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项素养提升卷(三)——跨学科融合一、单项选择题 地理与语文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人们的生产、生活和风俗人情各有不同。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都需要一定的地理知识与技能。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1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在《草原》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不大一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文章中描述的场景与图中区域对应正确的是 ( )A.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B.②——西藏自治区——气候高寒,发展河谷农业C.③——内蒙古自治区——草场广布,畜牧业发达,跨经度最广的省级行政区域D.④——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的聚居区2下列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及其成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朝鲜族聚居在东北地区,冬季寒冷而漫长,不利于蔬菜的生长,腌制的辣白菜可以长时间储存B.傣族聚居地区纬度低,气候湿热,有传统节日泼水节,人们相互泼水祝福C.傣族人就地取材,用竹木建造竹楼,屋顶倾斜,有利于积雪滑落D.藏族人聚居在青藏高原,藏袍的不同穿法适应了当地日温差大的特点 地理与语文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阅读右图,完成3~5题。3诗句中的“大江”指的是 ( )A.长江 B.珠江C.湘江 D.闽江4庐山林木葱茏,山麓多 ( )A.温带落叶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亚寒带针叶林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5“四百旋”是指庐山盘山公路拐弯多,这种设计是为了 ( )A.寻找刺激 B.欣赏美景 C.降低坡度 D.缩短距离 地理与物理我国首个大型商业化光热电站在青海建成,一块块光热定日镜排列延伸,在戈壁瀚海中好似静谧的蔚蓝色海洋,敞开胸怀吸纳太阳赋予的能量。右图所示为太阳能帆板。据此完成6、7题。6青海省建设光热电站的优势条件是 ( )①太阳能资源丰富 ②科学技术水平高③未利用土地广阔 ④当地能源需求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太阳能光伏发电与煤电相比具有的优势有 ( )A.发电成本低 B.占地面积小 C.环保、污染小 D.受自然条件影响小 地理与生物生物长期适应气候条件的周期性变化,形成与此相适应的生长发育节律,这种现象称为物候现象。读3月上旬我国某种农作物物候现象分布图,回答8、9题。8据图判断,该农作物是 ( )A.水稻 B.甘蔗 C.甜菜 D.冬小麦9导致甲、乙两地物候现象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地形 C.土壤 D.纬度位置二、综合题10地理与语文语文课中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根据下列文字等资料,回答问题。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大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注:北平:北京的旧称。)(1)从地理的角度来看,文中的“响晴”“暖和”分别描述的是气候中的 、 要素。(2)济南的气候类型为 ,其冬季气候特征是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大风,便觉得是奇迹”,文中的北平刮的应是 风(风向)。(3)根据文章推测,济南的地形类型是 。(4)根据文字描述,推测济南所在地形区的主要农作物有 ( )A.青稞、棉花、花生 B.小麦、花生、棉花 C.水稻、甜菜、油菜 D.水稻、棉花、油菜11地理与历史【项目化主题学习】项目主题 重走红军长征路项目背景 中央红军于1934年10月从江西出发,开始了伟大的长征,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某中学学生开展了一次以“重走红军长征路”为主题的项目化学习活动。下面是同学们项目化学习的内容。任务一 规划路线(1)沿着红军长征的足迹走,写出中央红军出发地①省和终点地⑤省各自的行政中心名称。任务二 分析探究(2)遵义会议是红军长征的转折点,写出该市所在②省区的简称。(3)松潘草地位于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连接段,海拔超过3 500米,被称为“生命禁区”。1935年8月,穿单衣的红军走过松潘草地时,遇到漫天飞雪。试说出“八月飞雪”的原因。(4)长征途经的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 (填序号)。任务三 成果展示(5)近年来研学活动蓬勃兴起。试分析组织中学生开展“重走红军长征路”研学活动的意义。(答一点)专项素养提升卷(三)——跨学科融合一、单项选择题 地理与语文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人们的生产、生活和风俗人情各有不同。