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八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A.有误,“连翘”的“翘”应读作“qiáo”;
B.正确;
C.有误,“挑拨离间”的“间”应读作“jiàn”;
D.有误,“蓦然”的“蓦”应读作“mò”。
故选:B。
2.A.有误,“连翘”的“翘”应读作“qiáo”;
B.正确;
C.有误,“挑拨离间”的“间”应读作“jiàn”;
D.有误,“蓦然”的“蓦”应读作“mò”。
故选:B。
3.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A.不恰当,“扑朔迷离”形容事物错综复杂,难以辨别真相。不符合语境;
B.恰当,“叹为观止”形容所见事物好到极点,符合“光辉诗篇令人赞叹”的语境;
C.不恰当,“可歌可泣”多用于形容英勇悲壮的事迹,与诗篇的文学价值无关;
D.不恰当,“目空一切”形容高傲自大,与语境中对诗篇的赞美完全相反。
故选:B。
4.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病句、词性、句子成分。
A.有误,引号内的完整引用为独立成句,句末标点应放在引号内;
B.有误,划线句子“让我们选择经典,诵读经典,感悟经典”存在语序不当,应调整为“选择经典,诵读经典,感悟经典”;
C.有误,文段中加点的“从”是介词,“最”是副词;
D.正确。
故选:D。
5.A
6.(1)其翼若垂天之云
(2)万籁此都寂(注意“籁”的书写)
(3)如闻泣幽咽
(4)半匹红纱一丈绫
(5)系向牛头充炭直
(6)身长翅膀吧脚生云
7.C
8.(1)第一问:《说文解字》;第二问:《诸子第十》。
(2)示例一:朱赫来既是保尔的朋友,也是保尔革命道路上的引路人。朱赫来教会了保尔拳击,培养了保尔朴素的革命热情;朱赫来为了躲避搜捕,藏到了保尔家,在保尔家里,朱赫来给保尔讲述了很多革命道理,保尔后来在他的影响下参加了红军。在朱赫来的指引下,保尔百炼成钢,最终成长为具有钢铁般意志的革命英雄。
示例二:丽达与保尔并肩作战,是保尔的政治指导员,也是保尔的第二个恋人。在保尔筑路饥寒交迫时,丽达担心保尔受冻托朱赫来捎给他一件短大衣,带给他温暖和精神的慰藉;丽达爱憎分明,热爱自己信仰的共产主义与保尔志同道合、配合默契,经常帮助保尔,帮他提高认识。
示例三:阿尔焦姆是保尔的哥哥。保尔的成长多亏了阿尔焦姆的保护与支持:保尔被普罗霍尔打了之后,阿尔焦姆去揍了普罗霍尔一顿;在被迫给德国人开车的时候,阿尔焦姆并没有屈服,而是毅然决定反抗,这种反抗精神影响了保尔,让原本就具有反抗精神的保尔内心的抗争之火悄然孕育,这才造就了保尔后来为了无产阶级、为了革命事业不顾一切的奋斗精神。
(3)示例:低碳饮食,强身健体。
9.C
10.“心事一杯”中饱含了诗人离别时的不舍之情;对友人征途的关心与担忧;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对友人建功立业的期望。
译文:
作为行客面对着飞蓬,手持金鞭指挥着骏马。远行万里之外求取功名,万千心事全寄托在一杯别酒中。安西在燕支之北,长安在秦岭太白峰以东。离别时不要难过,就让宝刀来实现你的雄心壮志吧。
11.C
12.B
13.ACF
14.皇帝同意他的建议,令尚书省商议后实行。
15.①心系百姓,兴利除弊。他建议依例调换官吏以除民害;在适宜种小麦的徐、邳两地,允许百姓交纳小麦充当粮税,以便利民众。这两条建议都得到了皇帝的采纳②敢于直言,富于远见。胡沙虎贿赂权臣,图谋复出,满朝官员无人敢言,只有张行信再三提醒皇帝不要起用胡沙虎,胡沙虎后因谋逆被诛杀。③不惧权贵,排斥庸才。在他的劝谏下,遇敌即溃的皇族败将完颜讹可被下狱治罪。
16.B
17.①逻辑顺序
②聚焦于 AI 可能对人类说谎的现象及原因
18.“很少”一词表示频率低,说明用户大多数情况下不会怀疑AI的回答,但并非完全不怀疑,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避免了表述的绝对化。
19.不赞同。由材料三可知,驾驭AI需要具备调用力、批判性思维等多种能力,这些能力的获得离不开学习;而且AI学习只是对传统读书的补充,不能替代读书,只有不断输入新信息更新认知,才能当好AI的主人,所以人们仍需辛苦学习。
20.①登上山顶舍身崖;②遥望夕阳中的泰山,向她行注目礼,表达敬意
