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专项02 句子的使用1.(2025·甘肃兰州·中考真题)结语:活着的农业文明史农耕是衣食之源,文明之根。①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在黄河水面,②洒在那些历经沧桑的古梨树枝头,③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森林一样的果园,④更是一部活着的农业文明史。它用600余年的坚守告诉世界——真正的可持续发展,从来都是传统智慧与现代文明的和谐共鸣。上面的材料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A.第①句“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在黄河水面”,此句是对自然场景的客观描述,仅交代“阳光照射黄河水面”这一事实,没有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任何修辞手法;B.第②句“洒在那些历经沧桑的古梨树枝头”,“历经沧桑”原本用于形容人经历过许多世事变迁,这里将其用于修饰“古梨树”,赋予了梨树人类的情感和经历,属于拟人的修辞手法;C.第③句“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森林一样的果园”,用“森林”的特征来描绘“果园”的繁茂,明确将“果园”比作“森林”,属于比喻的修辞手法;D.第④句“更是一部活着的农业文明史”,将果园的发展历程及承载的意义比作“活着的农业文明史”,用具体事物(果园)体现抽象概念(文明史),属于比喻的修辞手法;故选A。2.(2025·四川遂宁·中考真题)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刷脸”技术已广泛应用,但也存在安全隐患,我们应该提高安全意识,增强安全措施。B.“得饶人处且饶人,该放手时便放手”,前半句说的是我们对外交往时的态度,后半句说的是我们内心选择时的原则。C.学校校门一边设立一处护学岗,值勤人员按时到岗,维护上学、放学秩序,保障校园周边安全。D.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民间常举办赛龙舟、包粽子、打马球、穿彩线,不仅丰富了节日的文化内涵,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A.搭配不当,可将“增强”改为“加强”或“完善”;C.表意不明,“一边设立一处”意思可以是“一边各设立一处”,也可以是“只在校门的一边设立一处”,可将“一边”改为“一侧”;D.成分残缺,“穿彩线”后面缺少宾语中心语,添加“的活动”;故选B。3.(2025·黑龙江·中考真题)下列句子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哈尔滨人将丁香花视为市花,这不仅是对丁香花所蕴含精神品质的推崇,更是对丁香花美丽外表和迷人香气的认可。B.课间的延长,为学生们提供了充足的活动时间,跳绳、踢毽子、韵律操等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在校园内开展得如火如荼。C.随着日常应用程度的不断加深,使人工智能正在成为人类迈向智能时代的基础工具。D.据了解,花江峡谷大桥建成通车后,六枝特区至安龙县行车时间将由原来的3小时缩短了一倍。【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A.语序不当,应将“所蕴含精神品质的推崇”和“美丽外表和迷人香气的认可”调换位置;C.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删去“随着”或“使”;D.搭配不当,应将“一倍”改为“一半”;故选B。4.(2025·黑龙江·中考真题)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春节对联成为一个慰藉人心的文化符号的原因,是因为其中饱含人们的美好心愿。B.“哪吒”脚踏风火轮冲出国门,“悟空”挥动千钧棒走向世界,他们所承载的不仅是一个古老文明在数字时代的旺盛生命力,更是一个角色的命运转折。C.端午佳节独特的民俗活动,传承着千百年来中国人别有情趣的生活。D.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开启了教育的崭新时代,重新定义了学生素养的构成要素。【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A.句式杂糅,应删去“的原因”或“因为”;B.语序不当,应将“古老文明在数字时代的旺盛生命力”和“角色的命运转折”互换,使其层次由浅到深;C.搭配不当,“传承”与“生活”搭配不当,可在“别有情趣的生活”后面加上“智慧”或“方式”;故选D。5.(2025·四川广元·中考真题)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论语》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原因,是因为它大道至简、要言不烦。B.孔子所求的“仁”,是一种矢志不渝的信念。C.孔子卓越的思想,被后世尊为“大成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D.当孔子用韧性的生命、进取的态度乐观面对时,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丰碑。【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语病的辨析与修改。A.句式杂糅,删去“的原因”或“因为”;C.主宾搭配不当,删除“卓越的思想”;D.主语残缺;可将原句修改为:用韧性的生命、进取的态度乐观面对苦难的孔子,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丰碑;故选B。6.(2025·新疆·中考真题)筹备小组在班级群里交流研学事宜。下面对话中表达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A.A B.B C.C D.D【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B.“不吝赐教”通常用于向比自己水平高的人请教,用在向旅行社工作人员了解活动项目的语境中,语气不恰当,有过分抬高对方、贬低自己之嫌;C.“由于……的原因”句式杂糅,可删去“的原因”;D.“基本”和“差不多”语义重复,应删去“基本”或“差不多”;故选A。7.(2025·天津·中考真题)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①虚拟数字人是通过数字技术创造的、具有人类特征的数字化形象。②它有属于自己的外貌和性格。③随着计算机图形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虚拟数字人的逼真程度和智能水平得到了极大增长。④如今,虚拟数字人已被广泛应用于娱乐、教育、医疗等领域。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C.有误,“逼真程度和智能水平”与“增长”搭配不当,应将“增长”改为“提升”;故选C。8.(2025·四川德阳·中考真题)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2025年5月29日凌晨1时31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人们观望了搭载天问二号探测器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升空的实况。B.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再加上政策上的利好,促进了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使得各种创新产品陆续发售。C.德阳举办的“百校千企万岗”集中对接活动,以“院校+政府+企业”模式实现了教育培养、就业输送、企业发展的多维目标。D.这次四川省科技志愿者培训活动的成员,除了各地中学生外,还有省内的大学生,以及研究机构的人员也参加了学习。【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A.搭配不当,“观望”侧重观察等待,此处应改为“观看”或“见证”;B.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可删去“促进了”;D.句式杂糅,可删去“也参加了学习”;故选C。9.(2025·四川遂宁·中考真题)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在晶莹的泪光中,我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其中“黑布马褂”是偏正短语,这句话的主干是:我看见背影。B.你的偶像是曹操、关羽、李白那样的古代人物?还是毛泽东、鲁迅、钱学森这样的现代名人?