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二、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下列小题。(7分)
【材料一】
①2021年12月13日,有两个词语入选“2021年度中国蝶体十大流行语”,它们就是
“碳达峰”和“碳中和”。所谓“碳达峰”就是在某一个时刻,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
最高值,之后逐步回落;所谓“碳中和”就是一。(见下图)碳达峰与碳中和一起,筒
称“双碳”。
碳中和
我们的工农生产、交通运输等,
会产生温室气体,
这些温室气体的总量,
C,10I"
lmancarco
叫碳排放量。
温室气体主要成分:二氧化碳
同时,植物会吸收温室气体,
植物吸收的温室气体总量,
叫碳吸收量。
我排多少
我项多
碳中和
想办法让碳排放置=碳吸收量,就叫碳中和。
②2020年9月22日,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习近平主席郑重宣布:“中
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花,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
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但是,从排放总量看,我国碳排放总量巨大,
实现碳中和所需的碳减排量远高于其他经济体。从发展阶段看,欧美各国经济发展成熟,
碳排放进入稳定下降阶段。而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突出,发展的能源需求不断
增加,碳排放尚未达峰。同时,我国承诺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
所用时间,相应地,所要付出的努力也远远大于发达国家。
【材料二】
专家介绍,我国推进节能工作,难度大,但办法也不少。首先,加快构建绿色低碳的
能源体系。风电、光伏发电、水电等可再生能源既不排放污染物、也不排放温室气体,是
天然的绿色能源。截至2020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累计装机容量达到9.34亿千瓦,占全
球可再生能源总装机规模的三分之一。特别是我国风电、光伏去年新增装机约1.2亿千瓦,
八年级语文试卷第4页共10页
占全球风电、光伏新增装机容量的一半以上,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中坚力量。其次,
实施重,点行业减污降碳。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化化工等行业为重点,推进节能改
造和污染物深度治理。推广高效精馏系统、高温高压干熄焦、富氧强化熔炼等节能技术,
鼓励将高炉一转炉长流程炼钢转型为电炉短流程炼纲。推进钢铁、水泥、焦化行业及燃煤
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到2025年,完成5.3亿吨钢铁产能超低排放改造,大气污染防治重点
区域燃煤锅炉全面实现超低排放。另外,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国家碳市场的启动将进
一步激发企业加大节能降碳领城投资力度。
【材料三】
①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路径除了减排,还有增汇。植树造林、增加森林碳汇就是一条有
力举措。植树造林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治本之举,也是增加森林碳汇、实现碳达峰、碳中
和的重要途径。
②目前,中国森林植被总碳储量已达92亿吨,平均每年增加的森林碳储量超过2亿
吨。2020年中国提出的新气候行动目标中,确立到2030年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量从
45亿立方米左右提高到60亿立方米的目标,彰显了中国进一步推进国土绿化、应对气候变
化的决心。在适当的土地种植适宜的树种,改善树种结构,优选良种壮苗,还要建立完善
绿化后期养护、管护制度和投入机制,建立健康、稳定、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增强其固
碳能力。还应积极推进林业碳汇交易,探索可商业化发展的森林经营模式,进一步促进森
林碳汇从生态价值到经济价值的转化,以市场化的生态补偿机制来反哺林业建设,更好地
发挥植树造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10.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到个顶峰后长期保持不变的状态。
B.在实现碳中和方面,我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具有规模优势,在全球范围内成为中坚
力量。
C.目前,中国森林植被总碳储量平均每年增加2亿吨左右。
11.请结合【材料一】的文字内容和图中的信息,简要说明什么是“碳中和”。(2分)
12.上述三则材料主要说明我国碳中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请你依据材料,补充相关
