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年七月高二期末统一调研测试物理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題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如图所示为课本中关于近代物理的四幅插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辐射强度hC丽极线X'o电子偏转线附荧光屏1300k100K踫撞前碰撞后04波长(甲)(乙)(丙)(丁)A.图(甲)为研究阴极射线的实验装置,实验确定了阴极射线是电磁波B.图(乙)为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装置,测量遏止电压Uc时电键S应扳向“2”C.图(丙)是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图,普朗克在研究黑体辐射时提出了能量子概念D.图(丁)为康普顿效应的示意图,入射光子与静止的电子碰撞,碰后散射光的波长可能变小2.生活中很多饮料都装在玻璃瓶中。现用透明的玻璃瓶盛装西瓜汁和橙汁,对于这两瓶饮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西瓜汁反射的红色光比橙汁反射的橙色光在真空中的波长更短B.西瓜汁反射的红色光比橙汁反射的橙色光在玻璃中的光速更慢C.从玻璃射向空气时,红色光的临界角大于橙色光的临界角D.用完全相同的玻璃瓶装满饮料,装西瓜汁的玻璃瓶壁看起来跟装橙汁的一样厚高二物理试卷第1页(共6页)3.近些年的研究发现少部分材料呈现出反常的“热缩冷胀”现象,这类材料被称为负热膨胀材料。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接电压恒定的电源,上极板固定,下极板能随绝缘的负热膨胀材料的体积变化做上下微小移动。初始时一油滴+十电源带电油滴悬浮在极板间,当负热膨胀材料温度发生变化时发现油滴向下移动,则负热膨胀材料A.油滴带正电B.负热膨胀材料温度升高加热器固定工作台C.电容器电容变大D.极板所带电荷量增大4.如图所示装置,1是待测位移的物体,软铁芯2插在空心线圈L中并且可以随着物体1在线圈中左右平移。将线圈L(电阻不计)和电容器C并联后与电阻R、电源E相连,闭合开关S,待电路达到稳定后再断开S,LC回路中将产生电磁振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开关断开瞬间,电容器上的带电量最大B.开关断开瞬间,线圈中的自感电动势最大C.若减小电源的电动势,振荡电流的频率会变小D.该装置可作为传感器使用,用振荡电流频率的变化可间接反映物体位置的变化5.如图1是摄影师航拍到钱塘江两波潮水娓娓向对方走来,交织在一起形成壮观的景象。其原理为两列平面波相遇的干涉现象,可将两列波简化成如图2示意图(其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甲、乙两列频率均为0.5Hz的水波以2m/s的速度传播,振幅均为0.2m,波面间形成夹角120°,此时0点刚要开图1始起振,C点距0点8m,则A.B点是振动减弱点B.此后经过23s,波传到C点C.到图中时刻为止,A点经过的总路程比B点多0.8m图2D.干涉稳定后,O、C连线间只有三个振动加强点(不含C、O)6.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自状态M变化至状态Q,某同学设计了两种不同的变化过程MN,Q和MN2Q,两过程的V-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经过MN,Q过程比经过MW2Q过程吸收的热量少B.过程MN,Q气体分子平均动能的变化量大于过程MN,Q气体分子平均动能的变化量C.过程MN,Q气体对外做的功大于过程MN,Q气体对外做的功D.气体在状态M比在状态N2单位时间撞击容器壁单位面积的分子数多高二物理试卷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