这里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C.古人常使用敬辞和谦辞,如“尊君”“令爱”“垂询”是敬辞,“奉劝”“舍弟”“小儿”是谦辞。D.夸张在文学作品中很常见,如“黄河之水天上来”“白发三千丈”等。有的成语也带有夸张的手法,如“千钧一发”“如坐针毡”“气吞山河”。【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语文基础知识。B.“是曹操、关羽、李白那样的古代人物”和“还是毛泽东、鲁迅、钱学森这样的现代名人”是选择疑问句,选择疑问句只在句末用问号,故第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C.“奉劝”是敬辞,用于郑重劝告对方,不是谦辞;D.“如坐针毡”意思是坐起来像坐在针毡上一样,将不安的心情状态比作坐在针毡上,是比喻的修辞,不是夸张;故选A。10.(2025·四川泸州·中考真题)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为加强红色教育,学校团委开展了看红色电影、讲革命故事、写主题征文、办手抄报等一系列的活动。B.人工智能的发展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我们需要理性看待其带来的便利和风险,切忌不要过分依赖。C.科技在环保领域作用巨大,运用新技术,能更高效地治理、预防、监测环境污染,修复受损生态系统。D.具有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是我们当代中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人生价值理想的重要条件之一。【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病句修改。B.语意重复,“切忌”和“不要”删掉一个即可;C.语序不当,“治理、预防、监测”的语序不当。应将“治理”调到“监测”后面;D.搭配不当,“适应”和“理想”不搭配,应该在“人生价值”之前补充“实现”;故选A。11.(2025·四川成都·中考真题)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期,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的微生物,并将其命名为“天宫尼尔菌”。B.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改善,让成都市民常常能够在天晴时看见远方的雪山。C.校园里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还可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D.为了促进文化的创新与传承,成渝两地联合开展了“文化中国行”系列活动。【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与修改。B.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可删掉“随着”或“让”;C.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句末加“的水平”D.语序不当,应将“创新与传承”改为“传承与创新”;故选A。12.(2025·甘肃兰州·中考真题)专栏二:“天把式”技艺走进梨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那些参天古梨树。面对如此高大的果树,什川先民创造性地发明了独特的高空作业技艺。一根长约十米的独木梯插在地上,两根辅助杆居于木梯两侧,形成三脚架形状,便构成一个固定云梯。______,______,______。这种从古代流传至今的梨园养护技艺,被称为“天把式”。阅读上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1)写出画波浪线句子的主干。(2)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①穿梭于半空的树冠间②果农顺云梯攀援而上③修枝条、摘虫叶、采果实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②③①【答案】(1)先民发明技艺。(2)C【详解】(1)本题考查提取句子主干。句子的主干,是指把句子中的定语、状语、补语(即“枝叶”成分)逐层压缩掉之后剩下的部分。句子的主干一般是由主语或主语中心语、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和宾语或宾语中心语组成的。如果谓语中心语前面有否定词语“不”“没”“没有”等,要把否定词语放在主干当中,以免主干和原句的意思相反。“面对如此高大的果树”是介词短语作状语,属于修饰成分,应去掉;“什川”是定语,修饰主语“先民”,应去掉;“创造性地”是状语,修饰谓语“发明”,应去掉;“了”紧跟在动词“发明”之后,表示“发明”这个动作已经完成,是动词的附加成分,需省略;“独特的”“高空作业”是定语,修饰宾语“技艺”,应去掉。最终保留的核心成分为主语“先民”,谓语“发明”,宾语“技艺”,即主干为“先民发明技艺”。(2)本题考查句式的衔接和排序。根据文段内容,横线前描述了固定云梯的构成,接下来应围绕果农如何利用云梯进行作业展开。②句“果农顺云梯攀援而上”承接前文的“云梯”,说明果农的行动起点;①句“穿梭于半空的树冠间”是攀援而上后的位置状态,紧跟②句;③句“修枝条、摘虫叶、采果实”则是在树冠间进行的具体作业内容,承接①句。三者按照“攀援而上——到达位置——进行作业”的逻辑顺序衔接,故正确的顺序是②①③;故选C。(2025·江西·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华大地的晨昏交替间,勤劳的汗水与歌舞的韵律相伴相生,梯田上的山歌与织机前的号子彼此______(应答 应和),草原牧人的长调与茶马古道的铃音遥相呼应,这种将艺术反哺于劳作、将劳作升华为艺术的智慧,让中华民族构筑起各民族共有共享的精神家园。13.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1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答案】13.应和 14.应将“将艺术反哺于劳作”和“将劳作升华为艺术”的位置对调即可。【解析】13.本题考查词义辨析。应答:回答;应和:应声唱和。在此指的是“山歌与号子”相互应声唱和,“应和”更贴合语境中“韵律相伴相生”的意境。故选“应和”。14.本题考查修改病句。这是语序不当的病句,应先让“劳作升华为艺术”,才有“艺术反哺于劳作”,应将“将艺术反哺于劳作”和“将劳作升华为艺术”的位置对调,故改为:这种将劳作升华为艺术、将艺术反哺于劳作的智慧,让中华民族构筑起各民族共有共享的精神家园。(2025·陕西·中考真题)【拥抱时代】下面是栏目三《前行》中的一段文字,请完成编辑任务。①青春是两个美妙绝伦的字眼,青年______________是一个拨动心弦的词汇。②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③曾几何时,青春是______________,青春是______________,青春是忧国忧民的感叹,青春更是______________——不管是在教亡图存的火热岁月,还是改革开放的发展时期,还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征途上,无数的青年踏出的每一步,都与时代的变革高度吻合、同频共振,他们用青春的活力,为中国孕育着无限可能。15.语段第①句横线处须加“更”,请说明理由。16.请提取第②句的主干,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7.请将下面的语句分别填入第③句的横线处。(只填序号)A.不卑不亢的壮举 B.义无反顾的抉择 C.救国救民的情怀【答案】15.该语段的中心句是第②句,表达的重心是“青年(年轻人)”。第③句称赞青年与时代同频共振,在不同时期发挥着重要作用。第①句加上“更”,前后两个分句构成递进关系,强调“青年”,因此与后两句表达的重心一致。 16.风景是年轻人。 17.CBA【解析】15.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关联词语使用。语段第①句横线处加上“更”字后,句子变为“青年更是一个拨动心弦的词汇”。从逻辑关系来看,前一个分句“青春是两个美妙绝伦的字眼”已经对“青春”进行了赞美,后一个分句加上“更”字,前后两个分句就构成了递进关系。这种递进关系使得语义重点进一步向“青年”倾斜,强调了“青年”相较于“青春”而言,具有更强烈、更深入地触动人们内心的特质,突出了“青年”这一概念在情感表达和意义内涵上的重要性。而整个语段的中心句是第②句“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表达的重心是“青年(年轻人)”。第③句通过列举不同时期青年的表现,称赞青年与时代同频共振,在不同时期发挥着重要作用。