内容。(3分)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实现碳中和这一目标时存在以下困难①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突出,发展的能源需求不断增加,碳排放尚未达峰。为此,我国除了采取了降低碳排
放的方法,首先,②
其次,实
施重点行业减污降碳等;还采取了增汇举措,③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6分)
绽放的梨花
八年级语文试卷第5页共10页万全区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
八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评分标准)
第一部分(1-2题,共15分)
1.(1)(2分) 赋予 暴风骤雨
(2)(2分) pánɡ huánɡ liào wànɡ
(3)(2分) 走 二
(4)(1分) 第二个逗号改顿号
2.(1)(2分) 折柳(或“赠柳”) 饯行(或“劝酒”)
(2)(2分) B
(3)(4分) 题目:《让我们走进古诗词的世界》
内容: ①诗词来源 ②倡导诵读古诗词原因
③怎样诵读古诗词
(评分标准: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第二部分(3-19题,共55分)
一、古诗文阅读
(一)古诗文默写
3.(6分) ①窈窕淑女 ②白露未晞 ③波撼岳阳城
④海内存知己 ⑤悄怆幽邃 ⑥并怡然自乐
(评分标准:每空1分,有错字不得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
4.(1)(2分) 宽慰 惜别
(2)(3分) (2)示例:在尾联“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中,诗人通过描写挥别的动作和马儿鸣叫的场景来表达对将要离别的朋友依依不舍之情,属于间接抒情。
(评分标准: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三)文言文阅读
5. (4分) ① 我 ②等到 ③覆盖 ④ 清楚明白
6. (4分) (1)傍晚的太阳映照着内城外城山水像是一幅画,停留在半山腰处的云雾(半山腰处停留着云雾),又像是一条飘带的样子。
(2)凡是镜面凹照出人脸的像就要大些,镜面凸的照出人脸的像就要小些。
(评分标准:重点关键词译出,语句通顺,即可得分。)
7.(2分) 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
8.(2分) 移步换景
(评分标准: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9.(3分) 这种行为是不妥的。(1分)今人在没有弄清楚制镜原理的情况下,随意磨平镜面,是对古人劳动成果和智慧的践踏。(1分)我们要尊重、珍惜并发展传统技艺和文化。(1分)
(评分标准:各答出1点可得1分,共3分。)
【参考译文】
[甲]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丁未日,我同知府朱孝纯字子颍的从南面的山脚上山。四十五里长的路上,都是石头砌的台阶,有七千多级。泰山正南面有三个山谷。(其中)中谷的水环绕泰安城,这就是郦道元书中所说的环水。我起初顺着中间的山谷进山,走了不到一半路,越过中岭,又沿着西面的山谷走,就到了山顶。现在(我)经过的中岭和山顶,有像门槛一样横在路上的山崖,人们都叫它天门。一路上大雾弥漫,冰冻溜滑,石阶几乎无法攀登。等到已经登上山顶,青黑色的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反射的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夕阳映照着内城外城山水像是一幅画,停留在半山腰处的云雾,又像是一条舞动的飘带。
[乙]古人制造镜子的时候,大镜子铸成平的,小镜子铸成凸的。凡是镜面凹的照出人脸的像要大些,镜面凸的照出人脸的像要小些。用小镜看不到人脸的全像,所以作得稍为凸些,以使脸像变小,这样的镜子虽小仍可获得人脸全像,清清楚楚。造镜时要量镜子的大小,以决定增减镜子凸起的程度,使脸像和镜子大小相称。世上有透光镜,镜背面有铭文,用这个镜子承受日光,背面的花纹和文字就会透射在房壁上,清清楚楚。古人做工巧妙,后人造不出来了。现在一些人得到古时的镜子,一律刮磨使镜面平滑,这是师旷悲哀没有人真正懂得音律的原因啊!
二、现代文阅读
(一)
10.(2分) B
11.(2分) 示例:碳中和是指工农生产、交通运输等产生的温室气体,通过植物吸收等形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的一种环保概念。
(评分标准:意思对即可得分)
12.(3分) ①我国碳排放总量巨大,实现碳中和所需的碳减排量远高于其他经济体
②加快构建绿色低碳的能源体系(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③植树造林、增加森林碳汇
(二)
13.(3分) ① 阳光下,梨花摇曳处
② 老陈认真细致地为邻居画水泥画
③ 老陈向我介绍老物件川北民居
14.(3分) 我认为主人公是老陈。 理由:文章更多的笔墨着力于写老陈;老陈画
水泥画、带我参观乡村介绍老物件,凸显了乡村的发展与美丽,写出了新
时代乡村人的骄傲和自豪,符合“乡村振兴”的主题;文中的“我”更多
的是故事的记录者和见证者,我是乡村振兴的引领者和扶贫者。
我认为主人公是“我”。 理由:现在的乡村和“我”第一次来见到的
样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乡村在我们扶贫者的帮助下前景一片美好,
“我”来到乡村正式为了乡村振兴,契合主题“乡村振兴”;“我”是扶
