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温州市2024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下)学业水平期末检测语文试题2025.6亲爱的同学们:欢迎参加考试!请你认真审题,积极思考,细心答题,发挥出最佳水平。答题时,请注意以下几点:1.全卷6页,共四大题14小题,满分100分(含书写分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题必须填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3.答题时,请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27分)探秘汉语压缩术。○班级制作展板揭秘“汉语压缩术”,请你参与。1. 按要求完成[1号展板][2号展板]。(1)根据图文信息,补全①-③处。一幅画可以压缩成一个汉字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1号展板]多种意思可以压缩一个汉字里 ④______⑤_____⑥____[2号展板]2. 按要求完成[3号展板]。(1)根据积累,补全①-②处的古诗。(2)阅读诗歌《赋新月》,补全③-⑤处。汉语可以一语双关 不畏浮云遮望眼,①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既写不怕浮云遮蔽视线,又暗寓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不被眼前困境迷惑。 ②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既写落花入泥,滋养新花,又暗寓虽脱离官场,仍关心国家命运,不忘报国之志 赋新月 [唐]缪氏子① 初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挂在碧霄边。时人莫道蛾眉②小,三五团圆③照满天。 (选自《全唐诗》) [注释]①缪氏子:一个姓缪的孩子。这首诗是他七岁所作,得到唐玄宗的赞赏。②蛾眉:美人的眉毛,细长而弯曲。③三五团圆:指农历十五晚上的满月。 小诗人用③______、④______来比喻新月,新奇有趣。“时人莫道蛾眉小,三五团圆照满天”一句一语双关,既形象地写出了月亮形状的变化,又暗寓⑤______。[3号展板]3. 按要求完成[4号展板]。(1)根据积累,补全①-③处的古诗文。(2)根据理解,为[甲][乙]两处选择正确的成语。汉语凝练过去,又在未来重生[4号展板]○分享活动心得4. 下面是某同学撰写的活动心得。他的语言不够简明,请按要求修改。这次活动让我受益良多。A.我发现汉语真的非常奇妙,它的奇妙之处能让人产生丰富的奇妙联想;B.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有许多不同的意思,同学们在看的时候热闹非凡,让我觉得特别有趣;它们还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以后我要更努力地去探索汉语的奥秘!要求:①围绕中心,不旁生枝节;②语言简明,避免重复。二、(23分)班级制作《文学植物录》,请你阅读《生机》参与制作。生机丰子恺①去年除夜买的一球水仙花,养了两个多月,直到今天方才开花。②今春天气酷寒,别的花木萌芽都迟,我的水仙尤迟。因为它到我家来,遭了好几次灾难,生机被阻抑了。③第一次遭的是旱灾,其情形是这样:它于去年除夕到我家,当时因为我的别寓里没有水仙花盆,我特为跑到瓷器店去买一只纯白的瓷盘来供养它。据瓷器店里的老头子说,它是光绪年间的东西,是官场中请客时用以盛某种特别肴馔的家伙。只因后来没有人用得着它,至今没有卖脱。我觉得普通所谓水仙花盆都不及这家伙好看。就假定这家伙是为我特制的水仙花盆,买了它来,给我的水仙花配合,看它们在寒窗下绿白相映,素艳可喜,谁相信这是官场中盛酒肉的东西?