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大通县期末联考高一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一、阅读(72分)(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北宋元丰六年的那个初冬,见到月夜登门的苏轼时,谪迁黄州暂寓承天寺的张怀民一定无法想象,自己在近千年后还能当上互联网“顶流”:有人不信东坡先生的“一面之词”,认定怀民就是被熬夜党吵醒的“受害者”;有人回忆起强忍困意陪朋友“潇洒”的经历,与怀民隔空共情……对古诗文及其作者的“玩梗”和“二创”,今天的人们或许早已见怪不怪。从骑摩托、打篮球,无所不能的“大忙人”杜甫到“巴山楚水凄凉地,Responsibility”式的“中西合璧”,网友们乐此不疲,用天马行空的想象拼贴出层出不穷的网络名梗。玩梗何以青睐古诗文?一方面,自孩提时代就开始耳濡目染,使得那些经典名篇早已成为烙印在每个中国人心中的文化基因,也成为谈笑间足以不言自明的集体语境。另一方面,深植于古诗文中的文人审美与志趣,在书本和课堂中往往以严肃面目示人,这恰恰与被解构后产生的诙谐幽默形成极大反差,让网友的“二创”更有成就感。张怀民走红的原因,当然也不外乎这两点——文人墨客的夜游雅兴被娱乐式解读,加之学生时代要求的全文背诵让“睡不醒的怀民”得到了病毒式传播。也要看到,这不仅仅是一场博君一笑的解构狂欢。调侃之余,也有不少人认真分享真实经验和内心感受。有网友写道“我愿意相信他们那时是即使失志却依然浪漫的人”,人们或是钦佩二人在人生失意、饱尝“故人不复通问讯”的凄苦之时,仍能以闲人自居乘兴出游的豁达;或是羡慕苏轼能拥有张怀民这样一位不论何时何地都可以“打扰”、分享喜怒哀乐的“神仙挚友”。经历过人生的起落曲折,经历过深夜无眠却无人诉说,曾经年少时囫囵记下却未细细品读的文字再次涤荡在心头,思绪越千年酿成迟来的感悟,在当年明月朗照之下,人们的心意得以与古人相通。不止是张怀民。近些年,“那些年读过的语文课文”等相关话题屡次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畏难心理作祟时,想起“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的励志;陷入迷茫踟蹰不前时,想起“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的旷达;竭尽全力求而不得时,想起“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的释然……站在人生的关口回望,当下的许多境遇在记忆里的课本中,总能有所映照。那些词句中所凝练的内涵,就像一枚时间的“回旋镖”,在多年后伴随着阅历的增长与岁月的沉淀,再次击中我们的内心。寻找回味“张怀民”,某种意义上,也是在那些隽永的文字间,寻找属于自己的“竹杖芒鞋”,以便迎着现实中那些不可避免的一蓑烟雨乐观前行。(摘编自成森《被苏轼“叫醒”的张怀民,为啥在今天出圈?》)材料二:当地时间周四(11月28日),澳大利亚通过了对该国16岁以下人群实施社交媒体禁令的法案。接下来,科技公司必须采取“合理措施”,防止未成年用户访问社交媒体服务,否则可能将面临近5000万澳元(约合3200万美元)的巨额罚款。根据澳大利亚一些声音,做出这一决定的主要理由是“社交媒体可以成为欺凌者的工具、同龄人压力的平台、焦虑的推手、诈骗者的工具”。做出这一决定的地方也不只澳大利亚,包括法国和美国部分州在内的一些地区此前已通过相关法规,限制未成年人在未经父母许可情况下访问社交媒体。而在此前,法国等地通过关于禁止幼儿园、小学和初中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的法案,似乎一种“反科技化”的浪潮开始出现。“禁止”一种现代科技的产物,多少带有一种乏力的色彩——没有好的办法应对,那么只能采取极端的措施。如果换作一种更加“妥帖”的话语,像社交平台带来的冲击,可以通过“提高网络素养”“加强日常教育”的方式来解决,不一定要走到全面禁止这一步。但是现实的复杂程度,恐怕采取一种慢条斯理的循循善诱的方式来面对很难招架。人们往往愿意用一种理想化的叙事来阐释科技进步,如信息的丰硕、视野的拓展、交流的密切等等。这些美好的设想,成了一种对科技发展的通用的也是主流的描述。可这也是一种选择性描述。