第①句加上“更”字后,与后两句在表达上更加连贯,都在强调“青年”的重要性,与后两句表达的重心保持一致,使整个语段围绕“青年”这一核心展开论述,逻辑更加紧密,主题更加突出。据此概括作答即可。16.本题考查句子成分。“一个国家最好看的”是一个定语,用来修饰中心语“风景”。“一个国家”表明了范围,“最好看的”是对“风景”的进一步描述和限定,说明这种风景具有“最好看”的特征,且是在“一个国家”这个范围内。“风景”:这是句子的主语,表示所陈述的对象,即句子要说明的核心事物。“就是”:这是谓语动词,起到连接主语和宾语的作用,表明主语“风景”和宾语“年轻人”之间的等同关系。“这个国家的年轻人”是句子的宾语,其中“这个国家的”是定语,修饰“年轻人”,表明“年轻人”所属的范围;“年轻人”是中心语,是谓语动词“就是”所指向的对象,与主语“风景”在语义上形成等同关系。综上分析可知,句子主干为:风景是年轻人。17.本题考查句子衔接。第一空,“救国救民的情怀”体现的是一种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与责任担当,这种情怀往往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青年们内心深处涌动的情感,是青春的一种体现,且与后文“忧国忧民的感叹”在情感和主题上相呼应,都围绕青年对国家和人民的情感展开,所以第一空应填“C.救国救民的情怀”。第二空,“义无反顾的抉择”强调的是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青年们坚定地做出选择,不回头、不犹豫。这种抉择体现了青春的勇敢和坚定,与前文“救国救民的情怀”相呼应,有了情怀就会有相应的行动和抉择,所以第二空应填“B.义无反顾的抉择”。第三空,“不卑不亢的壮举”突出的是青年们在行动中展现出的既不自卑也不高傲的伟大行为,这种壮举是青春的一种具体表现,是在前面有了情怀和抉择之后,所做出的实际行动,且与后文“无数的青年踏出的每一步,都与时代的变革高度吻合、同频共振”相呼应,体现了青年们的行动和贡献,所以第三空应填“A.不卑不亢的壮举”。综上,答案依次为:C、B、A。18.(2025·甘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茯茶是西北人日常饮用的茶叶。茯茶是发酵茶,制作工序复杂,经过鲜叶、杀青、初揉、渥堆、复揉、晾晒、gān zào等工序,才可销售。茯茶最初为散茶,随着销量的增加,为解决茶叶西去运输,茶商开始制作砖茶。大约在明洪武年间,历史上第一块砖型茯茶诞生,这就是泾阳茯砖茶。泾阳茯砖茶呈长方形,一块约5斤重。喝时掰下一小块熬制后饮用。熬茶的器具有陶制、铁制和铜制。甘肃人将熬制的茯茶称为罐罐茶。明朝初期,私茶泛滥,政府税收受到影响。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为了整顿私茶,明朝中央在陕西的西宁、河州、洮州等地设茶马司,由川、陕军人一年运一百万斤至此收贮,谓之官茶。清代前期,茯茶交易较为开放。______该商号运输规模庞大,传说最盛时,光单峰白骆驼就有500峰。(1)根据拼音写汉字,为加点字注音。gān zào 收贮(2)文中横线处依次填入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各茶号再将砖茶批发给经营牲畜、皮毛的商人和屠户,由他们分销运往各地。②清末甘肃民勤的“马合盛”商号,在泾阳设加工点,实行加工、运输、销售一条龙经营模式,通过骆驼运输。③加工好的泾阳茯茶运到兰州茶司,由甘肃布政使司(藩台衙门)按规定分发给各茶号。④茶马贸易官民皆可,但是私商经营必须得到官方许可,才可从事茶叶贩运,并受到庇护。A.④③①② B.③①②④ C.①③②④ D.②①③④(3)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答案】(1) 干燥 zhù(2)A(3)在“运输”后添加“(的)问题”。【详解】(1)本题考查汉字字形和字音。干燥,gān zào,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收贮,shōu zhù,收藏。(2)本题考查句子排序。④句介绍茶马贸易规则,“茶马贸易官民皆可”是承接上一句的“茯茶交易较为开放”,介绍其交易的开放背景;确定为第一句;③句的“运到兰州茶司分发”是描述茶叶分发流程,介绍贸易规则的具体实施;确定为第二句;①句的“各茶号批发给商人”说明批发分销的方式,体现茶叶分发后的销售环节;确定为第三句;②句以具体商号“马合盛”为例,与下文的“该商号运输规模庞大”相照应;确定为最后一句;故选A。(3)本题考查修改病句。这是成分残缺的病句,“解决”后面缺少宾语,应在“运输”后添加“(的)问题”。故改为:茯茶最初为散茶,随着销量的增加,为解决茶叶西去运输的问题,茶商开始制作砖茶。(2025·四川眉山·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在第十个“中国航天日”,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升空。55年前同一天,同一片戈壁滩,“东方红一号”发射。从无人到载人,从舱内实验到出舱活动,从单船飞行到空间站巡天,中国航天锲而不舍,不断绘制航天梦托举中国梦的炫烂画卷。数十年来,无数攀登者和追梦者当之无愧,牢牢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走出了中国航天事业由大向强的铿锵步履,激发了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空间探索是人类的共同事业。多个国家连绵不断,提出选派航天员参与中国空间站飞行任务的须求,中国敞开胸怀开展国际合作,共同探索宇宙奥密。通过各国和平利用外空,提高相互理解,让航天科技成果造福人类。梦想无垠,探索不止。瞄准新目标,工程全线为如期实现载人登月摧枯拉朽;锚定新突破,空间科学为深度拓展创新应用奋力公关。自立自强,开放创新,中国人将飞得更高更远,漫步太空的脚步将更加从容自信。19.下列对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载人(zài) 戈壁(gē) B.舱内(chāng) 攀登(dēn)C.步履(nǚ) 参与(yù) D.锚定(miáo) 从容(cóng)20.下列对语段中画横线部分词语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炫烂”应改为“绚烂” B.“须求”应改为“需求”C.“奥密”应改为“奥秘” D.“公关”应改为“功关”21.下列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锲而不舍 B.当之无愧 C.连绵不断 D.摧枯拉朽22.下列对语段中画波浪线部分的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各国和平利用外空,提高相互理解,让航天科技成果造福人类。B.各国通过和平利用外空,提高相互理解,让航天科技成果造福人类。C.各国通过和平利用外空,增进相互理解,让航天科技成果造福人类。D.通过各国和平利用外空,增进相互理解,让航天科技成果造福人类。【答案】19.A 20.D 21.A 22.C【解析】19.本题考查字音。B.舱内(chāng)——cāng,攀登(dēn)——dēng;C.步履(nǚ)——lǚ;D.锚定(miáo)——máo;故选A。20.本题考查字形。D.“公关”指“公共关系”,这里指努力突破,应为“攻关”,而“功关”是错误写法。故选D。21.本题考查成语运用。A.锲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坚持不懈。用来形容中国航天坚持不懈的精神,符合语境;B.当之无愧:完全够得上,没有可惭愧的地方。指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此处形容“攀登者和追梦者”不合适,因为原文并未提及具体荣誉或称号;C.连绵不断:连续不断的样子。形容“多个国家提出需求”不太恰当,此处指多个国家陆续提出需求,更合适的词是“接二连三”或“陆续”;D.摧枯拉朽:比喻轻而易举地摧毁腐朽的事物。形容“实现载人登月”不合适,对象错误;故选A。22.本题考查病句辨析。语序不当,主语应在前,“通过各国和平利用外空”改为“各国通过和平利用外空”;“提高”和“理解”搭配不当,“提高”改为“增进”。故选C。(2025·四川广安·中考真题)美丽广安我们的家,风景如画。春天,岳池翠屏湖畔,杨柳婀娜,俯仰生恣,花团锦簇,真是美不胜收;夏天,武胜嘉陵江面,一碧万顷(qīn),龙舟竞发,人声鼎沸,令人心驰神往;秋天,邻水五华山巅,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苍茫辽阔,让人目不窥园;冬天,华蓥宝鼎之上,白雪皑皑,峭璧林立,伫(chù)立其上,敬畏之情油然而生。春的生机妩媚,夏的热烈粗犷(kuàng),秋的多情萧瑟,冬的沉稳敦厚,①如此胜景怎会让你流连忘返?②清晨,映入眼帘的是东门码头袅绕的雾气,是田畴(chóu)河滩边撒欢的牛犊,是乡间小路旁蹦跳的孩童。躺在草地上,③我们仿佛听到了一曲舒缓悠扬的田园牧歌。④傍晚,我们漫步在代市老街,品味着老街人恬淡闲适的宁静生活,真有恍入世外桃源的佁然自得啊!23.文段中词语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一碧万顷(qīn) B.