可是它们结合不到一个月,就要别离。为的是我要到石门湾去过阴历年,希望把这水仙花带回去,看它开好才好。如何带法?颇费踌躇:叫工人阿毛拿了这盆水仙花乘火车,恐怕有人说阿毛提倡风雅;把他装进皮箱里,又不可能。于是阿毛提议:“盘儿不要它,水仙花拔起来装在饼干箱里,携了上车,到家不过三四个钟头,不会旱杀的。”我通过了。水仙就与盘暂别,坐在饼干箱里旅行。回到家里,大家纷忙得很,我也忘记了水仙花。三天之后,阿毛突然说起,我猛然觉悟,找寻它的下落,原来被人当作饼干,搁在石灰甏上。连忙取出一看,绿叶憔悴,根须焦黄。阿毛说“勿碍”,立刻把它供养在家里旧有的水仙花盆中,又放些白糖在水里。幸而果然勿碍,过了几天它又欣欣向荣了。④第二次遭的是水灾,其情形是这样:家里的水仙花盆中,原有许多色泽很美丽的雨花台石子。有一天早晨,被孩子们发现了,他们说石子里统是灰尘,埋怨阿毛不先将石子洗净,就代替他做这番工作。他们把水仙花拔起,暂时养在脸盆里,把石子倒在另一脸盆里,给它们一一洗刷。雨花台石子很美丽。看的人越聚越多,女孩子最热心。她们把石子照形状分类,照色彩分类,照花纹分类;然后品评其好坏,给每块石子打起分数来;最后又利用其形色,用许多石子拼起图案来。A.图案拼好,她们自去吃年糕了!年糕吃好,她们又去踢毽子了;毽子踢好,她们又去散步了。直到晚上,阿毛在墙角发现了石子的图案,叫道:“咦,水仙花哪里去了?”东寻西找,发现它横卧在花台边上的脸盆中,浑身浸在水里。自晨至晚,浸了十来小时,绿叶已浸得发肿,发黑了!阿毛说“勿碍”,再叫小石子给它扶持,坐在水仙花盆中。⑤第三次遭的是冻灾,其情形是这样的:水仙花在缘缘堂里住了一个多月。其间春寒太甚,其生机被这些天灾人祸所阻抑。直到我要离开缘缘堂的前一天,它还是含苞未放。我此去不见它开花又不甘心,以问阿毛。阿毛说:“用绳子穿好,提了去!这回不致忘记了。”我赞成。于是水仙花倒悬在阿毛的手里旅行了。它到了我的寓中,仍旧坐在原配的盆里。雨水过了,不开花。惊蛰过了,又不开花。阿毛说:“不晒太阳的原故。”就掇到阳台上,请它晒太阳。今年春寒殊甚,所以人都闭居在室内,从不走到阳台上去看水仙花。房间内少了一盆水仙花也没有人查问。直到次日清晨,阿毛叫了:“啊哟!昨晚水仙花没有拿进来,冻杀了!”一看,盆内的水连底冻,敲也敲不开;B.水仙花里面的水分也冻,其鳞茎冻得像一块白石头,其叶子冻得像许多翡翠条。赶快拿进来,放在火炉边。久之久之,盆里的水溶了,花里的水也溶了;但是叶子很软,一条一条弯下来,叶尖儿垂在水面。阿毛说:“乌者①。”我觉得的确有些儿“乌”,但是看它的花蕊还是笔挺地立着,想来生机没有完全丧尽。以问阿毛,阿毛摇头,随后说:“索性拿到灶间里去,暖些,我也可以常常顾到。”我赞成。垂死的水仙花就被从房中移到灶间。⑥谁说水仙花清?它也像普通人一样,需要烟火气的。自从移入灶间之后,叶子渐渐抬起头来,花苞渐渐展开。今天花儿开得很好了!阿毛送它回来,我见了心中大快。此大快非仅为水仙花。人间的事,只要生机不灭,即使重遭天灾人祸,暂被阻抑,终有抬头的日子。个人的事如此,家庭的事如此,国家、民族的事也如此。一九三六年三月作(选自《缘缘堂随笔》,有删改)【注释】①乌者,意即糟了。【自主梳理,了解经历】5. 根据文章内容补全①②两处,概述水仙的受灾经历。我是一株历经磨难的水仙花。主人特意用古董白瓷盘精心供养我。可好景不长,为了随主人返乡,①______;后来孩子们清洗雨花石时,又让我在水里泡了整整一天,枝叶都泡烂了;最可怕的是②______。幸得主人将我移至灶间,终在烟火气中绽放出最美的花朵。【品读语言,体会情感】6. 作者在叙述水仙受灾经历时,语言风格轻松幽默。仿照示例,联系上下文,品析幽默的言语背后所蕴藏的情思。(从文中A、B两处画横线句子任选一句品析。)原文:水仙就与盘暂别,坐在饼干箱里旅行。品析:作者带着孩童般的天真想象,将水仙花拟人化为旅人,把水仙的受苦经历写得像是一场轻松旅行,既透露出作者对水仙处境的疼惜,也在幽默中透出其对生活的温柔态度。【研读讨论,感悟智慧】7. 阿毛的言行中暗含怎样的人生智慧?结合阿毛的言行,简要分析。【拟写花语,传递哲思】8. 