,还有CTP、GTP、TTP等功能,⑤正确;
⑥动物细胞没有液泡,也能通过渗透作用吸水,⑥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ATP的功能、细胞器、渗透作用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掌握渗透作用的条件,作出准确的判断。
8.如图表示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三种方式,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精子和卵细胞受精时要发生图B所示的信息交流方式
B.图C中植物细胞依靠胞间连丝交流信息,但不能交换物质
C.图A、图B中靶细胞表面上的受体与信号分子结合,从而接受信息
D.激素调节过程中,信息交流方式与图A所示相同
【考点】细胞膜的功能.
【专题】模式图;生物膜系统.
【答案】B
【分析】1、图A表明,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随血液流到全身各处,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进行信息传递。
2、B表示的是细胞膜直接接触,③表示的是信号分子,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就是细胞膜直接接触。
3、图C表示,高等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传递信息。
【解答】解:A、精子和卵细胞依靠膜上糖蛋白的识别,靠细胞与细胞的直接接触进行信息传递,A正确;
B、高等植物细胞间可以依靠胞间连丝交换某些物质,B错误;
C、图A、图B中靶细胞表面上的受体与信号分子结合,从而接信息,C正确;
D、图A表明,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随血液流到全身各处,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进行信息传递,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膜的功能(信息交流)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
9.下表中真核细胞结构、主要成分及功能对应关系正确的选项是(  )
选项 细胞结构 主要成分 功能
A 细胞膜 磷脂、糖类 控制物质进出
B 核糖体 蛋白质、核糖核苷酸 合成蛋白质
C 染色体 脱氧核糖核酸、蛋白质 遗传信息的载体
D 细胞骨架 蛋白质、纤维素 锚定各种细胞器
A.A B.B C.C D.D
【考点】各类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的功能;细胞膜的成分.
【专题】数据表格;细胞器;细胞核.
【答案】C
【分析】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其次还含有少量糖类;染色体的组成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和DNA;核糖体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细胞骨架的成分是蛋白质。
【解答】解:A、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A错误;
B、核糖体由蛋白质和核糖核酸组成,B错误;
C、染色体的组成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和DNA,它是遗传信息的载体,C正确;
D、细胞骨架的成分是蛋白质,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比较基础,考查细胞结构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膜、染色体、核糖体和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10.如图为胰腺细胞内囊泡运输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中的蛋白质首先在游离的核糖体上开始合成
B.①来自内质网膜,内含初步加工后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C.图示细胞器为高尔基体,其在囊泡运输中起着交通枢纽作用
D.①②③的运输过程及分泌蛋白排出细胞的过程不消耗能量
【考点】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专题】正推法;细胞器.
【答案】D
【分析】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大致是:首先,在游离的核糖体中以氨基酸为原料开始多肽链的合成。当合成了一段肽链后,这段肽链会与核糖体一起转移到粗面内质网上继续其合成过程,并且边合成边转移到内质网腔内,再经过加工、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内质网膜鼓出形成囊泡,包裹着蛋白质离开内质网,到达高尔基体,与高尔基体膜融合,囊泡膜成为高尔基体膜的一部分。高尔基体还能对蛋白质做进一步的修饰加工,然后由高尔基体膜形成包裹着蛋白质的囊泡。囊泡转运到细胞膜,与细胞膜融合,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主要来自线粒体。
【解答】解:A、图示①中的蛋白质首先在游离的核糖体上,以氨基酸为原料开始多肽链的合成,当合成了一段肽链后,这段肽链会与核糖体一起转移到粗面内质网上继续其合成过程,A正确;
B、在核糖体中合成的多肽链会与核糖体一起转移到粗面内质网上继续其合成过程,并且边合成边转移到内质网腔内,经初步加工并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经内质网膜形成囊泡①转运至高尔基体,B正确;