伫(chù)立C.粗犷(kuàng) D.田畴(chóu)24.文段中加点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俯仰生恣 B.人声鼎沸 C.峭璧林立 D.佁然自得25.文段中画波浪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美不胜收 B.心驰神往 C.目不窥园 D.油然而生26.文段中画横线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23.D 24.B 25.C 26.A【解析】23.本题考查字音。A.一碧万顷(qīn)——qǐng;B.伫(chù)立——zhù;C.粗犷(kuàng)——guǎng;故选D。24.本题考查字形。A.俯仰生恣——俯仰生姿:指无论俯视还是仰视都会形成美好的姿态;C.峭璧林立——峭壁林立:形容陡峭的山崖如同墙壁般密集耸立,多用来描绘险峻、壮观的自然地貌;D.佁然自得——怡然自得:指非常高兴、满足;故选B。25.本题考查成语运用。A.美不胜收:美好的事物太多,一时看不过来。形容春天翠屏湖畔“杨柳婀娜、花团锦簇”的美景,使用恰当;B.心驰神往: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形容非常向往。夏天嘉陵江面“龙舟竞发、人声鼎沸”的热闹场景令人向往,使用恰当;C.目不窥园:形容埋头读书,专心治学。文中用于形容秋天五华山“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景色,望文生义,属误用,使用不恰当;D.油然而生:某种情感自然而然地产生。冬天站在华蓥宝鼎上,面对“白雪皑皑”的景象,敬畏之情自然产生,使用恰当;故选C。26.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A.根据①句“如此胜景怎会让你流连忘返”可知,存在逻辑错误。该句表达的是反问语气,意思是这样的美景不会让你流连忘返,与前文对广安四季美景的赞美以及想要表达的美景让人留恋之意相悖,属于否定不当。在“怎会”后加“不”,改为“如此胜景怎会不让你流连忘返?”故选A。(2025·四川凉山·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在悠悠岁月的长河中,彝族银饰宛如最纯净的月光,静静洒落在彝族文化的版图上。在彝族文化深厚的土壤中,它既是吉祥与幸福的象征,又凝聚着彝族人民对纯净无瑕、坚韧顽强美好精神品质的追求。①地处大凉山腹地的布拖县,素有“彝族银饰之乡”的美誉。布拖人民对银饰的钟爱早已深入骨髓。当一个小女孩呱呱坠地时,家中长辈便会为她精心捶打第一件银饰,也许只是一只小巧玲珑的银耳环,轻轻挂在她稚嫩的耳垂上,伴随她开启人生的旅程。彝族银饰款式多样,繁复的纹样令人【甲】;②图案丰富,常见的有动物、植物、神话故事等元素。这些图案虽然具有深厚文化象征意义,但是美观。譬如,月牙纹代表思念家乡和幸福美满,羊角纹寓意富贵吉祥。走进越西县贡莫镇瓦曲村,仿佛踏入世外桃源。③红瓦白墙;错落有致;绿树田地;环绕相拥。这个被称为“银饰村”的地方,有200多户村民从事银饰加工制作。在瓦曲村,孩子们大多在十多岁时就开始向长辈学习这门手艺,经代代传承,银饰技艺愈发精湛。④彝族银饰,这轮承载着民族记忆与希望的纯净月光,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彩。它是______的结晶,更是______里的一颗璀璨明珠。未来,______,将彝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传递给更多人。让这轮月光______。27.文段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洒落(sǎ) 土壤(rǎng) B.凝聚(níng) 坚韧(rèn)C.坠地(zhuì) 捶打(chuí) D.稚嫩(zhì) 譬如(bì)28.下列词语填入文中【甲】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语无伦次 B.正襟危坐 C.眼花缭乱 D.目空一切29.文段中画横线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① B.② C.③ D.④30.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选项中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这些图案之所以美观,是因为它具有深厚文化象征意义的原因。B.这些图案不仅美观,还具有深厚文化象征意义。C.这些图案不仅具有深厚文化象征意义,还美观。D.这些图案虽然美观,但是具有深厚文化象征意义。31.在文段的空缺处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彝族银饰必将继续闪耀 ②中华民族多元文化宝库③彝族人民智慧 ④照亮更遥远的地方A.③②①④ B.③①②④ C.②③④① D.①③②④32.假设你是一名校园小记者,计划采访瓦曲村的老银匠。请根据材料中关于银饰技艺传承的内容,设计2个采访问题(每个问题需涉及不同角度,如技艺学习经历、文化意义、未来展望等)。【答案】27.D 28.C 29.C 30.B 31.A 32.问题1:您在学习银饰技艺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特别困难的时刻,又是如何克服的呢?问题2:您认为银饰技艺传承对于彝族文化的发展有着怎样独特的文化意义呢?【解析】27.本题考查字音的识记。D.譬如(bì)——pì;故选D。28.本题考查成语的运用。原文语境“彝族银饰款式多样,繁复的纹样令人【甲】”,核心在于强调银饰纹样“繁复多样”带来的视觉感受;A.语无伦次:说话没有条理,颠三倒四。“语无伦次”侧重语言逻辑混乱,与视觉体验无关;B.正襟危坐:整理衣襟端正坐着,形容态度严肃或拘谨。“正襟危坐”侧重行为态度,与纹样带来的感官冲击不相关;C.眼花缭乱:眼睛看到复杂纷繁的事物而感到迷乱。与“款式多样”“纹样繁复”的描述高度契合,准确体现了人面对丰富图案时的直观感受;D.目空一切:形容高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目空一切”含贬义,与原文赞美银饰的情感基调冲突;故选C。29.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用法。C.“红瓦白墙,错落有致”和“绿树田地,环绕相拥”是两个并列关系的分句,中间应该用分号隔开;“红瓦白墙”和“错落有致”之间是主谓关系,中间应该用逗号分隔;“绿树田地”“环绕相拥”同样是主谓关系,中间也要用逗号分隔;故第一个分号和第三个分号应改为逗号;故选C。30.本题考查语病的辨析与修改。原句错误:“虽然具有深厚文化象征意义,但是美观”逻辑不当,“美观”与“文化象征意义”并非转折关系,而是递进关系;A.“之所以……是因为……的原因”句式杂糅,重复累赘;B.“不仅……还……”表递进,强调“美观”与“文化意义”语意上的递进,符合逻辑;C.“不仅具有文化意义,还美观”语序不当,应先强调直观属性“美观”,再延伸至深层“文化意义”;D.“虽然……但是……”表转折,逻辑错误;故选B。31.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排序。第一空需对应“结晶”,“③彝族人民智慧”与“结晶”搭配合理;第二空需对应“璀璨明珠”,“②中华民族多元文化宝库”符合“在宝库中是明珠”的逻辑;第三空“①彝族银饰必将继续闪耀”承接前文“焕发光彩”,引出未来展望;第四空“④照亮更遥远的地方”与“月光”的比喻呼应,形成“闪耀—照亮”的连贯表达;正确的排序应该是③②①④;故选A。32.本题考查采访词的拟写。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作为问题出发点,像“孩子们大多在十多岁时就开始向长辈学习这门手艺”“经代代传承,银饰技艺愈发精湛”,这些信息能为设计问题提供方向,确保问题与银饰技艺传承紧密相关。两个问题要从不同的角度提问,保证问题的多样性和深度。比如从技艺学习经历角度,可围绕学习的过程、困难、关键节点等提问;从文化意义角度,可探讨银饰在彝族文化中的象征、对传承民族文化的作用等;从未来展望角度,询问对技艺传承发展的期望、担忧以及应对措施等。问题应具有逻辑性和层次性,避免重复或过于笼统。先从具体、个人的经历入手,再深入到宏观的文化意义和未来规划,让采访循序渐进,便于被采访者回答,也能使采访内容丰富、有条理。提问语言要简洁明了,避免使用复杂或晦涩的表述,确保老银匠能够快速理解问题并作答。同时,提问语气要尊重、礼貌,营造良好的采访氛围。问题一:银饰技艺作为彝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在维系彝族文化认同和民族情感方面发挥了哪些不可替代的作用呢?问题二:在您年少跟随长辈学习银饰技艺时,有没有哪一项工序或技巧让您花费了大量时间才掌握?您是如何坚持下来的?(2025·云南·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历史上,人们常将个人或家庭的荣耀与整个家族的命运________________,有“光耀门楣”之说。