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平面镜 课后巩固练习 (含答案)苏科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平面镜 课后巩固练习 (含答案)苏科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2.3平面镜课后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越大,所成的像越大 B. 物体离平面镜越远,所成的像越小
C. 物体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D. 平面镜越大,所成的像越大
2.“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猴子看到井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井水中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比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近
B. 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直线传播
C. 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平面镜成像
D. 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
3.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时,固定蜡烛甲,为确定其像的位置,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移动丙靠近乙 B. 移动丙远离乙 C. 移动乙靠近丙 D. 移动乙远离丙
4.水平过道上方有一盏灯(如图)。小煦站在1号地砖上时,通过2号地砖看到灯的像;走到2号地砖上时,通过3号地砖看到灯的像。则小煦通过两块地砖所看到的像( )
A. 大小相同、位置不同 B. 大小相同、位置相同
C. 大小不同、位置相同 D. 大小不同、位置不同
5.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 )
A. 4.2 m B. 3.8 m C. 5 m D. 4.6 m
6.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将变小
B. 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也将向上移动
C. 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变小
D. 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铅笔将与它的像垂直
7.如图所示,在中国象棋棋盘正中央竖立一块垂直于棋盘的平面镜,棋子“象”由甲移到乙,则平面镜中“象”的移动是( )
A. 由④到② B. 由③到① C. 由②到④ D. 由①到③
8.舞蹈教室内有一面非常大的平面镜,一位同学先后站在镜前甲、乙、丙、丁的四个位置,如图所示。关于他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特点,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在甲处所成的像是最小的像 B. 在乙处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
C. 在丙处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像 D. 在丁处所成的像离镜子最近
9.小柯制作了一个潜望镜(如图所示)并用之观察,当他在镜中观察到物体向左移动时,被观察物体真实的移动方向是( )
A. 向左 B. 向右 C. 向上 D. 向下
10.一只小猫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应是图中的()。
A. B. C. D.
11.月亮距离地球384403.9 km,在平静的池塘中形成了月亮的像,已知池塘水深2.8 m,则所成的月亮的像与水面的距离为( )
A. 2.8 m B. 5.6 m C. 384403.9 km D. 无法确定
12.某同学从远处走向一面穿衣镜时,他在镜中的像的大小以及像与人的距离变化是( )
A. 像变大,人与像的距离变大 B. 像变大,人与像的距离变小
C. 像的大小不变,人与像的距离不变 D. 像的大小不变,人与像的距离变小
13.如图甲所示,a′是蜡烛a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现竖直向下移动平面镜(如图乙所示),则蜡烛a在平面镜中 ( )
A. 不会再成像 B. 仍成像,像会随平面镜一起下移
C. 仍成像,像下移的距离是平面镜的两倍 D. 仍成像,像在原处
14.晚上,小科和同学们一起在教室里自习,他通过窗玻璃看到了自己和同学的像,下列解释中错误的是( )
A. 像的形成原因是光的反射
B. 室内灯光越亮,像就越清晰
C. 室外越暗,像就越清晰
D. 通过窗玻璃,他能看到所有同学的像,但同学们却不可能看到他的像
15.把两块厚度不计且足够大的平面镜OM、ON垂直黏合在一起,并竖立在地面上,俯视图如图所示。当小科站立在某个位置时,他通过平面镜所成像的个数为m,看到自己完整像的个数为n,下列对小科在不同位置时m、n值的分析,不符合实际的是 ( )
A. 在a点或e点时,m=1,n=0 B. 在b点或d点时,m=1,n=1
C. 在c点时,m=2,n=2 D. 在f点时,m=0,n=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16.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选填“实”或“虚”)像, (选填“能”或“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 ,像到镜面的距离 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像和物体的大小 。回顾小孔成像,它所成的像能够呈现在光屏上,所以是 像,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是否能呈现在光屏上来区别实像与虚像。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0分)
17.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某同学用玻璃板、相同的两只棋子A及B、刻度尺、橡皮泥、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时玻璃板应该________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2)实验器材选择相同的两个棋子A、B,其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
(3)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使用刻度尺,是为了测量________________。
(5)为了判断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应采取的具体操作步骤是________。若________________,则平面镜所成的像为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18.图甲所示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现请你帮助他完成下列问题。
(1)在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蜡烛移动到A′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蜡烛A逐渐向远离平面镜的方向移动,它的像将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图乙是物、像的位置实验记录,对图乙的实验记录进行处理后可得到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
19.按要求作图:
(1)如图甲所示,A B 是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请你在平面镜前作出物体AB。
(2)如图乙所示,舞蹈室的墙面上装有一块平面镜,王老师用一激光笔从S点照向镜面,在地面上P点看到一光斑,请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完成光路图。
20.魔术师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创造了“空中旋转”和“飞天仙女”等节目。观众所看到的悬在空中做各种优美动作的演员,只不过是躺在转盘上的演员在平面镜里的像,当然事先要在转盘前安装挡板,使观众看不到转盘及演员。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演员水平躺在转盘上,当演员的头最靠近挡板时,观众可以看到演员的虚像是________的(选填“正立”“倒立”或“水平”)。
(2)在图乙中,线段AB表示演员,请画出她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第6页,共6页【答案】
1. A 2. C 3. A 4. B 5. A 6. D 7. C
8. D 9. A 10. C 11. C 12. D 13. D
14. D 15. C
16. 虚
不能
垂直
等于
相等

17. (1)竖直
(2)研究像与物大小是否相等
(3)确定像的位置
(4)像到镜面距离、物到镜面距离
(5)将白纸放在棋子B的位置,直接看白纸上是否有像
白纸上不出现像

18. (1)观察并确定像的位置( 2)像和物的大小相等( 3)不变( 4)像和物体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19. (1)如图
(2)如图
20. (1)正立
(2)如图所示。
第1页,共2页
地面
镜面
A
B
A
45°
B
A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