21.①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云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云在泰山面前被阻挡、消散的情景,从侧面衬托出泰山的雄伟高大。
②运用对比的手法,将国外教堂里人与上帝幽会的自卑自怯和在岱顶与天帝对话的坦诚大胆进行对比,突出了在岱顶与天对话时人的气魄和氛围的不同,强调了泰山独特的地位和给人带来的感受。
22.作者从不同角度描写在舍身崖见到的景物。先写远处凄迷朦胧,不知何方世界;接着写近处对面的山,或陡立如墙,伟岸英雄,或奇峰突起,逸俊超拔;再写四周怪石,或横出山腰,或下探云海,或中裂一线,或聚成一簇;还写了风呼呼吹过,云急急扑来又偃旗息鼓的情景。所写景物特点是雄伟、奇特、壮观,展现出泰山的磅礴气势。
23.作者大量引用古人诗词和刻石文字,一方面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文化底蕴;另一方面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不同身份的人在泰山倾诉的内容,突出了泰山在人们心中的重要地位,是人们表达思想、寄托抱负、抒发情感的重要场所,表达了作者对泰山的赞美和敬仰之情。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八年级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2分)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连翘(qiào) 归省(xǐng) 戛然而止(jiá) 目眩神迷(xuàn)
B.凫水(fú) 亢奋(kàng) 辗转反侧(zhǎn) 怒不可遏(è)
C.褶皱(zhě) 缄默(jiān) 挑拨离间(jiān) 接踵而至(zhǒng)
D.蓦然(mù) 寒噤(jìn) 销声匿迹(nì) 同舟共济(jǐ)
2.(2分)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羁绊 演绎 格物致知 振耳欲聋
B.燎原 帷幕 人情事故 出类拔萃
C.驰骋 喧哗 轻歌曼舞 不修边幅
D.浮燥 震撼 名副其实 天衣无缝
学校拟举办主题为“向经典文学致敬”的语文学习活动,请你参加撰写宣传语、布置展览板、名著知新意等任务。
任务:“启 阅经典”撰写宣传语。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从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诗经》开始直至今天,诗歌的芬芳源远流长,历久弥新。《诗经》拉开了中国诗歌的帷幕,从此,诗人纷至沓来,光辉的诗篇无不令人甲_____。经典文集,有的匠心独运,使人读之清醒;有的柔情万种,使人读之怅惘;还有的追溯朝代往事,使人读之明理。通过阅读经典作品,我们获得了内心的宁静与力量。 五月,是草木葳蕤、雎鸠鸣唱的季节;五月,也是放下羁绊、打破缄默的季节。在这诗意萦绕、充满激情的日子里,让我们选择经典,诵读经典,感悟经典。
3.文中甲处用词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扑朔迷离 B.叹为观止 C.可歌可泣 D.目空一切
4.下列对文段中各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后面的“,”应在双引号内。
B.划线句子“让我们选择经典,诵读经典,感悟经典”存在语序不当,应调整为“诵读经典,选择经典,感悟经典”。
C.文段中加点的“从”是副词,“最”是介词,“追溯”是动词。
D.“《诗经》拉开了中国诗歌的帷幕”中,“拉开”是谓语,“帷幕”是宾语。
任务二:“习·研典意”布置展览板
5.(2分)展板导语的部分句子语序错乱,请你重新排序(  )
①古人曾说:“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
②社会在不断发展变革,不变的是人们对阅读的寄托和痴迷。
③古往今来,读书对个人品质修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④阅读正是让人们在纷扰间寻求诗意栖息、找到心灵安慰的大门。