社交媒体或者说任何现代科技,抛开技术的形态之外,本质上是由人性塑造的。人性的弱点与幽暗,足以将科技叙事渲染成另一种色彩。比如人性的一部分是趋向懒惰的,对社交平台的使用完全有可能成瘾;人性有暴力因素在,那么社交平台完全有可能沦为网暴的工具;人性里也有盲从的一面,那么社交平台完全有可能催化群体意见的撕裂。这也是很多人对于网络产生的一种“魔幻”的观感:光怪陆离、手足无措,超出了人们既有的认知。既有认知来自一种理想化的描述,但是人们如果真的直视人性,那也得承认,这其间的复杂终究远超想象。而当有国家采取“16岁以下禁用社交媒体”的措施,或许也像一个提醒,告诉人们需要直面挑战了。这个挑战不只是来自技术,更来自人性本身。更具平等精神的互联网,其实也让非主流的认知和价值“平等”了,它们可以被更轻易地发声和传播。(摘编自光明网评论员《“16岁以下禁用社交媒体”,是时候直面冲击了》)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怀民在近千年后成为互联网“顶流”,与苏轼找他夜游承天寺一事被网友娱乐式解读,以及国人学生时代对相关古文的记忆有关。B. 部分经典名篇是中国人心中的文化基因,其原本的严肃面目在被解构后产生极大反差,能让网友有成就感,所以古诗文成为网络玩梗的热门素材。C. “禁止”是走极端的行为,并不是一种面对现代科技产物的好办法,这会导致“反科技化”的浪潮愈演愈烈,也会使得现实问题更加复杂。D. 对科技的描述本质上也是一种由人性塑造的叙事,这种叙事可能是理想化的,也可能受人性的弱点与幽暗影响,被渲染成负面、消极的。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网友对古诗文的“玩梗”和“二创”不仅仅是解构狂欢,也体现出人们在与古人的心意相通中获得感悟。B. 一些国家在面对社交媒体带来的问题时倾向于采取极端的限制措施,直接禁止学生在校内使用手机。C. 只要提高网络素养、加强日常教育,就能规避社交平台带来的冲击,无需采取禁用社交媒体的极端措施。D. 人们面临的挑战也许并不只来自技术,还有人性本身,互联网这一媒介可能会加剧人们面临的挑战。3. 下列选项不符合材料二中澳大利亚实施禁令的主要理由的一项是( )A. 英国一名13岁男孩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自己的绘画作品,随后遭到一群同龄人的恶意嘲讽,他们说他毫无天赋,男孩因此对自己的绘画爱好开始动摇,甚至产生了放弃绘画的想法。B. 日本的一个14岁女孩,经常浏览社交媒体上同龄人展示的完美身材和时尚穿搭,她觉得自己身材普通,长相平凡,与他人差距很大,逐渐变得自卑焦虑,开始过度节食减肥,影响了身体健康。C. 美国的一名15岁少年,在社交媒体上结识了一位自称是游戏高手的人,对方以帮助他提升游戏技能为由,骗他购买所谓的“秘籍”,少年多次转账后发现所谓的“秘籍”毫无作用,还被对方拉黑。D. 韩国一名12岁少年沉迷于浏览社交媒体上的娱乐短视频,在长时间地刷视频后视力严重下降,此外,由于过度沉溺虚拟社交,他在现实生活中不愿与家人和同学交流互动,变得孤僻内向。4. 请指出材料一使用的论证方法,并简要分析其论证效果。5. 部分国家禁止未成年人使用社交媒体,你是否赞同这种做法?请根据材料简要说明理由。(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安乐居汪曾祺安乐居是一家小饭馆,挨着安乐林。安乐林围墙上开了个月亮门,门头砖额上刻着三个经石峪体的大字。走进去,只有巴掌大的一块地方,有几十棵杨树。当中种了两棵丁香花,一棵白丁香,一棵紫丁香,这就是仅有的观赏植物了。附近一带养鸟的爱到这里来挂鸟。他们养的都是小鸟,红子居多,也有黄雀。他们不像那些以养鸟为生活中第一大事的行家,照他们的说法是“瞎玩儿”。他们把鸟一挂,就蹲在地上说话儿,——也有自己带个马扎儿来坐着的。安乐居其实叫个小酒铺更合适些。到这儿来喝酒的比吃饭的多。这家的酒只有一毛三分一两的。一毛三他们喝“服”了,觉得喝起来“顺”。酒菜不少。炸花生豆,暴腌鸡子,拌粉皮,猪头肉,——单要耳朵也成,都是熟人了!猪蹄,偶有猪尾巴,一忽的工夫就卖完了。也有时卖烧鸡、酱鸭,切块。最受欢迎的是兔头。一个酱兔头,三四毛钱,至大也就是五毛多钱,喝二两酒,够了。——这还是一年多以前的事,现在如果还有兔头也该涨价了。安乐居每年卖出的兔头真不少。这个小饭馆大可另挂一块招牌——“兔头酒家”。酒客进门,都有准时候。头一个进来的总是老吕。安乐居十点半开门。