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监测卷道德与法治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进入青春期后.七年级(2)班的许多同学有了些小忧愁。针对下表中两名同学的忧愁,我们应该小光:我发现自己最近的声音变得很沙哑。老是被同学嘲笑,我好忧伤小璇:最近觉得白己心里有好多话不知道对谁说,与父母说又害怕他们担心自己,我好烦恼啊……:①正确面对,悦纳生理变化②学会掩饰自己,避免暴露缺点③正确处理青春期的矛盾和困惑④求助老师、家长和心理医生,化解烦恼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 2025年4月.某中学举办了预防性侵害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该校心理辅导室负责老师主讲,宣讲主题是“防性侵、护成长共绘美好未来”,参加此次讲座的有全校1 539名女同学, 参加此次讲座,我们可以认识到青少年①应当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牢固的法律意识②应当提高预防和应对性骚扰、性侵害的能力③只要不做触碰法律底线的事情就没关系④应当自重自爱,言谈举止不越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 “路怒症”通常指司机因开车时交通堵塞或不理解其他司机的驾驶行为,从而产生愤怒情绪的情况。在愤怒情绪的“加持”下,司机可能会作出胡乱变线、强行超车、闯红灯、骂脏话等行为。严重者甚至可能会上升为“车斗”或“人斗”。这告诉我们A情绪主要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B.情绪只会给人带来负面影响C愤怒情绪会带来严重后果,应该压抑、克制D.情绪会影响人的观念和行动4. 2025年4月24日11时17分,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搭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约10分钟后,3名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进入太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小林被火箭升空的画面深深震撼到,暗下决心要努力学习,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 设者和接班人。材料说明A.我们要学会承受和转化消极情感B.情感会影响人们的判断和选择C.情感表达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D.情感仅可通过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活动获得5.自尊是“尊重自己,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容许别人歧视、侮辱自己”。做一个懂自尊、能自爱的中学生就应该①学会尊重他人 ②不断历练自己.提升个人修养③爱慕虚荣,具有一定的自负心理 ④有知耻之心,约束自己的行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自信是一种内在的力量,它使我们相信自己有能力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拥有自信的人往往更加乐观、积极.能够更好地应对压力和困难,我们要努力成为自信的人。做一个自信的人,我们应当A.客观认识自己,准确定位自己 B.明确目标,不轻易尝试,顺其自然C.放眼未来,自以为是,好高骛远 D.积极进取,遇到问题时不择手段7. “心有凌云志,手可摘星辰J这是航天员陈冬给母校学生们的寄语。陈冬和母校的学生交流时说: “我的航天梦想在这里启航”“个人的梦想能和祖国的需要结合到一起,对于一名航天人 而言.是最大的幸福。”这给广大青少年带来的启示有①从实践中求真知,有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②要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奋力书写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③要树立远大理想,找到青春进取的方向和力量④要有爱国之心,把个 人命运与祖国发展结合起来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下列想法或做法体现自信的是选项 情境 想法或做法A 英语测试后 我考了 68分,小明还没及格呢B 放暑假在家 我终于可以自由自在地通宵玩网游了C 校演讲比赛 我口才不错,坚持练习会比去年更好D 体育不及格 体育成绩占比少,不重要9.中国的发展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这展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 核心思想理念。A.尚和合、崇正义 B.讲仁爱、重民本 C.谋发展、求大同 D.守诚信、求大同10.我们总习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要求别人理解自己,却不愿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尝试着理解他人。换一个角度,你会看见不一样的风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以自我为中心,对不同意见,不盲从苟同B.放弃自己的个性和原则,能原谅他人的过失C.学会以心换心,能做到理解他人、宽容他人D.面对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同而不和、积极回避11. “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下列做法符合这一要求的有A.通过网络购买外卖食品,尝过就扔B.朋友间聚餐理性消费,自觉践行“光盘行动”C.家庭用餐合理搭配菜品,注重膳食均衡D.继续食用已过保质期的变质食品,以免浪费12.我国正处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以英雄模范为榜样,团结奋进、砥砺前行,汇聚起共襄强国盛举的磅礴力量。我们要胸怀强国之志,以国家富强为念,以人民幸福为盼,忠心爱国、矢志报国,把个人小我融入国家大我,在为国尽责、为民服务中实现个人价值、展现人生风采。这启示我们要有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 B.