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部编语文九年级上册复习讲义第一单元一、字词梳理第1课 《沁园春·雪》1.读读写写。2.多音字。3.形近字。4.词语集注。滔滔 tāo tāo:形容大水奔流的样子,或比喻言行或其它事物连续不断。妖娆 yāo ráo:娇艳美好。折腰 zhé yāo:弯腰行礼,通常是指失去自尊。风骚 fēng sāo:指妇女举止轻佻放荡,也借指文采、才情。天骄 tiān jiāo:汉代的北方人对君主的一种敬畏的称呼。汉朝人称匈奴单于为天之骄子,后来称历史上某些北方少数民族君主为天骄。风流 fēng liú: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英俊杰出的。●小试牛刀下列句中画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C )A.戏曲文学历史悠久,元明清是戏曲作家的时代,独领风骚六七百年。B.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担当精神,他们是当之无愧的风流人物。C.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表演者们红装素裹,身着青绿色的舞衣,长袖翻飞,生动还原了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D.成吉思汗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被称为一代天骄。第2课 《周总理,你在哪里》1.读读写写。2.多音字、形近字。3.词语集注。谷穗:gǔ suì谷子的穗子。宿营:军队扎营住宿的地方。篝火:原指用笼子罩着的火,现借指在空旷处或野外架木柴、树枝燃烧的火堆。海防:在沿海地区和领海内布置的防务。沉甸甸:状态词。形容沉重。●小试牛刀下列句中画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B )A. 他的嗓子从小就嘶哑,你就别勉强他学唱歌了。B.赵锐同学学习成绩优异,体育、文艺方面能力突出,同学们对他的丰功伟绩赞不绝口。C.“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几个字是对周总理一生最好的评价。D. 使用公筷公勺成为潮流,倍受市民推崇,这种“新食尚”成为时下的餐桌文化。解析:“丰功伟绩”的意思是“对社会作出突出贡献,创造过巨大业绩”,用在这里不符合语境。第3课 《我爱这土地》1.读读写写。2.多音字、形近字。3.词语集注。●小试牛刀下列诗句中画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嗓子干涩发不出声音)B.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水猛烈地向上涌或向前翻滚)C.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有机体由于微生物的滋生而被破坏)D.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刺激使发怒)第4课 《乡愁》1.多音字、形近字。2.词语集注。乡愁:深切思念家乡的忧伤的心情。邮票:邮政部门发行的、用来贴在邮件上表明已付邮资的凭证。海峡:两块陆地之间连接两个海或两个洋的狭窄水道。诗中指“台湾海峡”。大陆:特指我国领土的广大陆地部分(对我国沿海岛屿而言)。诗中指相对于“台湾岛”而言的“祖国大陆”。●小试牛刀下列句中画线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代表着漂泊、隔离)B.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指坟墓有一平方米的大小)C.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显示了空间的隔离)D.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海峡虽然“浅浅”,爱国之情却是深不可测)第5课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1.读读写写、多音字、形近字。2.词语集注。轻灵 qīng líng:指动作轻巧灵活,引申为一种轻松、飘逸的心境。娉婷 pīng tíng:形容女子姿态美好的样子。鲜妍 xiān yán:鲜艳,形容光彩美艳的样子。冠冕 guān miǎn:古代皇冠或官员的帽子,比喻受人拥戴或出人头地。呢喃 nínán:形容小声说话,轻声细语●小试牛刀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少年时光非常美好,就像花儿一样鲜妍明媚。B.琴声悠然响起,时而舒缓如流泉,时而急越如飞瀑,时而清脆如珠落玉盘,时而低沉如呢喃细语。C.走进长白山原始森林,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松柏,挺拔高耸,娉婷威武。D.初春的阳光驱散刺骨的寒冷,和煦地照耀着大地,衔泥的飞燕迎来春日的暖阳,轻灵而惬意地飞翔在天空。【解析】“娉婷”形容女子的姿态美。用在这里形容挺拔高耸的松柏不恰当。第6课 《我看》1.读读写写。2.多音字。3.形近字。4.词语集注。●小试牛刀【解析】A.飘逸:飘浮,飘散。此处使用正确。B.忧戚:忧伤。此处使用正确。C.枉然:得不到任何收获;白费力气。此处不合语境,词义和“她终于停止了哭泣”矛盾。D.摇曳:摇荡。此处使用正确。●典题演练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稍逊(xùn) 分外(fēn) 风骚(sāo) 摇曳(yè)B.嘶哑(sī) 鲜妍(yán) 腐烂(fǔ) 娉婷(pìn)C.柔嫩(nèn) 翅翼(yì) 冠冕(guàn) 枉然(wǎng)D.忧戚(qī) 咏赞(yǒng) 飘逸(yì) 汹涌(yǒng)【答案与解析】D A.“分”应读“fèn”。B.“娉婷(pìn)”应读“pīng”。C.“冠”应读“guā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沉醉 漫游 成吉思汉 俱往矣B.呢喃 坦荡 红装素裹 竟折腰C.风骚 凝望 原驰蜡象 射大雕D.勃发 丰润 一代天娇 无止息【答案与解析】C A.“汉”应为“汗”。 B.“竟”应为“竞”。D.“娇”应为“骄”。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B.哦,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忧伤)C.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礼帽)D.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答案与解析】C “冠冕”指古代帝王、官员戴的帽子。故选C。二、文学、文体常识(一)文学常识(作品作者)1.《沁园春·雪》毛泽东,他的诗文大气、开阔、雄浑、磅礴而又洒脱。2.《我爱这土地》艾青,代表作有:诗集《大堰河》《北方》,长篇小说《绿洲笔记》等。3.《周总理你在哪里》柯岩,当代著名作家,女诗人。4.《乡愁》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评论家。5.《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林徽因,她是新月派的重要成员之一。6.《我看》作者穆旦,“九叶诗派”诗人。(二)文体知识1.关于“词”。词,也称长短句,兴起于唐,盛行于宋。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词。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别体,所以词又称为“诗余”。一首词的字数、韵律、平仄、声调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又称为词牌。词人依照词谱填词,如《浣溪沙》《水调歌头》《如梦令》等。词可以没有题目,如果有,写在词牌后面。一首词称为一阕。词若有上下两段,就称为上下阕。2.象征。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以物征事的艺术表现手法叫象征。象征的表现效果是:寓意深刻,能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能给人以简练、形象的实感,能表达真挚的感情。