⑤当今流行:“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A.③①⑤②④ B.②③⑤④① C.③①②④⑤ D.②①⑤④③
6.(6分)请用古诗文将展板的诗句补充完整。
经典诗句展现出深刻的哲理与情感:《北冥有鱼》中的“怒而飞,(1) ”以磅礴之势描绘了鲲鹏展翅的壮阔景象;《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2) ,但余钟磬音”以动村静,渲染出古寺的幽深空灵;《石壕吏》中的“夜久语声绝,(3) ”通过细微的声响刻画了战乱中百姓的悲苦:《卖炭翁》中“(4) ,(5) ”则以鲜明的对比,揭露了宫市制度的不公与掠夺本质;《回延安》中“(6) ,再回延安看母亲”将延安比作母亲,表达了作者对延安的深切眷恋、无比热爱之情,这些诗句或写景,或讽喻,或抒情,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学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
7.(2分)请你从下列诗文常识中,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
A.《关雎》《蒹葭》按配乐性质划分均属于《诗经》中的“风”,属于地方民歌。
B.《北冥有鱼》节选自《逍遥游》,《庄子》善用寓言故事说理,想象雄奇瑰丽。
C.《小石潭记》《马说》均为“唐宋八大家”的作品,主要通过议论表达作者情志。
D.《社戏》之“戏”,洋溢江南情调:《安塞腰鼓》之“鼓”,粗犷豪放,高原风骨。
任务:“传 继典志”名著知新意。
8.(8分)中国文化中有关“和”的思想博大精深,请从经典名著中寻找有关“和”的知识,回答问题。
资料一
提示:“这一章,不仅是对汉字知识的梳理,更似一首深情的文化恋曲,让我们于字里行间,触摸到文字的温度,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绵延不绝的生命力。”
(摘选自《经典常谈》)
资料二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近。
(摘选自《抱朴子 博喻》)
资料三
舌尖上的碳排放
分类 调研成果
食材 碳排放之王——牛肉
从动物性食物的碳足迹系数看,牛肉的系数几乎达到了羊肉的1.6倍、猪肉的5倍和禽肉的5.5倍。每生产1千克牛肉,就相当于向大气排放3.6-6.8千克二氧化碳。
菜系 总排放量的角度出发,温室气体排放前三的菜系分别是火锅、川菜和西餐,其中火锅占全国餐厅总排放的比重最大,达到了18.8%。重庆火锅餐饮食物浪费的碳足述约为0.4kgCO2eq/(人 餐)。
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研究显示,每道菜的平均制作时间为28分钟。火锅的时间最长,达到90分钟,为每道菜1.33kg二氧化碳当量。
烧烤和西北菜的制作时间也较长,分别为73分钟和50分钟。
(摘选自《饮食与健康》)
近年来,各类“吃播”节目备受社会关注。在社交平台上,网络主播们通过直播、拍摄短视频等方式展现各种美食。然而,为了吸引流量、博人眼球,有的主播在探店时将各式菜品摆满桌面,每道菜却只吃一两口,直播完直接倒掉;有的主播以荒诞、怪异的方式,将好好的食材做得无法下咽。种种另类“吃播”行为,折射出一种担曲的食物观。看似新奇、有趣,实则既浪费食物,也有损主搭身体健康,不利于改善网络生态、培厚社会文明。
(摘选自《人民日报》)
(1)参考资料一,如果想要了解“和”字的字源演变及其文化内涵,需要查阅中国第一部字典 ;了解墨、道、法等学派对“和”的看法,需要阅读 (目录章节)(2分)
(2)外国名著中也有“人和”,参考资料二,请从下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三个人物中任选一个人物,谈谈其和保尔之间的具体关系以及对保尔的影响。(3分)
朱赫来 丽达 阿尔焦姆
(3)学校准备在食堂张贴一张低碳饮食结构金字塔图,请你结合资料三为其拟一条宣传语,并说明理由。(3分)
二、阅读与鉴赏(44分)
(一)(6分)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下列各题。
送李侍御赴安西①
