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七下道德与法治评分标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B B A D A D B D B题号 11 12答案 C C①源于我们在成长过程中积累的实力。②源于和他人交往中获得的肯定。③源于从社会稳定发展、国家繁荣富强中获得的安全感、成就感和自豪感①思想理念:惠民利民、安民富民;革故鼎新、与时俱进;脚踏实地、实事求是;②人文精神: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③传统美德;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④讲仁爱、求大同,自强不息,敬业乐群(任答四点满分)①小龙的行为错误,索要钱财,拿走二十元钱,侵犯了同学的合法财产所有权。(2分)对该男生进行殴打和强制搜身侵犯了同学的健康权、人身自由权、隐私权。(2分)拍下该同学的被打照片发到朋友圈侵犯了同学的肖像权。(2分)②该同学的行为正确,面对侵权行为,通过寻求老师帮助等合法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2分)16.(1)①要积极面对青春期心理矛盾和困惑②要学会管理情绪。③要做一个自尊的人,知廉耻,明是非,做到行己有耻,不爱慕虚荣。(言之有理,即可得分)①可以增进对异性的了解,消除神秘感。②可以扩大交往范围,提高交往能力。③有助于完善自身,在团结和睦的集体中共同成长。④相互学习、相互欣赏、取长补短,让自己变得更优秀。17.(1)①不良行为:打人、经常旷课、夜不归宿。②严重不良行为:结伙斗殴、多次强行索要财物。③犯罪:持刀抢劫、①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违法犯罪的危害,依法自律,做自觉遵纪守法的人。②认清危害,增强法治观念,要时刻警惕违法犯罪,远离违法犯罪。③明辨是非,杜绝不良行为。④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自控力,严于律己,积极抵制不良心理和行为,防患于未然。2025年下学期期末监测试卷道 德 与 法 治(七年级)满分100分 时量6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如果你不长痘痘就完美了”“如果你的鼻梁再挺拔些、肤色再白些,就更漂亮了”,经常有同学这样评价小贝。对此小贝应当( )①接纳自己,欣然接受青春花蕾的绽放②拒绝与这些同学交往,因为他们不尊重自己③假期里让妈妈带自己去整容,以赢得同学们的青睐④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和文化修养,提升内在美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青春期是人生的关键时期,我们会对性产生好奇,也会产生困惑。正确度过这一时期需要我们( )①通过正规途径获取性知识②自重自爱、言谈举止不越界③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预防应对性骚扰性侵害能力④远离异性,避免任何接触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3.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对早恋的中学生说:“每个人无论男女,到了一定年龄是要谈恋爱的。但是,恋爱如树上的果子,只有熟了才好吃。人也像果子,有了学问,会做工作,就好比果子熟了。那时才有能力得到真正的幸福。”这教育我们( )①面对青春期的朦胧情感要慎重、理智②爱情不仅意味着热烈的情感,还需责任、能力和担当③青春期对异性的欣赏和仰慕就一定是真正的爱情④青春期萌发对异性的朦胧情感是正常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5年新年贺词中说:“巴黎奥运赛场上,我国体育健儿奋勇争先,取得境外参赛最好成绩,彰显了青年一代的昂扬向上、自信阳光。”这启示青少年( )A.相信自己,勇于探索,积极行动B.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尊重他人C.怀揣梦想,认真学习,行己有耻D.省吃俭用,淡泊名利,应对挑战5.《2024中国诗词大会》以“春天”为始,以“在路上”为终,回归诗意的共同落点,给人以温暖力量。《中国诗词大会》历经九载魅力不减,其秘诀在于( )①创造积极情感体验,杜绝消极情绪②以诗为桨,激发人们破浪前行的力量和勇气③只产生正面情绪体验④通过诗词传递积极情感,让生活多一份美好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中国人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对历代农业生产、日常生活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据此说明( )A.中华民族主张尊重、顺应大自然运行的规律,与天地万物和谐共生B.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创造与创新C.社会发展必须惠及人民,满足人民实际的利益需求D.中华民族倡导做人做事要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条件出发7.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至今影响着人们的言行,以下与“君子义以为上”所体现的理念一致的是( )①小组讨论时常有不同的声音“碰撞”②小季答应别人的事总能说到做到③小秦制止小孩向残疾人抛掷杂物④小峰看到校外欺负同学,及时报警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③④8.