3.意象和意境。“意象”就是融入了作者情思的客观物象。这个所谓的“象”就是客观的事物,“意”就是作者的感情。意境指诗歌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4.新格律诗的“三美”。“新月派”诗歌提倡: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例如:(1)音乐美(音节)《我看》全诗一共五节,第一节押ao韵;第二节押i韵;第三节第一句承第二节的i韵,又换韵为a韵;第四节又换韵为i;第五节又换韵为iu和i。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2)图画美(辞藻)《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诗人所选的意象鲜艳而美丽,如“黄昏”“星子”“百花”“ 雪化后那片鹅黄”“初放芽的绿”“梦中的白莲”等,诗人将春天一系列美好的景物,饱含感情地描画出来,色彩鲜妍,如画一般美。(3)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乡愁》共4节,每节的结构、形式一样,句式整齐。(结构美)●小试牛刀1.常识填空。(1)《沁园春·雪》的体裁是词,其中“沁园春”叫_______,题目是“雪”。这首词押____韵。(2)《周总理,你在哪里》是一首 诗,主要采用了_______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歌颂了周总理鞠躬尽瘁为人民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亿万人民对周总理的无限崇敬和思念之情。(3)《我爱这土地》运用了________手法,我们读这首诗时,感情基调应该是 的。(4)《乡愁》全诗是采用______顺序、以_____为线索来写的。(5)林徽因是________诗人之一。她的诗多数是以个人情绪的起伏和波澜为主题,探索___________的哲理。(6)穆旦,原名查良铮,曾用笔名梁真,现代主义诗人、翻译家,是“ ”的代表性诗人。《我看》选自《_______________》。【答案】(1)词牌 ao (2)抒情 反复 (3)象征 深沉 (4)时间 情感 (5)新月派生活和爱(6)九叶诗派 穆旦诗文集2.阅读《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回答下列问题。(1)这首诗为了描绘意境运用了哪些意象?明确:四月天、风、云烟、星子、细雨、花、月圆、新芽、白莲、燕。(2)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人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明确:这样的四月,该如苏东坡笔下的江南春景,明净、澄澈;和白莲花一样,美丽、带着爱的光辉。“你”已超越了这样的季节,“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伴春飞翔的燕子,美丽轻灵,带着爱、温暖和希望。三、语法修辞1.单句和复句。★单句,是由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的句子,有特定的语调,能独自表达一定的意思的语言单位,不可再分析出分句的句子。★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上互不作句子成分的分句组成。●小试牛刀判断下列句子是单句还是复句。①我们知道,如果没有润滑剂来减少磨擦和磨损,机器就无法转运。②我们知道,他们也知道,只是双方没有通通气。③大家都有一支笔,有一张嘴,有什么理由拿出来讲啊!④我们要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⑤随后的颁奖仪式上,主办方请来了大满贯冠军名宿古拉贡给李娜颁发奖杯。⑥备受国人关注的本年度法国网球公开赛的女单决赛中,中国金花李娜成为第一个捧起网球大满贯单打冠军的亚洲选手。答案:①④⑤⑥是单句;②③是复句。解析:⑤是一个复杂的单句。“随后的颁奖仪式上”是状语,“主办方请来了大满贯冠军名宿古拉贡给李娜颁发奖杯”是个兼语句,古拉贡既是宾语又作主语。⑥的主干是“李娜成为选手”,不是复句。2.递进复句和承接复句。递进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相连,后面分句所表示的意思比前面分句更进一层。分句之间的顺序固定,不能随意变动。递进复句必须使用关联词语。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又、更、而且、况且、何况、甚至、尤其、不但……而且、不仅……而且、不但……反而、尚且……何况、别说……连”等。承接复句也称顺承复句,连贯复句。几个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彼此顺序不能动。承接复句中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就、便、才、又、于是、后来、然后、接着、继而、终于、刚……就、首先……然后”等。●小试牛刀写出下列复句的类型。①这么热的天气,大人尚且受不了,何况是小孩子?(一般递进)②有些人一到这个年龄,却变得不可爱了,甚至叫周围的人感到越来越讨厌。(衬托递进)③他从包里拿出一张图纸,铺在炕上,低着头聚精会神地看着。(时间承接)④场院小屋的门大开着,屋里弥漫着一股火药味儿,遍地是被践踏乱了的干草,草上还有星星点点的几滴鲜血和几颗亮晶晶的手枪弹壳。(空间承接)⑤湖水滋润着湖边的青草,青草喂肥了羊群,羊奶哺育着少女的后代子孙。(事理承接)3.反复的修辞手法。根据表达需要,有意让句子或词语重复出现的修辞方法。(1)反复的类型:词语、词组反复或句子反复、语段反复①连续反复如《周总理,你在哪里》中“——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 “你的人民世世代代想念你!想念你呵,想念你,——想——念——你…… ”,表达了亿万人民对爱的周总理无限的怀念、无边的哀思。②间隔反复如“我们对着高山喊:周总理——”“我们对着大地喊:周总理——”“我对着森林喊:周总理——” “我们对着大海喊:周总理——”。呼唤声声,使感情抒发得更加浓烈,更动人地表现出人民对总理的思念;有利于场景的展开、意境的开拓,层次显得更清晰;使诗行回环反复,富有节奏感。反复的作用:强调,增强语气或语势。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情感的作用。同时,反复的修辞手法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3)反复与排比的区别。反复是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或突出某种情感而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所要表达的侧重点在于重复的词语或句子上。排比则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使用,侧重点不在相同的词语上。四、诗句默写(一)沁园春·雪 毛泽东1.《沁园春·雪》中概写北国雪景的(动静结合)句子是: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2.毛泽东《沁园春·雪》运用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方法(化静为动)描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3.《沁园春·雪》中描写作者想象景色(虚写)的句子是: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4.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由写景到论史起承上启下(过渡)作用的句子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5.《沁园春·雪》中由“惜”字所统领的句子是: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6.《沁园春·雪》中点明全文主题,抒发诗人豪情壮志的句子是: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二)我爱这土地 艾青1.