一开门,老吕就进来。他总是坐在靠窗户一张桌子的东头的座位。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如此。这成了他的专座。他不是像一般人似的“垂足而坐”,而是一条腿盘着,一条腿曲着,像老太太坐炕似的踞坐在一张方凳上,脱了鞋。他不喝安乐居的一毛三,总是自己带了酒来,用一个扁长的瓶子,一瓶子装三两。酒杯也是自备的。他是喝慢酒的,三两酒从十点半一直喝到十二点差一刻:“我喝不来急酒。有人结婚,他们闹酒,我就一口也不喝,——回家自己再喝!”他一边喝酒,吃兔头,一边慢条斯理地抽关东烟。这人整个儿是个慢性子,说话也慢。他也爱说话,但是他说一个什么事都只是客观地叙述,不大参加自己的意见,不动感情。一块喝酒的买了兔头,常要发一点感慨:“那会儿,兔头,五分钱一个,还带俩耳朵!”老吕说:“那是多会儿?——说那个,没用!有兔头,就不错。”比老吕稍晚进店的是老聂。老聂总是坐在老吕的对面。老聂有个小毛病,说话爱眨巴眼。凡是说话爱眨眼的人,脾气都比较急。他喝酒也快,不像老吕一口一口地抿。老聂每次喝一两半酒,多一口也不喝。有人强往他酒碗里倒一点,他拿起酒碗就倒在地下。他爱吃豆制品。小葱下来的时候,他常常用铝饭盒装来一些小葱拌豆腐。有一回他装来整整两饭盒腌香椿。“来吧!”他招呼全店酒友。“你哪来这么多香椿?——这得不少钱!”“没花钱!乡下的亲家带来的。我们家没人爱吃。”于是酒友们一人抓了一撮。剩下的,他都给了老吕。“吃完了,给我把饭盒带来!”一口把余酒喝净,退了杯,“回见!”出门上车,吱溜——没影儿了。西头有一家姓屠的,一家子都很浑愣,爱打架。屠老头儿到永春饭馆去喝酒,和服务员吵起来了,伸手就揪人家脖领子。服务员一胳臂把他搡开了。他憋了一肚子气,回去跟儿子一说。他儿子二话没说,捡了块砖头,到了永春,一砖头就把服务员脑袋开了!结果儿子被抓进去了,屠老头还得负责人家的医药费。这件事老吕目睹。一块喝酒的问起,他详详细细地叙述了全过程。坐在他对面的老聂听了,说:“该!”老吕只是很平静地说:“这回大概得老实两天。”老聂原是做小买卖的,现在退休在家。电话局看中他家所在的“点”,在他家安公用电话,每月贴给他三十块钱。老聂的日子比过去“滋润”了,但是他每顿还是只喝一两半酒,多一口也不喝。画家来了。画家风度翩翩,梳着长长的背发,永远一丝不乱。衣着入时而且合体。春秋天人造革猎服,冬天羽绒服。——他从来不戴帽子。这样的一表人才,安乐居少见。他在文化馆工作,算个知识分子,对人很客气,彬彬有礼。他这喝酒真是别具一格:二两酒,一扬脖子,一口气,下去了。这种喝法,叫作“大车酒”,过去赶大车的这么喝。西直门外还管这叫“骆驼酒”,赶骆驼的这么喝。文墨人,这样喝法的,少有。他和老王过去是街坊。喝了酒,总要走过去说几句话。“我给您添点儿?”老王摆摆手,画家直起身来,向在座的酒友又都点了点头,走了。他的画怎么样?没见过。这天,安乐居来了三个小伙子:长头发,小胡子,大花衬衫,苹果牌牛仔裤,尖头高跟大盖鞋,变色眼镜。进门一看:“嗨,有兔头!”——他们是冲着兔头来了。这三位要了十个兔头、三个猪蹄、一只鸭子、三盘包子,自己带来八瓶青岛啤酒,一边抽着“万宝路”,一边吃喝起来。安乐林喝酒的老酒座都瞟了他们一眼。三位吃喝了一阵,把筷子一挥,走了。他们都骑的是亚马哈。嘟嘟嘟……桌子上一堆碎骨头,咬了一口的包子皮,还有一盘没动过的包子。老王看着那盘包子,撇了撇嘴:“这是什么买卖!”安乐居已经没有了。房子翻盖过了。现在那儿是一个什么贸易中心。(有删改)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安乐林虽然地方不大,观赏的植物也少,却能吸引附近养鸟的人,他们聚在这里一边挂鸟,一边聊天。B. 老吕每天都会自带酒瓶和酒杯到安乐居喝酒啃兔头,而且一待就是一上午,可见老吕的生活随性自然。C. 关于屠老头打人被抓一事,老聂和老吕的态度完全不同:老聂觉得屠老头是罪有应得,老吕却替屠老头感到惋惜。D. 画家在安乐居中显得比较特别,主要体现在他的穿着和喝酒的方式,都与安乐居中的其他酒客不一样。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交代了“安乐居”既是小饭馆更是小酒铺的特点,为下文描写各色酒客的登场做好了铺垫。B. 小说以安乐居被贸易中心取代为结尾,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惨遭遗弃的愤怒与批判,深化了小说主题。C. 小说以第三人称视角讲述了安乐居的酒客日常与历史沿革,能更客观全面地展现安乐居体现的传统民俗文化。