C、图示细胞器为高尔基体,在囊泡运输中,高尔基体起着交通枢纽的作用,能对来自内质网的囊泡内的物质进行加工处理,又能自身形成囊泡与细胞膜融合,C正确;
D、①②③囊泡的转运和分泌蛋白的排出过程都消耗能量,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等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相关内容,再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难度不大。
11.细胞内有种微小的分子机器叫马达蛋白,能够与运输的“货物”(囊泡或细胞器)结合后沿细胞骨架“行走”,精准地将各种结构运输到相应位置,具体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骨架是由多糖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内的物质运输密切相关
B.马达蛋白沿细胞骨架“行走”水解ATP,是一种放能反应
C.马达蛋白可精准地将囊泡从核糖体运输到内质网
D.马达蛋白功能异常会影响下丘脑细胞的激素分泌
【考点】各类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专题】正推法;细胞器;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答案】D
【分析】细胞内需要吸收能量进行的反应是吸能反应;细胞内的反应进行时释放能量是放能反应。
【解答】解:A、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内的物质运输密切相关,A错误;
B、由题图可知,马达蛋白沿细胞骨架“行走”伴随着ATP水解为ADP和Pi的过程,所以推测其是一种吸能反应,B错误;
C、核糖体属于无膜结构的细胞器,不能产生囊泡,C错误;
D、下丘脑细胞分泌的肽类激素会以囊泡的形式与马达蛋白结合,再转运到细胞膜,所以在下丘脑细胞中马达蛋白功能异常会影响激素的分泌,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细胞骨架、细胞器等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
12.1970年,科学家马古利斯在分析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内共生学说。该学说认为真核细胞中的线粒体是由侵入细胞或被细胞吞入的某种原核细胞经过漫长的岁月演变而来,其形成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马古利斯提出内共生学说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完全归纳法
B.图乙所示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功能特性
C.真核细胞中的溶酶体也可以用内共生学说来解释其起源
D.线粒体内外膜功能不同的原因可从演化来源角度分析
【考点】各类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专题】模式图;细胞器.
【答案】D
【分析】1、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2、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解答】解:A、马古利斯提出内共生学说采用的研究方法是不完全归纳法,A错误;
B、图乙所示过程是表示侵入细胞或被细胞吞入的某种原核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错误;
C、溶酶体中不含有DNA等核酸,故真核细胞中的溶酶体不可以用内共生学说来解释其起源,C错误;
D、线粒体的内、外膜的功能不同,据图可知,外膜来自古代厌氧真核细胞的细胞膜,内膜是需氧原核细胞的细胞膜,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借助于内共生学说考查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解答题(共3小题)
13.人体甲状腺激素是一种含碘的酪氨酸衍生物。甲状腺内的滤泡细胞会利用从血液中吸收的氨基酸和I,经如图所示的一系列过程(①~③代表细胞结构)合成并释放甲状腺激素。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以3H标记的酪氨酸培养甲状腺滤泡细胞,3H﹣酪氨酸首先在细胞的[ ① ] 核糖体 上被利用,然后在内质网加工后通过  囊泡 转移至结构③,形成的甲状腺球蛋白最终通过  胞吐 方式分泌到滤泡腔中。
(2)甲状腺滤泡细胞从血液中吸收I﹣,图中I﹣进入滤泡细胞的运输方式是  主动运输 ,你的判断依据为  I﹣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且需要载体蛋白协助 (写出两点)。I﹣离开滤泡细胞后会与甲状腺球蛋白结合,形成碘化甲状腺球蛋白后储存在滤泡腔。
(3)当机体需要甲状腺激素时,滤泡细胞会回收碘化甲状腺球蛋白,该过程需要细胞膜上  受体蛋白 (填“载体蛋白”或“受体蛋白”)参与。形成的囊泡与溶酶体融合后,碘化甲状腺球蛋白被水解形成甲状腺激素,该过程体现的生物膜特性是  流动性 ,过程中消耗的ATP来自于细胞的  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场所)。
(4)甲状腺激素以碘化甲状腺球蛋白形式储存在滤泡腔内,可供人体利用50~120天之久。临床上治疗甲亢(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病人时,常用丙硫氧嘧啶以抑制碘化过程,但发现药物起效较慢,试解释可能的原因  滤泡腔内贮存的碘化甲状腺球蛋白多,需要被耗尽后药效才能体现 。
【考点】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
【专题】图文信息类简答题;细胞器;物质跨膜运输.
