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明德洞井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明德洞井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上学期期末检测卷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A 4.B 5.D 6. A 7.D 8. C 9.B 10. A 11.C 12.B
二、非选择题
13.①我们应当通过正规途径获取性知识。(2分)
②我们应当自重自爱,言谈举止不越界。(2分)
③我们应当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预防和应对性骚扰、性侵害的能力(2分)
④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牢固的法律意识(2分)
(其它合理表述,亦可酌情给分)
14.小齐观点错误。(2分)
①用AI直接生成报告,违背诚信原则;(2分)
②中华民族倡导做人做事要关注现实,在实践中探索真知。(开展实践调查有利于我们在实践中提升情感境界,提升社会责任感。)(2分)
③我们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2分)
(其它合理表述,亦可酌情给分)
15. ①应当求得真学问,认真对待学习;
②自信自强,不惧失败,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③学会管理情绪,与父母良好沟通,孝顺父母;
④交友谨慎;
⑤明辨是非,杜绝不良行为,防微杜渐;
⑥严于律己,增强法治意识,依法自律。
(每点2分,任答4点,得8分,其它合理表述,亦可酌情给分)
16.①体现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②体现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
③传递了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
④传承了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传递亲情和传承家风;
⑤弘扬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
⑥传承了红色基因,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了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
(每点2分,任答4点,得8分,其它合理表述,亦可酌情给分)
(2)①中华民族倡导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②尚和合的思想理念,要求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③民法典绿色的基本原则;
④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
(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其它合理表述,亦可酌情给分)
17.(1)
①自信给人力量,做自信的人,乐观坚定;
②自主自立、奋发向上,自强不息;
③勤俭节约、简约自守,艰苦奋斗;
④培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担负起对社会的责任;
⑤树立远大的理想,奋力书写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⑥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
(每点2分,任答3点,得8分,其它合理表述,亦可酌情给分)
(2)
任答几招都行,针对性的计划、建议。比如(摆脱依赖、自立自强;增强自主能力;增强劳动意识;动手能力;专注当下、积极行动;制定计划,每天打卡,养成习惯)
(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其它合理表述,亦可酌情给分)2025年上学期期末检测卷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
满分100分 时量60分钟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观察如图系列漫画,你从中得到的启示是(  )
①体验消极情感一定是坏事
②学会承受和转化消极情感
③负面情绪必能激励成长
④善于将消极情感转变为成长的助力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科学研究表明,男女智力无高低之分,却有类型之别。男生擅长抽象逻辑思维,女生擅长具体形象思维,男生在掌握基础知识上稍逊一筹,但在解题的灵活性上略强,女生在词汇运用方面有优势,但在立意新奇与结构的不拘一格上稍差。这说明(  )
A. 只有与异性相处,才能让自己更优秀 B. 男女生各有优势,要善于取长补短
C. 为了保持性别特点,男女生应少交往 D. 男女生应多向对方学习,消除性别差异
3.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李老师运用议题式教学,设计了以下三个子议题:
子议题一:实力出众的他,为何不敢报名参加数学竞赛?
子议题二:先天缺陷的她,为何能破茧成蝶,创造奇迹?
子议题三:青春飞扬的你如何突破自己,持续奋进?
据此判断,李老师设计的总议题应该是(  )
A. 自信自强 B. 自重自爱 C. 法不可违 D. 预防犯罪
4.小铭家庭贫困,但是他坚信学习改变命运。通过不懈奋斗,他考入重点大学。在寒暑假期间,他积极开展流行病调查、扶助困难家庭的学生等志愿服务活动。他的事迹启示我们(  )
①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 ②关注现实问题和社会发展
③趁着青春年华,好好享受生活 ④坚定信念,自信自强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5.我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条规定有助于消除救助者的后顾之忧,鼓励更多人在紧急情况下勇于伸出援手,从而促进社会正能量的传播。这一规定( )
A.说明正义只需要敢于斗争即可 B.要求我们俭约自守,不为物役
C.要求我们坚持多样性统一 D.有利于弘扬社会正气,崇正义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两句话共同传递出( )
A.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 B.友爱兄弟的优良传统
C.向上向善的文明风尚 D.严于律己的高尚品格