《我爱这土地》中最能表现诗人献身精神的句子是: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2.《我爱这土地》中直接抒情,表达主题(感情基调)的句子是: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三)乡愁 余光中1.《乡愁》一诗中将思乡之情升华为家国之思的诗句是: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1.开篇总领全诗,点明“你”轻灵.多变特点的句子: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2.以四月几种美好意象作比,突出“你”无比美好的句子: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3.从视觉角度,以各种美好颜色为喻展示色彩斑斓灵动活泼的“你”的句子: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4.抒发作者内心满满的爱意.温暖和对新生事物的希望的主旨句: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五)我看 穆旦云1.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春风的力度和温柔的句子是: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 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2.表达作者要与大自然合而为一.同悲同乐的愿望的句子是: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让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 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小试牛刀(1)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______________?你在哪里?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____________________!(2)你是爱,是_____,是____________,你是人间的四月天!(3)哦,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哦!多少年来你丰润的生命/__________。(4)《沁园春·雪》甲词从写景过渡到议论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 。(5)最能点明《我爱这土地》主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乡愁》诗中用了_____________ 巧妙的比喻,表达了作者渴求回到祖国怀抱的殷切期望。【答案】(1)你在哪里呵 你的人民想念你 (2)暖 希望 (3) 永在寂静的谐奏里勃发 (4)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5)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6)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五、阅读考点考点一:把握诗歌的节奏、语速、语调、重音例1:标出下面句子的节奏和重音,并说明理由。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理由:这三句描绘了千里冰封,一片白茫茫的壮阔景象。“北国、千里、万里”重读,要读出雄壮的气势。例2:下面的四句诗,在语气、语速上该怎么读?要读出怎样的情感?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徐志摩《再别康桥》答案:开篇四句,语气要轻,语速要缓,读出不舍与眷恋之情。●小试牛刀(1)下面的诗句,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B.伐木工人/正在回忆他/亲切的笑语C.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D.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答案:D解析:A.只识/弯弓射大雕;B.伐木工人/正在回忆/他亲切的笑语;C.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2)选出对下列诗句的节奏、重音划分错误的一项( )(2分)A.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B.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C.哦!多少年来/你/丰润的/生命D.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答案】D 【解析】按照句子成分划分,“然后我/死了”,应该为“然后/我死了”。考点二: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例1:找出诗歌的意象,并说明其象征意义。(课文示例)例2:结合诗歌中所选用的意象,想象出诗歌描绘的画面,说明营造出一个怎样的氛围情境。示例:我从《沁园春·雪》这首词的“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中,找到了“长城”“大河(黄河)”“山(山脉)”“原(高原)”这几个意象,这几句描写了长城、黄河、山脉、高原这些最能反映北国风貌的雄伟景观,描绘出了大河凝冻、千里冰封、一片白茫茫的壮阔景象。●小试牛刀(1)我从《周总理,你在哪里》这首诗的第二至五节中,找到了“高山”“大地”“森林”“大海”四个意象,这几节从不同侧面再现了周总理为人民辛劳一生的画面,刻画了周总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光辉形象。(2)我从《我爱这土地》这首诗的第一节中,找到了“鸟”“暴风雨”“土地”“河流”“风”“黎明”这些意象,作者把自己化身为一只喉咙已经“嘶哑”的鸟,通过歌颂饱含诗人独特情感的土地、河流、风、黎明等自然物象,营造出山河破碎、风雨飘摇的祖国景象。(3)我从《乡愁》第二节中,找到了“船票”这一意象,这一节描绘出了“我”成年后为生活奔波,与爱人聚聚离离,只能靠船票寄托愁绪的画面。(4)我从《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首诗的一、二节中,找到了“风”“云烟”“星子”“细雨”等意象,这些意象共同描绘出春风徐来、云烟拂面、星光点点、细雨轻洒的四月天的美好画面,让人感受到爱意和温暖。(5)我从《我看》这首诗的一、二节中找到了“春风”“青草”“飞鸟”“晴空”“流云”等意象,春风吹拂着如波浪一般起伏的青草,遥远的湖水也似乎荡起了“绿潮”,飞鸟在天空展翅逐渐滑翔至远空深处,夕阳染红的流云映照着红色的大地,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春日夕阳图。考点三:感知诗歌中表达的情感知人论世-----了解诗人生平、创作风格以及诗歌的创作背景,感知诗歌中表达的情感。例1:《沁园春·雪》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和当代英雄的赞美。例2:《周总理,你在哪里》一诗,表达出人民对周总理的深切缅怀之情。例3:《我爱这土地》写于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着诗人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表达出诗人炽热、真挚的爱国情怀。例4:通过《乡愁》一诗,人们也足以感受到诗人对祖国大陆的思念之情。例5:《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从写作背景来看,可能是诗人为悼念徐志摩而作,表达自己深切的怀念;也可能是为自己刚出生的孩子所作,表达儿子出生的喜悦以及对儿子的希望。