结合本文阅读体验拟写一句“水仙”花语,并联系文章内容阐述你对这句花语的理解。文学植物录“紫藤萝”花语:个体的渺小终将汇入永恒的长河,要以最美的姿态超越时代的荒凉。(宗璞《紫藤萝瀑布》)“莲”花语:人生处世当如莲,洁身自好、正直清远,不染世俗之浊,不媚浮华之众。(周敦颐《爱莲说》)“水仙”花语:_________(丰子恺《生机》)【关联名著,明理启思】9. 丰子恺认为“只要生机不灭,终有抬头的日子”,你是否赞同他的观点?从以下名著中选择一部,结合人物经历阐述你的观点。【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 【乙】《骆驼祥子》:祥子三、(17分)班级搜集整理中国古代科技成就,请你参与。○确定选题:空心敌台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整理表名称:空心敌台 所属领域:工程建造存在问题解决问题意义价值主要承担者 基础信息:戚继光(抗倭名将、民族英雄)科学精神:○搜集资料:戚继光《练兵实纪》敌台解[明]戚继光先年边城①低薄倾圮②,间有砖石小台,与墙各峙③,势不相救。军士暴立暑雨霜雪之下,无所藉庇。军火器具,如临时起发,则运送不前;如收贮墙上,则无可藏处。虏势众大,乘高四射,守卒难立。一堵攻溃,相望奔走,大势突入,掳掠莫御。今建空心敌台,尽将通人马冲处④堵塞。其制,高三四丈不等,周围阔十二丈,有十七八丈不等者。凡冲⑤处,数十步或百步一台;缓处,或百四五十步,或二百余步不等者为一台,两台相救,骑墙而立⑥。造台法:下筑基与边墙平,外出一丈四五尺有余,内出五尺有余,中层空豁,四面箭窗,上层建楼橹,环以垛口。内卫战卒,下发火砲,外击虏贼,贼矢不能及,虏骑不敢近。(节选自《练兵实纪》)[注释]①边城:指长城。②倾圮(pǐ):倒塌,毁坏。③与墙各峙:砖石结构的孤立哨塔,与主城墙各自独立。④通人马冲处:可供人马冲入的通道。⑤冲:要冲,指紧要的地方。⑥骑墙而立:“骑墙”指空心敌台像骑马一样跨建在边墙上,台体向墙内外两侧突出。○阅读资料【发现问题】10. 解释①②处的加点字词,并根据句意概括长城原先存在的问题。原文 存在问题先年边城低薄倾圮 【甲】______军士暴立暑雨霜雪之下,无所藉庇 【乙】______与墙各峙,势不相救 无法相互支援(军火器具)如收贮(①贮:______)墙上,则无可藏处 【丙】______一堵攻溃,相望奔走(②走:______),大势突入,掳掠莫御 防线脆弱【解决办法】11. 戚继光是如何解决“无法相互支援”这一问题?依据文章内容,简要概述。【体验价值】12. 假如你是守台将领,你会怎样利用空心敌台指挥御敌?依据文章内容,写出两条御敌策略。【感悟精神】13. 民族英雄戚继光在工程建造方面也独具匠心。在阅读的过程中,你感受到了他哪些科学精神?结合文章内容,分享你的体会。○整合以上学习成果,完成表格编制。(略)四、(30分)14. 班级组织“我的探索经历”分享会,请你参与。按要求写作。无论是向外探寻世界的奥秘,还是向内审视内心的风景,我们都曾有过意外的发现,有过好奇的追寻,有过沉浸的体验……你有哪些难忘的探索经历呢?请与我们分享。要求:①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②不得套作、抄袭;③不得泄露个人信息。温州市2024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下)学业水平期末检测语文试题2025.6亲爱的同学们:欢迎参加考试!请你认真审题,积极思考,细心答题,发挥出最佳水平。答题时,请注意以下几点:1.全卷6页,共四大题14小题,满分100分(含书写分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题必须填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3.答题时,请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27分)【1~4题答案】【答案】1. ①. 