D. 小说语言颇具京味,如“很浑愣”“一砖头就把服务员脑袋开了”等,带有老北京地域特色,具有感染力。8. 小说倒数第二段描写了三个小伙子到安乐居吃饭的场景,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9. 汪曾祺曾说自己的小说“打破了小说和散文的界限”,呈现出散文化的特点。请你简要分析本篇小说的散文化特点。(三)阅读Ⅲ(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节选自李斯《谏逐客书》)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夫物A不产B于秦C可宝D者多E士不产F于秦G而愿H忠者众。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过,文中意为错误,与《鸿门宴》中“不过二十里耳”的“过”意思不同。B. 并国二十,即“并二十国”,与《烛之武退秦师》中“何厌之有”句式相同。C. 向使,假使,与《六国论》中“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的“向使”意思相同。D. 五帝三王,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三王指夏禹、商汤和周武王。12.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斯作《谏逐客书》,针对秦王驱逐客卿的政令发表意见,想要劝说秦王收回成命。B. 首段历数秦国先君起用的客卿们对秦国的贡献,排比句的使用增强了说服力。C. 对于秦王辞退一切宾客、把兵器和粮食给予寇盗的做法,李斯觉得很不理解。D. 尾段总结全文,进一步论证“逐客”的危害,言简意赅,宏阔有力,掷地有声,发人深省。13. 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2)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14. 第二段中,作者极力铺陈秦王所爱的珍宝、美女、音乐都非秦国之产,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四)阅读Ⅳ(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15.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两首诗虽作于不同时期,但都反映了作者颠沛流离生活。B. 《登高》的颔联与《登岳阳楼》的颔联分别写出了长江的磅礴气势和洞庭湖的壮美景象。C. 《登高》尾联中“艰难苦恨”主要是指作者年老多病,这是他潦倒不堪的根源。D. 《登岳阳楼》尾联中“涕泗流”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前途的担忧。16. 这两首诗的首联皆对仗工整,但在表现手法和情感方面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五)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1)对于司马光“拒谏”的责难,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进行了反驳,指出他并非“拒谏”。(2)各地区为了争抢人才,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这些做法与苏洵《六国论》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的观点有一致之处。(3)与下图内容相契合的古诗文名句,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航天员到太空执行任务,其中舱外活动是 的。舱外活动,常被人们冠以艺术化的名字——“太空行走”。航天员在进行太空行走时,( 甲 ),如失重、失压、缺氧、巨大的温差、强烈的辐射和太空垃圾的袭击等。在太空行走中,( 乙 ),身体向阳的一面温度高达150℃,而身体另一面的温度则低至-120℃;当航天员位于地球阴面时,身体会处在温度极低的环境之中。