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七年级生物学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 我国的制酪技术历史悠久,《齐民要术》中记载:“其卧酪待冷暖之节,温温小暖于人体为合宜适。热卧则酪醋,伤冷则难成。”文中影响制酪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 水分 B. 温度 C. 空气 D. 阳光
2. 金花茶被称为“茶族皇后”,有很高的观赏、科研和开发利用价值,要大量快速地繁殖脱毒金花茶植株,最好采用下列哪种方法( )
A. 扦插 B. 植物组织培养 C. 压条 D. 嫁接
3. 绿豆为红豆属植物,种子入药,有清凉解毒、利尿名目之效。如图表示绿豆种子萌发长成植株的过程,有关绿豆种子及其萌发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绿豆种子由种皮和胚组成
B. 萌发过程利用的营养物质来自于子叶
C. 萌发过程胚芽先突破种皮
D. 豆苗的茎和叶是由胚芽发育成的
4. 如图是根尖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在干旱地区生活的植物根系一般比较发达
B. 无机盐主要靠根尖的④吸收
C. 根的生长主要靠②和③
D. ①是根冠,细胞整齐,具有保护作用
5. 粤菜“上汤桑芽菜”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发育成“桑芽菜”的结构是叶芽(题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发育成叶 B. ②发育成茎
C. ③发育成芽原基 D. 叶芽能发育成枝条
6. 南海子公园是北京最大的湿地公园,有喜鹊、麻雀、白鹭等多种鸟类在此栖息,人工湖内生活着藻类、睡莲、鲢鱼等生物。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公园中生物生存需要的能量最终来源于藻类
B. 喜鹊和鲢鱼都是消费者
C. 公园中的所有动、植物共同构成了湿地生态系统
D. “藻类→鲢鱼→白鹭→微生物”是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
7. 李奶奶习惯将剩的菜汁倒在门前草地上,久而久之小草大面积死亡,原因是(  )
A. 剩菜中营养不足 B. 小草过多地吸收了剩菜中的营养
C. 小草大量吸收了菜汁中的水分 D. 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影响小草吸收水分
8. 下列有关植物所需营养物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植物发育期间叶片发黄,可能是缺含钾的无机盐引起的
B. 不同植物对于不同无机盐的需求不同
C. 同一植物生长的不同时期,所需的无机盐的量不同
D. 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
9. 用红墨水浸泡芹菜叶柄,发现其中有些部分变红了,浸泡一段时间后,叶片也有变红的现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红墨水的运输方向是“由下到上” B. 变红的结构是中空的
C. 叶片中变红的是叶脉 D. 变红的结构是属于结缔组织
10. 牵牛花,宛如空气中的“清新精灵”,能有效吸附尘埃与有害气体,它生命力顽强,无论墙角、路边,皆可蓬勃生长,故而获称“活力之花”。宋代诗人杨万里曾赞:“晓思欢欣晚思愁,绕篱萦架太娇柔。说的就是牵牛花,如图是用牵牛花探究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该装置先经过暗处理,再放到光照条件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叶用铝箔遮光是为了耗尽叶片中的淀粉
B. b叶和d叶形成对照,变量是二氧化碳
C. c叶脱色后用碘液染色,整片叶都变蓝
D. 该实验可得出结论:绿叶能制造氧气
11. 《吕氏春秋》中记载了“苗窃”现象,指苗生太密,没有行列,尽力耕耘也难以长大。出现“苗窃”现象主要是因为影响了植物的( )
A. 呼吸作用
B. 光合作用
C. 蒸腾作用
D. 吸收作用
12. 现代农业基地利用温室大棚进行蔬菜栽培,要提高北方地区冬季大棚蔬菜产量,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有( )
①定期合理灌溉施肥 ②适当延长光照时间 ③提高氧气浓度
④维持大棚内高温环境 ⑤增大大棚内昼夜温差 ⑥定期增加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
A. ①②④⑥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⑤⑥ D. ③④⑤⑥
13. 在一定时期,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一般是相对稳定的,下列选项能较好体现一定时期内自然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变化的是(  )
