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练习(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练习(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考点一 农业
  (2024·贵阳学业考)食用油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国食用油种类丰富,各地区对食用油种类偏好不同,近年来随着制油技术的提高,牡丹籽油、稻米油等越来越多种类的高品质食用油出现在中国人的餐桌上。下图为我国各地食用油偏好分布图,据此完成1~3题。
1云贵川偏好的食用油是 ( )
A.亚麻籽油 B.菜籽油
C.花生油 D.大豆油
2 我国 ( )
A.棉籽集中产区在青藏地区
B.花生集中产区在广东省
C.大豆集中产区在东北三省
D.亚麻籽主产区仅在甘肃省
3高品质食用油种类越来越多,主要得益于( )
A.科技进步 B.原料丰富
C.劳动力丰富 D.市场需求大
  (2024·河南学业考)鲜食玉米是人们餐桌上的新宠。云南省芒市的鲜食玉米因可全年供应受到国内市场青睐。如图为我国鲜食玉米主要产区及上市时间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
4我国东部地区鲜食玉米上市时间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人类活动 B.地势高低
C.纬度位置 D.海陆位置
5每年11月到次年5月是芒市鲜食玉米的销售旺季,原因是该时段的鲜食玉米 ( )
A.口感品质最佳 B.市场稀缺度高
C.销售价格最低 D.种植省份最多
6(2023·济南莱芜学业考)从水稻起源到“海水稻”技术,中国育种和耕作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促进了农业发展。如图为稻作农业起源与传播示意。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澧阳平原位于长江中游,是世界稻作农业的一大源头。6 500年前这里的水稻田就配有明确的田垄、集水沟和储水坑等灌溉设施,是已知最早的成熟稻作农业体系。
(1)澧阳平原位于我国 省,水稻从这里起源后,向北扩展到黄河流域和西北、东北地区,向西南传到 盆地和云贵高原,向东南传到福建省和台湾省。
(2)澧阳平原优良的自然环境促进了原始稻作农业的起源与早期发展。选择合适的选项完成思维导图。
A.河网密布 B.降水季节变化大
C.地形平坦 D.热量充足
  在黑龙江省三江平原某农垦区,水稻4月3日至15日播种,5月8日至20日插秧,9月15日至10月15日收获,生长期内易受低温冻害影响。
(3)说出该农垦区低温冻害易发生的季节及原因。
  “海水稻”耐盐碱,在我国不同地区研发的方向不同:东北—冻土盐碱地;西北—干旱半干旱盐碱地;华北—滨海盐碱地。我国后备耕地资源中,约有5亿亩盐碱地。过去主要是通过复杂的工程治理盐碱地改良土壤,现在通过“海水稻”的种植,不仅增加粮食产量,还能改良土壤。
(4)请你从“海水稻”的研发和推广中谈谈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
考点二 工业
  (2023·苏州学业考)锂是新能源电动汽车中锂电池的主要原料,被称为21世纪改变世界的“绿色能源金属”。安徽省某电动汽车厂每年需要从国外购买锂矿生产锂电池。如图为我国部分工业基地分布图。据此完成7~9题。
7锂矿是 ( )
A.可再生的清洁能源
B.可再生的矿产资源
C.非可再生的矿产资源
D.非可再生的土地资源
8该电动汽车厂邻近的工业基地 ( )
A.位于黄河三角洲地区
B.有水路运输便利的显著优势
C.比辽中南工业基地水资源少
D.与京津唐工业基地同临渤海
9我国推广电动汽车 ( )
①会消耗更多的石油资源
②可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
③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④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0(2023·烟台学业考)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比较法探究影响工业分布与发展的因素。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主题一 轻工业
(1)读图说出印度的棉纺织工业和麻纺织工业的分布差异。
(2)根据印度纺织工业的分布规律,推测中国纺织工业分布简图中图例甲代表哪种纺织工业部门。
(3)同学们发现,珠江三角洲地区不是我国棉花主产区,但是也有棉纺织工业分布。请你推测形成这种分布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
主题二 重工业
(4)同学们发现,印度东北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适宜发展钢铁工业等重工业部门,该地区还适宜发展哪些重工业部门,请你再举一例。
(5)对照六盘水矿产资源分布简图(下图),同学们认为六盘水也适宜发展重工业,经查阅资料得知,电力工业为其重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请你据图说出六盘水发展电力工业的有利资源条件。
(6)六盘水工业发展过程中面临资源枯竭、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为了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请你为解决六盘水的资源枯竭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说出1点即可)。
考点三 交通运输