例6:《我看》描写了大自然美好温馨的画面,抒发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对自由的憧憬,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愿以热血、青春报效祖国的深情。●小试牛刀(1)填空。《沁园春·雪》的风格是_______的,《周总理,你在哪里》首尾两节通过问与答抒发了亿万人民对周总理的______、_______之情,《我爱这土地》的情感基调是_______的,《乡愁》寄寓了诗人所代表的千万海外游子的思乡之情以及_____心声,《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表达了林徽因对____的赞颂,《我看》流露出作者对_________,对_______的热爱,赞美之情。答案:豪放 敬爱、怀念 深沉 爱国 爱 大自然,对生命(2)根据下面小诗的内容和意境,续写诗句。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我原想捧起一朵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不唯一)考点四:诗歌常用的艺术手法1.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其中最主要的是描写和抒情。描写的方法有: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点面结合、正侧面描写、远近高低相结合、色彩搭配、白描手法等。2.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对偶、排比、反复等。3.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本单元诗歌使用到的艺术手法有:1.动静结合,虚实相映。(《沁园春·雪》)2.修辞手法:比喻、对偶、拟人、借代(《沁园春·雪》)反复、呼告(“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你在哪里啊,你在哪里?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你的人民想念你!”)、排比等。3.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沁园春·雪》)4.象征手法。(《我爱这土地》)考点五:任选角度品味诗歌我们可以从内容、结构、情感、手法、语言等任选一个角度加以赏析。1.内容。(1)读完《周总理,你在哪里》一诗,你觉得周总理到底在哪里?用诗中一句话概括。明确:周总理,永远居住在人民心里。(2)你从标题“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中感受到了什么?明确:诗题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你”比作人间的“四月天”,突出“你”的美好,表达了作者对“你”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副标题则对这种情感进行了更加鲜明的强调。(3)从《我看》所表达的内容上看,前两节与后三节主要写了什么?明确:题目为“我看”。春天的傍晚,在瑰丽的大自然面前,诗人激情澎湃。前两节是“我所看”,后三节是“我所思”。2.结构。(1)《沁园春·雪》下阕开头两句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明确:承上启下。前句总括写景,再次赞美祖国山河。后句总领下文抒情 ,指出历史上许多英雄人物为祖国的壮丽河山而倾倒。(2)《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诗中第一行和最后一行是什么关系?有什么作用?明确:本诗中第一行和最后一行重复,首尾照应,有一种循环往复之感。第一行中诗人直接点明“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个主题,但“我说”二字表明诗人的态度是含蓄而矜持的,通过中间一系列的比喻,最后诗人非常直接肯定地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使用重复,再次强化主题。3.手法。(1)《我爱这土地》本诗的开头作者为什么将自己假设成一只鸟?明确:用假设语句,以“鸟”为意象,象征诗人自己,生动形象,增添了诗歌的韵味,具有感染力,而且能够让人产生联想:鸟既如此,何况人乎?拓展了诗的意境。(2)《沁园春·雪》中是如何运用动静结合、虚实相映的手法的?明确:静景如“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动景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这些是实景。“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是虚景。这样动静结合,虚实相映,描写出了北国壮丽的风光,赞美之情溢于言表。4.语言。(1)“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作者为什么不用“赞美”而用“折腰”?明确:此句在全词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赞美”一词在全词中表达情感比较单薄、单一,并且在音韵上不符合本词要求。“折腰”本是鞠躬、倾倒的意思,这里有赞颂、赞美之意,且比“赞美”程度更深,更能体现无数英雄为祖国壮丽河山而倾倒之情。(2)品析下列诗句所包含的意义。“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明确: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目睹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现实,对祖国爱得越深,心中的痛苦就越强烈。(3)《乡愁》中“海峡”为什么要用“一湾浅浅”来修饰?明确:正因为浅,容易过去、容易望见,这样的分离才真正令人痛苦,而这种分离还不知什么是尽头。作者在这里传达出了一种可望不可即的折磨。这种折磨停留在分隔两地的海峡上,也就传达出了每一位游子的心声。海峡阻隔来往的人们,但阻止不了这里的人们对家乡的无尽的思念。(4)从修辞角度赏析“笑响点亮了四面风”中“点亮”一词的妙处。明确:“点亮”一词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让人联想到明亮的火焰,打通了人的听觉和视觉,本是无形的“四面风”竟被“你”的“笑响”点亮,这就使“笑响”顿时具体可感了起来,并赋予了风以灵气和生命力,突出了“你”笑声的爽朗、清脆、悦耳,营造了一个清新明快的意境。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67张PPT)..................................................................................九 年 级 上 册 第 一 单 元单 元 复 习滔滔 妖娆 折腰 风骚天骄 风流 沁园春 莽莽红装素裹 分外滔滔 妖娆 折腰 风骚天骄 风流 沁园春 莽莽红装素裹 分外tāoráozhésāojiāoqìnmǎnɡɡuǒfèn左边为“马”。字词梳理第1课 《沁园春·雪》多音字数( )数一数( )人数( )数见不鲜shǔshùshuò汗( )成吉思汗( )汗渍hánhàn【串句记忆法】 这批货不得不打折( )出售,严重折( )本,他再也不想折( )腾了。shézhézhē识( )识别( )博闻强识shízhì用作动词时,读shǔ;用作名词、数词时,读shù;书面用语表示“屡次”时,读shuò。【形旁辨字法】 驭马(马)向前勇奔驰( ),弓(弓)弦在手不松弛( )。形近字沁( )泌( )qìnmì沁人心脾分泌chíchí竞( )竟( )竞相毕竟jìnɡjìnɡ骄( )娇( )矫( )jiāo天骄娇羞矫健jiāojiǎo表“竞赛”之意。表“出乎意料,终于,完毕”之意。滔滔 tāo tāo:形容大水奔流的样子,或比喻言行或其它事物连续不断。妖娆 yāo ráo:娇艳美好。折腰 zhé yāo:弯腰行礼,通常是指失去自尊。风骚 fēng sāo:指妇女举止轻佻放荡,也借指文采、才情。天骄 tiān jiāo:汉代的北方人对君主的一种敬畏的称呼。汉朝人称匈奴单于为天之骄子,后来称历史上某些北方少数民族君主为天骄。风流 fēng liú: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英俊杰出的。