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西青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天津市西青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八年级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第Ⅱ卷。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祝你考试顺利!
第Ⅰ卷(共29分)
一、 (本大题共11小题, 共29分。1~4, 每题2分;5~11题, 每题3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凫水(fú) 彷徨(fáng) 销声匿迹(nì)
B. 奠定(diàn) 苍劲(jìn) 怒不可遏(è)
C. 矗立(chù) 演绎(yì) 不知所措(shuò)
D. 陨石(yǔn) 抉择(jué) 戛然而止(jiá)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故宫博物院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瑰宝,其建筑群 ,布局严谨。每一处雕梁画栋都体现了 的工艺水平,堪称 的艺术杰作。
A.错落有致 精湛 举世无双 B.井然有序 精巧 独一无二
C.鳞次栉比 精细 无与伦比 D.星罗棋布 精密 空前绝后
3.下面语段里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①“山水”是中国文化中独具特色的元素,它影响深远。②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地理、建筑等多个领域都有“山水”的影子。③北宋时期,山水画更是被尊为艺术典范。④随着我国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使得更多早期山水艺术的实例,如器物纹饰、石刻壁画等,进入人们的视野。
A. 第①句 B. 第②句 C. 第③句 D. 第④句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 (2分)
中国的知识分子心怀“内圣外王”的理想。 “内圣”的过程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之后就是“外王”□齐家、治国、平天下。由家而国,由国而天下,知识分子对于“国
八年级语文试卷 第1页 (共10页)
有着灵魂深处的牵绊。他们燃烧的爱国热情,如荒原之火,点亮了国人的内心□如陈酿美酒,沉醉了国人的情怀。
5.下列对《卖炭翁》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 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A.这是一首叙事诗,反映了“宫市”给百姓造成的痛苦,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B.诗的前六句,点出了劳动场所,刻画了卖炭翁艰辛苍老的形象,也为后文写宫使的掠夺罪行做铺垫。
C.诗中老人驾着炭车在冰天雪地里赶往集市,清晨就在市南门外的泥泞中歇息。
D. “宫使驱将惜不得”的“惜”是吝惜的意思,写出了老人的无可奈何和百般不舍。阅读《印痕学习,动物的学习天赋》一文,回答6~8题。 (9分)
印痕学习,动物的学习天赋
①有一条电视新闻:一个老头儿养了一只鸭子做宠物,老头儿走到哪里,鸭子就跟到哪里。带着鸭子逛街散步,鸭子表现得非常听话,有趣极了。类似的报道经常出现在新闻中。可是,你知道吗 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很容易,你也完全可以。
②1930年,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康纳德·洛伦兹曾做过这样的实验:他把灰鹅的蛋分为两组,一组由母鹅孵化,一组由孵化箱孵化。结果由孵化箱孵化出来的小鹅把洛伦兹当成了妈妈,洛伦兹走到哪儿,小鹅就跟到哪儿。如果把两组小鹅扣在同一只箱子下面,当提起箱子时,小鹅会有两个去向,一组向母鹅跑去,一组则跑向洛伦兹。
③很显然,这种现象是小鹅一出生就接触母鹅和洛伦兹形成的印象导致的。康纳德·洛伦兹把这种现象叫“印痕行为”。
八年级语文试卷 第2页 (共10页)
④印痕行为是一种后天学习行为,学习后果是由直接印象造成的,所以称为“印痕”学习,它是动物的一种特殊学习方式,只需一次经验(或最多数次),即可形成印痕,对动物行为产生长远的影响。
⑤印痕行为大都发生在动物的幼年时期,是与生俱来的天赋。某些动物的某些本领也只有在印痕时期才能学到,过了这个时期,就很难学会了。如许多鸟类最易掌握飞翔本领的时间恰值羽毛始丰之际,若在出生后几个月内剥夺了它们学习飞翔的机会,那么它们以后就很难学会飞行了。目前,科学家还没有弄清楚这其中的原因。据估计,可能是因为在生命的早期,神经系统处于一种特殊的状态,只有这一时期才能接受这类刺激;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神经系统也会逐渐发生改变,就不能再进行印痕学习了。