  (2024·宿迁学业考节选)交通强国,铁路先行。下图为我国高速铁路八纵八横规划示意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我国高速铁路的分布特点是 ( )
A.东部密集,西部稀疏
B.内陆密集,沿海稀疏
C.北部密集,南部稀疏
D.网状布局,分布均匀
12家住北京的小丽同学去上海研学,她最有可能选择的高铁线路是 ( )
A.京广高铁 B.京沪高铁
C.沪昆高铁 D.京哈高铁
  (2024·新疆学业考)2023年12月8日,济郑高铁(济南—郑州)全线贯通运营,山东、河南两省高铁实现手拉手,标志着河南“米”字形高铁网全面建成。读图完成13、14题。
13济郑高铁和京广高铁交会的铁路枢纽是( )
A.北京 B.西安 C.徐州 D.郑州
14早晨在郑州喝胡辣汤,中午在西安吃肉夹馍,体现出高铁的特点之一是 ( )
A.价格低 B.速度快
C.机动灵活 D.运量小
15(2023·济南学业考)2023年,中国经济稳步复苏。图1为快递流程示意图,图2为成昆铁路及景观图片示意图,图3为中国高速铁路干线规划示意图(2016—2030年),图4为北京“1小时轨道交通圈”示意图。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鲜花采用冷链运输,一般选择① 、② 、铁路等交通运输方式。其中,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
(2)从线到网,每一条铁路都凝聚着建设者的智慧和汗水。将下列结构图补充完整。
(3)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速铁路网。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中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②在城市分布密集的东部地区,高速铁路网更加稠密。
③京沪高铁经过人口众多、经济发达的京津唐和珠江三角洲两大工业区。
④规划完成后,从北京乘坐高铁可以到达我国所有的省级行政区。
  随着经济的发展,北京与天津、河北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1小时,可以从河北燕郊到达北京。目前,已形成以北京为中心,50千米~70千米半径内的“1小时轨道交通圈”。
(4)结合图文资料分析“1小时轨道交通圈”对北京及周边地区的影响。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考点一 农业
  (2024·贵阳学业考)食用油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国食用油种类丰富,各地区对食用油种类偏好不同,近年来随着制油技术的提高,牡丹籽油、稻米油等越来越多种类的高品质食用油出现在中国人的餐桌上。下图为我国各地食用油偏好分布图,据此完成1~3题。
1云贵川偏好的食用油是 (B)
A.亚麻籽油 B.菜籽油
C.花生油 D.大豆油
2 我国 (C)
A.棉籽集中产区在青藏地区
B.花生集中产区在广东省
C.大豆集中产区在东北三省
D.亚麻籽主产区仅在甘肃省
3高品质食用油种类越来越多,主要得益于(A)
A.科技进步 B.原料丰富
C.劳动力丰富 D.市场需求大
  (2024·河南学业考)鲜食玉米是人们餐桌上的新宠。云南省芒市的鲜食玉米因可全年供应受到国内市场青睐。如图为我国鲜食玉米主要产区及上市时间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
4我国东部地区鲜食玉米上市时间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C)
A.人类活动 B.地势高低
C.纬度位置 D.海陆位置
5每年11月到次年5月是芒市鲜食玉米的销售旺季,原因是该时段的鲜食玉米 (B)
A.口感品质最佳 B.市场稀缺度高
C.销售价格最低 D.种植省份最多
6(2023·济南莱芜学业考)从水稻起源到“海水稻”技术,中国育种和耕作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促进了农业发展。如图为稻作农业起源与传播示意。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澧阳平原位于长江中游,是世界稻作农业的一大源头。6 500年前这里的水稻田就配有明确的田垄、集水沟和储水坑等灌溉设施,是已知最早的成熟稻作农业体系。
(1)澧阳平原位于我国湖南省,水稻从这里起源后,向北扩展到黄河流域和西北、东北地区,向西南传到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向东南传到福建省和台湾省。
(2)澧阳平原优良的自然环境促进了原始稻作农业的起源与早期发展。选择合适的选项完成思维导图。
A.河网密布 B.降水季节变化大
C.地形平坦 D.热量充足
  在黑龙江省三江平原某农垦区,水稻4月3日至15日播种,5月8日至20日插秧,9月15日至10月15日收获,生长期内易受低温冻害影响。
(3)说出该农垦区低温冻害易发生的季节及原因。
答:春秋季节。 纬度位置高,多寒潮天气,此时正值水稻生长期。
  “海水稻”耐盐碱,在我国不同地区研发的方向不同:东北—冻土盐碱地;西北—干旱半干旱盐碱地;华北—滨海盐碱地。我国后备耕地资源中,约有5亿亩盐碱地。过去主要是通过复杂的工程治理盐碱地改良土壤,现在通过“海水稻”的种植,不仅增加粮食产量,还能改良土壤。
(4)请你从“海水稻”的研发和推广中谈谈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
答:顺应自然、利用自然;科技兴农,培育良种;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考点二 工业