7.日常生活中特定场所的行为规范往往体现着对人的文明修养的要求。剧院“文明观演温馨提示”体现的文明修养的要求有( )
①认可自己 ②遵守规则
③助人为乐 ④尊重他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2025年3月1日,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新彩广州全民志愿行动暨广州市“3 5学雷锋”志愿服务主题月启动,“喜洋洋”与“乐融融”的气氛点燃了全民的责任感,共建共享的志愿热潮在珠江两岸涌动。上述材料体现出获得积极情感的方式是(  )
A. 与人交往,建立友谊 B. 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C. 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活动 D. 走进大自然,感受美好
9.中华人文精神所蕴含的道理影响着世人。以下能体现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的有( )
①外出购物时携带环保袋,拒绝过度包装
②某校篮球队以“发展个性、凝聚共识”为队训鼓舞人心
③家里来客人时,为减轻劳动负担,使用一次性的碗筷
④将已经过时的衣服作为睡衣继续穿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0.古人常常用诗文表达情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上述诗句共同表达了(  )
A. 心系天下的爱国之情 B. 举重若轻的胜任感
C. 悲天悯人的复杂情感 D. 舍生取义的正义感
11.对下列行为点评正确的是( )
选项 案例 点评
A 违章在路边乱停车,被交警依法处以二百元罚款 属刑事违法,受到刑罚处罚
B 多次盗窃他人快递,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属行政违法,受到法律制裁
C 某商家侵犯李某名誉权被判赔偿李某精神抚慰金一万元 属民事违法,承担民事责任
D 不配合文明养犬规定,殴打物业服务人员,被公安机关拘留十日 属犯罪行为,受到行政处分
12.某中学开展以预防校园欺凌、预防性侵害为主题的普法宣传教育专题讲座。我们中学生应该(  )
①树立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树立法治观念
③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 ④严厉打击和惩罚性骚扰和校园欺凌的行为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13~15小题,每小题8分,16,17小题,每小题14分,共52分)
13.【青春自护 健康成长】
随着身体的发育,我们逐渐走向性成熟。了解正确的性知识,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学会自我保护,预防性侵害是我们青少年成长的必修课。七年级(1)班开展了一次以“青春自护 健康成长”为题的班会。
请你发言,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如何学会自我保护呢?(8分)
14.【脚踏实地 实事求是】
七年级某班道德与法治老师给班上学生布置了周末关于自己所住小区垃圾分类情况落实的社会实践调查作业,要求大家展开实地调研、撰写调查报告,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合理建议。课后,小齐同学对好朋友小明说:“现在网络 AI 技术都这么发达了,根本不用搞什么实地调查,上网搜索一下,再用deepseek合成一份报告就可以交差。”
如果你是小明同学,请结合教材所学,针对小齐同学的观点,提出自己看法。(8 分)
15.【防微杜渐 珍惜青春】
小宁同学自上中学以来,成绩一直不太理想,进而逐渐对自己丧失了信心;同时,因冲动性格,他经常与父母产生冲突,甚至选择离家出走,还与社会上一些无业青年交往密切。后来,在他人教唆下,小宁参与抢劫小学生钱财,最终被公安机关抓获。由于尚未成年,他受到了行政处罚,且相关部门对其开展了专门的矫治教育 。
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小宁同学的经历带给青少年哪些警示?(8 分)
16.【传统赋能 情感焕新】
材料一: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清明是我国唯一一个传统节日与 24 节气重叠的日子。清明时节正是春耕春种的关键时期,“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这个时节人们踏青赏春,放风筝、荡秋千,亲近自然,享受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的诗意。清明节,人们追根寻祖,回到故土祭扫,追思故去亲人。人们也会走进烈士陵园,献花行礼、默哀悼念,表达对英烈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品读清明背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韵味。(8 分)
材料二: 关于绿色祭扫,湖南省民政厅、文明办联合发布倡议,倡导敬献鲜花、植树绿化、踏青遥祭、家庭追思等环保方式,摒弃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等传统陋习。还有网络祭扫方式,通过湖南省民政厅"云上清明"等平台寄托哀思。
(2)你觉得湖南省民政厅、文明办联合发布关于绿色祭扫倡议有什么依据?(6 分)
17.【扁担挑梦 步履生风】
材料一 2025年6月高考结束后,广西灌阳二中的农村女孩刘燕,肩挑扁担搬运行李的视频走红网络。她挑起两袋塞满书本被褥的编织袋,打包带走所有可用物品,步伐沉稳地穿过喧闹的校门,与"鲜花旗袍迎考生"场景形成鲜明对比。出身脱贫家庭的她成绩优异,计划打工赚学费并婉拒资助,强调"未来的路要靠自己走"。刘燕立志报考师范专业,希望返乡任教,回馈家乡。网友评论:没有豪车接送的人生,照样能走出开阔天地;没有鲜花簇拥的征程,反而让脚步更加坚实。
(1)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从刘燕的事迹中学到了什么?(8 分)
材料二 关于初中生自理能力状况,七年级同学小李搜集了以下数据资料:
自理项目 能自理比例 不能自理比例
早晨按时起床(不需父母叫醒) 18% 82%
整理床铺、打扫房间 36% 64%
自己做饭并主动洗碗 9% 91%
自己洗衣服 19% 81%
独立完成作业(无需督促) 53% 47%
独立购物能力 15% 85%
自主整理房间 4% 96%
关键发现:除学习自律性相对较高(53%)外,生活基础技能(如家务、个人管理)的自理率普遍低于20%,显示中学生对家庭依赖极为严重。
(2)对照以上数据,你中了哪几招?有什么具体改进计划?如果没中招,请你提出建议。(6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