⑥印痕行为虽然发生在早期,但对晚期的行为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繁殖行为。这些动物更愿意与由于印痕学习行为所认定的父母(同类、人类)结伴,甚至对其表示出求偶的意向。有一次,洛伦兹就被他饲养的八哥当成了求爱的对象,八哥不断地往他嘴里塞食物。这也许就是一些自幼由饲养员养大的动物成年后难以成功繁殖的原因之一吧。
⑦人为干预会让动物产生不适当的印痕行为, 自然也会影响到动物的生长发育。美国卡斯卡底猛禽中心执行主任路易丝·施美尔有一次收到了一只被遗弃的会尖声叫的小猫头鹰。送来的人说,一天前在砍倒一棵树之后,在窝儿里发现了这只小猫头鹰。施救者走了之后,施美尔打开装着猫头鹰的盒子,那只小鸟就立即跳到了她肩膀上。施美尔急忙把送鸟人叫回来,问他们究竟养了这只鸟多久。 “哦,你怎么知道的 ”施救者非常诧异,但很快就承认,他们实际上把这只小猫头鹰当作宠物养了几个星期。他们不知道的是,这几个星期正是这只鸟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因而它对人类产生了不适当的印痕。
⑧在四川大熊猫人工繁殖基地,为了避免出生的熊猫宝宝对人产生印痕,饲养员都穿上特制的“熊猫服”工作,猛看上去这些穿熊猫服的饲养员几乎可以以假乱真。这样做的目的,正是为了减少可能发生的印痕行为。
6.下面关于动物“印痕行为”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印痕行为是一种后天学习行为,学习后果是直接印象造成的。
B.印痕行为全都发生在动物的幼年时期,是与生俱来的天赋。
C.印痕行为对动物的晚期的行为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繁殖行为。
D.人为干预会让动物产生不适当的印痕行为。
八年级语文试卷 第3页 (共10页)
7.下面对文中第④⑤段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使用了下定义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解释印痕的含义和说明印痕行为大都发生在动物的幼年时期。
B.使用了下定义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解释印痕的含义和说明某些动物的某些本领也只有在印痕时期才能学到。
C.使用了作诠释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解释印痕的含义和说明某些动物的某些本领也只有在印痕时期才能学到。
D.使用了作诠释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解释印痕的含义和说明印痕行为大都发生在动物的幼年时期。
8.下面对文章内容、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本文的说明对象是“动物的印痕行为”,是按照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的。
B.由“一个老头儿养了一只鸭子做宠物”说起,可以起到引发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C.第⑤段中, “目前”“据估计”“可能”等加点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
D.四川大熊猫人工繁殖基地饲养员工作时都穿上特制的“熊猫服”,这样就可以完全避免出生的熊猫宝宝对人产生印痕。
阅读《小石潭记》选文,回答9~11题。 (9分)
小石潭记
柳宗元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八年级语文试卷 第4页 (共10页)
9.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下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 水尤清冽 尤:格外
B. 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大约
C.日光下澈 澈:清澈
D、悄怆幽邃 邃:深
10.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B.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C.其岸势犬牙差互
D.凄神寒骨
1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这篇短小精美的游记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最负盛名的一篇。文章采用了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烘托出小石潭的美。
B. “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作者从内心的真实感受来写,突出写“静”,并把环境的静深入到人的心中,情景相融,写出了一种凄苦孤寂的心境。
