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石城县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质量监测七年级地理试题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以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为例探究区域自然环境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下对爪哇岛地形和气候特征的归纳,正确的是( )A.地势北高南低 B.地形以高原为主C.冬冷夏热,四季分明 D.降水季节差异较大2.根据地形和气候特征,对芝马努河河流特征进行了推测,合理的是( )A.源短流急 B.水量稳定 C.结冰期长 D.有凌汛现象3.中国和印度尼西亚合作投资在芝马努河上修建加蒂格迪大坝。对该水坝修建的意义,以下观点合理的是( )①利于防洪减灾②可以利用水能发电③可以蓄水灌溉④利于保持水土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4.爪哇岛火山众多。2021年12月4日岛上塞梅鲁火山发生剧烈喷发。据此,以下说法合理的是( )①爪哇岛地处板块内部②爪哇岛位于地壳活跃地带③火山灰会污染空气④火山灰可以带来肥沃的土壤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中国是支持非洲铁路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承建的亚的斯亚贝巴至吉布提的铁路(简称“亚吉铁路”),连接了埃塞俄比亚和吉布提两个国家,铁路沿线设计了多个涵洞(路基下两端相连的通道)。下图为“埃塞俄比亚和吉布提位置及亚吉铁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5.吉布提位于( )A.非洲南端 B.非洲西部 C.大西洋东岸 D.印度洋西岸6.通过亚吉铁路,埃塞俄比亚输出的主要农矿产品包括( )A.稻米、煤炭 B.椰子、石油 C.咖啡、黄金 D.小麦、天然气7.亚吉铁路沿线常见( )A.海象 B.鸸鹋 C.狮子 D.企鹅8.亚吉铁路沿线设计多个涵洞,主要是便于( )A.货物存储 B.动物迁徙 C.河流泄洪 D.人类避难2022年世界杯足球赛于11月20日至12月18日在西亚地区卡塔尔举办。左图为西亚地区略图,右图为多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下列可以体现西亚地区地理位置重要性的是( )A.沟通三大洋 B.联系三大洲 C.地处中低纬度 D.地跨东西半球10.西亚地区大量出产,且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的自然资源是( )A.煤炭 B.木材 C.铁矿 D.石油11.卡塔尔首都多哈的气候特征是( )A.终年炎热干燥B.终年温和湿润 C.夏季高温多雨 D.冬季寒冷干燥12.世界杯首次于北半球的冬季在卡塔尔举办,主要是因为这一时期该国( )A.白昼时间更长B.降水较为丰富 C.天气比较凉爽 D.降水更为稀少2024年2月7日,中国第5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74°56′S,163°42′E)开站。其建设过程中面临着酷寒、干燥、烈风、强辐射等恶劣环境。左图为“秦岭站位置示意”、右图为“秦岭站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从秦岭站顺着地球自转方向沿海航行到达中山站,依次经过的大洋分别是( )A.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C.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D.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14.秦岭站建筑主体设计时,主要考虑的是( )①室内通风 ②材料耐辐射 ③墙体保温 ④防积雪压塌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15.秦岭站位于昆仑站的( )A.东北方 B.东南方 C.西北方 D.西南方16.到秦岭站进行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是( )A.3~5月 B.6~8月 C.9~11月 D.12~次年2月美国工业主要分布在三大地区。东北部工业区,因工厂大量倒闭,遗弃的设备锈迹斑斑,被称为“锈带”。太平洋沿岸和南部“阳光地带”,高科技园区、新兴工业区众多。下图示意美国本土主要工业区及工业扩展方向,完成下面小题。 17.东北部工业区,早期发展钢铁等传统工业的主要优势是( )A.优越的气候条件 B.肥沃的黑土资源C.丰富的矿产资源 D.充足的粮食供应18.美国高新技术产业中心“硅谷”位于( )A.甲 B.乙 C.丙 D.丁19.美国工业由东北部“锈带”向南部“阳光地带”发展,主要因为南部( )A.人口稠密,市场广阔 B.原料充足,农业发达C.水源丰富,水运便利 D.地价低廉,污染较小读俄罗斯局部示意图(图1)和北半球部分农作物最适宜生长的纬度示意图(图2),完成下面小题。20.俄罗斯南部地区产量较大的农产品可能有( )A.小麦、向日葵 B.可可、小麦 C.向日葵、稻米 D.咖啡、茶21.图示区域湿地广布,形成原因不包括( )A.冻土深厚 B.蒸发量少 C.地势低洼 D.全年多雨芬兰位于欧洲北部,濒临波罗的海,有“千湖之国”之称,森林覆盖率达86%。下图为“芬兰人口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22.芬兰人口的显著分布特征是( )A.南密北疏 B.东密西疏 C.山地多,平原少 D.高纬多,低纬少23.影响芬兰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有( )①地形②科技③气候④政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4.甲地的特色旅游资源是( )A.雨林探险 B.沙漠猎奇 C.海上冲浪 D.极光掠影二、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6分)。25.(7分)巴基斯坦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以农业为主。印度河流经巴基斯坦,印度河平原是该国重要的灌溉农业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巴基斯坦等高线地形图和巴基斯坦年等降水量线图。(1)据图描述巴基斯坦的地形、地势特征。