【唐】高适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②。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③燕支④北,秦城太白东⑤。
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注释】①安西:即安西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②骢(cōng):毛色青白相间的马。③虏障:类似碉堡的防御工事。④燕支:山名,在今甘肃。⑤太白东:指秦岭太白峰以东的长安。
9.下列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从题目中的“送”字可看出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均为送别之作,两首诗的情感基调也相似。
B.首联以“金”“铁”饰“鞭”“骢”,平添力度,“行子”意气昂扬的英姿如在眼前。
C.颈联连用地名尽显广阔意境,使人联想到安西与长安万里之遥,抒发作者归乡无望的愤懑。
D.尾联看宝刀的动作,让人联想到挥刀奋击的战斗场面,表现了豪迈的英雄气概。
10.请结合全诗,说说颔联的“心事一杯中”中饱含诗人的哪些“心事”。(4分)
(二)(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张行信传
张行信,字信甫。登大定二十八年进士第,累官铜山令。明昌元年,以廉擢①授监察御史。泰和四年四月,召见于泰和殿,行信因言二事:一依旧移转吏目以除民害;一徐、邳②地下宜麦,税粟许纳麦以便民。上是其言,令尚书省议行之。
崇庆二年为左谏议大夫。时胡沙虎已除名为民,赂遗权贵,将复进用。举朝无敢言者,行信乃上章曰:“胡沙虎跋扈强梁③,媚结近习,以图称誉。自其废黜,士庶莫不忻悦。今若复用,惟恐为害更甚前日。”书再上,不报。及胡沙虎弑逆,人甚危之,行信坦然不顾也。胡沙虎诛,上封事言正刑赏。
权元帅右都监内族讹可④率兵五千护粮通州,遇兵辄溃,行信上章曰:“御兵之道无过赏罚使其临敌有所慕而乐于进有所畏而不敢退,然后将士用命而功可成。若讹可败衄⑤,宜明正其罪,朝廷宽容,一切不问,臣恐御兵之道未尽也。”诏报曰:“卿意具悉,讹可等已下狱矣。”
(摘选自《金史》,有删改)
[注]①擢(zhuó)授:提升。②徐、邳:地名。③强梁:强横,强悍果决。④讹可:指完颜说可,人名,金朝宗室大臣。⑤衄(nǜ):伤败。
11.下面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明昌”“崇庆”与《大道之行也》中“是谓大同”的“大同”都是皇帝年号。
B.“一依旧移转吏目以除民害”的“除”,与柳宗元《小石潭记》中“凄神寒骨”的“凄”都为使动用法,词类活用。
C.“行信因言二事”中的“因”字典中的义项有“沿袭”“凭借”“于是”等,此句中应作“于是”解。
D.“卿意具悉”的“悉”,是“全、都”的意思,与《桃花源记》中“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的“悉”,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张行信建议在徐、邱两地允许百姓交纳小麦充当粮税,以便利百姓。
B.满朝官员对胡沙虎贿赂权贵不敢言,只张行信上书反对,且两次都得到了回应。
C.胡沙虎弑君叛逆,众人皆感危险,而张行信坦然面对,后又提出刑罚赏赐建议。
D.张行信认为治军应赏罚分明,以此激励士兵们英勇作战取得胜利。
13.文中画横线句有三处需要断句。(3分)
御兵之道A无过B赏罚C使其临敌D有所慕E而乐于进F有所畏G而不敢退
14.借助下面资料,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上是其言,令尚书省议行之。
是:①正确,对;②这,这样;③赞同,认为正确;④表判断;⑤凡是,所有的。
15.有人评价张行信是“士大夫的典范”,请结合文章,分析张行信的形象特点。(4分)
(三)(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真实的社交软件中,用户发布内容后收到的网友回复基本是不可控的,对于绝大多数社交平台用户来说,发布后的评论区偶尔会有个把陌生网友来竖个大拇指以表赞同。