C.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融于山水的描绘之中,直抒胸臆,表达了被贬永州的忧伤愤懑,这和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的“闲人”借月下美景抒发怀才不遇的寂寞慨叹极其类似。
D.本文的语言极为精练优美,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句式灵活。在写景过程中,作者含蓄地暗寓了心情的内在变化,言有尽而意无穷。
第Ⅱ卷 (综合题,共5个大题,共91分)
二、 (本大题共1小题,共7分)
12.请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 ,老妇出门看。 (杜甫《石壕吏》)
(2) 蒹葭苍苍, 。 (《蒹葭》)
(3)大道之行也, 。 (《礼记·大道之行也》)
八年级语文试卷 第5页 (共10页)
(4)曲径通幽处,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5) ,君子好逑。 (《关雎》)
(6)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用“ , 。”的诗句来表达他广济苍生的博大胸怀。
三、 (本大题共3小题,共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5题。 (7分)
郑穆,字闳(hóng)中,福州候官人。性醇谨好学,读书至忘栉木①,进退容止必以礼。元丰三年,出知越州,加朝散大夫。先足,鉴湖旱干,民因田其中,延袤百里,官籍而税之。既而连年水溢,民逋②官租积万缗③,穆奏免之。元佑初,召拜国子祭酒。每讲益,无问寒暑,虽童子必朝服延接,以礼送迎。诸生皆尊其经术,服其教训。故人张景晟(shèng)者死,遣白金五百两,托其孤,穆曰: “恤孤,吾事也,金于何有 ”反金而收其子,长之。
(选自《宋史》,有删改)
【注】①栉沐:梳头洗脸。②逋(pū):拖欠。③万缗(mín):数百万用绳穿连成串的钱。
13.解释下列文中加点的词语。 (2分)
(1)诸生皆尊其经术 皆: (2)遣白金五百两 遣:
14.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2分)
性醇谨好学,读书至忘栉沐。
15.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郑穆是一个怎样的人 (3分)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5分)
阅读《闻到白兰花香》一文,完成16~19题。
闻到白兰花香
丁祖荣
①闻到白兰花香,我就想起了老母亲。母亲, 大字不识,极明理,极坚韧。
八年级语文试卷 第6页 (共10页)
②母亲八十岁了,仍然去水边洗衣,一捶棒一捶棒,声音大,有节奏。我一回去,母亲立即抓个菜篮子去大塘边上,一会儿工夫,时令蔬菜就上了桌。春天的时候,老人家花白的头上还斜插一朵栀子花。搬入安置区,母亲选了一楼,进出方便,南面就是幼儿园,小童的声音如天籁。那年春节,母亲说,田征了,垛子上的房子拆了。我们住在小区里,现在房子好是好,楼上楼下,电视电话,就是像个鸽子笼。你帮我买一盆白兰花吧。我见见青,闻闻香。
③我买了一盆盛花期的白兰花,母亲开心得像个孩子。仲春时节,发苞了。母亲专门打个电话,与我说白兰花事。
④母亲一生,早年极苦,对物质享受很淡,喜欢农事,有事没事到田地里,莳草,浇水,与青菜、茄子、南瓜讲讲话。老屋垛子四周都栽了树,最多的是香椿树。早春,第一茬香椿头,紫红、赤红的叶子,在晨光中抖动。不说吃,光是想象,就让人沉浸。搬离后,母亲常回到垛子上看老屋基,看到曾经热气腾腾的灶膛里,现在长出一棵大青蒿,眼泪流了出来。
⑤老屋的后院也被母亲用起来,栽过西洋参,种过花生。我都尝过。有一年,不知怎的,栽了两株罂粟,花开得奇异,电话跟我一描述,我说这是鸦片。母亲听了,半天没说话。放下电话,赶紧铲了,连根都挖起来甩了。还栽了栀子花、金银花、桂花,这些寻常花,香味浓郁。母亲肯定不知道“花是人的精神支柱”的高深哲理。她说,闻到了花香, 日子就好过,生活就美满。
⑥我还买了两株一米多高的玉兰树,栽在我住房的南面阳台上。一黄玉兰一白玉兰,树叶深绿,长得精神旺盛。四五月就开,持续好几个月。一黄一白,不仅香,还有几分雅致。一吹东北风,幽香入室。当夏日街头响起叫卖白兰花的吆喝声时,我家的白兰花也在传递阵阵清香。我接母亲来住的由头,也是白兰花要开,场面很吸引人。母亲听了,笑笑,但并不行动。催急了就说,我这一盆正开着哩。
⑦后来,我的房子南面阳台改造,把这一黄一白两株玉兰树,移栽到靠东面的北阳台。开花时节,依旧清香醒人。平时我工作繁忙,只能一月回家一次。突然,有一天,母亲电话,要把她的玉兰树搬到我家来,声音弱弱的。母亲平时达观,声音洪亮,笑声不断,常嘱不用回,安心工作。这次我听声音虚弱,感觉不对,立即回去陪她到医院检查。情况不好,住院。母亲说,我只是不舒服,哪里要住院
⑧这医院,是住不得的。一住就没有出来。住院期间,白兰花正开。我摘了几朵,放在她
八年级语文试卷 第7页 (共10页)
床头,她喃喃说,好香。然后,闭上眼,甜甜地笑了,她是那样的慈祥和安宁。那一年,母亲八十四岁。