作为传统建筑的重要构件,门楣上承载的远不止土木之重。先辈们把仁善之德、教化之意,凝练成隽永深刻的文字,高悬(xián)于门楣之上以作家风家训。通过这些文字,时时告诫后人要匡扶家国正义,保持内心正念。古老的匾额及与之相关的楹联、家谱等文化符号,烙印下代代相传的家风,成为子孙后代流淌在血脉中的文化基因、________________于精神上的独特印记。门楣之上,笔笔皆是深情,句句都有家国,章显着中华传统文化家国同构的精神境界与追求。福建屏南陈氏家族自古就有“仕于朝也,为忠为良”的家规祖训,古老家风传承数百年。革命烽火中,屏南县有108人加入新四军六团,一次次把红旗插在阵地最高处,用青春和生命书写了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铸(zhù)就了屏南“红旗不倒县”的________________。“清澈(chè)的爱,只为中国”,是烈士陈祥榕对祖国的深情告白,更是屏南陈氏刻在骨子里的家国情怀。尊崇(chóng)英雄、争做英雄,如今屏南县每年都有近千人报名从军,立志保家卫国。门内,是文章礼乐、家族绵延;门外,是山河壮丽、家国万里。门楣之上,那些千百年时光镂刻下的横竖撇捺,把仁德善念、家国大义高悬,让家风家训、民风正气________________,古韵悠长、历久弥新。33.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悬(xián) B.铸(zhù) C.澈(chè) D.崇(chóng)34.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流淌 B.章显 C.可歌可泣 D.历久弥新35.文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相辅相成 镌刻 美德 传世B.相辅相成 雕刻 美誉 传播C.紧密相连 雕刻 美德 传播D.紧密相连 镌刻 美誉 传世36.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这些文字,时时告诫后人要保持内心正念,匡扶家国正义。B.这些文字,时时警示后人要匡扶家国正义,保持内心正念。C.这些文字,时时告诫后人要保持内心正念,匡扶家国正义。D.通过这些文字,时时警示后人要匡扶家国正义,保持内心正念。【答案】33.A 34.B 35.D 36.C【解析】33.本题考查汉字字音。A.高悬(xián)——xuán;故选A。34.本题考查字形。B.章显——彰显;故选B。35.本题考查词义辨析。第一空: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补充,互相配合,缺一不可。紧密相连:彼此之间关系非常密切,联系紧密,没有间隙。在此指个人与家族命运的直接关联,应选用“紧密相连”;第二空:镌刻:雕刻,把铭文刻或画在某种坚硬物质上或石头上。雕刻:在金属、象牙、骨头或其他材料上刻出花纹、形象,侧重于具体动作。在此指家风成为刻在子孙后代精神上独特的印记,应选“镌刻”;第三空:美德:美好的品德。美誉:美名。在此指子弟兵用生命铸就的声誉。应选“美誉”;第四空:传世:流传到后世。传播:广泛散布。在此指好的风气流传到后世。应选用“传世”;故选D。36.本题考查修改病句。本句存在两处病因,一是成分残缺,应将“通过”删掉;二是语序不当,应将“匡扶家国正义”和“保持内心正念”的位置对调; 故改为:这些文字,时时告诫后人要保持内心正念,匡扶家国正义。故选C。(2025·湖北武汉·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在数字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美育与数字技术走向深度溶合。采用数字技术制作的《清明上河图》,动态还原了北宋都城汴京的景象。学生戴上VR(虚拟现实技术)眼镜观看画作,就仿佛走入真实的历史情境。汴京城里,街道纵横,店铺_____,一路逛过去,肉饼店、果子铺、成衣坊、书画斋……应有尽有,目不暇接;汴河两岸,人流如织,热闹非凡,挤进______的人群,看船只往来、舶胪相接。听一听茶坊、酒肆、脚店里的人们谈天说地,融入宋人______的市井;跟随城郊外、汴河边、街市上人们往来穿梭的足迹,尽览宋朝的______盛景。这种沉浸式体验,让文化艺术之美以更加直观、生动的方式触动人心,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数字技术带来的美育新形式,打破时间【A】空间的限制,让优质数字美育资源惠及人人【B】教育部指导建设的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在各学段设立美育专题【C】以美联通城乡【D】跨越山海;各地汇集学生艺术展演成果的“数字美术馆”,通过全方位高清呈现展厅及作品,让学生随时随地感受艺术魅力。如今,优质数字美育资源还在不断增产,不同地区、不同条件的学生平等地能够享有学习机会,助力美育浸润常态化发展。①我们要充分利用数字技术的优势,拓宽美育空间,探索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美育方式,让他们在美的海洋中游得更远。②同时也要注意,如果过度依赖数字技术带来的虚拟审美体验,可能会削弱学生在具体实践中对美的感知力。③我们要注重保持各艺术门类教育过程的实践性,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去发现美、创造美,使他们的身体与心灵和谐发展,让他们在美的海洋中游得更深。④37.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蓬勃 B.溶合 C.沉浸 D.触动3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繁多 繁密 繁闹 繁华B.繁密 繁多 繁闹 繁华C.繁密 繁多 繁华 繁闹D.繁多 繁密 繁华 繁闹39.依次填入文中方括号处的标点符号,不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40.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如今,优质数字美育资源还在不断增产,使不同地区、不同条件的学生能够平等地享有学习机会,助力美育浸润常态化发展。B.如今,优质数字美育资源还在不断增产,不同地区、不同条件的学生能够平等地享有学习机会,助力美育浸润常态化发展。C.如今,优质数字美育资源还在不断增加,使不同地区、不同条件的学生能够平等地享有学习机会,助力美育浸润常态化发展。D.如今,优质数字美育资源还在不断增加,不同地区、不同条件的学生平等地能够享有学习机会,助力美育浸润常态化发展。41.将“数字技术应该成为美育的‘助力’而非‘阻力’”这句话还原到文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37.B 38.A 39.B 40.C 41.A【解析】37.本题考查字形。B.“溶合”错误,“溶”一般用于表示物质在液体中化开,比如“溶解”“溶化”等;而“融合”指几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在这里“美育与数字技术走向深度融合”表达的是二者相互结合成为一个整体,所以应该用“融合”。故选B。38.本题考查词语辨析。第一空,繁多:形容(种类)多而(数量)大。 繁密:又多又密。“繁多”着重强调种类和数量多。“繁密”侧重于多而密集。在此指的店铺的种类很多,数量很大,应选“繁多”;第二空,繁多:形容(种类)多而(数量)大。 繁密:又多又密。“繁多”着重强调种类和数量多。“繁密”侧重于多而密集。在此指的汴河两岸的人的数量又多又密,应选“繁密”;第三空,繁闹:繁荣热闹。繁华:繁荣热闹。“繁闹”强调热闹、喧闹。“繁华”通常用来形容城市或地方繁荣热闹、兴旺发达。在此“茶坊、酒肆、脚店里的人们谈天说地”营造出一种喧闹、热闹的市井氛围,应选“繁闹”;第四空,繁闹:繁荣热闹。繁华:繁荣热闹。“繁闹”强调热闹、喧闹。“繁华”通常用来形容城市或地方繁荣热闹、兴旺发达。在此“盛景”一般指繁荣、昌盛的景象,应选“繁华”;故选A。39.本题考查标点符号。A.结合“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可知,“时间”和“空间”是并列关系的词语,在句子中表示数字技术打破了这两个方面的限制,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隔开是正确的;B.结合“让优质数字美育资源惠及人人……教育部指导建设的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可知,这句话表达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它和后面教育部指导建设平台等内容是不同的层次和语义。这里用逗号的话,会使句子的层次不清晰,应该用句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语义结束,此处标点使用不正确;C.结合“在各学段设立美育专题……以美联通城乡”可知,“以美联通城乡”和“跨越山海”是并列的描述,它们共同说明了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作用和意义,并列的短语之间用逗号隔开是正确的;D.