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天门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天门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天门市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
历 史 试 题
本卷共6页,满分60分,和道德与法治同场考试,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第1页装订线内和答题卡上,并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核准姓名与准考证号。
2.选择题的答案选出后,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历史部分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先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历史部分对应的区域内,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1949年10月1日,开国典礼隆重举行。五星红旗、北京天安门、《义勇军进行曲》等国家形象符号在仪式的操演中确定,标志着新中国正式诞生,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对“新纪元”的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B.中国已进入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C.中国结束了封建王朝的统治 D.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2.以下表格归纳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巩固政权的措施。①②处应填入的事件是
时 间 事件 意 义
1950-1952年 ① 彻底消灭地主阶级,极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1950-1953年 ② 捍卫了新中国安全,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
A.土地改革 抗美援朝 B.三大改造 抗美援朝
C.一五计划 三大改造 D.土地改革 对外开放
3.1954年9月,一位记者记录了一场盛事:“他们从车床边来,从田地里来,从矿井来,从海岸的防哨来……同他们所爱戴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一起,商量着国家大事”。这场“盛事”
A.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初步奠定我国工业化基础
C.完成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D.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一位农民在日记中写道,“由于单门独户经营经不起天灾人祸的袭击,有的贫民家底薄,资金少,困难很多,甚至出现了个别卖地买牲口、出卖劳动力的现象。政府号召组织起来,在搭工和帮工的基础上成立互助组和合作社。我是青年团员,还是乡上的人民代表,我能落后吗?”与日记描述相关的史实是
A. 解放区土地改革 B.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下图示意1950—1983年中国钢产量变化形势(单位:万吨)
对表中③段中国钢产量变化解读正确的是
A.“八字”方针逐步落实 B.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
C.“一五计划”提前完成 D.主要受到苏联政府援助
6.20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形成了“苏南”“温州”“珠江”等模式;90年代乡镇企业开始向股份制新型企业发展,到1993年,其产值占全国社会总产值的1/3以上。这表明
A.非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 B.掀起农业合作化的热潮
C.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D.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7.下面年代尺反映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是
(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科学发展观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
中共七大 中共十五大 中共十六大 中共十八大 中共十九大
)
A.坚持理论创新 B.坚持胸怀天下
C.坚持敢于斗争 D.坚持独立自主
8.2012年以来,中共中央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同时,加强反腐败斗争,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查处了一大批违法案件,这体现了党中央
A.注重增进民生福祉 B.推动经济科学发展
C.推行全面从严治党 D.提出了新发展理念
9.信息科技课上同学们在学习网页资源包制作课程,为下面的资源包命名最恰当的是
传记:《孔繁森》 文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歌曲:《爱我中华》《翻身农奴把歌唱》 视频: 2023年广西在粤“壮族三月三”嘉年华活动 新闻: 河南省2023年少数民族毕业生专场双选会于2023年4月1日举行
A.各民族大团结 B.特别行政区建设
C.西藏民主改革 D.高等教育大发展
10.小明同学在复习时设计了下面的思维导图。其中方框里应填
A.平等互利
B.“求同存异”
C.“一国两制”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1.截至2023年4月,中国已经与151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涵盖世界上三分之二的国家和三分之一的国际组织。据世界银行预测,到2030年,共建“一带一路”相关投资有望使共建国家4000多万人摆脱贫困。这说明该倡议
A.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B.消除了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的威胁
C.彻底解决了全球的贫困问题 D.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
12.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需要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以下史实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 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B.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载人航天工程与中国高速铁路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36分)
13.【红歌与中国精神】(8分)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创作的红色歌曲(部分)
歌曲 创作时间 歌词(节选)