⑨母亲走后,那盆玉兰花凋零了。玉兰花喜温不耐寒。我家北阳台的一黄一白两棵玉兰冻伤了,第二年春天没发枝,也枯了。我有些伤感。
⑩偶然看到东北角的广玉兰,绿意莹莹。含苞时,野红野红的,有几分矜持。盛开时,风吹花摇,颇自得。晨曦打在花的端口,流莹阵阵,微香漾开。
“百步清香透玉肌,满堂和气自心知。”心和世界就好,人世就美,花香遍地。
春天来了,又一季白兰花要盛开。
(选自《光明日报》,略有改动)
16.对文中“母亲的辛劳”梳理成思维导图,请将空白的地方补充完整。 (3分)
① ③ ③
17.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划线句子。 (4分)
含苞时,野红野红的,有几分矜持。盛开时,风吹花摇,颇自得。
18.如何理解文章第⑤段中划线句“母亲肯定不知道‘花是人的精神支柱’的高深哲理” (4分)
19.“白兰花香”在文中多次出现,它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4分)
八年级语文试卷 第8页 (共10页)
五、 (本大题共4小题,共12分)
(一)综合性学习(5分)
“天津始‘钟’ ‘响’你————春风十里,天津等你”春季文旅系列活动正式拉开帷幕。10大热门推荐、90项重点活动、60个赏花点位,为广大游客提供一场别具风味的盛宴。某班学生将开展以“春风十里,天津等你”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同学们为活动搜集了以下四则材料,请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二】
利用军事文化资源,泰达航母主题公园举办“花漾之春·约会航母”主题活动,吸引游客登航母看军舰,凭栏远眺,领略“航母编队”的恢宏气势,体验独具特色的军事文化。游客在春日的航母公园中感受别样的浪漫与军事魅力。
【材料三】
国家海洋博物馆举办“大河文明展”的活动,神秘莫测的古埃及木乃伊、绚丽的古印度陶钵、栩栩如生的古代两河流域浮雕像、巧夺天工的古代中国青铜器……带领游客深入探索大河文明的魅力,增添丰富和多样的历史文化内涵。
【材料四】
春山里隆重推出“绿艺生活、春风纸鸢节”活动,春风纸鸢节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风筝制作技艺也展现得淋漓尽致,形状各异的风筝,为游客带来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生活体验。
20.请探究【材料一】的内容,简要写出你的结论。 (2分)
八年级语文试卷 第9页 (共10页)
21.请根据以上相关材料,概括“春风十里,天津等你”各项活动特色。 (3分)
(二)名著阅读(7分)
22.某校八年级语文老师组织了“‘谈’经典阅读座谈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下表。 (3分)
“谈”经典
①《经典常谈》写于1942年,是作者 (1) 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
②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 (2) ,到了汉代被奉为经典,列为“五经”之一。
③在诸子中, (3) 认为“人性本善”,主张君主施“仁政”。
(1) (3) (2)
23. “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腾,不遇岛屿和暗礁,就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文学作品中许多人物的经历都印证了这个道理。请结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柯察金的经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分)
六、作文 (本大题共1 小题,共50分)
24. 作文(50分)
一棵小草可以装点春天的生机,一本好书可以启迪沉睡的思想,一段旋律可以拨动思念的心弦,一句鼓励可以点燃奋斗的激情,一件旧物可以勾起从前的岁月……当我们用心凝想,生活中有很多人、事、景、物都是美好的存在,他们以独特的方式唤醒了我们的灵魂,让我们有所思、有所悟,激励我们以更好的姿态面对未来。同学们,在你的学习生活中,又有什么在唤醒你呢
请以“唤醒我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先补全题目,然后作文; (2)内容充实,感情真切;
(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4)不少于 600字;
(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2024-2025 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共29分)
1. D (2分) 2. A (2分) 3. D (2分) 4. D (2分) 5. C (3分) 6. B (3分) 7. C (3分) 8. D (3分) 9. C (3分) 10. D (3分) 11. C(3分)
二、默写 (共7分)