但在Social AI里用户可以自由制定自己想要的,从“支持者”“乐观者”“思想者”“喷子”“书呆子”“怪咖”到“怀疑论者”“幽默大师”“知识分子”等社交氛围,种类繁多。对此,心理咨询师董舒琪认为,这种“定制”,对于那些在网上分享日常却得不到回应的人来说,能给予他们一种被关注和重视的感觉,在一定程度上提供心理上的安慰和支持,但这个应用有可能让用户变得更加自虑。当用户的观点总是得到AI的花式支持时,他们可能会过度自信,对自己的看法产生不恰当的高估。如果用户过度依赖这个应用,可能会在真实世界中变得更加孤立。他们可能会减少与真实人类的交往,沉浸在自己理想化的社交气氛中,难以面对现实中的不同意见和挑战。
材料二:
虽然人工智能(AI)的有些认知是人不能理解的,但是,人的有些认知也是AI不能理解的,比如情感。因此,AI人工智能极有可能对人类说谎。
AI可以模拟人的意识、思维,有时比人更加智能,但AI为什么会说谎呢?因为AI的各种复杂功能是通过人工编程实现的,通俗地讲,AI是由人工“训练”出来的机器,就像有些宠物会做出一定难度的动作一样,都是经过长期训练的结果。
当然,AI说出的谎言绝不是人类有意训练的结果,而是你提出的问题怡好AI是没有被“训练”的方面,AI不得不虚构或捏造一个答案。因为机器人没有接受过相关内容的训练,所以有问必答的机器人只能胡说入道,这种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在业界被称为“幻觉”。
由于用户很少怀疑AI的这种回答,所以难以发现“幻觉”,或许会因此造成损失。为此,各个大模型平台一直都在尝试各种修改方案,避免AI系统生成虚假答案,但一直没有研究出识别AI说谎的好方法。
材料三:
驾驭AI的人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呢?要具有“调用力”,我们得有点学识,知道干什么事情需要调用什么工具,掌控感来自对工具的把握;还要具有“批判性思维”,AI给出预测,给出方案,我们要拍板做选择,要会明辨是非;我们还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思维”,并不是一定要会编程,但要善于结构化、逻辑化地思考;还要懂得艺术和哲学,让我们更善于理解他人,提高我们的判断力;还需要一定的“传播力”和“说服力”,能把复杂的想法说清楚,能让别人接受我们的观点。
AI时代,我们应该如何学习?让对话式学习成为可能:我们把感兴趣的问题抛给AI,在不断速问中,我们也更清晰自己的需求,并遂步形成自己的观点和决策。
这能替代读书吗?不能。这不是替代关系,而是很好的补充。通过和AI的对话,我们更快地了解一个作品的主要观点,一个领域的核心问题,判断是否需要深入学习,然后我们有选择地进行深入阅读。我们不断需要新的信息来更新自己的认知,只有这样不断输入,我们才可能源源不断地输出,不断冒出新的想法,才能当好AI的主人。
(摘选自《科学新生活》)
16.下列有关材料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一项是(3分)
A.由材料一推断可知AI社交可以缓解现代社会带来的狐独感。
B.Social AI能给人被关注和重视之感,提供安慰和支持,因此会让人变得更加自恋。
C.材料二中指出对于AI说谎的现状,目前还没有较好的识别方法。
D我们要有“批判性思维”,在AI给出预测方案后,仍然要作出判断。
17.下面是三则材料的写作思路,请依据材料补充完整。(2分)
①三则材料的说明顺序为
②请根据三则材料内容,完善下面思维导图。
18.请结合说明文语言特点,分析划线句子“由于用户很少怀疑AI的这种回答,所以难以发现‘幻觉’,或许会因此造成损失”中“很少”一词的表达作用。(3分)
19.有同学认为,AI技术与生活的融入越来越多,不久的将来,人们都可以不用很辛苦地学习了。你是否赞同这种看法?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3分)
(四)(14分)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回答问题。
泰山——人向天的倾诉
梁衡
①我曾游黄山,却未写一字,其云蒸霞蔚之态,叫我后悔自己不是一名画家。今我游泰山,又遇到这种窘态。其遍布石树间的秦汉遗迹,叫我后悔没有专攻历史。呜呼,真正的名山自有其灵,自有其魄,怎么用文字描述呢?