结合“在各学段设立美育专题……以美联通城乡……跨越山海”可知,“各学段设立美育专题”和“以美联通城乡”“跨越山海”是对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相关情况的并列阐述,并列的句子成分之间用顿号隔开是正确的;故选B。40.本题考查修改病句。结合“如今,优质数字美育资源还在不断增产,不同地区、不同条件的学生平等地能够享有学习机会,助力美育浸润常态化发展”可知,“美育资源还在不断增产”搭配不当,“增产”一般用于生产产品数量的增加,和“资源”搭配不恰当,“资源”通常和“增加”来搭配;“平等地能够享有”语序不当,应改为“能够平等地享有”;“优质数字美育资源还在不断增产,不同地区、不同条件的学生平等地能够享有学习机会,助力美育浸润常态化发展”这是成分残缺的病句,这一句话的主语是“优质数字美育资源”,故应在“不同地区、不同条件的学生”前面加上“使”字,表达“优质数字美育资源增加”这一行为导致“不同地区、不同条件的学生能够平等地享有学习机会”的结果。故改为,如今,优质数字美育资源还在不断增加,使不同地区、不同条件的学生能够平等地享有学习机会,助力美育浸润常态化发展。故选C。41.本题考查句子衔接。“数字技术应该成为美育的‘助力’而非‘阻力’”这是强调数字教育对美育的促进作用,这是起到总领作用。A.下文强调的是“我们”要利用数字教育来促进美育的进一步发展,插句放在①处,起到引出下文的作用,与下文衔接,符合要求;B.上文强调的是利用数字教育促进美育,下文强调的是要警惕过度依赖数字教育的不良影响,插句中的“而非‘阻力’”与下文不衔接,不符合要求;C.这里上文强调的是过度依赖数字教育的不良影响,下文强调的是学生要在实践中接受美育,这里并没有体现数字教育对美育的促进作用,不符合要求;D.上文强调的是强调的是学生要在实践中接受美育,这里并没有体现数字教育对美育的促进作用,不符合要求;故选A。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专项02 句子的使用1.(2025·甘肃兰州·中考真题)结语:活着的农业文明史农耕是衣食之源,文明之根。①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在黄河水面,②洒在那些历经沧桑的古梨树枝头,③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森林一样的果园,④更是一部活着的农业文明史。它用600余年的坚守告诉世界——真正的可持续发展,从来都是传统智慧与现代文明的和谐共鸣。上面的材料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2.(2025·四川遂宁·中考真题)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刷脸”技术已广泛应用,但也存在安全隐患,我们应该提高安全意识,增强安全措施。B.“得饶人处且饶人,该放手时便放手”,前半句说的是我们对外交往时的态度,后半句说的是我们内心选择时的原则。C.学校校门一边设立一处护学岗,值勤人员按时到岗,维护上学、放学秩序,保障校园周边安全。D.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民间常举办赛龙舟、包粽子、打马球、穿彩线,不仅丰富了节日的文化内涵,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3.(2025·黑龙江·中考真题)下列句子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哈尔滨人将丁香花视为市花,这不仅是对丁香花所蕴含精神品质的推崇,更是对丁香花美丽外表和迷人香气的认可。B.课间的延长,为学生们提供了充足的活动时间,跳绳、踢毽子、韵律操等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在校园内开展得如火如荼。C.随着日常应用程度的不断加深,使人工智能正在成为人类迈向智能时代的基础工具。D.据了解,花江峡谷大桥建成通车后,六枝特区至安龙县行车时间将由原来的3小时缩短了一倍。4.(2025·黑龙江·中考真题)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春节对联成为一个慰藉人心的文化符号的原因,是因为其中饱含人们的美好心愿。B.“哪吒”脚踏风火轮冲出国门,“悟空”挥动千钧棒走向世界,他们所承载的不仅是一个古老文明在数字时代的旺盛生命力,更是一个角色的命运转折。C.端午佳节独特的民俗活动,传承着千百年来中国人别有情趣的生活。D.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开启了教育的崭新时代,重新定义了学生素养的构成要素。5.(2025·四川广元·中考真题)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论语》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原因,是因为它大道至简、要言不烦。B.孔子所求的“仁”,是一种矢志不渝的信念。C.孔子卓越的思想,被后世尊为“大成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D.当孔子用韧性的生命、进取的态度乐观面对时,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丰碑。6.(2025·新疆·中考真题)筹备小组在班级群里交流研学事宜。下面对话中表达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A.A B.B C.C D.D7.(2025·天津·中考真题)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①虚拟数字人是通过数字技术创造的、具有人类特征的数字化形象。②它有属于自己的外貌和性格。③随着计算机图形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虚拟数字人的逼真程度和智能水平得到了极大增长。④如今,虚拟数字人已被广泛应用于娱乐、教育、医疗等领域。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8.(2025·四川德阳·中考真题)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2025年5月29日凌晨1时31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人们观望了搭载天问二号探测器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升空的实况。B.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再加上政策上的利好,促进了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使得各种创新产品陆续发售。C.德阳举办的“百校千企万岗”集中对接活动,以“院校+政府+企业”模式实现了教育培养、就业输送、企业发展的多维目标。D.这次四川省科技志愿者培训活动的成员,除了各地中学生外,还有省内的大学生,以及研究机构的人员也参加了学习。9.(2025·四川遂宁·中考真题)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在晶莹的泪光中,我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其中“黑布马褂”是偏正短语,这句话的主干是:我看见背影。B.你的偶像是曹操、关羽、李白那样的古代人物?还是毛泽东、鲁迅、钱学森这样的现代名人?这里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C.古人常使用敬辞和谦辞,如“尊君”“令爱”“垂询”是敬辞,“奉劝”“舍弟”“小儿”是谦辞。D.夸张在文学作品中很常见,如“黄河之水天上来”“白发三千丈”等。有的成语也带有夸张的手法,如“千钧一发”“如坐针毡”“气吞山河”。10.(2025·四川泸州·中考真题)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为加强红色教育,学校团委开展了看红色电影、讲革命故事、写主题征文、办手抄报等一系列的活动。B.人工智能的发展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我们需要理性看待其带来的便利和风险,切忌不要过分依赖。C.科技在环保领域作用巨大,运用新技术,能更高效地治理、预防、监测环境污染,修复受损生态系统。D.具有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是我们当代中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人生价值理想的重要条件之一。11.(2025·四川成都·中考真题)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期,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的微生物,并将其命名为“天宫尼尔菌”。