词语集注下列句中画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戏曲文学历史悠久,元明清是戏曲作家的时代,独领风骚六七百年。B.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担当精神,他们是当之无愧的风流人物。C.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表演者们红装素裹,身着青绿色的舞衣,长袖翻飞,生动还原了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D.成吉思汗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被称为一代天骄。C读读写写谷穗( ) 宿营( ) 篝火( )海防 沉甸甸( )suìsùɡōudiàn口语中也读chén diān diān注意“篝”中间有三横两竖。第2课 《周总理,你在哪里》( )宿营( )一宿( )星宿宿sùxiǔ( )心脏( )肮脏脏zànɡzānɡxiù多音字形近字形近字甸( )旬( )沉甸甸上旬diànxún每月一日到十日的十天篝( )簧( )ɡōuhuánɡ篝火弹簧谷穗:gǔ suì谷子的穗子。宿营:军队扎营住宿的地方。篝火:原指用笼子罩着的火,现借指在空旷处或野外架木柴、树枝燃烧的火堆。海防:在沿海地区和领海内布置的防务。沉甸甸:状态词。形容沉重。词语集注下列句中画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 他的嗓子从小就嘶哑,你就别勉强他学唱歌了。B.赵锐同学学习成绩优异,体育、文艺方面能力突出,同学们对他的丰功伟绩赞不绝口。C.“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几个字是对周总理一生最好的评价。D. 使用公筷公勺成为潮流,倍受市民推崇,这种“新食尚”成为时下的餐桌文化。B解析:“丰功伟绩”的意思是“对社会作出突出贡献,创造过巨大业绩”,用在这里不符合语境。嘶哑 汹涌 黎明腐烂嘶哑 汹涌 黎明腐烂yǎ读读写写右上角为“ ”第3课 《我爱这土地》多音字艾( )方兴未艾( )自怨自艾àiyì意为“事物正在兴起、发展,一时不会终止”假( )假如( )假日jiǎjià形近字涌( )踊( )恿( )yǒnɡ汹涌踊跃怂恿嘶( )撕( )厮( )sī嘶哑撕扯厮守sīsīyǒnɡyǒnɡ词语集注声音沙哑。 ( )(水)猛烈地向上涌或向前翻滚。 ( )时间词。天快要亮或刚亮的时候。 ( )机体由于微生物的滋生而破坏。 ( )形容程度深。 ( )嘶哑汹涌黎明腐烂深沉下列诗句中画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嗓子干涩发不出声音)B.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水猛烈地向上涌或向前翻滚)C.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有机体由于微生物的滋生而被破坏)D.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刺激使发怒)A多音字( )大陆( )陆拾陆lùliù【串句记忆法】原本陌生的两家人结成儿女亲(qìnɡ)家,就是亲(qīn)人啦。读“liù”时,是数字“六”的大写。字词清单形近字峡( )狭( )海峡狭窄xiáxiá墓( )暮( )幕( )坟墓日暮谢幕mùmùmù第4课 《乡愁》乡愁:深切思念家乡的忧伤的心情。邮票:邮政部门发行的、用来贴在邮件上表明已付邮资的凭证。海峡:两块陆地之间连接两个海或两个洋的狭窄水道。诗中指“台湾海峡”。大陆:特指我国领土的广大陆地部分(对我国沿海岛屿而言)。诗中指相对于“台湾岛”而言的“祖国大陆”。词语集注下列句中画线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代表着漂泊、隔离)B.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指坟墓有一平方米的大小)C.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显示了空间的隔离)D.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海峡虽然“浅浅”,爱国之情却是深不可测)B读读写写字词清单轻灵 娉婷( ) 鲜妍( )冠冕( ) 呢喃( )pīnɡyánɡuān miǎnní nán多音字【记少余多法】“冠”当帽子、形状像帽子或在顶上的东西讲时读“ɡuān”;其余的时候读“ɡuàn”。“娉”与女子有关,故为“女”旁。( )( )新鲜鲜为人知xiānxiǎn鲜第5课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串句记忆法】他花了点时间研( )究怎么让这些花开得更鲜妍( )。娉( )聘( )骋( )娉婷招聘驰骋pīnɡpìnchěnɡ形近字yányán形旁辨字法:女子体态娉婷美,耳听八方聘贤人,纵马驰骋任意行。词语集注轻灵轻快灵巧。( )形容女子的体态美。( )鲜艳美丽。( )古代帝王、官员戴的帽子。( )形容燕子的叫声。( )鲜妍娉婷呢喃冠冕只能形容女子。冠冕堂皇:形容表面上庄严或正大的样子。鲜妍:多用来形容精神面貌方面的光彩。鲜艳:多用来形容物的色彩。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少年时光非常美好,就像花儿一样鲜妍明媚。B.琴声悠然响起,时而舒缓如流泉,时而急越如飞瀑,时而清脆如珠落玉盘,时而低沉如呢喃细语。C.走进长白山原始森林,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松柏,挺拔高耸,娉婷威武。D.初春的阳光驱散刺骨的寒冷,和煦地照耀着大地,衔泥的飞燕迎来春日的暖阳,轻灵而惬意地飞翔在天空。C【解析】“娉婷”形容女子的姿态美。用在这里形容挺拔高耸的松柏不恰当。读读写写丰润 沉醉 忧戚( ) 勃发飘逸( ) 漫游 流盼 摇曳( )凝望( ) 枉然( )qīyìyènínɡwǎnɡ注意区别“拖拽(zhuài)”的“拽”。第6课 《我看》多音字( )红晕( )晕厥晕yùnyūn【串句记忆法】她飞奔(bēn)着迎向来投奔(bèn)自己的朋友。晕(yùn)车、晕(yùn)船。形近字揉( )蹂( )糅( )揉搓蹂躏糅合róuróuróu潮( )嘲( )潮汐嘲笑cháocháo翼( )冀( )翅翼冀北yìjì【串句记忆法】市书法家协会偕(xié)同市老龄委举办了楷(kǎi)书书法展。这些作品的陈列与展厅格局看起来十分和谐(xié)。丰润 fēng rùn:形容(肌肤等)丰满滋润。沉醉 chén zuì:比喻深深地迷恋某种事物,沉浸在某种境界里。忧戚 yōu qī:忧愁悲伤。勃发 bó fā:焕发,蓬勃生发。飘逸 piāo yì:飘浮,轻疾高飞或形容人气质好,动作自然好看。漫游 màn yóu:随意地不受拘束地游览。流盼 liú pàn:左右转动目光看。摇曳 yáo yè:摇荡。词语集注在文中是动词。还可以用作形容词,意为“洒脱、自然、与众不同”。陶醉:指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程度较轻。【解析】A.飘逸:飘浮,飘散。此处使用正确。B.忧戚:忧伤。此处使用正确。C.枉然:得不到任何收获;白费力气。此处不合语境,词义和“她终于停止了哭泣”矛盾。D.摇曳:摇荡。此处使用正确。典题演练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稍逊(xùn) 分外(fēn) 风骚(sāo) 摇曳(yè)B.嘶哑(sī) 鲜妍(yán) 腐烂(fǔ) 娉婷(pìn)C.柔嫩(nèn) 翅翼(yì) 冠冕(guàn) 枉然(wǎng)D.忧戚(qī) 咏赞(yǒng)飘逸(yì) 汹涌(yǒng)【答案与解析】D A.“分”应读“fèn”。B.“娉婷(pìn)”应读“pīng”。C.“冠”应读“guān”。●小试牛刀典题演练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沉醉 漫游 成吉思汉 俱往矣B.呢喃 坦荡 红装素裹 竟折腰C.风骚 凝望 原驰蜡象 射大雕D.勃发 丰润 一代天娇 无止息【答案与解析】C A.“汉”应为“汗”。 B.“竟”应为“竞”。D.“娇”应为“骄”。典题演练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B.哦,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忧伤)C.