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导入同学们,在浩瀚的中国古代诗歌长河中,有许多饱含深情的佳作,它们或歌颂爱情的美好,或抒发对家乡的思念,而友情,也是诗人们笔下常咏不衰的主题。今天,我们要走进一首充满真挚友情的诗篇 —— 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人简介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歌题材广泛,涵盖山水田园、边塞战争、饮酒作乐、思乡怀人等诸多方面。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望天门山》等。李白(701—762)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与高适、岑参、王之涣并称“四大边塞诗人”。擅长七言绝句,被誉为“七绝圣手”。诗歌以七绝见长,题材多集中在边塞、送别、闺怨等方面。代表作有《采莲曲》《从军行七首》《出塞》等。王昌龄(698—757)背景资料此诗一说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八载(749 年),一说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 年)。当时王昌龄从江宁丞被贬为龙标(今湖南洪江)县尉。《新唐书 文艺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尉,是因为 “不护细行”,也就是说,他的得罪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李白在扬州听到王昌龄被贬的不幸遭遇以后,写了这一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道寄给他 。李白本身也有着坎坷的经历和对世事无常的深刻感受,因此对王昌龄的遭遇更能感同身受。当时李白身处异地,与王昌龄相隔甚远,无法当面安慰友人,只能通过诗歌遥寄自己的关怀和思念。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解题听说唐代诗人作者的朋友降职唐代县名这首诗是作者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情、寄以慰藉的诗。初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唐 李白初读初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唐 李白节奏杨花落尽子规啼,杨花:柳絮。子规:即杜鹃鸟,啼声哀婉凄切。树上杨花落尽,杜鹃在不停地啼叫。解诗意闻道龙标过五溪。闻:听说。龙标:指王昌龄。古代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经过五座小溪。解诗意我寄愁心与明月,与:给。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解诗意随风直到夜郎西。夜郎:这里指贵州的夜郎(在今贵州西部地区)。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解诗意赏析杨花落尽子规啼,“杨花落尽”描绘出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杨花的飘零无定,既点明了时令为暮春,又暗喻着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的飘零流落之感。“子规” 即杜鹃鸟,相传是蜀王杜宇的精魂所化,其鸣声异常凄切动人,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常悲哀凄惨地啼叫着,进一步渲染了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为全诗奠定了伤感的基调。赏析闻道龙标过五溪。“闻道” 表示听闻,点明了消息的来源。“龙标” 在这里指代王昌龄,以官名作为称呼是唐以来文人中的一种风气。“过五溪” 具体写出了王昌龄被贬谪之地的偏远和赴任路途的艰险。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愁心” 二字直接点明了诗人此时的心境,这里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诸多复杂情感交织在一起。赏析随风直到夜郎西。诗人希望明月能伴随着风,将自己的愁心一直带到夜郎西,送到友人身边,陪伴友人度过艰难的时光,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与安慰之情。1.诗中没有单纯的写景,总是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联系写作背景思考一下,李白在诗的开头写景为什么选取 “杨花”“子规” 来写?杨花子规思考题写 “杨花” 且 “落尽” 是先点时令,这样的 “暮春” 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候,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杨花” 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子规” 即杜鹃,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它总悲哀凄惨地啼叫着。思考题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这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明月有了人性,能将 “愁心” 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同时,不仅表现出诗人和朋友的心灵都如明月般纯洁光明,而且也富有只要明月还在,两人的友谊就会像皓月一样长存之意。思考题3.诗中哪一句点明了主旨?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抒发了对友人的深切同情和关切的思想感情。思考题1.李白在诗中借明月抒发对友人的关切与思念之情的千古名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理解性默写2.诗中通过描写景物,点明时令,渲染了凄凉哀愁气氛的句子是? 杨花落尽子规啼。3.诗中既点明了友人被贬之地,又写出了友人赴任路途艰险的句子是?闻道龙标过五溪。主题思想《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全诗选择了杨花、子规、明月、风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力编织出一个朦胧的梦境。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既表达了对好友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也抒发了自己对友人长途跋涉的担忧、对现实的愤慨不平以及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热诚关怀,展现了两人之间真挚深厚的友情 。再次朗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唐 李白拓展积累描写友情的诗句“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杜甫《梦李白二首 其一》)拓展积累1.表示升官 拜:授予官职,如 “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除:任命,授职,如 “除臣洗马”(《陈情表》)。 擢:提升官职,如 “擢为后将军”(《汉书 赵充国传》)。 迁:一般指升官,如 “再迁为太史令”(《张衡传》)。 升:升官,如 “升(鲁)台都事”(《元史 贾鲁传》)。古代官职升降常用语拓展积累2.表示降官 左迁:降职,诗中 “王昌龄左迁龙标” 即指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汉代以右为尊,左为卑,故将降职称为左迁。 谪:降职并外放,如 “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贬:降职,外放,如 “贬邵州刺史”(《新唐书 柳宗元传》)。 放:京官调任地方官,多含贬谪之意,如 “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卜居》)。古代官职升降常用语拓展积累3.表示罢官 罢:免去官职,如 “罢黜百家”。 黜:废除官职,如 “黜奢崇俭”。 免:罢免,如 “免官削爵”(《汉书 贡禹传》)。 夺:削除官职,如 “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书博鸡者事》)。古代官职升降常用语拓展积累4.表示调动官职 徙:调动官职,如 “徙齐王信为楚王”(《史记 淮阴侯列传》)。 调:调动官职,如 “调为陇西都尉”(《汉书 袁盎传》)。 转:调动官职,如 “再转复为太史令”(《张衡传》)。 改:改任官职,如 “改刑部详覆官”(《宋史 王济传》)。古代官职升降常用语布置作业1.背诵并默写《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发挥想象,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改写成一篇 300 字左右的短文,要求融入自己对诗歌意境和诗人情感的理解,3.对比阅读李白的《赠汪伦》以及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从诗歌的意象选取、情感表达、写作手法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撰写一篇 200 字左右的阅读心得。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