B.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改善,让成都市民常常能够在天晴时看见远方的雪山。C.校园里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还可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D.为了促进文化的创新与传承,成渝两地联合开展了“文化中国行”系列活动。12.(2025·甘肃兰州·中考真题)专栏二:“天把式”技艺走进梨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那些参天古梨树。面对如此高大的果树,什川先民创造性地发明了独特的高空作业技艺。一根长约十米的独木梯插在地上,两根辅助杆居于木梯两侧,形成三脚架形状,便构成一个固定云梯。______,______,______。这种从古代流传至今的梨园养护技艺,被称为“天把式”。阅读上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1)写出画波浪线句子的主干。(2)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①穿梭于半空的树冠间②果农顺云梯攀援而上③修枝条、摘虫叶、采果实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②③①(2025·江西·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华大地的晨昏交替间,勤劳的汗水与歌舞的韵律相伴相生,梯田上的山歌与织机前的号子彼此______(应答 应和),草原牧人的长调与茶马古道的铃音遥相呼应,这种将艺术反哺于劳作、将劳作升华为艺术的智慧,让中华民族构筑起各民族共有共享的精神家园。13.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1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2025·陕西·中考真题)【拥抱时代】下面是栏目三《前行》中的一段文字,请完成编辑任务。①青春是两个美妙绝伦的字眼,青年______________是一个拨动心弦的词汇。②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③曾几何时,青春是______________,青春是______________,青春是忧国忧民的感叹,青春更是______________——不管是在教亡图存的火热岁月,还是改革开放的发展时期,还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征途上,无数的青年踏出的每一步,都与时代的变革高度吻合、同频共振,他们用青春的活力,为中国孕育着无限可能。15.语段第①句横线处须加“更”,请说明理由。16.请提取第②句的主干,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7.请将下面的语句分别填入第③句的横线处。(只填序号)A.不卑不亢的壮举 B.义无反顾的抉择 C.救国救民的情怀18.(2025·甘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茯茶是西北人日常饮用的茶叶。茯茶是发酵茶,制作工序复杂,经过鲜叶、杀青、初揉、渥堆、复揉、晾晒、gān zào等工序,才可销售。茯茶最初为散茶,随着销量的增加,为解决茶叶西去运输,茶商开始制作砖茶。大约在明洪武年间,历史上第一块砖型茯茶诞生,这就是泾阳茯砖茶。泾阳茯砖茶呈长方形,一块约5斤重。喝时掰下一小块熬制后饮用。熬茶的器具有陶制、铁制和铜制。甘肃人将熬制的茯茶称为罐罐茶。明朝初期,私茶泛滥,政府税收受到影响。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为了整顿私茶,明朝中央在陕西的西宁、河州、洮州等地设茶马司,由川、陕军人一年运一百万斤至此收贮,谓之官茶。清代前期,茯茶交易较为开放。______该商号运输规模庞大,传说最盛时,光单峰白骆驼就有500峰。(1)根据拼音写汉字,为加点字注音。gān zào 收贮(2)文中横线处依次填入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各茶号再将砖茶批发给经营牲畜、皮毛的商人和屠户,由他们分销运往各地。②清末甘肃民勤的“马合盛”商号,在泾阳设加工点,实行加工、运输、销售一条龙经营模式,通过骆驼运输。③加工好的泾阳茯茶运到兰州茶司,由甘肃布政使司(藩台衙门)按规定分发给各茶号。④茶马贸易官民皆可,但是私商经营必须得到官方许可,才可从事茶叶贩运,并受到庇护。A.④③①② B.③①②④ C.①③②④ D.②①③④(3)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2025·四川眉山·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在第十个“中国航天日”,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升空。55年前同一天,同一片戈壁滩,“东方红一号”发射。从无人到载人,从舱内实验到出舱活动,从单船飞行到空间站巡天,中国航天锲而不舍,不断绘制航天梦托举中国梦的炫烂画卷。数十年来,无数攀登者和追梦者当之无愧,牢牢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走出了中国航天事业由大向强的铿锵步履,激发了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空间探索是人类的共同事业。多个国家连绵不断,提出选派航天员参与中国空间站飞行任务的须求,中国敞开胸怀开展国际合作,共同探索宇宙奥密。通过各国和平利用外空,提高相互理解,让航天科技成果造福人类。梦想无垠,探索不止。瞄准新目标,工程全线为如期实现载人登月摧枯拉朽;锚定新突破,空间科学为深度拓展创新应用奋力公关。自立自强,开放创新,中国人将飞得更高更远,漫步太空的脚步将更加从容自信。19.下列对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载人(zài) 戈壁(gē) B.舱内(chāng) 攀登(dēn)C.步履(nǚ) 参与(yù) D.锚定(miáo) 从容(cóng)20.下列对语段中画横线部分词语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炫烂”应改为“绚烂” B.“须求”应改为“需求”C.“奥密”应改为“奥秘” D.“公关”应改为“功关”21.下列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锲而不舍 B.当之无愧 C.连绵不断 D.摧枯拉朽22.下列对语段中画波浪线部分的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各国和平利用外空,提高相互理解,让航天科技成果造福人类。B.各国通过和平利用外空,提高相互理解,让航天科技成果造福人类。C.各国通过和平利用外空,增进相互理解,让航天科技成果造福人类。D.通过各国和平利用外空,增进相互理解,让航天科技成果造福人类。(2025·四川广安·中考真题)美丽广安我们的家,风景如画。春天,岳池翠屏湖畔,杨柳婀娜,俯仰生恣,花团锦簇,真是美不胜收;夏天,武胜嘉陵江面,一碧万顷(qīn),龙舟竞发,人声鼎沸,令人心驰神往;秋天,邻水五华山巅,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苍茫辽阔,让人目不窥园;冬天,华蓥宝鼎之上,白雪皑皑,峭璧林立,伫(chù)立其上,敬畏之情油然而生。春的生机妩媚,夏的热烈粗犷(kuàng),秋的多情萧瑟,冬的沉稳敦厚,①如此胜景怎会让你流连忘返?②清晨,映入眼帘的是东门码头袅绕的雾气,是田畴(chóu)河滩边撒欢的牛犊,是乡间小路旁蹦跳的孩童。躺在草地上,③我们仿佛听到了一曲舒缓悠扬的田园牧歌。④傍晚,我们漫步在代市老街,品味着老街人恬淡闲适的宁静生活,真有恍入世外桃源的佁然自得啊!23.文段中词语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一碧万顷(qīn) B.伫(chù)立C.粗犷(kuàng) D.田畴(chóu)24.文段中加点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俯仰生恣 B.人声鼎沸 C.峭璧林立 D.佁然自得25.文段中画波浪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美不胜收 B.心驰神往 C.目不窥园 D.油然而生26.文段中画横线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① B.② C.③ D.④(2025·四川凉山·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在悠悠岁月的长河中,彝族银饰宛如最纯净的月光,静静洒落在彝族文化的版图上。