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礼帽)D.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答案与解析】C “冠冕”指古代帝王、官员戴的帽子。故选C。一、文学常识(作者作品)1.《沁园春·雪》毛泽东,他的诗文大气、开阔、雄浑、磅礴而又洒脱。2.《我爱这土地》艾青,代表作有:诗集《大堰河》《北方》,长篇小说《绿洲笔记》等。3.《周总理你在哪里》柯岩,当代著名作家,女诗人。4.《乡愁》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评论家。5.《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林徽因,她是新月派的重要成员之一。6.《我看》作者穆旦,“九叶诗派”诗人。文学、文体常识二、文体知识1.关于“词”。词,也称长短句,兴起于唐,盛行于宋。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词。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别体,所以词又称为“诗余”。一首词的字数、韵律、平仄、声调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又称为词牌。词人依照词谱填词,如《浣溪沙》《水调歌头》《如梦令》等。词可以没有题目,如果有,写在词牌后面。一首词称为一阕。词若有上下两段,就称为上下阕。2.象征。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以物征事的艺术表现手法叫象征。象征的表达效果是:寓意深刻,能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能给人以简练、形象的实感,能表达真挚的感情。3.意象和意境。“意象”就是融入了作者情思的客观物象。这个所谓的“象”就是客观的事物,“意”就是作者的感情。“意境”指诗歌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4.新格律诗的“三美”。(1)音乐美(音节)《我看》全诗一共五节,第一节押ao韵;第二节押i韵;第三节第一句承第二节的i韵,又换韵为a韵;第四节又换韵为i;第五节又换韵为iu和i。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2)图画美(辞藻)《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诗人所选的意象鲜艳而美丽,如“黄昏”“星子”“百花”“ 雪化后那片鹅黄”“初放芽的绿”“梦中的白莲”等,诗人将春天一系列美好的景物,饱含感情地描画出来,色彩鲜妍,如画一般美。(3)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乡愁》共4节,每节的结构、形式一样,句式整齐。(结构美)1.常识填空。(1)《沁园春·雪》的体裁是词,其中“沁园春”叫_______,题目是“雪”。这首词押____韵。(2)《周总理,你在哪里》是一首 诗,主要采用了_______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歌颂了周总理鞠躬尽瘁为人民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亿万人民对周总理的无限崇敬和思念之情。(3)《我爱这土地》运用了________手法,我们读这首诗时,感情基调应该是的。(4)《乡愁》全诗是采用______顺序、以_____为线索来写的。(5)林徽因是________诗人之一。她的诗多数是以个人情绪的起伏和波澜为主题,探索___________的哲理。(6)穆旦,原名查良铮,曾用笔名梁真,现代主义诗人、翻译家,是“ ”的代表性诗人。《我看》选自《_______________》。●小试牛刀穆旦诗文集词牌ao抒情反复象征深沉时间情感新月派生活和爱九叶诗派2.阅读《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回答下列问题。(1)这首诗为了描绘意境运用了哪些意象?明确:四月天、风、云烟、星子、细雨、花、月圆、新芽、白莲、燕。(2)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人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明确:这样的四月,该如苏东坡笔下的江南春景,明净、澄澈;和白莲花一样,美丽、带着爱的光辉。“你”已超越了这样的季节,“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伴春飞翔的燕子,美丽轻灵,带着爱、温暖和希望。1.单句和复句。★单句,是由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的句子,有特定的语调,能独自表达一定的意思的语言单位,不可再分析出分句的句子。★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上互不作句子成分的分句组成。比较以下句子:①我吃饭了。②我喝汤了。以上两个句子分别表达了两个意思,是两个单句。③我吃饭了,也喝汤了。④吃饭了,我也喝汤了。像③④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句组成的句子,就叫复句。组成复句的单句叫分句。语法修辞判断下列句子是单句还是复句。①我们知道,如果没有润滑剂来减少磨擦和磨损,机器就无法转运。②我们知道,他们也知道,只是双方没有通通气。③大家都有一支笔,有一张嘴,有什么理由拿出来讲啊!④我们要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⑤随后的颁奖仪式上,主办方请来了大满贯冠军名宿古拉贡给李娜颁发奖杯。⑥备受国人关注的本年度法国网球公开赛的女单决赛中,中国金花李娜成为第一个捧起网球大满贯单打冠军的亚洲选手。①④⑤⑥是单句;②③是复句。●小试牛刀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相连,后面分句所表示的意思比前面分句更进一层。分句之间的顺序固定,不能随意变动。递进复句必须使用关联词语。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又、更、而且、况且、何况、甚至、尤其、不但……而且、不仅……而且、不但……反而、尚且……何况、别说……连”等。2.递进复句和承接复句。承接复句也称顺承复句,连贯复句。几个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彼此顺序不能动。承接复句中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就、便、才、又、于是、后来、然后、接着、继而、终于、刚……就、首先……然后”等。递进复句关联词语两种复句承接复句关联词语●小试牛刀写出下列复句的类型。①这么热的天气,大人尚且受不了,何况是小孩子?(一般递进)②有些人一到这个年龄,却变得不可爱了,甚至叫周围的人感到越来越讨厌。(衬托递进)③他从包里拿出一张图纸,铺在炕上,低着头聚精会神地看着。(时间承接)④场院小屋的门大开着,屋里弥漫着一股火药味儿,遍地是被践踏乱了的干草,草上还有星星点点的几滴鲜血和几颗亮晶晶的手枪弹壳。(空间承接)⑤湖水滋润着湖边的青草,青草喂肥了羊群,羊奶哺育着少女的后代子孙。(事理承接)反复类型作用“——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你的人民世世代代想念你!想念你呵,想念你,——想——念——你…… ”反复与排比的区别“我们对着高山喊:周总理——”“我们对着大地喊:周总理——”“我对着森林喊:周总理——” “我们对着大海喊:周总理——”反复是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或突出某种情感而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所要表达的侧重点在于重复的词语或句子上。排比则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使用,侧重点不在相同的词语上。3.反复的修辞手法。连续反复间隔反复强调,增强语气或语势。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情感的作用。