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都需要一定的地理知识与技能。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1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在《草原》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不大一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文章中描述的场景与图中区域对应正确的是 (C)A.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B.②——西藏自治区——气候高寒,发展河谷农业C.③——内蒙古自治区——草场广布,畜牧业发达,跨经度最广的省级行政区域D.④——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的聚居区2下列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及其成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C)A.朝鲜族聚居在东北地区,冬季寒冷而漫长,不利于蔬菜的生长,腌制的辣白菜可以长时间储存B.傣族聚居地区纬度低,气候湿热,有传统节日泼水节,人们相互泼水祝福C.傣族人就地取材,用竹木建造竹楼,屋顶倾斜,有利于积雪滑落D.藏族人聚居在青藏高原,藏袍的不同穿法适应了当地日温差大的特点 地理与语文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阅读右图,完成3~5题。3诗句中的“大江”指的是 (A)A.长江 B.珠江C.湘江 D.闽江4庐山林木葱茏,山麓多 (B)A.温带落叶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亚寒带针叶林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5“四百旋”是指庐山盘山公路拐弯多,这种设计是为了 (C)A.寻找刺激 B.欣赏美景 C.降低坡度 D.缩短距离 地理与物理我国首个大型商业化光热电站在青海建成,一块块光热定日镜排列延伸,在戈壁瀚海中好似静谧的蔚蓝色海洋,敞开胸怀吸纳太阳赋予的能量。右图所示为太阳能帆板。据此完成6、7题。6青海省建设光热电站的优势条件是 (B)①太阳能资源丰富 ②科学技术水平高③未利用土地广阔 ④当地能源需求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太阳能光伏发电与煤电相比具有的优势有 (C)A.发电成本低 B.占地面积小 C.环保、污染小 D.受自然条件影响小 地理与生物生物长期适应气候条件的周期性变化,形成与此相适应的生长发育节律,这种现象称为物候现象。读3月上旬我国某种农作物物候现象分布图,回答8、9题。8据图判断,该农作物是 (D)A.水稻 B.甘蔗 C.甜菜 D.冬小麦9导致甲、乙两地物候现象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B)A.海陆位置 B.地形 C.土壤 D.纬度位置二、综合题10地理与语文语文课中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根据下列文字等资料,回答问题。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大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注:北平:北京的旧称。)(1)从地理的角度来看,文中的“响晴”“暖和”分别描述的是气候中的降水、气温要素。(2)济南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其冬季气候特征是寒冷干燥,“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大风,便觉得是奇迹”,文中的北平刮的应是西北风(风向)。(3)根据文章推测,济南的地形类型是盆地。(4)根据文字描述,推测济南所在地形区的主要农作物有 (B)A.青稞、棉花、花生 B.小麦、花生、棉花 C.水稻、甜菜、油菜 D.水稻、棉花、油菜11地理与历史【项目化主题学习】项目主题 重走红军长征路项目背景 中央红军于1934年10月从江西出发,开始了伟大的长征,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某中学学生开展了一次以“重走红军长征路”为主题的项目化学习活动。下面是同学们项目化学习的内容。任务一 规划路线(1)沿着红军长征的足迹走,写出中央红军出发地①省和终点地⑤省各自的行政中心名称。答:南昌;西安。任务二 分析探究(2)遵义会议是红军长征的转折点,写出该市所在②省区的简称。答:贵或黔。(3)松潘草地位于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连接段,海拔超过3 500米,被称为“生命禁区”。1935年8月,穿单衣的红军走过松潘草地时,遇到漫天飞雪。试说出“八月飞雪”的原因。答:海拔高,气温低(或天气多变)。(4)长征途经的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③(填序号)。任务三 成果展示(5)近年来研学活动蓬勃兴起。试分析组织中学生开展“重走红军长征路”研学活动的意义。(答一点)答:培养革命情怀,增长阅历和见闻;或回顾长征历史,铭记长征精神等。(合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专项素养提升卷(三)——跨学科融合 学生版.docx 专项素养提升卷(三)——跨学科融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