A. B.
C. D.
14. 某同学利用蚕豆叶观察叶片的结构。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 右手捏紧并排的双面刀片,迅速切割叶片
B. 挑选最薄且叶片横切面较完整的材料制成临时切片
C. 每切一次,刀片要蘸一下水
D. 为更好观察气孔,撕取蚕豆叶的上表皮制成临时装片
15. 湖北伦晚脐橙素有“橙中皇后”的美誉,一般生长在海拔350米以下,其生长周期长,头一年春季开花,第二年春季果子成熟,在同一枝头上,有要成熟的果子,也有为第二年结果开出的花。因其生长期历经寒冬,所以果实甜度高,营养丰富。伦晚脐橙的茎能逐年增粗,原因是茎中有( )
A. 筛管 B. 导管 C. 年轮 D. 形成层
16. 在路边或者公园里,我们有时会看到园林工人给树木“打针输液”。“输液”时针头应插入植物( )
A. 树皮 B. 导管 C. 筛管 D. 形成层
17. 小金同学用气球和注射器等材料制作了向日葵叶片气孔模型如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模拟保卫细胞,控制②开闭
B. ②模拟气孔,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C. ③模拟向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功能
D. 在夜幕降临时,大多数②呈图示状态
18. 下列几种农业生产措施与其目的一致的是(  )
A. 梨树坐果期,果农会给梨树的茎做半环状剥皮——促进茎的运输作用
B. 移栽幼苗时带土坨——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
C. 给花卉合理施肥——提供植物生长需要的有机物
D. 水淹后的农田要及时排涝——促进根部的呼吸作用
19. 下列关于生物圈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海洋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B. 生物圈的范围为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
C. 黄河湿地生态系统与周边的城市生态系统没有联系
D. “生物圈Ⅱ号”实验失败,告诉人们,迄今为止,地球仍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唯一家园,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和爱护
20. 2021年12月16日,亚洲最大滩涂渔光互补发电项目在温州并网发电,预计每年可减少排放64.8万吨二氧化碳,将为我国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做出巨大的贡献。下列与碳中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碳中和是指抵消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 B. 实现碳中和离不开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C. 我国2060年之前将不再使用污染型能源 D. 实现碳中和与居民日常用电量无关
二、非选择题(每题6分,共30分)
21. 图甲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中构成一条食物链的四种生物所占的数量关系,图丙表示该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间的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甲只表示出了该生态系统的部分生物,没有表示出的生物成分是_____;此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_______流动的。
(2)图乙中,a、b、c、d构成了图甲中含鼠的一条食物链,如果某有毒物质通过此食物链不断积累,则体内有毒物质数量最多的是_______(填字母)。
(3)图甲中的哪两种生物间的关系既可以体现图丙的B图又可以体现C图_______。
(4)提高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法是_____生物种类和数量。如果由于超载放牧、鼠害、虫害等原因,导致出现荒漠化,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看,这种现象属于生物_______环境。
22. 绿色开花植物作为生物圈中最高等的植物类群,它们不断地生长、发育,并通过生殖繁衍后代,维持着生物圈的勃勃生机。如图是某豆科植物的花、果实、种子和幼苗示意图。([ ]填序号)
(1)花的主要结构是______,据图推断图甲所示花的类型是______(填“两性花”或“单性花”)。正常情况下,图乙是由图甲中的[ ]______发育而成,图乙中的结构A是由图甲中的[______]发育而来的。
(2)种子中的胚是新生植物的幼体,由图丙中的______(填序号)组成。图丁中的d是由图丙中的[ ]_______发育来的。
23. 为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市政府大力推进土地资源流转,以“特色产业促发展”为思路,在农村建成集种植、采集、加工、运输、观光旅游等于一体的新型农业产业园。每到金秋九月,周边游客慕名而来,火龙果园已经成为乡村游的热门网红打卡地,大大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实现了助农增收致富的效果。
