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西州吉首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湘西州吉首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答题卡
八年级历史
姓名
准考证号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
的姓名,准考证号和科目;

2.
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2B铅笔填涂方框,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不留痕迹:
正确
意事
3.
非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否则作答无效;
填涂
贴条形码区
4.
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正面朝上,切勿贴出虚线方框)
5.
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
示例
←一此方框为缺考考生标记,由监考员用2B铅笔填涂。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边框的答案无效
一、
选择题(请用2B铅笔填涂)
1.[A][B][C][D]
6.[A][B][C][D]
11.[A][B][c][D]
16.[A][B][c][D]
2.[A][B][C][D]
7.[A][B][C][D]
12.[A][B][c][D]
3.[A][B][C][D]
8.[A][B][C][D]
13.[A][B][c][D]
4.[A][B][C][D]
9.[A][B][c][D]
14.[A][B][c][D]
5.A][B[c][D]
10.[A][B][c][D]
15.[A][B][c][D]
二、非选择题(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
17.(1)(4分)
(2)(6分)
(3)(4分)
18.(1)(8分)
(2)(2分)
(3)(4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边框的答案无效
八年级历史第1页(共2页)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边框的答案无效
19.(1)(4分)
(2)(4分)
(3)(2分)
(4)(4分)
20.(10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边框的答案无效
八年级历史第2页(共2页)八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题号12345678
答案BADBCADD
题号910111213141516
答案DACCBACB
二、非选择题((17题14分,18题14分,19题14分,20题10分,共52分)
17。(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分)尼克公访华(2分)
(2)万隆会议(2分):求同存异方针(2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分)
(3)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2分: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2分)
18。(1)①改革开放新时期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②工业: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
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沈阳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答对任意两
点可得4分,交通运输方面的成就不给分):③初步形成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
济体系。(2分)
(2)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2分)
(3)特点:①工业门类全;②工业产品产量高:③制造业总体规模大;④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强。
(任意一点,2分)
认识:我国工业化是一个渐进的、逐步深化的过程;我国工业化比西方工业化用时少我国工
业化注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我国工业化成就辉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坚
实基础。(2分)
19。(1)土地改革(2分):封建土地制度(2分)
(2)农业合作化(或农业生产合作社或农业社会主义改造)(2分):土地改革后,农村经济基
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假如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
级分化。(或如果不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
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写出1点即可得2分):
(3)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
(4)改革要符合国情,与时俱进:经济发展要遵循客观规律:国民经济要均衡协调发展:要关
注民生等(任意两点4分)
20。示例一:
观点: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论述:1950一1952年,中国共产党领导进行了土地改革,全国三亿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得了
土地,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使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有史以
来第一部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这部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示例二:
观点:中国共产党愿意同各个国家和平共处,友好往来。
论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布,凡愿遵
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新中国都愿意与它们建立外交关
系。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
的原则。1954年,中印缅三国总理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
的基本原则。在三国总理的积极倡导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
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体现了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1955
年,亚洲和非洲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会议,由于帝国主义的破坏和与会各国
间矛盾错综复杂,会议出现尖锐分歧,周恩来及时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改变了会议的航
向,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会后中国同很多亚非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展
全方位多边外交,进一步打开外交新局面。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