贫者,是政府工作人员,老陈所在村子的发展离不开“我”的帮助和指导
乡村振兴离不开党和政府的领导帮助。
(评分标准:选主人公不给分,理由写出一点得2分,写出两点给满分 。),
15. (4分) (1)动作、细节描写。刻画了老陈为邻居画水泥画的细致、严谨、认真,长短句结合赞美了了老陈动作娴熟、技艺高超、精益求精。
(2)想象(虚实结合)。作者回忆第一次进村的情景,看到眼前乡村振兴后的美景,也看到了这片古朴土地上人们幸福美满的新生活,由衷生出欣喜、希望之光;更看到了老物件的传承与创新,历史文化传承的希望之光。
(评分标准:方法和效果各1分,酌情给分)
16. (3分) (1)乡村里梨花绽放,自然美景引人入胜。(2)乡村里的老人因为乡村振兴都有了自己的工作,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积极进取,用自己的坚韧和创新活出了自信,绽放属于自己的美。(3)落后的乡村在扶贫工作者的帮助下,在党和政府的领导支持下,生活日益美好,传统文化焕发生机,旧貌换新颜,乡村振兴绽放希望之花。
(评分标准:写出一点得2分,2点给3分)
17.(3分) 选A,放栏目一。现在乡村已经不是我第一次来时所看到的乡村,旧貌换新颜,符合乡村振兴的主题;传统老物件水泥画、传统川北民居受到了新时代年轻人的喜爱,重新焕发生机,符合乡村振兴的主题;乡村里几位老人给花授粉、老陈画水泥画、带我看老物件,让我们看到了乡村振兴后人们经济生活的崭新面貌;老人对现在生活感到幸福满足,对未来充满希望、 自信都是乡村振兴的结果;微视频播出也想带动更多人关注乡村、走近乡
村、振兴乡村。
选B,放栏目二。微视频的取景在美丽的乡村;多角度从自然美景、人们的生活展示了乡村的美丽。
(评分标准:写出一点得2分,2点给3分)
三、整本书阅读
18.(3分) 经史子集 许慎 说文解字
19. (3分) 示例一:车站食堂当杂役。每天工作16小时,忍受老板的剥削、客人的羞辱,这些非人的待遇让他意识到底层人民的苦难,保尔始终拒绝向命运低头,激起了他对剥削阶级的仇恨。
示例二:电厂司炉工。在朱赫来的引导下,保尔开始接触布尔什维克思想,他在劳动中逐渐将体力劳动与精神信仰结合。他的意志已从个人生存转向集体理想,甘愿为信仰牺牲。
示例三:伤病下的折磨。保尔双腿瘫痪、双目失明,只有右手能听使唤。他用格子板写作,又通过口述让人记录,最终战胜消极情绪,忍受身体和精神的双重痛苦,以顽强的毅力开始写作。
示例四:文学创作时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后,他曾因失去工作能力试图自杀,后来他以笔为剑,在病榻上完成《暴风雨所诞生的》。他的意志从 “用身体拼搏”升华到“用精神创造”。
(评分标准:意思对即可得分)
第三部分(20题,50分)
20.(50分)
二、选材构思。选材方向 :1.个人学习成长:选取自己在学习一门新学科,如物理时,最初对复杂的公式、抽象的概念理解困难,考试成绩不理想。但凭借每天额外花费时间做练习题、请教老师同学,坚持整理错题集等努力,成绩逐步提升,最终在学科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收获知识与自信,体现坚持在学习上带来的美好改变。2.兴趣爱好培养:以学习绘画为例,从最初线条都画不直,色彩搭配不协调,到每周坚持去画室练习,参加绘画培训课程,不断临摹优秀作品,尝试自主创作。经过长时间坚持,作品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成功举办个人画展,实现了艺术追求上的美好成果。3.体育锻炼挑战:讲述自己为参加学校长跑比赛,一开始体能差,跑几步就气喘吁吁。但每天早起绕操场跑步,逐渐增加跑步距离和强度,克服身体的疲惫与心理的惰性。最终在比赛中突破自我,跑完规定路程,还取得不错名次,感受到坚持锻炼带来的身体强健与意志坚韧的美好。
【作文评分标准】
一类 二类 三类 四类
内容 25分 25-22分 21-18分 17-14分 13-0分
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感情真挚 切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具体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较明确 内容较具体 感情较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具体 感情不真实
表达 20分 20-18分 17-14分 13-10分 9-0分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用词生动 表达方式运用好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用词准确 表达方式较好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用词基本准确 表达方式一般 结构不完整 语言基不通顺 用词不准确 表达方式差
书写 5分 5分 4分 3-2分 1-0分
字体美观 字体工整 字体清楚 字迹潦草
说明:
①不同的项目可以在不同的等次里给分;40以上的作文应占一定比例;非常优秀的作文可以给满分。
②表达有创意或能够恰当运用修辞手法的加1~5分,加到满分为止。
③文体不明确的酌情减分。
④套写、抄袭的在第四类之内酌情给分。
⑤没有题目的减2分;不足字数的,每少50个字减1分;错别字3个字减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有三处以上错误的酌情减1-3分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