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沁园春·雪 》2025-2026学年九年级语文人教版 课时训练课件(共2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沁园春·雪 》2025-2026学年九年级语文人教版 课时训练课件(共20张PPT)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沁园春·雪
目 录
CONTENTS
01
名师导学
02
名师导练
03
课外技法专练
名师导学
内容梳理(根据课文填空,理清文脉)
北国雪景
博大
赞美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伟大的抱负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名师导练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大河上下,/顿失tāo tāo( )。
(2)一代tiān jiāo( ),/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3)俱往矣,/数fēng liú( )人物,/还看今朝。
基础训练
滔滔
天骄
风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题。
中国是诗词的国度。“安能摧眉zhé yāo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是李白不慕权贵的洒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是苏轼对历史兴亡的思索;“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yāo ráo各占春”,这是王安石对自然美景的描摹……“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fēng sāo数百年”,这些jiā yù hù xiǎo的诗人和他们的作品,穿越历史长河,直抵人心。诗词不仅创立了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更记录了中国文人的人生轨迹。读诗词,可以______________人生。同学们,让我们______________在诗词的海洋中,______________其中的养分,共同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zhé yāo( )
(2)yāo ráo( )
(3)fēng sāo( )
(4)jiā yù hù xiǎo( )
折腰
妖娆
风骚
家喻户晓
3. 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慰勉 遨游 获取 B. 慰勉 漫游 汲取
C.慰藉 漫游 获取 D. 慰藉 遨游 汲取
D
3. D【解析】第一空,慰勉:安慰勉励。慰藉:安慰。“慰勉”更强调现实中的安慰、勉励、激励,而句子是说古诗词能给人提供心灵上的依托,应使用“慰藉”。第二空,遨游:漫游;游历。漫游:随意游览。“漫游”侧重游走的随意,“遨游”带有书面色彩和抒情意味,此处偏书面语体,应使用“遨游”。第三空,获取:取得;猎取。汲取:吸取。根据“养分”一词的习惯搭配,应使用“汲取”。故选D。
4. 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诗词不仅创立了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更诉说了中国文人的人生轨迹。
B.诗词不仅构建了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更记录了中国文人的人生轨迹。
C.诗词不仅诉说了中国文人的人生轨迹,更创立了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
D.诗词不仅记录了中国文人的人生轨迹,更构建了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
D
4. D【解析】画线句有两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应先讲“人生轨迹”,再讲“精神家园”;二是动宾搭配不当,“创立”不能和“精神家园”搭配,应把“创立”改为“构建”或“构筑”。故选D。
新题特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6题。
2025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诞辰132周年。班级开展以“走进伟人毛泽东”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5. 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补写对联的下联。
链接材料: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节选自毛泽东《沁园春·雪》)
上联:巨手一挥,破碎河山成旧景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豪情再展,风流人物看今朝
6.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写出你从中得出的结论。
材料一:毛泽东在长沙读书期间,总共只用了一百六十块钱,其中有三分之一是花在订报上,其余的钱还买了许多书籍和杂志。考入师范时,学校发了一套青色呢子制服,这套衣服他一直穿了好几年,到褪了色,破了洞,还没有换掉。
材料二:毛泽东在求学期间选定以“冷水浴”作为锻炼体格的方法,认为冷水浴除了可以锻炼体魄外,还可以磨砺意志。从实行之日起,一直到毕业,他每天天亮前就来到井边,脱去衣服,用吊桶打水上来,通身淋下,淋一阵,擦一阵,直到全身擦得发红发热为止。穿好衣服后,还要做运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毛泽东爱好读书,勤俭节约,有持之以恒的坚忍毅力。
课内精读精练
一课一法 品味炼字
考点分析 题型:①某个字或词语用得好,好在哪里?②诗歌中的某个字或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③你最欣赏哪个字或词语?
答题步骤:①明含义,结合原句理解该字或词语,并从修辞手法、词性、感彩等角度分析其表达效果;②描景象,点出该字或词语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姿态、神态等);③点作用,展开联想与想象,写出该字或词语创设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突出了怎样的主旨等。
考点训练 课内精读精练第7、8题;课外技法专练第2题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7. 从炼字的角度赏析本词上片中的“望”字。(2分)【品味炼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望”字有登高远眺的意思,准确地传达了词人观察景物的角度,同时有力地领起下文的景物描写。
8. 品味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品味炼字】
(1)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惟余”二字,强化了白茫茫的壮阔景象。“顿失”二字,则写出变化之速、寒威之烈,又使人觉得大河失掉了未冰封时“滔滔”的雄壮气势。
“山”“原”都是静物,写它们“舞”“驰”,这是化静为动的浪漫想象,因词人的情感跃动,他眼前的大自然也显得生机勃勃,生动活泼。
9.“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承上启下。“江山如此多娇”总结上阕写景,“娇”字表现女性美,与上文“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相照应;“引”字引出下面的议论,展开对历代英雄的评论,抒发词人的情感、抱负。
课外技法专练
秋词(其一)(5分)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品味炼字
1. 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是一首七言绝句,首句不入韵,但很讲究对仗,读起来朗朗上口。
B.这首诗一反前人悲秋情绪,吟咏了一首昂扬乐观的秋的赞歌。
C.诗歌前两句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和议论的表达方式,表明了诗人的观点。
D.诗人以鲜明的意象表达了思想,极富哲理意蕴。
A
1.A【解析】首句和第二、四句一样压 “ɑo”韵。故选A。
2. 古人写诗讲究炼字,赏析“晴空一鹤排云上”中“排”字的表达效果。(2分)【品味炼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排”字是一个动词,在此句中是“推开、排开”的意思,形象地描写了鹤一飞冲天,冲破白云阻隔的气势,表达了诗人乐观豁达、奋发进取的豪情。
谢 谢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