12. (1)老翁逾墙走 (2)白露为霜
(3)天下为公 (4)禅房花木深
(5)窈窕淑女 (6)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三、文言文阅读 (共7分)
13. (共2分) ①全, 都。 ②给, 送来。
14.(共2分) (郑穆)性情醇厚严谨好学,读书读到忘记梳头洗面。
15. (共3分)
①性情醇厚,严谨好学,读书读到忘记梳头洗面;
②关爱百姓,减免百姓赋税;
③遵循礼仪,进退时仪容举止一定遵循礼仪或者他每次讲课,不管寒暑,即使是儿童也一定穿着朝服在廷暑接待,按礼节送出、迎接;
④尊重他人,他每次讲课,不管寒暑,即使是儿童也一定穿着朝服在廷暑接待;
⑤为人重义,不爱财,慨然担当,朋友把儿子托付给他的大事。
参考译文:
郑穆,字闳中,是福州候官人。性情醇厚严谨好学,读书读到忘记梳头洗面,元丰三年,郑穆出京任越州知州,加封朝散大夫。在此之前,鉴湖干旱,百姓因而在湖中种田,绵延百里,官府登记收税。不久连年水涨,百姓拖欠官方的租税累积达到万缗,郑穆奏请免去这些。元祐初年,郑穆被征召任命为国子祭酒。他每次讲课,不管寒暑,即使是儿童也一定穿着朝服在廷暑接待,按礼节送出、迎接。学生们都尊崇他的经术,佩服他的教育训导。故友叫张景晟的去世时,给他五百两银子,把儿子托付给他,郑穆说: “抚恤孤儿,是我分内的事,银子对我来说有什么呢 ”把银子返还给友人但是收养他的儿子,并抚养他长大。
四、现代文阅读(共15分)
16. (共3分)①②空位置共四件事:母亲为“我”做菜,母亲种植白兰花,母亲做农活,母亲铲除罂粟。按顺序答出两点给2分,顺序颠倒不得分。③母亲生病让“我”照顾玉兰花(1分) 。
17. (共4分)运用拟人修辞(1分),把玉兰树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玉兰树含苞绽放的美丽(1分),表达了作者对白兰花的喜爱 (1分)以及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1分)。
18. (共4分)作者这样说是因为母亲大字不识,说不出高深的具有哲理的话 (1分);但是母亲懂得有花和花香,日子就会好过,生活就能美满的道理(1分);表现了母亲是一位明理睿智、善于生活的人
19. (共4分)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1分)。白兰花香代表着母亲对美好(生活)自然的向往和回忆 (1分),白兰花香象征着母亲明理、坚韧的性格(1分),白兰花香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1分)。
五、综合性学习和名著 (共12分)
(一)综合性学习 (共5分)
20.(2分)2024年天津初春从3月下旬到5月初各类花开放品种逐渐丰富。
21.(3分)泰达航母主题公园利用军事文化资源,呈现别样的浪漫与军事魅力;国家海洋博物馆围绕“大河文明”,增添历史文化内涵;春山里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游客带来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生活体验。
(二)名著阅读(共7分)
22. (3分)朱自清 《诗经》 孟子
23.(4分)这句话的意思是生命充满着激情和力量,与困境的斗争(1分)使其更有意义(1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有着崇高的革命理想和坚定的革命意志,带病修铁路,在伤病无情地夺走他的健康,使他不得不躺在病床上的时候,他仍然不向命运屈服,而是克服种种困难,拿起笔来,以顽强的毅力开始写作,以另一种方式践行着他生命的誓言(1分)。保尔与困境的斗争更加彰显了他生命的价值(1分)。
解析:
保尔·柯察金,出生于贫困的乌克兰铁路工人家庭,早年丧父,十分贫苦。全凭母亲替人洗衣做饭维持生计,直到哥哥工作之后,才有所改善。保尔从小在苦水中长大,五岁时死了父亲,母亲替人洗衣、做饭,哥哥阿尔焦姆是工人。保尔12岁时,母亲把他送到车站食堂当杂役,他在食堂里干了两年,受尽了凌辱。后来在朱赫来的引导下走上了革命道路,保尔参军后当过侦察兵,后来又当了骑兵。在一次激战中,他的头部受了重伤,但他用顽强的毅力战胜了死神。他的身体状况使他不能再回前线,于是他立即投入了恢复和建设国家的工作。他做团的工作、肃反工作,并忘我地投入到艰苦的体力劳动中去。在筑路工作要结束时,保尔得了伤寒并引发了肺炎并因为病情严重,组织上不得不把保尔送回家乡去休养。由于种种伤病及忘我的工作和劳动,保尔的体质越来越差,丧失了工作能力,党组织不得不解除他的工作,让他长期住院治疗。保尔在病魔的魔爪和死神的镰刀间徘徊,他的左手和双脚都残废了,失明的痛苦也在折磨着他。这个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并且没有丝毫写作经验的人,开始了他充满英雄主义的事业——文学创作。他用生命写成的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在1936年12月14日终于出版了!保尔拿起新的武器,开始了新的生活。
六、 (50分)
24.略 参见2024天津市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