(1)植物的一生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分,水分主要通过根吸收,由茎的输导组织运输到植物体各个部分,其中大部分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图乙中的[ ] ________散失到大气中,因此拉动水分向上运输的动力来自图甲的[ ] ________作用。
(2)火龙果营养丰富,味甜多汁,其中的有机物主要在图乙的[ ] ________中合成的。
(3)火龙果的产量与光合作用的强度有关,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影响火龙果光合作用的因素时,根据实验结果绘制了图丙曲线。由图丙可知:可通过________方法提高火龙果光合作用的强度,从而提高火龙果的产量。(答一种方法即可)。
(4)同学们又探究了火龙果的呼吸作用,发现新鲜的火龙果进行呼吸作用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火龙果呼吸作用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
(5)将叶片制造的有机物输送到其他部位的结构是位于图乙[①]中的________。
24. 河北鸡泽是我国著名的“辣椒之乡”。图一是植物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和线粒体吸收或释放气体过程示意图,图二是小麦在夏季某一晴天的二氧化碳吸收量和释放量的变化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①、⑥表示的气体是_____。辣椒和小麦在生长过程中,以二氧化碳和_____为原料,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其细胞中时刻进行的_____作用可以分解有机物,释放出生命活动所需要的______。
(2)图二中,小麦在b点时光合作用强度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强度,一天中积累有机物最多的是________点(填字母)。
25. 针对塑料袋以及一次性塑料泡沫餐具被人们随意丢弃而带来的白色污染问题,某生物兴趣小组同学以大豆为实验材料,通过盆栽模拟实验,探究土壤中的塑料废弃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请回答探究实验中的相关问题。
实验材料:2粒大豆种子、两个栽种盆、土壤、塑料袋、直尺。
操作方案:①取两个大小相同的栽种盆分别标号为A、B,在A盆中放入普通土壤,B盆中放入等量的加入若干塑料袋的土壤。
②将2粒相同的饱满的大豆种子分别栽种在A、B两个栽种盆中,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定时浇水,培养一段时间。
③观察种子发芽情况,定期测量A、B两组植株的高度(如图一);一段时间后观察比较A、B两组的植株根系(如图二)。
(1)本实验变量是______。
(2)由图一可得出实验结论为:________,A盆豆苗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
(3)本实验中有一处明显不合理:________,因为这种操作使实验______。
(4)由图二的实验结果分析,你觉得对你的生活有何启发 ________(合理即可)。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七年级生物学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题答案】
【答案】B
【2题答案】
【答案】B
【3题答案】
【答案】C
【4题答案】
【答案】D
【5题答案】
【答案】C
【6题答案】
【答案】B
【7题答案】
【答案】D
【8题答案】
【答案】A
【9题答案】
【答案】D
【10题答案】
【答案】B
【11题答案】
【答案】B
【12题答案】
【答案】C
【13题答案】
【答案】D
【14题答案】
【答案】D
【15题答案】
【答案】D
【16题答案】
【答案】B
【17题答案】
【答案】D
【18题答案】
【答案】D
【19题答案】
【答案】D
【20题答案】
【答案】B
二、非选择题(每题6分,共30分)
【21题答案】
【答案】(1) ① 分解者 ②. 食物链(或食物网)
(2)b (3)蛇、鹰
(4) ①. 增加 ②. 影响
【22题答案】
【答案】(1) ①. 雄蕊和雌蕊 ②. 两性花 ③. ⑤子房 ④. ③
(2) ①. 1、2、3、4 ②. 3胚根
【23题答案】
【答案】(1) ①. ⑤气孔 ②. B蒸腾
(2)③叶肉 (3)适当增加光照强度(或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或适当升高温度)
(4)二氧化碳 (5)筛管
【24题答案】
【答案】(1) ①. 氧气 ②. 水 ③. 呼吸 ④. 能量
(2) ①. 等于 ②. f
【25题答案】
【答案】(1)塑料废弃物
(2) ①. 土壤中的塑料废弃物对植物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②. 对照
(3) ①. 只用了2粒种子 ②. 偶然性增大
(4)生活中要爱护环境,不乱扔垃圾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