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矿山中学、伯延中学联考七年级(下)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6分。1. 每天晚上小区阿姨们都在刘某楼下的空地跳广场舞,严重影响了刘某的休息,刘某找到负责组织广场舞的李阿姨进行协商,但李阿姨却拒绝了刘某的要求,这让刘某十分生气,一怒之下将李阿姨的音响砸坏,李阿姨以自己财产受到侵害为由报警。刘某的行为警示我们( )①要学会依法办事,不违法是行为的底线②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可以“以牙还牙”③要合理调节情绪,遇事冷静莫冲动④当问题解决不了时默默忍受避免矛盾升级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2.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物,让我们身心输悦,逐渐丰富我们对生活、对人生的美好情感,在品味情感中成长,就要( )①通过阅读,与人交柱、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活动等方式获得美好的情感②要善于将负面情感转变为成长的动力,让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饱满③创造正面的情感体验,拒绝一切负面的情感体验④在与他人的情感交流中,传递美好情感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3.下列知识点对应正确的是( )①人贵自尊——自尊的人知廉耻、明是非②自信给人力量——自信让人乐观坚定③人生当自强——自强使人自主自立④人须有自尊——自尊的人爱慕虚荣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4.近年来,低龄未成年人恶性犯罪时有发生,触目惊心,民之所呼,法之所向,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一),对刑事责任年龄相关规定作出调整:12至14周岁未成年人故意杀人等犯罪,将不再是刑事“免责人群”。下面是对出台刑法修正案的可能性原因和带来的影响的推导,其中合理的是( )A. 低龄未成年人犯罪时有发生→出台刑法修正案→彻底解决未成年人犯罪问题B. 出台刑法修正案→违法者受到罚款、赔偿等刑罚→防范低龄未成年人犯罪C. 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出台刑法修正案→促进社会和谐稳定D. 适应社会发展规律→出台刑法修正案→落实了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5.有一位老人,直到88岁时,他的名字才首次被大众知晓。隐姓埋名60多年,他将自己一生中最好的时光都献给了中国的航空事业,他就是我国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指挥沈忠芳。他的事迹启示我们( )①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只能做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②要树立远大理想,立下报国之志③只要做到自强不息,就能实现人生价值④要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发展结合起来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6.某短视频平台上的一则视频获众多网友点赞:一外卖员摔了一跤导致延误配送,主动给顾客买了一杯奶茶并道歉。顾客发现外卖员的伤口就拿着创口贴和酒精帮外卖员消毒,还给他五星好评。这启示我们要( )①与他人和谐共处②自信自强,任何事都不能求助他人③讲仁爱,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④尊重他人、帮助他人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7.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需要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我们要( )①积极进取,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努力奋进②爱人利人,择善而行,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③向榜样学习,勇担使命,久久为功④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8.民法典与每个人的一生密切相关,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法律。下列案例适用民法典调整的有( )①甲涉嫌交通肇事逃逸,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②乙违反法律规定,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③丙装修房屋,因未做好防水导致楼下住户墙面损坏,与对方产生纠纷④丁所在地因洪灾道路受阻,导致不能按期交货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9.家庭,幸福美满,母慈子孝;校园,蔚然成风,生机勃勃;社会,和谐安定,公平有序……这一幅幅画面都离不开法律,这是因为( )①我国法律体系日益完善②个人不得滥用权利损害社会公共利益③法律在国家治理、社会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④生活需要法律,法律保障生活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10.我们都希望享有充分的人身自由,拥有健康的体魄和乐观的精神状态,能够有尊严地生活。下列有关人身权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拥有人身权,我们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②我们既要保护自己的人身权,也要尊重他人的人身权③人身权包括生命权、健康权、肖像权、隐私权等④人身权是我们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11.在学习《犯罪与刑罚》这一课时,同学们就相关学习内容展开讨论。以下同学的观点你支持的是( )A. 小颖:应受刑罚处罚是犯罪在法律上的表现B. 小玲:刑法是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应当承担何种刑事责任和对犯罪人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C. 小楠:拘役是刑罚中附加刑的一种D. 小阳: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都是犯罪行为12.下面是陈某的行为轨迹,对其行为轨迹认识正确的是( )“A. 我们年龄小,与违法犯罪无关B. 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C.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任何违法行为都要受到刑罚处罚D. 