  (2023·苏州学业考)锂是新能源电动汽车中锂电池的主要原料,被称为21世纪改变世界的“绿色能源金属”。安徽省某电动汽车厂每年需要从国外购买锂矿生产锂电池。如图为我国部分工业基地分布图。据此完成7~9题。
7锂矿是 (C)
A.可再生的清洁能源
B.可再生的矿产资源
C.非可再生的矿产资源
D.非可再生的土地资源
8该电动汽车厂邻近的工业基地 (B)
A.位于黄河三角洲地区
B.有水路运输便利的显著优势
C.比辽中南工业基地水资源少
D.与京津唐工业基地同临渤海
9我国推广电动汽车 (D)
①会消耗更多的石油资源
②可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
③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④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0(2023·烟台学业考)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比较法探究影响工业分布与发展的因素。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主题一 轻工业
(1)读图说出印度的棉纺织工业和麻纺织工业的分布差异。
答:棉纺织工业主要分布在棉花产地附近,位于德干高原西北部;麻纺织工业靠近黄麻产地,位于印度的东北部。
(2)根据印度纺织工业的分布规律,推测中国纺织工业分布简图中图例甲代表哪种纺织工业部门。
答:毛纺织工业。
(3)同学们发现,珠江三角洲地区不是我国棉花主产区,但是也有棉纺织工业分布。请你推测形成这种分布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
答:市场需求量和劳动力。
主题二 重工业
(4)同学们发现,印度东北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适宜发展钢铁工业等重工业部门,该地区还适宜发展哪些重工业部门,请你再举一例。
答:机械工业。
(5)对照六盘水矿产资源分布简图(下图),同学们认为六盘水也适宜发展重工业,经查阅资料得知,电力工业为其重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请你据图说出六盘水发展电力工业的有利资源条件。
答:六盘水是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可以发展火力发电;六盘水降水丰富,地势落差大,可以发展水力发电。
(6)六盘水工业发展过程中面临资源枯竭、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为了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请你为解决六盘水的资源枯竭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说出1点即可)。
答:加大科技投入,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
考点三 交通运输
  (2024·宿迁学业考节选)交通强国,铁路先行。下图为我国高速铁路八纵八横规划示意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我国高速铁路的分布特点是 (A)
A.东部密集,西部稀疏
B.内陆密集,沿海稀疏
C.北部密集,南部稀疏
D.网状布局,分布均匀
12家住北京的小丽同学去上海研学,她最有可能选择的高铁线路是 (B)
A.京广高铁 B.京沪高铁
C.沪昆高铁 D.京哈高铁
  (2024·新疆学业考)2023年12月8日,济郑高铁(济南—郑州)全线贯通运营,山东、河南两省高铁实现手拉手,标志着河南“米”字形高铁网全面建成。读图完成13、14题。
13济郑高铁和京广高铁交会的铁路枢纽是(D)
A.北京 B.西安 C.徐州 D.郑州
14早晨在郑州喝胡辣汤,中午在西安吃肉夹馍,体现出高铁的特点之一是 (B)
A.价格低 B.速度快
C.机动灵活 D.运量小
15(2023·济南学业考)2023年,中国经济稳步复苏。图1为快递流程示意图,图2为成昆铁路及景观图片示意图,图3为中国高速铁路干线规划示意图(2016—2030年),图4为北京“1小时轨道交通圈”示意图。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鲜花采用冷链运输,一般选择①航空(空运)、②公路、铁路等交通运输方式。其中,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
(2)从线到网,每一条铁路都凝聚着建设者的智慧和汗水。将下列结构图补充完整。
(3)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速铁路网。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中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②在城市分布密集的东部地区,高速铁路网更加稠密。√
③京沪高铁经过人口众多、经济发达的京津唐和珠江三角洲两大工业区。×
④规划完成后,从北京乘坐高铁可以到达我国所有的省级行政区。×
  随着经济的发展,北京与天津、河北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1小时,可以从河北燕郊到达北京。目前,已形成以北京为中心,50千米~70千米半径内的“1小时轨道交通圈”。
(4)结合图文资料分析“1小时轨道交通圈”对北京及周边地区的影响。
答:速度更快,缩短了出行时间;改变生活方式;交通更加便利,加强了区域联系;加强了区域人员、技术、物资流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增强了北京的辐射带动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