②我是乘着缆车直上南天门的。天门虎踞两山之间,扼守深谷之上,石砌的城楼横空出世,门洞下十八盘的石阶曲折明灭直下沟底,门楼上有一副石刻联:“门辟九育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我倚门回望人间,已是云海茫茫,不见尘寰。
③渐走渐高,泰山已用她巨人的肩膀将我们托在凌霄之中。我登上山顶的舍身崖,凭栏望去,选处凄迷朦胧,不知何方世界。近处对面的山或陡立如墙,伟岸英雄;或奇峰突起,逸俊超拔。四周怪石或横出山腰,或下探云海,或中裂一线,或聚成一簇。风呼呼吹过,衣不能披,人几不可立。云急急扑来,一头撞在山腰上就立即被推回山谷,被吸进石缝,这狂啸着、似乎要淹没世界的云海雾海,一到岱顶石前,就偃旗息鼓,落荒而去。此时此景叫我感到泰山就是天地间的支柱。再田头看那些象征坚强生命的劲松,它们攀附于石缝间不过是一点绿色的苔痕;那些象征种灵威力的佛寺道观,填缀于崖畔岩间。不过是些红黄色的积木。倒是脚下这块曾使孔子小天下的巨石探于云海之上,迎风沐雨,向没有尽头的天空伸去。泰山,一切在你的面前都是这样的卑微。
④这岱顶的确是一个与天对话的好地方。各种各样的人在尘世间活久了,总想摆脱地心的吸力向天而去。于是他们便选中了这东海之滨、齐鲁平原上拔地而起的泰山。泰山之巅并不像一般山峰尖峭锐立,顶上平缓开阔,这里有平台可徘徊思索,有亭可登高望日,有许多巨石可供人留字,好像上天在它的大门口专为人类准备了一个进见的丹墀,好让人们诉说自己的心愿。我看过几个国外的教堂,你置身其中仰望空阔阴森的穹顶,及顶窗上射进的几丝阳光,顿觉人的渺小。但你一出教堂,就觉得刚才是在人为布置好的密室里与上帝幽会。而在岱顶,你会确实感到不是在密室而是在天宫门口与天帝对话,同是表达人的崇拜,但那气魄,那氛围,那效果,迟然不同。前者是自卑自怯的窃窃私语,后者是坦该大胆的直抒胸晚,不但可以说,还可以写,而纸就是这些极大极硬的花岗石。
⑤这里几乎无石不刻,大者洗削整面石壁,写洋洋文章;小者暗取石上缓平之处,留一字两字。山风呼啸,石林挺立,秦篆汉隶旁出左右。千百年来,各种各样的人们总是这样挥汗如雨、气鸣吁呼地登上这个大舞台,在这里留诗留字,借风势山威向天倾诉自己的思想,表达自己的意志。你看,帝王来了,他们对岱岳神是那样的虔诚,穿着长长的衮服,戴着高高的皇冠,又将车轮包上蒲草,不敢伤害岱神的一草一木。他们受命于天,自然要到这腐天最近的地方,求天保佑国泰民安。诗人来了,他们要借这山的坚毅与风的狂舞铸炼诗魂。李白登高狂呼“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杜甫沉吟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志士来了,他们要借苍松,借落日,借飞雪来寄托自己的抱负。一块石头上刻着这样一首诗:“眼底乾坤小,胸中块垒多。峰顶最高处,拔剑纵狂歌。”革命家来了,徐向前刻石“登高壮观天地间”陈毅刻石“泰岳高纵万山从”。还有许多字词石刻如“五岳独尊”“登峰造极”“擎天捧日”“仰观俯察”等等,其中“果然”两字最耐人寻味。确实,每个中国人未来泰山之前谁心里没有她的尊严、她的形象呢?一到极顶,此情此景便无复多说了。
⑥我们步行下山,天将黑时到了泰安城里的岱宗庙。这庙和北京的故宫一个格式,只是高度低了三砖。在中国就像只有皇帝才配有一座故宫一样,哪还有第二座山配有这样一座大庙呢?岱岳之神不是寺院里的观音,更不是材口庙里的土地、锅台上的灶君,是整个民族心中的文化之神,是充盈于天地之间数千年的民族之魂。我站在岱庙的城楼上,遥望夕阳中的泰山,默默地向她行着注目礼。
(有删改)
20.本文记述了作者游泰山的经历,请你理清作者的游踪,完成表格。(4分)
所至(游踪) 坐缆车到达南天门 ① 步行下山至岱宗庙
所感 回望人间云海茫茫,感叹泰山高大 感叹世间一切在泰山面前的卑微渺小 ②
21.请结合语境,品析文中画线语句。(4分)
①云急急扑来,一头撞在山腰上就立即被推回山谷,被吸进石缝。这狂啸着、似乎要淹没世界的云涛雾海,一到岱顶石前,就偃旗息鼓,落荒而去。
②前者是自卑自怯的窃窃私语,后者是坦诚大胆的直抒胸臆,不但可以说,还可以写,而纸就是这些极大极硬的花岗石。
22.作者是如何描写在舍身崖见到的景物的?并结合内容分析所写景物及特点。(3分)
23.请你分析第⑤段加点文字,说出作者大量引用古人诗词和刻石文字的作用。(3分)
三、写作与表达(50分)
24.为激发初一新生的阅读兴趣,学校图书馆拟组织以“我的阅读故事”为主题的演讲活动,听众即为初一新入学的学弟、学妹,请你以学长的身份写一篇演讲稿参与本次活动。
要求:①题目自拟。
②演讲内容要充实,要有针对性和感染力。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学校、班级、姓名等相关信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