焚 ②. 鸣 ③. 用手把东西分开 ④. 敲击(敲打) ⑤. 驾驶(操控) ⑥. 参与;举行(召开)2. ①. 自缘身在最高层 ②. 落红不是无情物 ③. 化作春泥更护花 ④. 弓或未上弦的弓 ⑤. 蛾眉或美人的眉毛 ⑥. 示例1:自己的雄心壮志;示例2:对自身才华的自信与对未来的期许;示例3:“量变引起质变”或“要用发展眼光看待事物”的哲学思想。3 ①. 中通外直 ②. 草树知春不久归 ③. 百般红紫斗芳菲 ④. 山重水复疑无路 ⑤. 柳暗花明又一村 ⑥. A ⑦. B4. 示例:A句:我发现汉语真非常奇妙,它能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B句:它们在不同语境中有许多不同的意思,让我觉得特别有趣。二、(23分)【5~9题答案】【答案】5. ①. 我被装在饼干箱里运输,被遗忘后几乎干枯 ②. 我被遗忘在阳台,遭受冰冻6. 示例1:我选A句。作者用顶真(排比)的形式叙写孩子们的活动,她们的天真随性与水仙被遗忘的惨状形成反差,既暗含对孩童无心之失的宽容,也在幽默的调侃中展现其洒脱的生命态度。示例2:我选A句。孩童的无心之失却造成了水仙的悲剧,作者用“!”“;”“。”三个标点符号表达对孩子们诸多活动的看法,让人感受到他从惊讶到无奈再到哑然失笑的样子,幽默的调侃中隐含着洒脱的生命态度。示例3:我选B句。作者用夸张的比喻将冰冻的水仙比作“白石头”和“翡翠条”,用看似轻松的笔调描述严峻的冻伤状况。这种将痛苦诗意化的表达,既流露出作者对水仙遭遇的心疼,又通过艺术化的幽默展现其豁达的生命态度。7. ①面对水仙受灾,阿毛总是不慌不忙,说着“勿碍”,既宽慰了“我”,也体现出他能用乐观的态度应对生活的苦难。②运输时,阿毛提议将水仙装饼干箱;冻灾后,阿毛将水仙移至灶间借烟火气保暖,体现出阿毛总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对,解决困难的生活智慧。③面对水仙受灾,阿毛用放白糖、用石子扶持、移入灶间等土法救治,有着底层劳动人民扎根现实、尊重生命的生活智慧。8. 示例1:花语:生命总是在历经风霜后绽放芳华。理解:正如文中水仙经历旱、水、冻三灾却在灶间重生,这句花语诠释了“生机不灭”的哲理——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避免磨难,而在于以柔韧的姿态穿越磨难,最终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绽放光华。这与丰子恺“人间的事只要生机不灭”的感悟高度契合。示例2:花语:在烟火中修行,于逆境里开花。理解:文中水仙历经颠簸、泡烂、暴晒等磨难,最终在灶间的烟火气中绽放。“烟火”象征琐碎甚至粗糙的现实,而“修行”则暗指水仙(或人)在平凡乃至艰苦环境中仍保持内在的优雅与生命力。这一花语赞美了柔韧的智慧: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绽放方式。示例3:花语:于困境中坚守生机,借他力重焕新生。理解:文中水仙遭遇旱、水、冻多重磨难,濒临绝境,但它并未丧失生机。因此,在被移至灶间、借助烟火气这一外力后,它能重获新生。这表明生命在困境中要始终保持内在生机。只有这样,当贵人(阿毛)伸出援手时,水仙才能接纳外界帮助,迎来转机,重焕光彩。9. 示例1:赞同。保尔一生遭遇无数困境:重伤、失明、瘫痪……但他对革命事业的信念、对生活的热爱从未熄灭。如他失明后,仍坚持创作《暴风雨所诞生的》。他的不灭精神信念支撑他突破身体与命运的阻碍,最终实现人生价值,印证了丰子恺的观点。示例2:赞同。祥子最初充满了“生机”,他勤劳、坚韧,梦想拥有自己的车。但他的“生机”在现实的碾压下逐渐熄灭了,最终沦为行尸走肉。正因为他“生机”已灭,所以再无“抬头”的可能。这从反面说明:生机是支撑人突破困境的核心;若生机熄灭,则只能在困境中沉沦。示例3:不完全赞同。祥子最初充满“生机”,勤劳、坚韧,梦想拥有自己的车,但经历三起三落,最终变成行尸走肉。