【答案】(1)①核糖体 囊泡 胞吐
(2)主动运输 I﹣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且需要载体蛋白协助
(3)受体蛋白 流动性 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4)滤泡腔内贮存的碘化甲状腺球蛋白多,需要被耗尽后药效才能体现
【分析】1、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大致是:首先在游离的核糖体中以氨基酸为原料开始多肽链的合成,当合成了一段肽链后,这段肽链会与核糖体一起转移到粗面内质网上继续其合成过程,并且边合成边转移到内质网腔内,再经过加工、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内质网膜鼓出形成囊泡,包裹着蛋白质离开内质网,到达高尔基体,与高尔基体膜融合,囊泡膜成为高尔基体膜的一部分。高尔基体对蛋白质做进一步的修饰加工,然后由高尔基体膜形成包裹着蛋白质的囊泡,囊泡转运到细胞膜,与细胞膜融合,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主要来自线粒体。
2、分析图形:图中①是核糖体,②是内质网,③是高尔基体。
【解答】解:(1)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因此以3H标记的酪氨酸培养甲状腺滤泡细胞,3H﹣酪氨酸首先在细胞的①核糖体上被利用,然后在内质网加工后通过囊泡转移至结构③(高尔基体),形成的甲状腺球蛋白(生物大分子)最终通过胞吐的方式分泌到滤泡腔中。
(2)甲状腺滤泡细胞从血液中吸收I﹣,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且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因此I﹣进入滤泡细胞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3)当机体需要甲状腺激素时,滤泡细胞内陷,包裹碘化甲状腺球蛋白(生物大分子)回收进入细胞内,该过程属于胞吞作用,该过程需要细胞膜上受体蛋白参与识别,完成该过程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形成囊泡,过程中消耗的ATP来自于细胞的线粒体(有氧呼吸第二、第三阶段)、细胞质基质(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无氧呼吸)。
(4)临床上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时,常用丙硫氧嘧啶以抑制碘化过程,由于滤泡腔内贮存的碘化甲状腺球蛋白多(甲状腺激素以碘化甲状腺球蛋白形式储存在滤泡腔内,可供人体利用 50~120 天之久),需要被耗竭后药效才能体现,故药物起效较慢。
故答案为:
(1)①核糖体 囊泡 胞吐
(2)主动运输 I﹣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且需要载体蛋白协助
(3)受体蛋白 流动性 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4)滤泡腔内贮存的碘化甲状腺球蛋白多,需要被耗尽后药效才能体现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器和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具备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4.如图图1表示某细胞在电子显微镜视野下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1﹣7表示细胞结构;图2表示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分泌的过程,a、b、c、d代表参与该过程的细胞器;图3为囊泡分泌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用台盼蓝对图1所示细胞进行染色,发现死细胞被染成蓝色,而活细胞不着色,这一现象说明细胞膜具有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的功能。分离图1中的各种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  差速离心法 ,其中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是  2、6 (填序号),不含磷脂的细胞器是  2、3 (填序号)。
(2)图2中物质Q是参与合成分泌蛋白的单体,物质Q的结构通式是   。在细胞中合成蛋白质时,肽键是在  a (填字母)这一细胞器中形成的。在分泌合成的过程中  c (填字母)细胞器膜面积几乎不变。为了研究图2所示生理过程,一般采用  同位素标记(同位素示踪) 法。
(3)图2中分泌蛋白在分泌过程中,形成的囊泡能定向、精确地转移到细胞膜上的特定部位,其原因是囊泡膜上的  蛋白质A (填图3中的名称)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
(4)某50肽中有丙氨酸(R基为﹣CH3)4个,现脱掉其中的丙氨酸(相应位置如图4),得到4条多肽链和5个氨基酸。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BD 。
A.该50肽水解得到的全部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比原50肽多了144
B.如果得到的某条多肽链有2个氨基,则有一个氨基在R基上
C.如果将得到的5个氨基酸合成一条肽链,则有4种不同的氨基酸序列
D.如果将得到的4条肽链重新连接成一条多肽链,则会脱去3个水分子
【考点】各类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蛋白质(多肽)的相关计算;细胞膜的功能.
【专题】图文信息类简答题;蛋白质的合成;细胞器.
