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6张PPT)2 济南的冬天 老舍初中语文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识记作者作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济南的冬天之美。2.学习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及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运用。3.把握作者情感,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学习目标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一年四季都有许多美景,你喜欢哪个季节?北国的寒冬多是朔风怒号、冰封雪飘;江南的冬天温柔可人,那么地处中原的济南呢?它有怎样一番别致的性格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济南的冬天》,去欣赏老舍笔下济南的山水之美。情境导入老舍先生用笔为我们描绘了小山摇篮图、雪霁初晴图、山村卧雪图、空灵水晶图等美丽图景,既展现了济南冬天之美,又寄寓他对祖国山河真挚的爱。老舍,被誉为“杰出的语言大师”,他究竟是如何写景抒情的?这节课我们一起跟随作者,再去游览冬天的济南,体会济南的冬天之美。背景相关1930年春,老舍先生结束了客居异国的漂泊生活,自新加坡经上海回到北平。但他只在北平停留了一个短暂的时日,便于当年夏季应私立齐鲁大学的聘请,来到济南,赴该校文学院任教。从1930年7月到1934年初秋,老舍在济南度过了4年的岁月,济南就成了他的第二故乡。老舍与济南1934年8月老舍应聘到青岛国立山东大学,3年后他再次回到济南安家。可仅仅3个月之后日本侵略者兵临济南城下,为了抗战,老舍被迫离开济南,当时他曾暗下决心,“我必须回济南,必能回济南,济南将比我所认识的更美丽更尊严。”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老舍最终没能实现这个愿望。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家,有“人民艺术家”之称。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风尚及运用的群众语言,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老舍(1899—1966)中国四大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老舍文学奖、曹禺戏剧文学奖。其中《茶馆》被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镶上( )奇迹( )宽敞( )看护( )贮蓄( )水藻( )澄清( )髻儿( )伦敦( )必记字词字音字形济南( )dūnxiāngjìchǎngkānzhùzǎochéngjìjǐ( jǐ )人才济济( jì )无济于事( qí )出奇( jī )奇数( quān )圆圈( juàn )圈养济奇圈澄(chéng)澄清(dèng)澄沙贮 贮蓄伫 伫立藻( zǎo )水藻燥( zào )干燥躁( zào )急躁噪( zào )噪音镶( xiāng )镶嵌攘( rǎng )熙熙攘攘zhù词语解释预习检查【响晴】【温晴】【设若】【着落】【镶】晴朗无云。温暖晴朗。假若。下落,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或围在另一物体的边缘。词语解释预习检查【秀气】【水墨画】【水藻】【澄清】【蓝汪汪】清秀,文中形容山秀美小巧。纯用水墨不着彩色的国画。生长在水里的藻类植物的统称。文中指水清澈见底。形容蓝得发亮。初读课文 梳理脉络1、听朗诵,标注重音和停连2、跟读音频,划分文章段落3、用一个词概括济南冬天的总特点。4、说出这一特征主要体现在济南冬天哪两种景物上?划分文章段落:第二部分(②-⑥)第三部分(⑦)总写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具体写济南冬天的山水景物。总结上文,写作者总的观感。第一部分(①)学习任务一 【品词】文中一些词语用得准确生动,请根据下面的句子进行分析。(1)山间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镶”字形象地写出了白色的山尖连接着蓝天,就像是一道银边围在蓝天边缘的景象。(2)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从“微黄”“忽然”“微微”这三个词的运用,可见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妥帖;并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雪后日落中的小山比作害羞的少女,生动形象地将山腰的薄雪在夕阳下发生的变化细腻地描写出来,使小山显得格外情态可掬,同时也隐含了作者对小山的喜爱之情。文中一些词语用得准确生动,请举例说明。(3)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卧”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小村庄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济南小村庄的可爱,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1.抒情方式有哪些?品味抒情性的语句学习任务二 【悟情】抒情方式大致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类。1.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是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达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2.间接抒情:讲究含蓄、凝练,包括因事缘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史抒怀等。一、抒情方式勾画出文中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句子,分析它们各自的特点,体会情景交融的写法。直接抒情:1.济南真算得上是宝地。2.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3.那些小山太秀气!特点分析:直接抒情的语句中往往有作者情感的形容词,让读者能够直接感受到作者的强烈赞美,如“宝”“妙”“秀气”等;有表示强调的副词,如“最”“太”等;有语气词“呀”;有表示情感的标点符号。间接抒情:1.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2.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3.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特点分析:间接抒情则主要在景物描写中表达情感。句1写济南冬天的特点,包含着作者的主观感受,隐隐传达出作者对济南冬天的赞美之情。句2借人们的感觉来印证济南的冬天温暖的特点,透过人们的感觉来传达作者的情感。句3让我们好像听见作者“我爱济南”的由衷赞美。老舍先生为我们写了一座城——济南,又不仅仅是写了一座城,他将济南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将其当成一个人来描绘。写其山,写其水,写其人,因为心中有爱,才能用笔勾勒无与伦比的济南之美。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温暖与明亮,受到一种高尚、高雅的人文精神的熏陶感染.温晴与北平相比无风声与伦敦相比无重雾与热带相比无毒日喜爱宝地1.作者用什么样的方法写出济南冬天的总体特点?对比课文解读2.作者采用什么写作手法突出济南冬天的特点?这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采用对比手法。把济南和北平比较,突出济南没有风声;与伦敦比较,突出济南响晴;与热带比较,突出济南温晴。表达出作者对济南的热爱。第一段是全文的总起,为下文作铺垫。课文解读3.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的远山水山绿萍水藻垂柳课文解读4.第二自然段怎样转入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景?有何作用?承上启下,用过渡句“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转到写冬天的山。“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拟人,烘托舒适温暖的环境。课文解读5.第三自然段济南的山有什么特点?“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用“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用“看护者”比喻四周的小山,加上温存体贴的抚慰,写出这一圈小山的特别可爱。