陈某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都是“朋友”的责任二、分析说明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4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青春的情绪】老师让同学们分享周末自己在家庭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并提出应对这些负面情绪的“小妙招”,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下列问题。我的“小妙招” 调节情绪的方法乐乐:周末在家写作业有时感到苦闷,我就跑到阳台上放声歌唱。 ① ______瑶瑶:我经常跟着妈妈一起边听轻音乐边冥想。 ② ______华华:和妈妈闹矛盾后,我就会到公园里逛一圈后再回家。 ③ ______宁宁:我觉得“参加奥数班”是对自己的挑战,我要战胜自我。 ④ ______(1) 请你将上面表格中的“调节情绪的方法”补充完整。(2) “小妙招”让我们学会掌控自己,这对于我们的“青春 成长”有什么意义?【青春的烦恼】班会课上,同学们纷纷倾诉了自己的青春烦恼。小兰:我和同桌小强经常一起讨论学习,相互帮助,共同进步。最近班上总有人说我们是一对,在背后对我们指指点点。可我们只是好朋友,并不是谈恋爱,我以后该不该和小强继续交往呢?(3) 你如何看待小兰面对的问题?当你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应该如何处理?14.【发展社区食堂献策持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社区食堂作为一项惠民工程,为不少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据统计,去年新注册的各类社区食堂就超过了1700家。可北京、西安、沈阳、杭州等地近日出现了多家社区食堂停止经营的情况,有些食堂甚至开业不足两个月就关门。餐费价格与成本难同步,亏损缺口逐渐加大,是社区食堂想要长久运营下去面临的一个难题。社区食堂亏损,其中一个直接原因就是,来吃饭的老人没有预想的多。有的地方理论供客量为日均12万人,而日均实际服务量只有2.4万人。(1) 发展社区食堂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哪些核心理念?这些理念要求我们怎么做?(2) 阅读材料,请你想想办法持续办好社区食堂。(一点即可)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为了增强学生守法用法的意识,提高学生依法从事社会活动的能力,某校开展了以“增强法治观念,做守法公民”为主题的普法活动,请你回答下列相关问题。【法治在线】王某和丈夫谷某,制售假药,涉案金额巨大。人民法院依据刑法相关内容作出判决,认定两名被告人犯生产、销售假药罪,判处王某有期徒刑10年,并处罚金150万元,判处谷某有期徒刑4年,并处罚金50万元。【模拟法庭】“现在开庭!”随着一声稚嫩而又干脆利落的声音响起,一场别开生面的“模拟法庭”正式开始。市人民法院少年法庭的法官来到某中学,组织并指导学生举办了一起盗窃案的模拟庭审。“模拟庭审”结束后,少年法庭的法官为同学们作了点评,指出模拟庭审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以案说法详细介绍了相关的法律知识,警示同学们要进一步增强法治意识,遵纪守法,远离违法犯罪。【防微杜渐】大量案件表明,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大多存在以下问题:说谎欺骗,道德品质差;厌学逃学,文化素质低:不学法、不守法,法治意识淡薄;沉迷网络游戏,自制力弱……某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研究机构的统计显示:“厌学—逃学—辍学—流失社会—劣迹行为—违法犯罪”,几乎是大多数未成年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行为轨迹。(1) 请你判断【法治在线】中王某和谷某行为的性质并说明理由。(2)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开展“模拟法庭”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3) 结合【防微杜渐】的内容和本次的活动主题,从“严于律己”的角度出发,向同学们提出几点倡议。答案1.B2.B3.A4.C5.C6.B7.D8.D9.C10.A11.B12.B13.(1)①合理宣泄;②放松训练;③转移注意;④改变认知评价(2)合理调节情绪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环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调节情绪,成为情绪的主人;可以帮助同学、家人改善情绪,使他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境(3)①小兰和李强属于男女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应该继续交往。②因为男生女生拥有各自的性别优势。与异性相处,有助于我们了解异性的思维方式、情感特征。欣赏对方的优势,有助于我们不断完善自己。③与异性交往是我们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对我们的考验。与异性交往要做到内心坦荡、言谈得当、举止得体14.(1)核心理念: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重民本的核心思想理念。要求:①社会发展必须惠及人民,满足人民实际的利益需求,让人民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②重民本,要求我们遵循“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古训,充分认识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爱民保民利民。③我们应当站稳人民立场,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2)社区食堂应对辖区老年人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发展相对成本低、灵活性强的送餐服务,解决高龄独居以及失能老人“吃饭难”的基础性需求;加强对已建成社区食堂开展全面摸排工作,缺乏运营条件的及时撤并或转型;有关部门加强对各地老年助餐服务工作引导力度等15.(1)刑事违法行为(犯罪行为)。理由:因为王某和谷某的行为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受到了刑罚处罚(2)①有利于青少年切身感受法律的权威、公平公正。②有利于青少年认真学法、守法、用法、护法,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③有利于青少年增强法治观念,有效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④有利于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3)①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③我们应该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