《歌唱祖国》 1950年9月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1950年11月25日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在希望的田野上》 1981年初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一片冬麦那个一片高粱,十里荷塘十里果香。
材料二 红色歌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之一,对于唤醒中国人民的集体记忆、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有着重要的意义。从红色歌曲的旋律、歌词,以及创作的历史背景和政治立场去认识伟大建党精神,有利于深刻理解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及其丰富内涵。
——摘编自徐靖彬《以红色歌曲阐释伟大建党精神》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这些歌曲分别见证的新中国发展历程上的大事。(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传唱经典红色歌曲有何重要意义。(3分)
(3)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从红色歌曲中体会到的时代精神。(2分)
14.【航展与中国制造】(9分)
材料一 2024年第15届珠海航展中国展出装备信息(部分)
类别 地面新 装备 首次亮相的固定翼飞机 首次亮相的直升机 首次亮相的无人机 反无人机 系统 海上 新装备
代表 无人地面装备 歼-35A隐形战斗机 直-20J舰载直升机 “暴龙”X大型察打一体无人机 “天龙”中远程防空反无人系统 雷达车 “虎鲸”大型无人作战艇
--摘编自李成功《风起云涌——第15届珠海航展综述》
材料二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航空航天产业迎来了飞速发展的新时期。我国积极吸纳全球先进技术,不断加强自主研发能力。珠海航展的成功举办,彰显了中国作为大国的风范和担当,中国不仅增强了在国际安全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更为全球和平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
--摘编自李巧巧《从珠海航展看新时代中国国际安全观话语权提升》
(1)根据材料一,概括珠海航展中国展出装备呈现的特点。(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珠海航展成功举办的原因。(4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的影响。(3分)
15.【外交与中国智慧】(9分)
材料一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与新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单位:个)
阶段 地区 六十年代 七十年代
亚洲 1 13
欧洲 1 14
非洲 14 19
美洲 1 13
大洋洲 —— 5
(


)合计 17 64
——摘编自宋恩繁、黎家松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大事记》
材料二 从1969年至1971年夏,美国“跳出了一种奇妙的外交小步舞”,如通过“巴黎渠道” “罗马尼亚渠道”“叶海亚渠道”等方式,向中国政府传递希望改善中美关系的信息,继之基辛格秘密访华。对此,中国政府则投桃报李,如毛泽东会见斯诺时表示欢迎尼克松访华,导演“乒乓外交”等。中美双方的共同努力,最终促成了1972年2月尼克松的中国之行和上海公报的问世。
——摘编自刘佳钦《1972年尼克松访华背景之考察》
材料三 我们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倡导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旗帜鲜明反对一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我们完善外交总体布局,积极建设覆盖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我们展现负责任大国担当,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赢得广泛国际赞誉……。
——摘编自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20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外交出现的新现象。(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20世纪七十年代中美关系的变化及原因。(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中国外交事业不断发展的认识。(2分)
16.【英模与中国梦】(10分)
英雄模范是中华民族最闪亮的坐标,英模精神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相连。
模范人物 先进事迹
“铁人”王进喜 他率领钻井队以顽强的意志,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运和安装钻机,用“盆端桶提”的办法运送钻机用水,使大庆油田的第一口油井得以提前开钻。当井喷的险情发生时,他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制服了井喷。
“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任兰考县委书记期间,他以身作则,亲自带队到灾区,展开了大规模的追洪水、查风口、探流沙的调查研究工作。他得知自己患了癌症后,仍顽强坚持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两弹元勋”邓稼先 他接受研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时,国内缺乏资料,国外严格封锁研究成果,他豪气地说“天底下的路都是从无到有走出来的”。后来,他率领团队夜以继日地工作,终于成功。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 他是国际知名的火箭专家。他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参与组织领导了中国运载火箭、导弹、卫星的研制和试验工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他经过多年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他不仅是成功培育杂交水稻的第一人,而且始终走在杂交水稻技术的发展前沿。
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 她经过数百次试验,终于在70年代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开创治疗疟疾的新方法,使全球数亿人受益。
请你根据上述材料,任选两位模范人物,自拟标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表述成文)天门市2024一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
历史试题
本卷共6页,满分60分,和道德与法治同场考试,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第1页装订线内和答题卡上,
并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核准姓名与准考证号。