系绳太空行走是早期的太空行走方式。航天员在太空行走时,身上系着一根安全绳,这根安全绳好似婴儿的脐带,里面布满可以输送氧气、电原和通信信号的管道和线路。安全绳的另一端与航天器链接在一起,以防航天员不缜飘入茫茫太空中。系绳太空行走只限于几米的范围内,且只能拉着安全绳或航天器上的把手来回移动。不过,对于航天员来说,这一根安全绳碍手碍脚,不利于他们的舱外活动。于是,一种背包式的太空飞行器(号称“太空快艇”)就应运而生了,它允许航天员在太空行走时远离航天器。该飞行器配备氧气瓶、水箱、呼吸机、空调器等设备。航天员可以自主改变飞行器的飞行时间、速度、方向和姿态。那么,( 丙 )?这是因为航天员有很多任务必须在舱外完成,例如从航天器外部收取试验品、科研仪器等,组装和修理空间站,施放卫星等航天器,进行太空科学实验等。在天宫空间站的航天员就进行过多次太空行走,比如,神舟十九号在2024年12月17日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进行了太空行走,执行了空间站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舱外设备设施巡检及处置等。太空行走的重要意义是为人类长期在太空中工作与生活积累经验,为将来登陆月球、火星等外星球做好准备。18. 下列选项中的“冠”与文中加点的“冠”,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我们的合作项目被冠名为“创新未来计划”。B. 面对日军的侵略,他怒发冲冠,决意投笔从戎,抗击日寇。C. 根据《礼记》记载,“男子二十冠而字”。D. 在战场上,他英勇无畏,冲锋陷阵,勇冠三军,令敌人闻风丧胆。19. 填入第一段横线上的成语,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必不可少 B. 不可或缺 C. 至关重要 D. 缺一不可20. 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答:甲_______乙_______丙_______21. 文中第三段有多处错别字,请找出两处并加以修改。2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三、写作(60分)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孔子提出“仁者爱人”,主张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之道,将仁爱之心从家庭推及社会。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强调从亲情出发,逐步扩展到对民众的仁爱和对万物的关怀。这种仁爱思想不仅关注人际关系,更强调以民为本、推恩于民,体现了儒家对社会公平与和谐的追求。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孔子、孟子的仁爱思想,联系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如环境保护、社会公平、国际援助等,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仁爱思想在当代价值的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大通县期末联考高一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一、阅读(72分)(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1~5题答案】【答案】1. C 2. C3. D 4. ①比喻论证,如“像一枚时间的‘回旋镖’”化抽象为具体,使说理更为形象生动。②举例论证,如“从骑摩托、打篮球,无所不能的‘大忙人’杜甫到‘巴山楚水凄凉地,Responsibility’式的‘中西合璧’”,举具体案例,真实可信,增强文章说服力及趣味性。5. (示例一)赞同。理由:①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社交媒体的伤害,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②现实中社交媒体带来的问题复杂多样,未成年人缺乏足够的判断力,通过禁止使用这种较为直接的方式,可以迅速切断部分风险源,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问题的发生。