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年七月高一期末统一调研测试语文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早在数万年前,人类文明便在江河、湖泊等水源旁悄然萌芽。数十年前,人们赋予这些湿润的地方一个独特的名字一湿地。它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的三大生态系统。湿地,顾名思义就是富含水分、湿润的地方,是陆地与水体的过渡地带,通常分为自然和人工两大类型。自然湿地包括沼泽、湿原、滩涂、泥炭地等水域地带,以及水深不超过六米的浅海区、河流、湖泊等;人工湿地主要有水稻田、水库、池塘等。全世界湿地的总面积约为800万平方千米,约占地球陆地面积的6%;我国湿地面积约56.35万平方千米,有64处国际重要湿地和602处湿地自然保护区、1600余处湿地公园,居世界第四位、亚洲第一位。湿地同时兼具丰富的陆生和水生动植物资源,形成了其他任何单一生态系统都无法比拟的天然基因库。其独特的水文、土壤和气候为地球20%的生物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湿地的一个重要作用是调节水分平衡。有人把湿地比喻为天然海锦,因为它可以容纳大量水分一一当洪水来临时,湿地表面被水淹没,底层土壤充分吸水;到了千旱的时候,湿地保存的水分会流出,成为水源,补给周边河流和地下水。有了湿地,就像给周边区域上了一份水分调节的安全保险,让这些地方抵抗洪水和干旱的能力都大大增强。高一语文试卷第1页(共10页)》湿地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通过水分循环来改善局部气候和空气质量。植物能大量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这些植物死亡后,残体会交织在一起,在湿地上形成疏松的草根层,碳元素便以固态形式保存了下来:随着湿地的水分蒸发,碳元素又会源源不断地以气态形式输送到大气中。人体中的肾脏,发挥调节身体水分循环、新陈代谢的作用,这与湿地对于地球的意义相似,所以,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摘编自《到底什么是湿地?一起去揭开它神秘的面纱》)材料二:武汉大学凌波门外的跳水台上,助跑、起跳、腾空、入水一道优美的孤线划过背景布一般湛蓝的天慕,在这片水面上腾起一圈雪白的浪花。“我今年65岁,从12岁开始跳水,在东湖跳水已经半个世纪了。你瞧,现在这水质多好!往前数20年可不是这样,水面漂着油花儿,还能闻到腥臭味儿。”“老武汉”孙俊是凌波门跳水队的队长,他用毛巾揩着脸,讲起他和东湖的过往。曾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教授顾延生带领团队在江汉湖群布下钻孔,通过钻取沉积物分析湿地演变,结果显示东湖的污染在逐年加剧。这还不是最大的问题,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扩张,湖泊湿地面临被围垦、图占、填埋的问题。地球之肾,该拿什么去呵护你?武汉拿出的“大招”是法治,唯如此,才能形成长效机制。2010年,武汉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率先出台《武汉市湿地自然保护区条例》,将湿地保护正式纳入法治轨道。此后,一系列规章制度逐步出台,形成一整套守护湿地安全的制度体系。站在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七壕保护(监测)站纵目远眺,但见湖岸芦苇摇曳,远处洲滩鸥鸟悠然。“17.4万亩的沉湖,是江汉平原上最大的淡水湖泊沼泽湿地。”武汉市蔡甸区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程师冯江介绍,沉湖湿地是东亚一澳大利亚全球候鸟迁徙通道的重要越冬地、停歇地和繁殖地,被专家誉为“湿地水禽遗传基因保存库”。然而,在沉湖湿地6.7万亩的试验区和1.9万亩的缓冲区内,都分布着一些村庄。鸟儿常常啄去庄稼幼苗,或到鱼塘取食鱼虾,导致农户减产,严重的时候减收超三分之一。“乌儿吃了庄稼和鱼虾,我们吃啥?”村民们感到无奈。2013年10月,《武汉市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暂行办法》推出,核心只有一条,就是政府掏钱,请鸟儿“吃饭”。“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的农田和鱼塘,按照从高到低的标准进行经济补偿。2019年,全面取缔沉湖湿地核心区和缓冲区内的种植、养殖生产经营活动,退养面积近7.8万亩,退养区域纳入统一生态管护。沉湖湿地的蝶变,只是武汉谋划湿地保护“法治篇”的缩影。2016年,武汉颁布《武汉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条例》,将全市近70%的国土空间纳入基本生态控制线保护范围。2021高一语文试卷第2页(共10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