根据民法典规定,自然人享有肖像权,即自然人对自己的肖像享有利益并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下列行为中属于侵犯公民肖像权的是( )①某企业私自将他人肖像用于商业广告②某公司利用他人艺名申请注册商标③某报社将模范人物肖像用于公益宣传报道④王女士未经允许在社交群频繁发布程女士肖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右图的漫画说明了( )A.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只是成年人的责任B.道德水平不高必定会做出违法的事情C.冲红灯扰乱交通秩序是犯罪行为D.法治观念不强就难免做出违法的事情10.下列案例与违法行为类别对应正确的是( )A.李某因闯红灯被处以200元罚款并扣分——民事违法行为B.赵某因醉驾被吊销驾照,并被判处拘役——刑事违法行为C.王某因盗窃被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行政违法行为D.张某因跳广场舞扰民被公安机关予以警告处罚——民事违法行为1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道德理念和规范,下列古语或故事能体现中华传统美德的( )①塞翁失马,焉知非福②程门立雪③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2.近年来,各种新型毒品经过乔装打扮,潜伏在我们身边,尤其是伪装成零食、饮料的新型毒品,极具隐蔽性、迷惑性。这警示我们青少年要( )①增强辨别能力 ②偶尔尝试新鲜③抵制不良诱惑 ④加强自我保护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13、14、15每题8分,16、17每题14分,共52分)13.【迎接挑战 坚定自信】某校开展了“庆祝华诞共谱新篇”知识竞赛活动,以下是几位同学的活动感言。小志:我平时喜欢阅读新闻,关注时政热点。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依靠积累的相关知识.通过努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小华:在小组团队的鼓励下,我勇往直前,顺利完成了比赛。小慧: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见证了国家的快速发展,经历着国家繁荣富强。我们有了强大的民族自豪感。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请谈谈三位同学的自信从何而来。(8分)14.【脚踏实地 逐梦前行】袁隆平院士心中有两个梦:“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这些梦想的终极目标是中国的富强、人民的幸福。他发明了“三系法”,研究出“两系法”,创建了超级杂交水稻技术体系。袁隆平院士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但他却说自己是“种田人”“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就足够了”。他不住豪宅、不坐豪车,把奖励和全部经费都用来搞科研。他常说:“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袁隆平院士身上展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哪些。(8分)15.【法不可违 违法必究】14岁的少年小龙因为打球和同学发生矛盾后,伙同他人将该同学拦至偏僻处,索要钱财,该男生不从,他们便对该男生进行殴打和强制搜身,拿走二十元钱,并拍下该同学的被打照片发朋友圈。该同学向老师寻求帮助。最终小龙为自己的行为承担了相应的法律责任。运用所学知识,对上述事件进行点评。(8分)16.【激扬青春,学习成长】某初中七年级(1)班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展“激扬青春活力,助力青春成长”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其中,一起开启青春之旅。材料一:进初中后,我觉得自己长大了,听不进父母的任何建议,总认为自己是对的,是他们管得太多;遇到不开心的事就对他们大喊大叫;同学们买了好看的名牌鞋子就闹着要他们买。(1)请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知识,助力这位同学的成长。(6分)材料二:我对妈妈说:“妈,周末我和几个同学一起去看电影,可以吗 ”妈妈问:“有女生吗 ”回答:“有。”妈妈说:“那就不要去了。不要跟女生走这么近,专心读书。”知道妈妈的疑虑后……(2)请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打算如何与妈妈沟通。(8分)17.【健康生活 远离犯罪 】进入初中后的王某与同学相处时常常一言不合就出手打人。在结交一些社会“大哥”以后,开始经常旷课、夜不归宿、结伙斗殴、多次强行索要同学财物,后来跟随“大哥”们一起持刀抢劫,致两人重伤,一人死亡。最终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5年。(1)请问上述案例中,王某的行为表现中有哪些属于不良行为,哪些属于严重不良行为?哪些属于犯罪?(6分)(2)上述案件给我们什么警示。(8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道法-七年级-明德雨花实验中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 道法-七年级-明德雨花实验中学-期末考试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