【答案】(1)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差速离心法 2、6 2、3
(2) a c 同位素标记(同位素示踪)
(3)蛋白质A
(4)ABD
【分析】图1中1是细胞膜,2是核糖体,3是中心体,4是内质网,5是高尔基体,6是线粒体,7是细胞核;图2中a是核糖体,b是内质网,c是高尔基体,d是线粒体。图3中蛋白A为信号分子,蛋白B为受体。
【解答】解:(1)活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而死亡的细胞则不具有,因此采用台盼蓝染色的话死亡的细胞会被染成蓝色,活细胞则不会。分离细胞器常用差速离心法。线粒体和叶绿体含有少量的DNA和RNA,核糖体含有RNA,故图1中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是2核糖体、6线粒体。不含磷脂的细胞器是不含生物膜的细胞器,如图1中2核糖体和3中心体。
(2)组成分泌蛋白的单体是氨基酸,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因此肽键的形成是在a核糖体上。高尔基体膜可接受来自内质网的膜,并形成囊泡运输到细胞膜,因此在分泌蛋白形成过程中,c高尔基体膜面积基本不变。图2为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可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研究。
(3)据图可知,形成的囊泡能定向、精确地转移到细胞膜的特定部位,其原因是囊泡膜上的蛋白质A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
(4)A、由题意知,该50肽水解掉4个丙氨酸需要水解掉8个肽键,需要8分子水,因此水解得到的全部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比原50肽多了18×8=144,A正确;
B、一条多肽链有一个游离的氨基位于肽链的末端,多出的氨基在R基团内,B正确;
C、得到的5个氨基酸是两种,如果将得到的5个氨基酸合成一条肽链,则有5种不同的氨基酸序列,C错误;
D、如果将四条肽链连接形成一条肽链,则需要形成3个肽键,脱去的水分子数是3,D正确。
故选:ABD。
故答案为:
(1)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差速离心法 2、6 2、3
(2) a c 同位素标记(同位素示踪)
(3)蛋白质A
(4)ABD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器的相关知识,同时结合细胞膜的功能、蛋白质的合成及相关计算等综合考查,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注重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的提升,学生要正确分析题图,结合所学知识解答本题。
15.动物体和植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但细胞结构上存在很多差异。下面为某同学绘制的动物细胞与高等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请找出图1和图2的错误之处是  ⑥、⑨ (找出两处,用序号说明)。
(2)若图1为浆细胞,抗体在合成与分泌的过程中依次经过的细胞器是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填名称),在整个过程中消耗的能量由  线粒体 (填名称)结构来提供。
(3)若将图1、图2的细胞放在清水中,两细胞各自发生的变化是  图1动物细胞会吸水涨破,图2植物细胞体积会变大 。若把图2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细胞先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与此过程相关的细胞器是  ⑦  (填序号)。
(4)若图2是菠菜叶肉细胞,提取光合色素时,为防止色素被破坏需加入  碳酸钙 。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原理是  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
【考点】各类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专题】图文信息类简答题;细胞器.
【答案】(1)⑥、⑨
(2)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线粒体
(3)图1动物细胞会吸水涨破,图2植物细胞体积会变大 ⑦
(4)碳酸钙 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分析】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所以,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由于色素存在于细胞内,需要先破碎细胞才能释放出色素。绿叶中的色素不只有一种,它们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但不同的色素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这样,绿叶中的色素就会随着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而分开。
【解答】解:(1)图1为动物细胞,没有叶绿体,即⑥;图2为高等的植物细胞,没有中心体,即⑨。
(2)图1为浆细胞,抗体在合成与分泌的过程中依次经过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核糖体是抗体合成的场所,内质网可以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运输,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在整个过程中消耗的能量由线粒体提供。
(3)若将图1的动物细胞放在清水中,细胞内溶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所以动物细胞会吸水,由于没有细胞壁的束缚,动物细胞会吸水涨破;若将图2的高等植物细胞放在清水中,细胞内溶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所以植物细胞会吸水,但是由于有细胞壁的束缚,细胞体积会变大,但不会涨破。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细胞首先会因渗透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现象,但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可以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进入细胞,导致细胞液浓度逐渐升高,因此之后又会发生质壁分离的自动复原现象.与之有关的细胞器是⑦液泡和 线粒体(为主动运输提供能量)。
(4)若图2是菠菜叶肉细胞,提取光合色素时,为防止色素被破坏需加入碳酸钙,同时研磨时也可以加入二氧化硅,以便充分研磨。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原理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这样,绿叶中的色素就会随着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而分开。
故答案为:
(1)⑥、⑨
(2)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线粒体
(3)图1动物细胞会吸水涨破,图2植物细胞体积会变大 ⑦
(4)碳酸钙 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