(2分)(2)据图描述巴基斯坦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1分)(3)巴基斯坦的棉花产区主要集中分布在印度河沿岸,说明印度河对当地发展棉花生产的意义。(2分)材料二 巴基斯坦大部分地处亚热带,水果资源非常丰富,素有东方“水果篮”之称。在平原洼地盛产香蕉、橘子、芒果、番石榴和各种瓜类,在山地高原则盛产桃子、葡萄、柿子等。(4)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巴基斯坦水果种类多的优越自然条件。(2分)26.(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巴西是南美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矿产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矿产资源生产和出口国之一。咖啡、可可、蔗糖、柑橘、大豆、牛肉等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材料二 热带雨林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地球之肺”的美誉。某开发商看中了巴西亚马孙热带雨林的木材质量好,于是开发商向巴西政府申请成立林木采伐公司,以便大肆采伐热带雨林,但巴西政府拒绝了开发商的请求。资料三:巴西物产和城市分布图。(1)从纬度位置方面描述巴西的地理位置。(1分)(2)从环境效益方面,简析巴西政府拒绝开发商采伐热带雨林的原因。(2分)(3)简析巴西适宜种植咖啡的自然条件。(1分)(4)里约热内卢是巴西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简析其发展钢铁工业的优势。(2分)27.(7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撒哈拉以南非洲,又称亚撒哈拉地区,泛指撒哈拉大沙漠中部以南的非洲。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一片充满希望的土地,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这里是黑色人种的故乡,黑色人种占总人口绝大部分。材料二:刚果河(见图)是非洲最大河流,常年流量大而稳定,仅次于南美洲亚马孙河。刚果河大部分河段水流湍急,仅中游部分河段较缓,但河面非常宽阔。刚果河是世界上最深的河流,已探知的最大深度为250米。刚果河流域拥有世界第二大热带雨林,两岸动物繁多。材料三: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部分国家主要出口商品示意图 (1)根据材料分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有怎样共同的经济特点?(2分)(2)为什么有人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集“富饶大陆”和“贫穷大陆”为一体的地区?(2分)(3)简析刚果河流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2分)(4)近年,图示区域埃博拉疫情爆发,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埃博拉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试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该区域疫情滋生蔓延的原因。(1分)28.(6分)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澳大利亚最大的钢铁公司在印度投资建立多家工厂,以满足印度汽车制造商和建筑商对钢材的大量需求。材料二 印度已成为向澳大利亚移民人数增长最快的国家。材料三 澳大利亚和印度矿产资源分布图(1)两国均被 (特殊纬线)穿过,故气候比较炎热。(1分)(2)两国的官方语言均为 语,两国之间关于政治、经济商谈可称 。(2分)(3)分析印度吸引澳大利亚钢铁公司建厂的优势条件。(2分)(4)分析大量印度人移民澳大利亚对迁入地的影响。(1分)答案第1页,共2页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A A B D C C B B D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A C B C A D C A D A题号 21 22 23 24答案 D A B D25.(1)地形特点:山地、平原为主(或高原、平原为主)。地势特点:西北高东南低。(2)由东北内陆向西南沿海地区递减(东北多、西南少)。(3)提供丰富水资源;冲积形成沿河平坦、肥沃平原。(4)纬度较低,降水较多,水热条件优越;南北跨度较大,气候多样;地势起伏大,气候垂直差异显著。(答对一条得1分,答对两条及两条以上得2分)26.(1)主要位于低纬度地区;主要位于热带地区。(答对一条即可)(2)热带雨林可以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可以调节全球气候;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答对一条得1分,答对两条及两条以上得2分)(3)热量充足,降水充沛(气候湿热);土壤透水性强;少有霜冻和寒冬。(答对一条即可)(4)临近铁矿产区,原料丰富;临近海洋,交通便利;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答对一条得1分,答对两条及两条以上得2分)27.(1)经济结构单一;出口初级农矿产品为主。(2)矿产、森林和生物等资源丰富,因此被称为“富饶大陆”;经济上较为贫穷,因此被称为“贫穷大陆”。(3) 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地势落差大,河流流速快。(4)气候炎热潮湿,利于病毒生存和传播;存在大量病毒自然宿主;医疗卫生条件差;人口密度大;居民疾病防范意识不足。(答对一条即可)28.(1)回归线(2) 英 南北对话(3)劳动力丰富且廉价;消费市场广阔。(4)带来大量劳动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增加外来人口对社会治安管理的压力;激发民族矛盾。(答对一条即可)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4-2025七年级下册地理期末试卷(1).docx 2025初中地理七上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