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C.敢于质疑、怀疑一切的创新精神 D.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13.《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十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制造、买卖、储存、运输、邮寄、携带、使用、提供、处置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 质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对此,下列认识 不正确的是A.法律保护社会公共利益B.法律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的幸福生活C.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D.社会中的一切事务都可以通过法律来解决1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被誉为“新时代人民权利的宣言书”。2025年5月是第五个“民法典宣传月”。下列适合在“民法典宣传月”选用的案例是A谢某在高铁上“霸座”,被铁路公安处以行政处罚B.李某伪造身份实施网络诈骗,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C.影楼未经顾客同意在橱窗内展示其照片,被诉侵权D.张某开车经过路口,因未礼让行人被处50元罚款15. 2025年1月2日,网民田某在某网络社交群散布“凌晨三点有大地震,我姑父是地震局的, 刚给我打完电话”的谣言后,信息迅速在网上传播扩散,引发群众恐慌,严重影响了社会公共秩序。警方根据相关法律对田某处以行政拘留10日并处罚款300元的行政处罚。下列对该案例解读正确的有①田某的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承担的是行政责任②任何违法的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③“相关法律”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④田某散布谣言的行为具有一定 的社会危害性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主题活动(共30分) 16. (6分)【异性交往】七年级学生小语在主题班会上分享道:“我是一个外向的女生,喜欢和男同学一起玩,因为从男同学身上可以学到不少东西,比如他们性格较为开朗,决策果断,富有冒险精神。这些都是大部分女生的不足,我可以向他们学习,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但是我的一些做法也引起了父母的担忧,他们担心我早恋……”(1)从小语的发言中,概括男女生应该怎样做到优势互补。(2分)(2)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告诉小语怎样做才能让父母放心,同意她与男同学正常交往。(两点即可。4分)17.(8分)【自强不息】“独臂筑梦师”张某某勇敢追梦、和强拼搏,成为百余家媒体专访的创客校长;谢某某小时候被车祸“夺走”一条腿,但不言放弃,他创办的爱心机构已帮助5 000多名残友进行日常康复训练;无臂男孩彭某以不服输、不断挑战自我的精神赢得人生的胜利。一个自强不息的人,无论经历多少艰难曲折,依旧会屹立不倒。(1)“一个自强不息的人,无论经历多少艰难曲折,依旧会屹立不倒。”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 你对自强的理解。(4分)(2)“自弃者扶不起,自强者打不倒。”请你说说我们应怎样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4分)18.(8分)【人文精神】材料一 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的南墙面上,悬挂着大幅绘画作品《黄河,母亲河》。为了展现黄河的浑厚雄伟、博大深沉与生生不息,作者曾多次深入黄河流域采风,力求用绘画语 言直观呈现黄河水冲破重重阻碍*奔腾咆哮、勇往直前的气概,表达母亲河的强大生命力。材料二“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东晋诗人陶渊明的这 些诗作感情真挚、朴素自然,表达了陶渊明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高贵品质和俭朴、自然的生活态度,深受后人喜爱。(1)结合材料一,说说该画的创作过程体现了怎样的美学追求,并谈谈你对该美学追求的认识。(4分)(2)品读材料二中陶渊明的诗作,你从中品味出怎样的生活理念? (1分)(3)请简要阐明你对陶渊明的诗作体现出的生活理念的理解。(3分)19.(8分)【认识法律】材料一新修订的反洗钱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自2025 年5月1日起施行;学前教育法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2024年12月2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增值税法,该法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2024年12 月21日,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首次审议……材料二《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违法犯罪联合惩戒办法》(以下简称《惩戒办法》)于 2024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惩戒办法》从落实实名制、完善信用体系建设、保护公民信 息等角度出发,对“卡农”“号商”等涉诈黑灰产从业者给予适当惩戒,以有效铲除涉诈黑灰产滋生的土壤,进而从根本上堵塞管理漏洞,不断强化源头治理、综合治理。(1)根据材料一,你能得出哪些结论?(2分)(2)结合材料二中的《惩戒办法》谈谈法律的作用。(4分)(3)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怎样为法律的实施作出自己的贡献.(两点即可。2分)答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