同时,反复的修辞手法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一)沁园春·雪 毛泽东1.《沁园春·雪》中概写北国雪景的(动静结合)句子是: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2.毛泽东《沁园春·雪》运用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方法(化静为动)描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3.《沁园春·雪》中描写作者想象景色(虚写)的句子是: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诗词默写4.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由写景到论史起承上启下(过渡)作用的句子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5.《沁园春·雪》中由“惜”字所统领的句子是: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6.《沁园春·雪》中点明全文主题,抒发诗人豪情壮志的句子是: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二)我爱这土地 艾青1.《我爱这土地》中最能表现诗人献身精神的句子是: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2.《我爱这土地》中直接抒情,表达主题(感情基调)的句子是: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二)我爱这土地1.《我爱这土地》中最能表现诗人献身精神的句子是: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2.《我爱这土地》中直接抒情,表达主题(感情基调)的句子是: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三)乡愁1.《乡愁》一诗中将思乡之情升华为家国之思的诗句是: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1.开篇总领全诗,点明“你”轻灵、多变特点的句子: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2.以四月几种美好意象作比,突出“你”无比美好的句子: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3.从视觉角度,以各种美好颜色为喻展示色彩斑斓灵动活泼的“你”的句子: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4.抒发作者内心满满的爱意、温暖和对新生事物的希望的主旨句: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五)我看 穆旦1.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春风的力度和温柔的句子是: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 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2.表达作者要与大自然合而为一,同悲同乐的愿望的句子是: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让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1)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______________?你在哪里?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____________________!(2)你是爱,是_____,是____________,你是人间的四月天!(3)哦,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哦!多少年来你丰润的生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沁园春·雪》甲词从写景过渡到议论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最能点明《我爱这土地》主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乡愁》诗中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巧妙的比喻,表达了作者渴求回到祖国怀抱的殷切期望。●小试牛刀你在哪里呵你的人民想念你暖希望永在寂静的谐奏里勃发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考点一:把握诗歌的节奏、语速、语调、重音例1:标出下面句子的节奏和重音,并说明理由。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北国 风光,千里 冰封,万里 雪飘。理由:这三句描绘了千里冰封,一片白茫茫的壮阔景象。“北国、千里、万里”重读,要读出雄壮的气势。例2:下面的四句诗,在语气、语速上该怎么读?要读出怎样的情感?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徐志摩《再别康桥》答案:开篇四句,语气要轻,语速要缓,读出不舍与眷恋之情。阅读考点······///●小试牛刀(1)下面的诗句,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B.伐木工人/正在回忆他/亲切的笑语C.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D. 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答案:D解析:A.只识/弯弓射大雕;B.伐木工人/正在回忆/他亲切的笑语;C.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2)选出对下列诗句的节奏、重音划分错误的一项( )A.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B.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C.哦!多少年来/你/丰润的/生命D.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答案】D【解析】按照句子成分划分,“然后我/死了”,应该为“然后/我死了”。· · ················· · ·考点二: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例1:找出诗歌的意象,并说明其象征意义。(课文示例)例2:结合诗歌中所选用的意象,想象出诗歌描绘的画面,说明营造出一个怎样的氛围情境。示例:我从《沁园春·雪》这首词的“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中,找到了“长城”“大河(黄河)”“山(山脉)”“原(高原)”这几个意象,这几句描写了长城、黄河、山脉、高原这些最能反映北国风貌的雄伟景观,描绘出了大河凝冻、千里冰封、一片白茫茫的壮阔景象。●小试牛刀(1)我从《周总理,你在哪里》这首诗的第二至五节中,找到了“高山”“大地”“森林”“大海”四个意象,这几节从不同侧面再现了周总理为人民辛劳一生的画面,刻画了周总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光辉形象。(2)我从《我爱这土地》这首诗的第一节中,找到了“鸟”“暴风雨”“土地”“河流”“风”“黎明”这些意象,作者把自己化身为一只喉咙已经“嘶哑”的鸟,通过歌颂饱含诗人独特情感的土地、河流、风、黎明等自然物象,营造出山河破碎、风雨飘摇的祖国景象。(3)我从《乡愁》第二节中,找到了“船票”这一意象,这一节描绘出了“我”成年后为生活奔波,与爱人聚聚离离,只能靠船票寄托愁绪的画面。(4)我从《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首诗的一、二节中,找到了“风”“云烟”“星子”“细雨”等意象,这些意象共同描绘出春风徐来、云烟拂面、星光点点、细雨轻洒的四月天的美好画面,让人感受到爱意和温暖。