2.选择题的答案选出后,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历史部分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先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填
写在答题卡历史部分对应的区域内,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
合题目要求。)
1.1949年10月1日,开国典礼隆重举行。五星红旗、北京天安门、《义勇军进行曲》等国家
形象符号在仪式的操演中确定,标志着新中国正式诞生,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对“新纪
元”的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B.中国己进入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C.中国结束了封建王朝的统治
D.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2.以下表格归纳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巩固政权的措施。①②处应填入的事件是
时间
事件

1950-1952年

彻底消灭地主阶级,极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1950-1953年

捍卫了新中国安全,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
A.土地改革
抗美援朝
B.三大改造
抗美援朝
C.一五计划
三大改造
D.土地改革
对外开放
3.1954年9月,一位记者记录了一场盛事:“他们从车床边来,从田地里来,从矿井来,从海
岸的防哨来.…同他们所爱戴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一起,商量着国家大事”。这场“盛事”
A.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初步奠定我国工业化基础
C.完成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D.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天八年级历史试卷第1页(共6页)
4.一位农民在日记中写道,“由于单门独户的经营经不起天灾人祸的袭击,有的贫民家底薄,
资金少,困难很多,甚至出现了个别卖地买牲口、出卖劳动力的现象。政府号召组织起来,
在搭工和帮工的基础上成立互助组和合作社。我是青年团员,还是乡上的人民代表,我能
落后吗?”与日记描述相关的史实是
A.解放区土地改革
B.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下图示意1950一1983年中国钢产量变化形势(单位:万吨)
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9
1950年1953年1957年1960年1962年1965年1966年1977年1978年1983年
对表中③段中国钢产量变化解读正确的是
A.“八字”方针逐步落实
B.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
C.“一五计划提前完成
D.主要受到苏联政府援助
6.20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形成了“苏南温州珠江等模式:90年代乡镇企业开始向股份制
新型企业发展,到1993年,其产值占全国社会总产值的13以上。这表明
A.非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
B.掀起农业合作化的热潮
C.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D.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7.下面年代尺反映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是
习近平新时代
“三个代表”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科学发展观
中国特色社会
重要思想
主义思想
中共七大
中共十五大
中共十六大
中共十八大
中共十九大
A.坚持理论创新
B.坚持胸怀天下
C.坚持敢于斗争
D.坚持独立自主
天八年级历史试卷第2页(共6页)天门市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A D B A D A C A C D D
二、非选择题
13. (8分)
(1)新中国成立、抗美援朝、改革开放。(3分)
(2)有利于唤醒中国人民的集体记忆、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有利于认识伟大建党精神;有利于深刻理解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及其丰富内涵。(3分)
(3)充满活力,共享共建的精神;万众一心、共赴国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依靠群众、团结一心的集体主义精神。(2分)
14.(9分)
(1)装备类别丰富,产品涉及海陆空等领域;装备技术先进;装备智能化;无人化装备产品比较全面。(2分)
(2)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积极学习世界先进经验和技术;不断加强自主创新能力。(4分)
(3)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彰显中国大国风范和担当;增强中国在国际安全事务中的影响力;有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3分)
15. (9分)
(1)新现象:许多国家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高潮。(3分)
(2)变化: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2分)
原因: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国际形势的变化等。(2分)
(3)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深化与周边国家的合作 ;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和国际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和平与发展;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积极举办民间交流活动项目,促进民心相通和国际友谊。(2分)
(10分)
答案示例:
观点:传承英模精神,续写时代华章。
论述: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如大庆石油工人王进喜,他带领队友到大庆参加石油会战,当时发生来了井喷,他跳下去用身体搅拌泥浆,制服了井喷,以王进喜为代表的艰苦创业精神,被誉为“铁人”精神。20世纪60年代,焦裕禄在河南省兰考县任县委书记,他带领兰考人民艰苦奋斗,治理灾害,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仍坚持工作,人们称颂他是“党的好干部”。王进喜、焦裕禄彰显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在中华民族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程中,我们要以他们为榜样,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拼搏。
(答案示例仅作为评分参考,不作为唯一答案,其他意对亦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