(示例二)不赞同。理由:①社交媒体等现代科技也有积极的一面,如促进传统文化的快速传播。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引导未成年人正确使用社交媒体,而不一定要采取全面禁止的极端措施。(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6~9题答案】【答案】6. C 7. B8. ①三个小伙子穿着时髦,浪费严重,与老酒客的传统、俭省形成对比,突出了老酒客的闲适与淡定。②三个小伙子的到来暗示着时代的改变,体现出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冲突碰撞。③三个小伙子到安乐居吃饭的情节,为后文写安乐居在时代变迁中消失做了铺垫。9. ①淡化情节。小说不以复杂的情节取胜,结构松散,叙述自由。小说围绕安乐居叙述了几个日常生活片段,没有波澜起伏的情节,也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而人物形象和作者态度却跃然纸上。②虚化人物。小说不讲究塑造典型人物形象,老吕、老聂、画家等都是普通人,作者描写的也是日常琐事。③强化抒情。小说抒情意味浓厚,如对安乐林的环境描写、对安乐居中人物吃喝场面的描写,都体现出一种悠闲自在的抒情笔调,对安乐居的最终消失也充满了惋惜之情。④语言散文化。语言质朴而又接近口语,少有冗长而累赘的文学性描写,多是简简单单的生活化语言。(三)阅读Ⅲ(本题共5小题,20分)【10~14题答案】【答案】10. CEG11. B 12. C13. (1)加强王室的权力,抑制豪门贵族的势力,逐步侵吞诸侯,使秦国成就帝业。(2)因此,泰山不拒绝泥土,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江河湖海不舍弃细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邃。14. 作者写秦王在物质享受上广泛接纳外物,与其在人才使用上排斥客卿的行为形成鲜明对照,指出秦王“重物轻人”的错误方针,进而指出逐客的危害。(四)阅读Ⅳ(本题共2小题,9分)【15~16题答案】【答案】15. C 16. ①表现手法:《登高》首联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登岳阳楼》运用了今昔对比的手法。②情感方面:《登高》首联营造出凄凉、哀伤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沉郁悲怆的情感基调;《登岳阳楼》首联既有对洞庭湖的向往之情,也包含着历经沧桑终于实现愿望的复杂情感。(五)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题答案】【答案】 ①. 辟邪说 ②. 难壬人 ③.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④.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⑤. 玉鉴琼田三万顷 ⑥. 着我扁舟一叶(去来江口守空船 绕船月明江水寒)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18~22题答案】【答案】18. A 19. D20. ①. 甲:需要克服各种阻碍(或:面临各种阻碍) ②. 乙:当航天员位于地球阳面时 ③. 丙:航天员为什么要进行太空行走呢21. “电原”的“原”,改为“源”;“链接”的“链”,改为“连”;“不缜”的“缜”,改为“慎”。22. 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在2024年12月17日进行了太空行走,执行了空间站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舱外设备设施巡检及处置等任务。三、写作(60分)【23题答案】【答案】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