这说明:当外部压迫过于残酷,就算“生机”不灭,也无法“抬头”。因此,“生机不灭”不仅需要个体坚持,也需要环境的支持。三、(17分)【10~13题答案】【答案】10. ①. 储存、存放 ②. 跑 ③. 甲:长城低矮单薄、倒塌 ④. 乙:士兵无遮蔽 ⑤. 丙:军火器具无处收藏11. ①戚继光在紧要处,每隔数十步或百步建一台;在相对平缓处,每隔百四五十步或二百余步建一台。②空心敌台“骑墙而立”,两台之间可相互支援。12. 示例:我会登上楼橹,凭借环垛视野开阔的优势,观察敌情、指挥作战;同时指挥士兵依托中层四面箭窗,对敌人进行密集射击;利用中层宽敞的空间让士兵驻扎休息,确保随时能投入战斗;利用下层配备的火炮,对远处敌军进行猛烈轰击;与相邻敌台紧密配合,让其难以突破防线。13. ①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能准确指出长城原先存在的城墙低薄、士兵无遮蔽、器具无处存放、无法相互支援等诸多问题;②有创新精神,打破传统,创造出空心敌台这种独特的建筑形式,从建筑结构设计到布局规划都体现出创新;③有实践精神,空心敌台的建造充分考虑了实际作战需求和防御功能,通过合理的设计解决实际问题,增强防御能力,展现出他注重实践、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科学态度。四、(30分)【14题答案】【答案】例文:博物馆里的探索奇遇阳光透过博物馆的玻璃幕墙,在地面洒下一片暖黄。我站在温州博物馆门前,怀揣着期待,踏入这场探索之旅。一进博物馆,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我最先被青铜器展区吸引。展柜里,一尊青铜鼎静静伫立,绿锈斑驳的表面,像是岁月留下的神秘纹路。我凑近玻璃,试图透过那层冷光,窥探千年前的故事。鼎身上的饕餮纹,张牙舞爪却又带着一种威严,仿佛在守护着古老的秘密。我想起历史课上老师讲过,青铜器是古人祭祀、生活的见证,眼前这尊鼎,说不定曾在烟火缭绕的祭祀大典上,承载着人们对天地的敬畏,盛装着祭品,传递着祈愿。我绕着展柜慢慢走,从不同角度观察,每一道纹路的起伏、每一处锈蚀的痕迹,都像是在无声诉说,引得我不断猜想它经历过的岁月风云。拐入陶瓷展区,青花瓷瓶在展柜中绽放着独特的美。洁白的瓷胎上,靛青的花纹如流动的诗。我看到一只绘着缠枝莲纹的瓶,花瓣舒展,纹路细腻,仿佛能嗅到千年前瓷窑里的烟火。我好奇古代匠人是如何调配青料,又是怎样在泥胎上勾勒出如此灵动的图案。想象着他们在昏暗的作坊里,借着微弱的光,一笔一划倾注心血,让泥土与火焰交融,诞生出这般跨越时空的艺术。我凑近看瓶口的釉色,温润如玉,那是岁月沉淀的光泽,每一道细微的冰裂纹,都是时光馈赠的独特印记,像是在诉说烧制时的温度变化,又像是在记录运输途中的颠簸,这让我对古人的技艺愈发惊叹,也更想探寻陶瓷背后的制作奥秘。最让我惊喜的是民俗展区。一个个瓯绣作品挂在墙上,丝线在绣布上穿梭出花鸟鱼虫,色彩艳丽却不失雅致。我盯着一幅绣着温州山水的作品,针法细密,把山峦的层次、水流的灵动都表现得淋漓尽致。旁边的木偶戏道具也很有趣,木偶的服饰上绣着精美的图案,面部表情栩栩如生。我仿佛能看到从前街头,木偶艺人操纵着它们,演绎着悲欢离合,温州的民俗故事就在这一拉一扯中,代代相传。我还看到了温州传统的米塑,小小的米团在艺人手中变成活灵活现的人物、动物,色彩搭配巧妙,造型憨态可掬,这凝聚着温州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巧思,让我深深感受到家乡民俗文化的魅力,也渴望去挖掘更多民俗背后的传承故事。走出博物馆,夕阳的余晖将我的影子拉得很长。这场探索,让我触摸到温州历史文化的脉络。从青铜器的厚重,到陶瓷的温润,再到民俗的鲜活,每一步探索都像是打开一扇通往过去的窗,我看到了祖先的智慧、艺术的传承,也更期待下次探索,能发现更多历史文化的宝藏,让这些古老的故事,在心底继续焕发生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