(5)我从《我看》这首诗的一、二节中找到了“春风”“青草”“飞鸟”“晴空”“流云”等意象,春风吹拂着如波浪一般起伏的青草,遥远的湖水也似乎荡起了“绿潮”,飞鸟在天空展翅逐渐滑翔至远空深处,夕阳染红的流云映照着红色的大地,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春日夕阳图。考点三:感知诗歌中表达的情感知人论世-----了解诗人生平、创作风格以及诗歌的创作背景,感知诗歌中表达的情感。例1:《沁园春·雪》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和当代英雄的赞美。例2:《周总理,你在哪里》一诗,表达出人民对周总理的深切缅怀之情。例3:《我爱这土地》写于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着诗人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表达出诗人炽热、真挚的爱国情怀。例4:通过《乡愁》一诗,人们也足以感受到诗人对祖国大陆的思念之情。例5:《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从写作背景来看,可能是诗人为悼念徐志摩而作,表达自己深切的怀念;也可能是为自己刚出生的孩子所作,表达儿子出生的喜悦以及对儿子的希望。例6:《我看》描写了大自然美好温馨的画面,抒发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对自由的憧憬,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愿以热血、青春报效祖国的深情。●小试牛刀(1)填空。《沁园春·雪》的风格是_______的。《周总理,你在哪里》首尾两节通过问与答抒发了亿万人民对周总理的______、_______之情。《我爱这土地》的情感基调是_______的。《乡愁》寄寓了诗人所代表的千万海外游子的思乡之情以及_____ 心声。《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表达了林徽因对____ 的赞颂。《我看》流露出作者对_________,对_______ 的热爱,赞美之情。豪放敬爱怀念深沉爱国爱大自然对生命(2)根据下面小诗的内容和意境,续写诗句。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我原想捧起一朵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不唯一)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其中最主要的是描写和抒情。描写的方法有: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点面结合、正侧面描写、远近高低相结合、色彩搭配、白描手法等。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对偶、排比、反复等。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考点四:诗歌常用的艺术手法●本单元诗歌使用到的艺术手法有:1.动静结合,虚实相映。(《沁园春·雪》)2.修辞手法:比喻、对偶、拟人、借代(《沁园春·雪》)反复、呼告(“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你在哪里啊,你在哪里?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你的人民想念你!”)、排比等。3.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沁园春·雪》)4.象征手法。(《我爱这土地》)考点五:任选角度品味诗歌我们可以从内容、结构、情感、手法、语言等任选一个角度加以赏析。1.内容。(1)读完《周总理,你在哪里》一诗,你觉得周总理到底在哪里?用诗中一句话概括。明确:周总理,永远居住在人民心里。(2)你从标题“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中感受到了什么?明确:诗题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你”比作人间的“四月天”,突出“你”的美好,表达了作者对“你”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副标题则对这种情感进行了更加鲜明的强调。(3)从《我看》所表达的内容上看,前两节与后三节主要写了什么?明确:题目为“我看”。春天的傍晚,在瑰丽的大自然面前,诗人激情澎湃。前两节是“我所看”,后三节是“我所思”。2.结构。(1)《沁园春·雪》下阕开头两句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明确:承上启下。前句总括写景,再次赞美祖国山河。后句总领下文抒情 ,指出历史上许多英雄人物为祖国的壮丽河山而倾倒。(2)《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诗中第一行和最后一行是什么关系?有什么作用?明确:本诗中第一行和最后一行重复,首尾照应,有一种循环往复之感。第一行中诗人直接点明“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个主题,但“我说”二字表明诗人的态度是含蓄而矜持的,通过中间一系列的比喻,最后诗人非常直接肯定地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使用重复,再次强化主题。3.手法。(1)《我爱这土地》本诗的开头作者为什么将自己假设成一只鸟?明确:用假设语句,以“鸟”为意象,象征诗人自己,生动形象,增添了诗歌的韵味,具有感染力,而且能够让人产生联想:鸟既如此,何况人乎?拓展了诗的意境。(2)《沁园春·雪》中是如何运用动静结合、虚实相映的手法的?明确:静景如“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动景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这些是实景。“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是虚景。这样动静结合,虚实相映,描写出了北国壮丽的风光,赞美之情溢于言表。4.语言。(1)“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作者为什么不用“赞美”而用“折腰”?明确:此句在全词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赞美”一词在全词中表达情感比较单薄、单一,并且在音韵上不符合本词要求。“折腰”本是鞠躬、倾倒的意思,这里有赞颂、赞美之意,且比“赞美”程度更深,更能体现无数英雄为祖国壮丽河山而倾倒之情。(2)品析下列诗句所包含的意义。“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明确: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目睹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现实,对祖国爱得越深,心中的痛苦就越强烈。(3)《乡愁》中“海峡”为什么要用“一湾浅浅”来修饰?明确:正因为浅,容易过去、容易望见,这样的分离才真正令人痛苦,而这种分离还不知什么是尽头。作者在这里传达出了一种可望不可即的折磨。这种折磨停留在分隔两地的海峡上,也就传达出了每一位游子的心声。海峡阻隔来往的人们,但阻止不了这里的人们对家乡的无尽的思念。(4)从修辞角度赏析“笑响点亮了四面风”中“点亮”一词的妙处。明确:“点亮”一词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让人联想到明亮的火焰,打通了人的听觉和视觉,本是无形的“四面风”竟被“你”的“笑响”点亮,这就使“笑响”顿时具体可感了起来,并赋予了风以灵气和生命力,突出了“你”笑声的爽朗、清脆、悦耳,营造了一个清新明快的意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九上第一单元复习讲义.doc 九上第一单元复习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