在彝族文化深厚的土壤中,它既是吉祥与幸福的象征,又凝聚着彝族人民对纯净无瑕、坚韧顽强美好精神品质的追求。①地处大凉山腹地的布拖县,素有“彝族银饰之乡”的美誉。布拖人民对银饰的钟爱早已深入骨髓。当一个小女孩呱呱坠地时,家中长辈便会为她精心捶打第一件银饰,也许只是一只小巧玲珑的银耳环,轻轻挂在她稚嫩的耳垂上,伴随她开启人生的旅程。彝族银饰款式多样,繁复的纹样令人【甲】;②图案丰富,常见的有动物、植物、神话故事等元素。这些图案虽然具有深厚文化象征意义,但是美观。譬如,月牙纹代表思念家乡和幸福美满,羊角纹寓意富贵吉祥。走进越西县贡莫镇瓦曲村,仿佛踏入世外桃源。③红瓦白墙;错落有致;绿树田地;环绕相拥。这个被称为“银饰村”的地方,有200多户村民从事银饰加工制作。在瓦曲村,孩子们大多在十多岁时就开始向长辈学习这门手艺,经代代传承,银饰技艺愈发精湛。④彝族银饰,这轮承载着民族记忆与希望的纯净月光,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彩。它是______的结晶,更是______里的一颗璀璨明珠。未来,______,将彝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传递给更多人。让这轮月光______。27.文段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洒落(sǎ) 土壤(rǎng) B.凝聚(níng) 坚韧(rèn)C.坠地(zhuì) 捶打(chuí) D.稚嫩(zhì) 譬如(bì)28.下列词语填入文中【甲】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语无伦次 B.正襟危坐 C.眼花缭乱 D.目空一切29.文段中画横线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① B.② C.③ D.④30.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选项中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这些图案之所以美观,是因为它具有深厚文化象征意义的原因。B.这些图案不仅美观,还具有深厚文化象征意义。C.这些图案不仅具有深厚文化象征意义,还美观。D.这些图案虽然美观,但是具有深厚文化象征意义。31.在文段的空缺处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彝族银饰必将继续闪耀 ②中华民族多元文化宝库③彝族人民智慧 ④照亮更遥远的地方A.③②①④ B.③①②④ C.②③④① D.①③②④32.假设你是一名校园小记者,计划采访瓦曲村的老银匠。请根据材料中关于银饰技艺传承的内容,设计2个采访问题(每个问题需涉及不同角度,如技艺学习经历、文化意义、未来展望等)。(2025·云南·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历史上,人们常将个人或家庭的荣耀与整个家族的命运________________,有“光耀门楣”之说。作为传统建筑的重要构件,门楣上承载的远不止土木之重。先辈们把仁善之德、教化之意,凝练成隽永深刻的文字,高悬(xián)于门楣之上以作家风家训。通过这些文字,时时告诫后人要匡扶家国正义,保持内心正念。古老的匾额及与之相关的楹联、家谱等文化符号,烙印下代代相传的家风,成为子孙后代流淌在血脉中的文化基因、________________于精神上的独特印记。门楣之上,笔笔皆是深情,句句都有家国,章显着中华传统文化家国同构的精神境界与追求。福建屏南陈氏家族自古就有“仕于朝也,为忠为良”的家规祖训,古老家风传承数百年。革命烽火中,屏南县有108人加入新四军六团,一次次把红旗插在阵地最高处,用青春和生命书写了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铸(zhù)就了屏南“红旗不倒县”的________________。“清澈(chè)的爱,只为中国”,是烈士陈祥榕对祖国的深情告白,更是屏南陈氏刻在骨子里的家国情怀。尊崇(chóng)英雄、争做英雄,如今屏南县每年都有近千人报名从军,立志保家卫国。门内,是文章礼乐、家族绵延;门外,是山河壮丽、家国万里。门楣之上,那些千百年时光镂刻下的横竖撇捺,把仁德善念、家国大义高悬,让家风家训、民风正气________________,古韵悠长、历久弥新。33.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悬(xián) B.铸(zhù) C.澈(chè) D.崇(chóng)34.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流淌 B.章显 C.可歌可泣 D.历久弥新35.文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相辅相成 镌刻 美德 传世B.相辅相成 雕刻 美誉 传播C.紧密相连 雕刻 美德 传播D.紧密相连 镌刻 美誉 传世36.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这些文字,时时告诫后人要保持内心正念,匡扶家国正义。B.这些文字,时时警示后人要匡扶家国正义,保持内心正念。C.这些文字,时时告诫后人要保持内心正念,匡扶家国正义。D.通过这些文字,时时警示后人要匡扶家国正义,保持内心正念。(2025·湖北武汉·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在数字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美育与数字技术走向深度溶合。采用数字技术制作的《清明上河图》,动态还原了北宋都城汴京的景象。学生戴上VR(虚拟现实技术)眼镜观看画作,就仿佛走入真实的历史情境。汴京城里,街道纵横,店铺_____,一路逛过去,肉饼店、果子铺、成衣坊、书画斋……应有尽有,目不暇接;汴河两岸,人流如织,热闹非凡,挤进______的人群,看船只往来、舶胪相接。听一听茶坊、酒肆、脚店里的人们谈天说地,融入宋人______的市井;跟随城郊外、汴河边、街市上人们往来穿梭的足迹,尽览宋朝的______盛景。这种沉浸式体验,让文化艺术之美以更加直观、生动的方式触动人心,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数字技术带来的美育新形式,打破时间【A】空间的限制,让优质数字美育资源惠及人人【B】教育部指导建设的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在各学段设立美育专题【C】以美联通城乡【D】跨越山海;各地汇集学生艺术展演成果的“数字美术馆”,通过全方位高清呈现展厅及作品,让学生随时随地感受艺术魅力。如今,优质数字美育资源还在不断增产,不同地区、不同条件的学生平等地能够享有学习机会,助力美育浸润常态化发展。①我们要充分利用数字技术的优势,拓宽美育空间,探索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美育方式,让他们在美的海洋中游得更远。②同时也要注意,如果过度依赖数字技术带来的虚拟审美体验,可能会削弱学生在具体实践中对美的感知力。③我们要注重保持各艺术门类教育过程的实践性,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去发现美、创造美,使他们的身体与心灵和谐发展,让他们在美的海洋中游得更深。④37.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蓬勃 B.溶合 C.沉浸 D.触动3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繁多 繁密 繁闹 繁华B.繁密 繁多 繁闹 繁华C.繁密 繁多 繁华 繁闹D.繁多 繁密 繁华 繁闹39.依次填入文中方括号处的标点符号,不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40.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如今,优质数字美育资源还在不断增产,使不同地区、不同条件的学生能够平等地享有学习机会,助力美育浸润常态化发展。B.如今,优质数字美育资源还在不断增产,不同地区、不同条件的学生能够平等地享有学习机会,助力美育浸润常态化发展。C.如今,优质数字美育资源还在不断增加,使不同地区、不同条件的学生能够平等地享有学习机会,助力美育浸润常态化发展。D.如今,优质数字美育资源还在不断增加,不同地区、不同条件的学生平等地能够享有学习机会,助力美育浸润常态化发展。41.将“数字技术应该成为美育的‘助力’而非‘阻力’”这句话还原到文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 B.② C.③ D.④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专项02 句子的使用(原卷版)备战2026年中考语文暑假【精准快练】真题专项练(全国版).docx 专项02 句子的使用(解析版)备战2026年中考语文暑假【精准快练】真题专项练(全国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