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慈善”采用什么修辞?突出济南冬天的什么特点?拟人。突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课文解读有感情的朗诵课文第四自然段,然后思考并分组讨论下列问题:1.文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雪后的山景?2.“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何处?3.这段文字用什么修辞手法写雪后的山景?找出例子。4.本段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合作探究1.文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雪后的山景?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按照空间顺序,自上而下。从山上、山尖至山坡、山腰,有层次的写出秀美的山景。顶、镶、穿、露四个动词,突出薄雪覆盖下山的秀美动人3.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雪色和草色相间的样子比作带水纹的花衣,又将薄雪拟人化,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雪后小山娇美的姿态。2.“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妙”在何处?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雪后矮松比作日本的“看护妇”,以松尖的白雪比“一髻儿白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后青松的秀美形态。2.用了拟人的手法,“镶”字用的很妙,作者赋予山尖白雪灵巧的双手,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白色的山尖连接着蓝天,就像是一道银边围在蓝天边缘的秀美景观。3.这段文字用什么修辞手法写雪后的山景?找出相应的例子。比喻:用“日本看护妇”比喻雪后矮松秀美形态,借矮松写出了雪的形态;用“花衣”比喻雪色,把山坡斑驳的色彩,说成是穿上了花衣,显得秀美动人拟人:“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写出动人的雪态,把斜阳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拟为害羞的少女,情态可掬,描绘出了夕阳斜照下雪色娇美的情态。4.本段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最后一句既是与老天商量的语气,怕秀气的小山被大雪压垮了,又是一种赞美的口吻,流露出作者对济南小山的爱怜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玲珑秀美的济南小山的热爱、赞美之情。和前文第2段“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相呼应。“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这里为什么用“卧”字?和文章什么地方相呼应?“卧“字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赋予小村庄、雪以人的动作和姿态,富有生命力,并且呼应“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突出了一种舒服、安适之感,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品读课文山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的远山温暖秀气淡雅1、济南冬天的山有什么特点?总结归纳2、济南冬天的水有什么特点?水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暖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绿清3、想一想,为何老舍先生这些文学大师们能描绘出如此精彩的画面,他的语言能如此优美?我们写景时要向他学习什么呢?角度多样运用修辞手法细致观察情景交融标题不可以换。因为“济南的冬天”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一特定地域的冬天;“冬天的济南”目的在于赞美“冬天”这个特定时令的济南。1、标题可否换为“冬天的济南” 拓展2、联读《济南的秋天》、《春》,讨论它们在情感表达和写作手法上的异同。《济南的冬天》老舍《济南的秋天》老舍《春》朱自清题目 作者 情感表达 写作手法 同 异《济南的冬天》 老舍 表达了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情感温暖、亲切。 善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按照空间顺序描绘济南的山、水等景物。 都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使景物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都表达了对所描绘季节的喜爱之情。 情感侧重点有所不同《济南的冬天》更突出冬天的温暖安适《济南的秋天》着重展现秋天的诗意《春》则充满新生和希望的活力。写作风格上《济南的冬天》和《济南的秋天》语言较为典雅,《春》的语言更加活泼。描写角度上《春》的角度更加多样全面。《济南的秋天》 对济南秋天的喜爱和留恋,情感较为深沉、醇厚。 以诗的境界为线索,通过描绘山、水、天等展现秋天景色;情景交融,语言优美。 《春》 朱自清 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和热爱,充满了喜悦和希望。 运用大量的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按照盼春、绘春、颂春的思路展开。 、主旨归纳这篇写景抒情散文紧紧围绕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描绘了一幅山清水秀、天蓝地暖的济南特有的动人冬景图,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也寄寓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济南的冬天品段—分析内容悟情—抒情方式品句—修辞角度板书设计品词—炼字角度比喻拟人热爱 赞美直接抒情间接抒情课堂检测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镶嵌(xiāng) 响晴(xiǎng) 安适(shì)B.济南(jǐ) 发髻(jì) 慈善(cí)C.贮蓄(chù) 澄清(chéng) 绿萍(lǜ)D.着落(zhuó) 水藻(zǎo) 地毯(tǎn)【解析】C.贮蓄(zhù)。C............课堂检测A.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蓝里。B.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戴水纹的花衣。C.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D.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兰汪汪的。【解析】A.蓝—篮;B.戴—带;D.兰—蓝。C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课堂检测A.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B.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C.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D.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D【解析】A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B、C两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3.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课堂检测①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②你看,山上的矮松变得青黑,树尖儿上覆盖着一些雪。示例:第①句好。第①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山上的矮松”比作“日本看护妇”,形象地写出了雪松妖娆的特点。第②句只是客观地描写雪后的山景,语言缺乏生动性。4.朗读并比较下面两个句子,说说哪一句好,并谈谈你的理解。2 济南的冬天 老舍感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