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1张PPT)第 3 章函数的表示法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3.1.2 函数的表示法(第1课时)学习目标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法及各自的优缺点.掌握求函数解析式的常见方法.尝试作图并从图象上获取有用的信息.01函数的三种表示法函数的表示法(第1课时)导入新知我们在初中已经接触过函数的三种表示法:解析法、列表法和图象法.解析法,就是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如3.1.1的问题1、2.列表法,就是列出表格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如3.1.1的问题4.图象法,就是用图象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如3.1.1的问题3.这三种方法是常用的函数表示法.学习新知 思考2:比较函数的三种表示法,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解析法 ①两个变量间的关系简明、全面、精确 ;②能比较方便地通过自变量的任意一个值求出其对应的函数值.解析法是中学研究函数的主要表达方法.图象法 ①能直观形象地表示出函数的变化趋势;②有利于研究函数的某些性质.图象法是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基础.列表法 ①不必通过运算就能得到与自变量值对应的函数值;②当自变量的取值较多时不便于操作.列表法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思考1:函数图象既可以是连续的曲线,也可以是直线、折线、离散的点等.那么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函数图象的依据是什么?学习新知【例4】笔记本数x 1 2 3 4 5钱数y 5 10 15 20 25学习新知【例4】函数图象既可以是连续的曲线,也可以是直线、折线、离散的点等.那么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函数图象的依据是什么?应用新知 注:分段函数是一个函数,只是自变量在不同范围取值时,函数的对应关系不相同;在书写时要指明各段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分段函数的定义域是所以自变量取值区间的并集.应用新知应用新知应用新知应用新知【感悟提升】1.函数的三种表示法的选择(1)采用解析法的前提是变量间的对应关系明确.(2)采用图象法的前提是函数的变化规律清晰.(3)采用列表法的前提是定义域内自变量的个数较少.2.用三种方法表示函数时的注意点(1)解析法必须注明函数的定义域.(2)列表法必须罗列出所有的自变量与函数值的对应关系.(3)图象法必须清楚函数图象是“点”还是“线”.02函数的图像函数的表示法(第1课时)应用新知应用新知应用新知应用新知【感悟提升】作函数图象的三个关注点(1)作函数图象时首先关注函数的定义域,即在定义域内作图.(2)图象是实线或实点,定义域外的部分有时可用虚线来衬托整个图象.(3)要标出某些关键点,例如图象的顶点、端点、与坐标轴的交点等.要分清这些关键点是实心点还是空心点.应用新知应用新知应用新知应用新知应用新知应用新知应用新知【感悟提升】作函数图象的两种常用方法(1)描点法:列表、描点、连线.(2)变换作图法:常用的有水平平移变换、竖直平移变换、翻折变换等.03题型强化训练函数的表示法(第1课时)能力提升题型一:函数的表示方法能力提升题型一:函数的表示方法【感悟提升】1.函数的三种表示法的选择(1)采用解析法的前提是变量间的对应关系明确.(2)采用图象法的前提是函数的变化规律清晰.(3)采用列表法的前提是定义域内自变量的个数较少.2.用三种方法表示函数时的注意点(1)解析法必须注明函数的定义域.(2)列表法必须罗列出所有的自变量与函数值的对应关系.(3)图象法必须清楚函数图象是“点”还是“线”.能力提升题型二:函数的图像能力提升题型二:函数的图像【感悟提升】1.作函数图象的两种常用方法(1)描点法:列表、描点、连线.(2)变换作图法:常用的有水平平移变换、竖直平移变换、翻折变换等.2.作函数图象的三个关注点(1)作函数图象时首先关注函数的定义域,即在定义域内作图.(2)图象是实线或实点,定义域外的部分有时可用虚线来衬托整个图象.(3)要标出某些关键点,例如图象的顶点、端点、与坐标轴的交点等.要分清这些关键点是实心点还是空心点.能力提升题型三:函数解析式的求法能力提升题型三:函数解析式的求法能力提升【感悟提升】求函数解析式的常用方法(1)配凑法:将形如f(g(x))的函数的表达式配凑为关于g(x)的表达式,并整体将g(x)用x代换,即可求出函数f(x)的解析式.如由f(x+1)=(x+1)2可得f(x)=x2.(2)换元法:将函数f(g(x))中的g(x)用t表示,则可求得x关于t的表达式,代入f(g(x)),求f(t)的解析式,并将最终结果中的t用x代换,即可求得函数f(x)的解析式.(3)待定系数法:将已知类型的函数以确定的形式表达,并利用已知条件求出其中的参数,从而得到函数的解析式.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ax+b(a≠0),二次函数解析式为y=ax2+bx+c(a≠0).(4)解方程(组)法:采用解方程或方程组的方法,消去不需要的函数式子,得到f(x)的表达式,这种方法也称为消去法.(5)赋值法:利用恒等式将特殊值代入,求出特定函数的解析式.这种方法灵活性强,必须针对不同的类型选取不同的特殊值.04小结及随堂练习函数的表示法(第1课时)课堂小结1函数的表示法(第1课时)课堂小结21.知识清单:(1)函数的表示方法.(2)求函数解析式.(3)函数的图象.2.函数三种表示法的优缺点?课堂小结33.方法归纳:(1)待定系数法、换元法.(2)数形结合法.4.常见误区:求函数解析式时易忽视定义域.5.求函数解析式的四种常用方法:(1)换元法:设t=g(x),解出x,代入f(g(x)),求f(t)的解析式即可.注意换元时t的取值范围.(2)配凑法:对f(g(x))的解析式进行配凑变形,使它能用g(x)表示出来,再用x代替两边所有的“g(x)”即可.(3)待定系数法:若已知f(x)的解析式的类型,设出它的一般形式,根据特殊值确定相关的系数即可.(4)方程组法(或消元法):当同一个对应关系中的两个之间有互为相反数或互为倒数关系时,可构造方程组求解.作业(1)整理本节课的题型;(2)课本P71的练习1~2题;(3)课本P72的习题3.1的1~14题.函数的表示法(第1课时)练习(第69页)1.如图,把直截面半径为25 cm的圆形木头锯成矩形木料,如果矩形的一边长为 x(单位:cm),面积为 y(单位:cm2),把 y 表示成 x 的函数.25 cmABCD练习(第69页)123412Oy=|x-2|xy练习(第69页)11Of(x)xyg(x)练习(第69页)11Om(x)xy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