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部分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部分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一地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
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必修第一册十必修第二册。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壶口瀑布为黄河第一大瀑布,位于陕西省宜川县东48km处。下图分别示意壶口瀑布地理位置以及
剖面结构。据此完成1~2题。
壶口瀑布
瀑布
36
砾岩
水潭
堆积的卵石
(岩性较硬)
河流
砂岩
(岩性较软)
110
1.瀑布发育较多的河段
A.多位于河流的中上游
B.地势落差较小
C.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
D.河流支流较多
2.壶口瀑布下的水潭深度较深,其主要原因有
①水潭下岩层较软②流水侵蚀作用强③水流速度较慢
④水流泥沙含量大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高一7月质量检测·地理第1页(共6页)】
FJ
右图示意甘肃省典型植被类型分布。据此完成3~5题。
3.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相比,温带荒漠植被
A.叶片较小
B.垂直结构复杂
C.高度较大
D.多以乔木为主
4.导致甘肃省南北部典型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人类活动
B.风速
温带落叶阔叶林区
亚热带常

C.水分
D.地形
5.甘肃省没有亚寒带针叶林分布,主要是因为
A.年降水量较多
B.无黑土分布
C.平原面积较大
D.年均温较高
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省内地形复杂,东部以山地为主,中部为盆地,西部是黄土丘陵区。下表示意
不同年份山西省东、中、西部人口变化情况。据此完成6~7题。
人口(万人)
人口分布比例(%)
年份(年)
东部
中部
西部
东部
中部
西部
1953
498.8
758.4
160.6
34.95
53.16
11.89
1964
602.6
1012.7
200.1
33.19
55.78
11.03
1982
808.1
1448.0
289.7
31.74
56.88
11.38
1990
868.8
1702.6
327.6
29.97
58.73
11.30
2000
938.0
1939.0
370.5
28.88
59.71
11.41
6.1953~2000年,山西省东、中、西部人口特点是
A.东部地区人口增长数量最多
B.东部地区人口占比持续增长
C.西部地区人口增长幅度最大
D.中部地区人口总数一直最多
7.影响山西省不同地区人口分布和变化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光照
B.地形
C.土壤
D.气温
重庆市涪陵区地处长江、乌江交汇处,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土壤疏松肥沃且富含矿物质。涪陵区
是“中国榨莱之乡”,其榨菜原料青菜头种植面积达74万亩,年产量约20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65%。
早期当地在平地单独种植青菜头,近年来,当地农户开始在稻田里种植青莱头。下图示意“水稻一青菜
头”种植模式。据此完成8~10题。
9月:青菜头育苗(要求气候较湿润)
10月:移栽青菜头
稻茬翻压还田
8月:收割水稻
开沟排水
生长:最适宜温度
6℃~15℃
生长
次年3月:收割青菜头
残留根茎叶还田
流水泡田
4月:水稻插秧
【高一7月质量检测·地理第2页(共6页)】
FJ高一地理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A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可知,瀑布形成需要较高的地势落差,多发育于河流中上游河段;喀斯特地貌与支流数量对
瀑布发育无明显关系。
2.B由图可知,砂岩性质较软,易被外力侵蚀,且壶口瀑布下的水潭受流水(瀑布)侵蚀作用强,故水潭深度较深;水流泥
沙含量与水潭深度关系较小。
3.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荒漠植被分布区自然环境以干旱为主,为适应干旱环境,荒漠植被演化出了叶片小(减少蒸腾)、
根系发达(吸收水分)等结构特点;温带荒漠植被以旱生的灌木为主,垂直结构简单。
4.C由图可知,甘肃省南部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向北逐渐变为草原和荒漠植被,与南部的乔木相比,草原和荒
漠植被更加耐旱,分布区水分更少,故导致甘肃省南北部典型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5.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亚寒带地区,而甘肃省北部分布温带荒漠植被,说明甘肃省纬度相对
较低,热量条件较好,年均温较高,因此没有亚寒带针叶林的分布。
6.D由表格数据可知,1953~2000年山西省中部地区人口,总数一直最多,且增长幅度最大,而西部和东部地区人口较
少,且占比呈下降趋势。
7.B由材料可知,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中部为盆地,地势较为平坦开阔,适宜生产活动开展,故人口分布最密集,增长幅
度最大,而西部为黄土丘陵,东部以山地为主,自然条件较差,不适宜生产活动开展,故人口数量增幅较小,且占比呈下
降趋势,因此影响山西省不同地区人口分布和变化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地形因素。
8.A由材料可知,重庆市涪陵区位于长江、乌江交汇处,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土壤疏松肥沃且富含矿物质,自然环
境优越,适宜榨菜的原料青菜头种植,种植的青菜头品质高,产量高,促使其成为榨菜核心产区。
9.C由图可知,在稻田内种植青菜头,与水稻形成轮作,有利于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并且种植过程中可以
利用青菜头残留根茎叶还田,以及稻茬翻压还田,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使用,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
10.D由图可知,水稻在8月份收割后,10月至次年3月种植青菜头,形成轮作,对土地肥力消耗较大,冬季为青菜头生长
季,为保证青菜头正常生长需要及时追肥;春季需要流水泡田,用于种植水稻;夏末秋初需要及时收割水稻,并在秋季
及时开沟排水,移栽青菜头。
11.C由图可知,甲、丙烧烤聚集区主要分布在景区内,而乙聚集区位于市中心,且附近公路网密集,这些地区人流量都
大,消费群体大,有利于烧烤店聚集分布。
12.B甲烧烤聚集区位于景区内,该景区主要为滨海旅游景点,夏季游客多,由此可推测甲烧烤聚集区的烧烤店生意最兴
旺的季节应为夏季。
13.D陆域吹填属于造陆的一种方式,在岛屿海岸较浅的一侧进行造陆活动,有利于降低难度,且造陆成本较低;华阳岛
【高一7月质量检测·地理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FJ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